APP下载

民族音乐元素对于推进西洋乐器中国化发展的价值

2023-10-17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萨克斯长笛民族民间

熊 丽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目前,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态势逐渐趋于多样化。民族音乐作为传统艺术形式的代表,深受中国广大民众的欢迎,特别是在当今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背景之下,民族音乐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当代人的审美意识及鉴赏趣味的需求,逐渐与西洋乐器融合互动,不断推进西洋乐器中国化的发展,可谓是今天民族音乐的创新之举,这种融合,不仅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也加快了中国民族音乐在西方传播的速度。不管是音乐作品本身,抑或是乐器演奏的契合,都得到了受众的一致认可。

在众多音乐人多年音乐实践及不断的探索中,演奏中国的民族音乐作品,乐队中有多种西洋乐器参与,互动融合,如西洋乐器的萨克斯、小号、长笛、小提琴等,不仅实现了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上更广阔的地域弘扬与传承,而且赋予了西洋乐器在演奏中国音乐时的本土化味道,受众的范围,也越来越大,走出了一条实践探索的新路径。

基于此,本文针对中国民族音乐元素,推进小提琴、长笛、萨克斯等西洋乐器中国化的发展融合,进行了深层次分析研究,旨在为中西音乐文化的深度融合,西洋乐器中国化发展的路径探索,提供可供借鉴的例证和思路。

一、中国民族音乐元素推进西洋乐器中国化发展的案例

(一)中国民族音乐元素推进西洋弦乐器小提琴的中国化发展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中国的民间音乐,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这类音乐均源自于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体现的是社会的发展进程,展示的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语言、风俗习惯等,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特色迥异,将这些民间音乐与西洋乐器中小提琴的演奏形式相结合,可以给予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美妙的听觉享受,“……各作曲家为打破该现状不断尝试着对小提琴创作加以改进,随着长时间创新,民族化创作路径逐步成为小提琴在中国发展的主流基调。”[1]

如小提琴演奏的《哈尼情歌》便是我国云南的作曲家张难创作完成的,讲述的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哈尼族民众的生活风貌,通过小提琴独奏的形式,加之钢琴伴奏,充分展示了中国南方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该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其整个音乐结构,以民族调式为主,采用西洋乐器小提琴进行演奏,亮点在于民间音乐与小提琴的融合,凸显了西洋乐器小提琴的特点,运用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呈现出的是一幅同步的民族音乐与西洋乐器小提琴相互交融的场景,为了将中国民族音乐特色与小提琴演奏的效果进一步突出,表现手法中,采用了民歌与舞蹈对话的形式,小提琴演奏技巧的融入,充分展示了作品的独特之处。

其中,从第一部分开始,便将小提琴独奏切入,音调非常柔缓,虽然采用了小提琴,但是处理的方法又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演奏,通过中国式滑音,将小提琴的演奏推向了高潮。小提琴本身的音声效果,就是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觉,在小提琴演奏这首民族乐曲时,音色效果与田园风光保持一致,巧妙地处理了二者融合时的陌生感与违和感,这种恰到好处的结合,也给了听众清新明亮之感。

在乐曲的第二部分,由清新逐渐向快乐场景过渡,小提琴的音调进行了调整,再加之中国传统民族民间乐曲滑音式的处理,塑造出一幅欢快而有活力的场景画卷。在中国的民族音乐作品中,很多作品在创作时使用的是五声调式,这与小提琴适于西洋调式的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二者的融合,必然会使小提琴中国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磨合,所以,需要充分考虑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进而推进小提琴演奏技法的调整、结合,将中国音乐作品中的现代化气息、民族特色等元素,充分展示出来。

(二)中国民族音乐元素推进西洋管乐器长笛的中国化发展

中国的民间戏曲音乐,也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元素之一,不管是唱法,还是戏曲剧目的创作或者是民间戏曲器乐的伴奏方面,都能将中国各个地区包括各个民族的戏曲音乐的魅力充分展示出来。戏曲表演的成功之处,在于戏曲音乐广为流传的经典片段,而西洋乐器中的长笛,常融合应用于戏曲音乐之中,二者有效的结合所展示出的音乐形式,是极其完美的。东西方音乐的相互融合、互相交流,不但推进了音乐新潮流,更重要的是创新了中国民族民间戏曲音乐的固化模式,同时,也丰富了新剧目作品的内容和内涵,突出了西洋乐器别样之美。

