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及其动态演进

2023-10-17李胜会

关键词:规制学者文献

李 丹,李胜会

(华南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一、引 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环境问题尤其是气候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世界各国正迈入“双碳”时代,“双碳”目标的提出对各国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环境规制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因其强度、形式、作用渠道等深刻影响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争论最早来源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其认为环境规制导致企业排污成本增加,挤占研发投入占比,阻碍技术创新[1]。但Porter等[2]却认为,在环境规制压力下,企业为减少环境污染将提高技术研发投入,从而促进技术创新,这也即是著名的“波特假说”。

国内外学术界在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议题上形成了丰富的成果,国内部分学者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相关梳理。例如,沈能等[3]根据在WOS数据库中检索到的1995—2018年关于“波特假说”的文献进行历史路径和研究热点分析。颜晓燕等[4]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到的环境规制相关文献进行年代、作者、机构、研究热点、发展脉络的可视化分析。但是,现有文献梳理大多是基于静态视角仅对国内或国外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较少从静态和动态结合的视角进行归纳总结,更缺少对国内外文献的对比分析,在全面呈现该议题的科学知识结构、分析动态演进趋势和对比国内外研究异同点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文献计量学是量化研究文献的方法,其通过文献计量工具来辨识领域内的重要学者和期刊、展现某一研究议题的科学知识结构、追踪领域发展的动态演进特征[5],现已成熟运用于各领域的文献梳理中[6-7]。为此,本文借助文献计量方法,综合运用CiteSpace和ITGinsight软件,基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视角,对国内外近二十年关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进行系统分析,试图掌握该议题的研究进展、演进过程、演进特征、演进逻辑,并进一步对比国内外研究异同点,预测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综合运用CiteSpace和ITGinsight软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系统梳理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进展,揭示该议题的研究现状和刻画该议题阶段性动态演进情况,相较于现有文献梳理普遍采用静态视角而言,在研究方法上作了进一步拓展。第二,在当前“双碳”目标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规制政策的技术创新诱导效应,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为政府优化环境规制政策和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对策建议,拓宽了政府政策优化和企业创新发展的参考渠道。

二、数据来源、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运用文献计量方法,系统梳理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情况的研究文献。具体遵循以下步骤遴选数据:首先,将中文文献的来源设置为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的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英文文献的来源设置为科技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S)中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和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其次,时间范围设置为2000—2021年,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11月25日。再次,采用主题检索方法,将CNKI的检索表达式设置为:(主题=“环境规制”或主题=“环境政策”)和(主题=“技术创新”或主题=“生态创新”或主题=“绿色技术创新”)。将WOS的检索表述式设置为:(TI=“environmental regulation”或 TI=“environmental policy”)和(TI=“technology innovation”或 TI=“ecological innovation”或 TI=“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最后,对初步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人工二次筛选,去除重复、不相关、不完整文献后,获得484篇中文文献和218篇英文文献。其中,由于2000—2002年未检索到适合本研究的中英文文献,因此在后面分析中,本论文使用的数据为2002—2021年检索到的中英文文献。

(二)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在科学计量学、数据可视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可视化手段直观地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已被成熟运用于文献计量分析中[8]。ITGinsight软件是一款高级的科技文本挖掘与可视化分析工具,该软件可直观反映研究主题的内容或强度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9],运用该软件进行文献主题演化分析有助于了解主题产生、消亡、增强、减弱、聚合和裂变的过程。

综合运用CiteSpace和ITGinsight软件分析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情况,具体操作如下:统计分析中英文文献数量变化情况,了解该议题的总体走势,为分析作准备。对中英文排名前10的高被引文献进行分析,了解研究成果在领域内的认同情况。运用CiteSpace软件对频次大于5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并结合检索到的文献归纳该议题的研究主题,掌握研究进展。运用ITGinsight软件对词频排名前15的关键词进行阶段性动态演进分析,揭示主题的演进过程,并进一步归纳演进特征和演进逻辑。对比分析国内外研究异同点。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回应现实问题和展望未来研究趋势。

三、文献数量、质量和研究主题分析

(一)文献数量分析

2002—2021年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中英文文献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从整体看,中英文文献数量均呈上升趋势发展,反映出该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研究成果日渐丰富。相较而言,国内学者对此议题的关注度更高,研究成果更丰富。