著名黄梅戏作曲家陈礼旺先生创作的六集黄梅戏电视连续剧《七仙女和董永》,其中,便在黄梅戏花腔的基础之上,经过大胆构思,将西洋管乐器长笛运用其中,体现出长笛音色的独特之处,通过大段长笛独奏的形式,借助不断变化的剧情,将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示出来,这也是传统黄梅戏的音乐,难达到的效果。这次成功的尝试,使得之后的黄梅戏乐曲演奏时,经常会看到长笛作为黄梅戏音乐伴奏的西洋管乐出现在乐队中,如此一来,黄梅戏的音乐,充分借助了长笛自身明显的中低间区差异性特征,与黄梅戏音乐融合,更能够突出长笛音色上的独特性。特别是黄梅戏戏曲音乐中引子这一部分,加入了长笛的演奏,使其音色的表现,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戏曲音乐艺术的表现力得到了增强。此外,因为黄梅戏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长笛的融入,使其音色更加纯净,但需注意的是在演奏过程中,在综合考量二者完美结合的同时,还应关注到长笛使用的时候,由于听众极易将长笛与竹笛弄混,这就要求演奏者具备较高的演奏技巧,虽然两者听起来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只有抓住特点才能将长笛演奏的特色展示出来,做到长笛、竹笛各自特征的准确把握,在表现某一意境时,可互相借鉴、相互参考,赋予长笛创新的演奏形式,进而才能收获较好的效果。

戏曲音乐更多展示的是传统手法、艺术形式,西洋乐器长笛的融入,一方面创新了西洋乐器演奏的形式,另一方面,也使长笛的艺术表现,更具中国韵味,“……戏曲音乐在立足于传统演绎手法的基础上,加入西洋乐器的演奏,必将得到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使西洋乐器与民族戏曲完美融合。”[2]

(三)中国民族音乐元素推进西洋管乐器萨克斯的中国化发展

“越来越多的中国民族音乐作品被改编为萨克斯音乐作品,如杨谊改编的《江河水》、范圣琦改编的《梁祝》等,这些作品的诞生不仅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和喜爱,还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3]其中,《梁祝》的萨克斯版本,便是改编成功的作品之一。原来的版本中,采用的是小提琴,涉及到的各部分,都集合了多种西方乐器,在经过改编以后,出现了萨克斯版本的《梁祝》,其曲式结构,依然以奏鸣曲为主,融入了很多小标题,同时,也划分成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等三个部分。在小提琴版本中,二弦、三弦作为主旋律,体现音色的缓慢、柔美韵味,用西洋管乐器萨克斯演奏这一部分的时候,以模仿小提琴音色为主,气息稳,旋律也更加流畅。在和音四度、八度过渡时,特别关注到的是旋律变化的幅度,以免出现音色衔接不畅的情况。由于小提琴版本的《梁祝》中,包含把位、协调音过渡,因此,改编的萨克斯版本《梁祝》中,在这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做了细节上的处理(见下面的谱例,谱例1,萨克斯版《梁祝》中协调音的处理细节。制谱:熊丽),在旋律频繁跳进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到音与之音间过渡平稳性的把握。

谱例1

萨克斯版本《梁祝》的出彩之处,为连接的巧妙性,并没有使用小节号进行标记,很多段落都是即兴发挥的,无节拍上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华彩乐段中,充分展示了萨克斯这种乐器的性能及演奏中的技巧性,起音与低音,通过无限延长的形式呈现。此时的情绪,也到了爆发点,进入高音B 段,表达的音色,也更加清晰。当16 个32分音呈现以后,每组四音,一共四组,通过正确划分音组,演奏出弹跳效果。