图1 2002—2021年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中英文文献数量变化情况

具体来看,中英文文献均呈现三个阶段的变化走势。第一阶段:中文文献(2002—2010年)和英文文献(2002—2011年)的数量较少,此时,国内外学者虽然开始关注此议题,但关注度不高,高质量文献数量较少。第二阶段:中文文献(2011—2016年)和英文文献(2012—2018年)的数量开始明显增加,但增速较慢,说明此阶段国内外学者虽已提高对此议题的关注,但还未形成高度关注,高质量文献数量不多。第三阶段:中文文献(2017—2021年)和英文文献(2019—2021年)的数量均大幅增加,说明此阶段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此议题,研究成果颇丰。

(二)高被引文献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国内外学者对此议题的高质量研究成果,选取被引频次前10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分析,如表1、表2所示。总体而言,中英文的高被引文献在该领域内获得高度认同。从内容来看,中英文被引频次前10的文献主要研究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探讨环境规制能否促进技术创新。大部分学者认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支持“强波特假说”“弱波特假说”或“狭义波特假说”的存在。二是探讨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特征。从研究结果来看,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具有先下降后提升的“U”形动态特征,但导致这种特征的原因多样。三是探讨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异质性情况。具体从区域异质性、企业异质性、环境规制强度异质性和环境规制类型异质性方面进行了研究。从期刊来看,中文的高被引文献主要集中于《中国工业经济》期刊,英文的高被引文献集中于EnergyPolicy、ResearchPolicy、ReviewofEnvironmentalEconomicsandPolicy三种期刊。从发表年份来看,国内外高被引文献集中于图1中的第二阶段,这一方面与发表时间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者在第二阶段的研究视角有关。从表1和表2可知,国内外学者在第二阶段除探讨“波特假说”是否成立外,还进一步探讨了影响特征、影响因素,研究视角更宽广、层次更深化。

表1 关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高被引文献(中文文献)

表2 关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高被引文献(英文文献)

(三)研究主题分析

高频关键词表征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主题,通过梳理高频关键词有利于厘清研究方向和揭示研究主题分布[30]。运用CiteSpace软件统计中英文文献的关键词词频,在合并同义词和删除一些无明显意义的通用词后,选取词频大于5的中英文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高频关键词词云如图2所示,字体越大表示该词出现的频率越高,研究热度越高。

图2 中英文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词云

归纳发现,中英文高频关键词大致分为五类:一是行业企业类关键词,如工业行业、外国直接投资(FDI)、企业绩效等。二是环境规制类关键词,如碳排放、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三是技术创新类关键词,如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效率等。四是研究方法类关键词,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DEA模型等。五是政府行为类关键词,如环境规制强度、政府干预、创新补偿等。这五类关键词反映出国内外对此议题的研究以气候环境规制为主要切入点,以污染密集型行业企业为主要对象,以数理实证研究为主要方法,认为政府行为是重要影响因素。

结合检索到的中英文文献可知,这五类关键词主要体现在三项研究内容上,且这三项内容构成了该议题的总体研究框架,如图3所示。

1.探讨环境规制是否影响技术创新

在探讨环境规制是否影响技术创新之前,学者们先对环境规制的定义和类型进行了探讨。环境规制的定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起初被界定为政府为保护环境作出的相关干预和约束性规定,但随着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企业、公众、NGO组织等对环境保护的规定也成为环境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规制的存在形式为有形制度和无形意识[31],通常分为正式环境规制(如法律法规、行为规范等)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如媒体报道、公众环保意识等)两种[32]。关于环境规制能否促进技术创新,学者主要从正式环境规制视角开展研究,但尚未形成统一结论,持赞同、反对或不确定观点者均有。例如,王珍愚等[33]认为环境规制促进技术创新;Greenstone等(1)GREENSTONE M,LIST J A,SYVERSON C.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US manufacturing[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12。认为环境规制抑制技术创新;而马富萍等[34]认为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不同。环境规制促进技术创新的论证中,最出名的应数“波特假说”。“波特假说”细分为“狭义波特假说”“弱波特假说”和“强波特假说”三种[35]。其中,受到最多实证支持的是“弱波特假说”,其认为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例如,杨友才等[36]研究发现,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重污染企业进行创新。Debnath[37]通过分析丰田混合动力汽车和日产电动汽车的案例发现,环境规制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Berman等[38]研究发现,美国南海岸的空气质量监管对当地的炼油厂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

2.探讨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因素

受不同企业、行业、空间等因素影响,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复杂性。目前国内外学者从异质性、多主体博弈、国际贸易等视角探讨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首先是异质性视角。目前学者已从异质性环境规制、企业规模异质性、异质性行业、空间异质性企业、异质性技术创新等视角开展了大量研究。例如,李阳等[39]认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行业异质性。王锋正等[40]也认为,环境规制对资源型产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行业异质性。其次是多主体博弈视角。政府、企业和公众是理性经济人,他们在环境保护的策略选择和行为准则方面存在差异,常常相互博弈;尤其是企业,作为营利组织,容易受环境规制挤占生产成本的影响而降低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为此,徐乐等[41]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探究了政府、公众和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行为策略选择和系统演化轨迹。最后是国际贸易视角。基于贸易全球化和全球气候问题等现实背景,一些学者研究了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受环境规制影响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例如,黄磊等[42]认为,强化环境规制约束有利于提升外商投资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宋维佳等[43]认为,在我国自主研发过程中,研发资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IFDI)技术溢出以及环境规制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3.探讨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效应

“强波特假说”认为环境规制能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补偿企业遵循环境规制的成本,促进企业发展。一些国内外学者基于中介效应、引致效应和调节效应等视角,进一步探讨了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对行业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具体包括对行业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转型、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供求和产业集聚的影响。例如,李斌等[13]基于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研究环境规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余伟等[44]以我国37个工业行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工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刘帅等[45]认为,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的完全中介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能利用状况。Xin等[46]认为,环境规制通过产业转移影响技术创新。Sun等[47]研究发现,环境规制通过创新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此外,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具有门槛效应,而环境规制强度和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人员储备等都是导致门槛效应发生的重要因素[48-50]。

四、研究主题的阶段性动态演进分析

掌握文献研究主题的动态变化是正确认识研究议题的基本前提,有助于了解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探索未来研究方向。借助ITGInsight软件,分析中英文文献中排名前15的关键词演进情况,在全面掌握研究主题动态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演进特征和演进逻辑。

(一)动态演进阶段划分依据

由于本文检索的文献时间跨度长,且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国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技术创新在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能更好地分析国内外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情况,本文以图1的中英文文献的三个阶段划分为重要依据,同时参考国内国际现实情况,对中英文文献进行阶段划分,以便更好地开展动态演进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打破“经济发展—环境破坏”的怪圈,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规制,并开始探索环境保护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起始年,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高碳到低碳”转变的第三次转型之年,我国政府在该年颁布了系列政策支持环境科技工作,政策数量呈现增幅峰值[51]。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已于2018年3月撤销。(以下简称环保部)颁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为环境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政策的出台也引导学者更加关注环境与科技的关系问题。从图1可知,中文文献数量从2011年起开始显著增加。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等五个部门联合发布《“十三五”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明确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同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自此,学界掀起一股关注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热潮,这也与图1中自2017年起中文文献数量显著增加的情况相吻合。综上所述,本文以2011年和2017年作为中文文献动态演进分析的时间节点,将检索到的文献划分为2002—2010年、2011—2016年、2017—2021年三个阶段。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尤其是气候问题日益突出,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环境规制在环保中的作用。例如,在201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召开第一届环境可持续性正义、治理与法律世界大会后,会员国吁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引领联合国系统并支持各国政府发展和落实环境法治工作。同年,里约热内卢举行的“里约+20”峰会为展望国际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这也与图1中自2012年起英文文献数量开始明显增加的情况相吻合。2016年11月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是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也是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意味着全球环境规制框架日渐完善。此外,检索到的英文文献中,约占42%的文献选取中国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尤其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后,以中国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英文文献数量显著增加。综上所述,本文将2012年和2017年作为英文文献动态演进分析的时间节点,将检索到的文献划分为2003—2011年、2012—2016年、2017—2021年三个阶段。

(二)国内外研究主题的动态演进分析

1.国内研究主题的阶段性动态演进分析

(1)第一阶段:检验“弱波特假说”(2002—2010年)。中文文献第一阶段的关键词演进如图4所示。从图4可知,去除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议题的两个主题词“技术创新”和“环境规制”后,关键词“波特假说”的演进趋势最显著。关键词“波特假说”自2007年产生以来,连续三年(2007—2009年)稳居在前三名,2010年开始出现减弱趋势。此阶段国内学者围绕检验“弱波特假说”即适当的环境规制能否促进技术创新开展了相关研究。21世纪开始十年,我国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年均增长率高达10%以上。与此同时,经济高速增长给环境治理带来巨大压力,发展背负沉重代价。为此,党中央高度重视环境规制工作,先后在党的十六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环境规制事业迎来战略转型期,形成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理念[52]。基于此,国内学者聚焦于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工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开展研究。例如,白雪洁