这一乐段结束之后,进入第二部分,情绪上的变化,给人一种紧迫感,对比更加鲜明。乐谱中断音记号非常多,所以,演奏过程中要尽可能呈现出跳弓效果。乐曲高潮的部分,也是“化蝶”主题呈现的关键,在乐曲的带动下,情绪也达到了又一个高潮。改编以后的萨克斯版《梁祝》,作品已经比较成熟了,但在改编过程中,依然有很多地方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改编之前要进行综合考量,清晰地了解改编者想要达到怎样的效果,重点表达哪些内容?若是希冀原版《梁祝》重放异彩,必然就要将萨克斯乐器的独特之处充分展示出来,调整演奏技法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旋律和风格,或者尝试着融入一些爵士音乐。其余的改编作品也是如此,若是想要将老的经典作品继续传播,便需要清晰地看到原作品的音乐特色究竟在哪里,使得西洋管乐萨克斯在演奏时,需要与原作品的风格更加贴切,着力突出萨克斯音色上的魅力。但无论是怎样的改编,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中融入萨克斯乐器,都将是为中西方文化的深度融合,进行中不断的尝试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西洋乐器中国化发展面临的问题讨论

(一)改编作品远比原创作品更加丰富

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渗透,尤其是西洋乐器的流入并参与到中国传统民乐的创新中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诸多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内容,有学者表示“中国音乐是从模仿西洋音乐曲式结构、调式规则、节奏旋法等一系列范式法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改编以后的不少中国传统音乐作品,要比原作的各个方面,都有所进步,使得原作在创新的基础上,更加完善、更加丰富。这一现象,在很多经改编过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中均可看到。

诸多音乐家在经过不断尝试的基础之上,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与西洋管乐长笛、萨克斯及西洋弦乐小提琴等结合,借助这些西洋乐器演奏重新创作改编的中国民族民间乐曲,显现出不一样的中国韵味。我们注意到,在当前大多数作品中,新作品的呈现,以改编为主,原创作品非常少,即便有一些原创作品,称得上是优秀的,少之又少。一些加入民族音乐元素后改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推动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及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也更加有利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西方的传播。

如果基于这一意义层面而言,改编的作品,同样也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也能够得到很大一部分受众的欢迎,但依然不能忽视原创作品和改编作品数量不均衡这一问题,这表明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与西洋乐器融合中,需综合考虑诸多问题,有些难题,要尽快解决。

(二)观众对西洋乐器存在固有印象

观众在对乐器的认知方面,有着明显的固化思想,这也是西洋乐器中国化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人们在内心深处,对于不同类型的乐器,均有固定的标签,这不仅仅体现在对乐器所源地域的认知,而且,还体现在对民族文化、音色优劣的限定上。中国人普遍认为,西洋乐器,不论贴上什么样的标签,既有利,也有弊。其利在于能够使中国人对于中外乐器,有着较高的识别度,每种乐器在人们心中,早就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认知的标识;其弊在于:标签化的认知水平,限定了音乐创作的范围,广大中国的民众,是否能够接受新作品这一点,仍然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人们对于西洋管乐器萨克斯的认知方面,很容易出现两个固化的标签,分别是:西洋乐器和歌曲翻奏,西洋乐器的标签,使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与西洋管乐萨克斯的结合时,显得较为突兀,当观众存在先入为主的观念时,他们很难接受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的作品演奏中,出现西洋的萨克斯管乐器这一现象,认为是不伦不类的作品;“歌曲翻奏”这一标签,是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中,仅在声乐主旋律部分出现萨克斯管的演奏,由于观众无法深层次地理解或者认识萨克斯管这一西洋乐器,仅是听说过,长期如此,同样,也会影响到萨克斯管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融合,要想改变人们的最初认知,实属不易。

三、民族音乐元素对于推进西洋乐器中国化发展的价值

(一)继承文化传统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中,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传统文化内涵的充分体现,这也是国人构建文化信仰、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不仅有其传统性、人文性的特点,而且凸显其丰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色。有学者表示“……西洋乐器演奏民族风格曲目,能使人认识到演奏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作品,对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交流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今天现代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如此强烈的冲击下,中国文化的传承、民族音乐的发展,均收到阻碍,亟需寻求更好的路径,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艺术继续弘扬。

西洋乐器最大的特点,便是其具有的时尚潮流和广为普及的性质,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中,融入的西洋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小号、长笛、萨克斯等,重新演绎中国民族民间不同曲目的民族音乐作品,对于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艺术的传承,是非常有利的,诸多创新理念、元素的域外音乐文化元素的融入,既能体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时代特色,同时,也能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一个了良好的基础。不论是改编作品,还是原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元素的进一步延伸,换言之,以观众能够接受的形式,继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和音乐魅力。