图4 中文文献第一阶段的关键词演进

的等[53]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4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火电行业的环境规制进行实证研究,探讨环境规制与火电行业效率的关系。周小玲等[54]也对我国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认为环境保护强度的适当增强对造纸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提高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由此,该阶段出现“造纸业”“火电行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经济激励”“环境危机”和“低碳经济”等关键词的演进路径。

(2)第二阶段:检验“强波特假说”(2011—2016年)。中文文献第二阶段的关键词演进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此阶段关键词“波特假说”的排名波动较大,出现减弱、增强、消亡、再增强的变化,但依然是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相较于上一阶段而言,此阶段学者更多地围绕“强波特假说”开展相关研究,即研究环境规制能否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从已有研究来看,大部分学者认同环境规制能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例如,周灵[55]认为,环境规制造成环境成本提高,企业面对环境成本提高必将选择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行为以降低环境治理成本和污染排放,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统一。范丹等[56]认为,环境规制手段与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绿色经济增长的两大推手,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政策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绿色经济增长。因此,此阶段出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工业总产值”“经济转型”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关键词演进路径。

图5 中文文献第二阶段的关键词演进

此外,此阶段的研究主体范围更广,不仅涉及企业主体,还涉及政府,即将政府行为作为重要影响因素纳入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中。环境税和创新补偿是政府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常见的两种手段。2008年初,我国相关部委开始联手研究环境税开征工作;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环保部向国务院提交环境税开征及试点的请示;201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创新补偿是政府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另一重要手段。政府支持对调控性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效应,对自愿性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效应[57]。政府对环保技术征税和补贴程度主要取决于污染对环境边际损害的大小,而最优环境税总是小于排污对环境的边际损害,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加强环境规制来刺激企业开展环保技术创新[58]。由此,此阶段产生与政府决策相关的关键词演进路径,如2012年出现的关键词“环境税”裂变为2013年出现的关键词“科技投入”,2014年出现的关键词“环保研发”裂变为2015年出现的关键词“创新补偿”。

另外,从关键词“johansen协整分析”“实证研究”“tobit模型”“面板协整”“门槛模型”的演进路径可知,此阶段学者主要运用数理实证研究开展分析[59-60]。

(3)第三阶段:环境规制的绿色创新效应研究(2017—2021年)。中文文献第三阶段关键词演进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绿色技术创新”关键词自2017年产生后,一直稳居在前三排名,反映出此阶段绿色技术创新是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创新手段,相比一般技术创新具有协调环境保护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双重优势。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15次提到“绿色”,4次提到“绿色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支撑,受环境规制影响巨大。一方面,在绿色发展要求下,政府加大环境规制力度会增加企业遵循环境规制的成本,导致创新成本被挤占进而抑制绿色技术创新。另一方面,环境规制有利于引导社会绿色消费理念,使绿色产品更容易迎合社会需求,从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此,国内学者高度关注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张娟等[61]认为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呈现“U”形关系;邝嫦娥等[62]认为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显著的“V”形门槛特征。由此,该阶段产生“绿色产品创新”“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绿色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绿色创新效率”等关键词的演进路径。

图6 中文文献第三阶段的关键词演进

“门槛效应”关键词自2019年产生以来,连续三年位居前五,且呈现增强的发展趋势。门槛效应突破了简单线性关系研究的局限性,对不同情况下环境规制的创新效应作了具体分析。目前,国内学者认为环境规制强度、经济发展水平、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空间异质性环境规制、政府研发投入与补贴、技术创新水平、企业规模等都是影响门槛效应产生的因素[63-64],在这些因素作用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呈现出“V”形、“U”形和倒“U”形曲线关系。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国际贸易行为愈加普遍,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和进口等贸易行为深刻影响技术创新,所以此阶段国内学者的研究对象也从国内企业扩展至国际贸易,主要以FDI为中介,研究环境规制通过FDI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例如,肖权等[65]认为,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自主型环境规制对FDI的影响不同,但都通过FDI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产生提升作用。姬晓辉等[66]认为,FDI对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规制强度跨越相应门槛时,其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由此,该阶段产生了“FDI”“本土技术转移”等关键词的演进路径。

2.国外研究主题的阶段性动态演进分析

(1)第一阶段:气候环境规制的工业技术创新效应研究(2003—2011年)。英文文献第一阶段的关键词演进如图7所示。由图7可知,整体而言,此阶段的关键词演进趋势并不显著。2003—2008年出现的关键词之间没有形成明显的演进路径,这可能与这几年的文献数量较少有关。2008年开始逐渐有关键词发生演进,但演进情况比较简单,反映出此阶段研究面较窄,内容单一。21世纪初,全球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工业产生的废气和废渣严重破坏环境,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以每年超过3%的速度增加(3)报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趋缓[EB/OL].(2019-12-05)[2022-03-1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2005953904826644&wfr=spider&for=pc。,可能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灾难性后果;寻求低碳发展成为各国共识。因此,此阶段学者主要研究气候环境规制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例如,Yarime[67]采用个案研究法,研究了西欧和日本的环境规制对氯碱工业技术创新的影响。Costantini等[68]认为,环境规制强度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强度具有正相关关系,环境规制是技术创新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Wilson 等[69]认为,美国化学品市场的环境规制政策未能充分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也未能对绿色化学技术创新产生激励作用。由此,该阶段产生“燃料电池(fuel cell)”“固体废弃物管理(solid wastes management)”“危险废物(hazardous wastes)”“汞离子(mercuty)”等工业相关的关键词,也出现与气候环境规制相关的关键词演进路径,如2008年出现的关键词“气候政策(climate policy)”和“碳税(carbon tax)”聚合为2009年出现的关键词“技术改变(technology change)”,2010年出现的关键词“碳税(carbon taxes)”“碳排放(carbon emiss)”“限量与交易(cap-and-trade)”聚合为2011年出现的关键词“环境规制(environment regul)”。

图7 英文文献第一阶段的关键词演进

(2)第二阶段:环境规制的企业生态创新效应研究(2012—2016年)。英文文献第二阶段的关键词演进如图8所示。由图8可知,相较于上一阶段,此阶段出现的关键词演进特征更明显,关键词“生态创新(eco-innov)”自2012年首次产生后,在2013—2014年经历消亡,随后在2015年再次产生并位居第三,2016年进一步增强位居第二,说明“生态创新”成为此阶段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生态创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学者对其定义并不一致。但总体而言,较多学者认为生态创新既包含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也包含经济社会系统中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领域的生态化。因此,生态创新不同于一般技术创新,它受环境规制强度、企业生产成本、客户利益等诸多因素影响,致力于将环境成本转化为经济和环境效益,侧重于使用的技术创新能够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积极作用。目前,学者们从环境规制对生态创新的影响因素、创新效率、作用机制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例如,Bossle等[70]对581家巴西公司进行调查,分析人力资源等内部因素和环境监管、政府支持等外部因素对食品公司生态创新的影响。Doran等[71]通过研究影响生态创新的因素发现,环境监管和客户认知对企业生态创新有影响,且生态创新在决定企业绩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Savaget等(4)SAVAGET P,CARVALHO F. Investigating the regulatory-push of eco-innovations in Brazilian companie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pringer,Cham,2016:27-37。通过调查环境法规对98家巴西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发现环境法规有助于促进组织和流程创新,从而利用资金和补贴等经济机制推动生态创新。此阶段,生态创新成为高频关键词。一方面,这与人们受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影响,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全球产业生态创新发展有关。21世纪以来,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产品迭代速度持续加快,产品个性化需要加剧了产业组织的结构变化,创新范式由机械式创新系统向有机式创新生态系统转变[72],因此,此阶段的生态创新也包含创新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的活动。

图8 英文文献第二阶段的关键词演进

从研究对象看,此阶段依然以气候环境规制为主,这与气候问题治理的全球性、复杂性、政治性有关,比如Sierzchula等[73]以1991—2013年加利福尼亚州零排放汽车法规及其对21家最大汽车制造商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的影响为对象开展研究,认为从全球产业视角来看,专利是有效评估规制政策强度的指标之一。由此,该阶段产生“低碳(low carbon)”“交易排放许可(tradable emission permits)”“温室气体排放(ghg emissions)”等气候环境类关键词的演进路径。