实际上,音乐本身,就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最佳艺术形式,更何况是经过数千年演变而来的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品,它们源于生活,更加贴切观众的心声,经与西洋乐器的结合后,寻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如此新创的作品,犹如一股清泉流入了今天人们的心中,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注意力,激发起国人音乐欣赏的兴趣,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音乐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找到了一条大众认可的便捷之径。

(二)传承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都拥有自身的独特个性,这也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其特色音乐艺术作品形成的关键,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蕴含着丰富精神文化内容,基于这些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的民族民间音乐,再融入不同的西洋乐器,形成新的演奏曲目,最终成为大众喜欢的新作品,引导着观众主动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新的表现形式,进而深层次地领悟其中的内涵、品质和精神,感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也在寓教于乐中达到了增强民族自信心的目的。特别是在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培养方面,好的新创音乐经典曲目,可使越来越多的民众关注本民族的艺术精华,自动肩负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推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更好的发展。

(三)完善音乐体系

“洋为中用、和而不同,不断吸收西方乐器中的优秀因子,将传统民族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和曲调融入进去,是对民族音乐的一种发展和创新……”[6]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中,如果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依然在创作体系方面未实现较大的突破,那么,便会面临着时代严峻的挑战。甚至,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文化艺术,也逐渐会失去其发展的土壤。如果广大的音乐工作者,能自觉地肩负起这方面的使命,不断地推进西洋乐器中国化的发展进程,在中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中,加入西洋乐器的演奏形式,使东西方音乐艺术创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汲取西方优秀音乐文化艺术创作的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定会有所收获。这样锲而不舍地坚持创作出新,一方面,可丰富中国当代音乐艺术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同时创新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创新中寻求发展,在探索中激发活力,以此来推进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继续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鲜活生命力。

(四)推动文化输出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使得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彼此文化艺术的交流,日益频繁,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走向世界,尤其是文化艺术的输出,提供难得的机遇和宽广的平台,将西洋乐器融入中国传统音乐曲目的再创作中,这也是中国文化拓展世界市场的积极而有效的途径。

特别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中国人越来越多地了解西方文化的大背景下,同样,也要努力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得到西方世界的认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和西洋乐器的融合所带来的影响力,并非只是停留在中国国内,因为,西洋乐器本身就是来自于国外,所以,将新创的诸多中国优秀音乐作品,推向国际,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越来越多西方人,开始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形式,在有了初步认识以后,进一步体会其中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因此,积极推进西洋乐器中国化的发展,可增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对外输出,使得中国优秀音乐文化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占有量,也会大幅度增长,努力提高中国音乐文化的国际知名度。

在这个过程中,广大音乐工作者,可在自己的创作和表演中,汲取更多的来自域外的优秀音乐文化的精髓,尝试和探索更多的西洋乐器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交汇点,使得中外艺术间的碰撞、文化间的互融、音乐技法与形式的彼此学习交流,不断创新,创作出等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加入更多的西洋乐器的演奏,这都有利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通过新创作的音乐作品和西洋乐器的演奏,在世界各地有更好的传播,成为中外文化之间交流的有效途径,也是时代发展背景下国家与国家更好往来合作的一种新趋势和新潮流。

结 语

总而言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本文在分析研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推进西洋乐器小提琴、长笛、萨克斯等中国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二者间融合的音乐作品的创新之举,不仅形成了很多耐人寻味的精典音乐作品,而且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的音乐体系更加完善,与此同时,还提高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及知名度。

本文的研究,在明确指出西洋乐器中国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价值后,希望更多的中国传统民乐在原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借助西洋乐器这一重要的载体,不断推进其中国化的发展,用西洋乐器优美的音色,讲述中国故事,使当代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满足。也同时进一步扩大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力、知名度,拓展其受众范围,在实现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同时,继续散发其艺术活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萨克斯长笛民族民间
长笛与圆号的咏叹
民族民间音乐之于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信息技术视域下小学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改革
丢了两元钱的车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论长笛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
谈爵士萨克斯基础练习中的若干问题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次仁罗布小说的民族民间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