(3)第三阶段:环境规制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研究(2017—2021年)。英文文献第三阶段的关键词演进如图9所示。由图9可知,“中国(China)”关键词自2019年出现后,连续三年位居前五,说明此

图9 英文文献第三阶段的关键词演进

阶段中国是主要的实证研究对象。例如,Song等[74]基于2009—2016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Zhu等[75]基于2006—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从空间角度考察了技术创新效率与环境规制的关系。此阶段中国成为主要实证研究对象,一方面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规制有关。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实则关注的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研究结果对其他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有关,这反映出国内学者对此议题的研究水平较高,具有国际价值。

此阶段产生一系列绿色发展相关的关键词,比如“绿色技术(green technology)”“绿色创新(green innov)”“绿色经济(green economy)”“绿色技术创新(green technology innov)”等,说明绿色技术创新是此阶段的研究重点。具体来看,主要以中国的绿色技术创新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76]、进出口贸易绿色技术创新[77]、区域绿色技术创新[78]等的影响。此阶段,学者们聚焦于中国的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中国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有关。2019年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是我国首次针对绿色技术创新领域提出的体系建设意见(5)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EB/OL].(2019-08-15)[2023-06-28]. https://m.gmw.cn/baijia/2019-08/15/33078474.html。,自此吸引了大批学者研究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此外,从关键词“统计分析(statistical analysis)”“面板数据(patent data)”“三阶段dea模型(three-stage dea model)”等演进路径可知,此阶段学者主要运用数理实证研究开展分析。

3.研究主题的演进特征及规律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回应的是现实中发展与保护的问题,根据上述高频关键词的演进路径可知,国内外研究总体呈现继承发展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社会性、多维度、递进式、国际化四个特征。社会性是指研究动机是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属于问题导向型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多维度是指研究视角多样,从门槛效应、中介效应、政府行为、国际贸易、生态创新和绿色发展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递进式是指研究内容逐层递进,从第一阶段重视技术创新,到第二阶段重视企业经济发展,到第三阶段重视绿色发展,内容不断深化。国际化是指研究对象所处范围从一国延伸至他国,从本国工业企业扩展至国际贸易。

根据上述关键词的演进路径及特征,可以大致总结出国内外研究遵循“技术创新为主—经济发展为主—和谐共生为主”的演进逻辑,如图10所示。

图10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研究的演进逻辑

21世纪初,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环境规制成为各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技术创新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因此,第一阶段国内外主要围绕检验“弱波特假说”是否成立开展相关研究。第二阶段国内外学者围绕检验“强波特假说”是否成立开展研究,即研究环境规制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点关注企业经济发展。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复苏成为各国共同话题,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以及金融体系发生变化。第四次技术革命兴起,技术创新进一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密;与此同时,环境规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愈加突出。因此,此阶段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注意力也从上一阶段关注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转变为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关注环境规制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阶段伴随全球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绿色技术创新作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驱动力,正成为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新兴领域[79]。因此,国内外学者也从上一阶段关注企业经济发展,转变为关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反映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五、中英文文献对比分析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既受全球环境保护的共识影响,也受一国政治经济生态的实际发展影响。因此,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国内外研究既有同质性,也有异质性。同质性体现在研究动机、视角、内容和方法上。第一,研究动机均是回应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例如,赵帅等[80]为探索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证据,基于区域污染转移空间视角研究了环境规制与黄河流域城市技术创新之间的作用机制。田雪航等[81]认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影响问题与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有关,因此基于协调视角提出破解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影响问题的路径与对策。Ren等[82]探索了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对海洋经济转型的影响。第二,研究视角均涉及异质性、门槛效应和中介效应等。例如,胡德顺等[83]运用GMM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异质性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Chen等[84]认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具有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临界值时,环境规制从促进经济增长转变为抑制经济增长。Meng等[46]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中国环境规制通过产业转型对火电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第三,研究内容均涉及中国的实证研究案例,例如,于鹏等[85]基于中国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不含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Ouyang等[86]以中国工业行业2005—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第四,研究方法主要是数理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例如,陈晓等[87]通过固定效应和GMM方法,实证分析中国环境规制和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共同影响作用。Ye等[88]采用SBM模型实证研究环境规制对中国长江经济带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异质性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国内研究更加关注环境规制对国际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受母国和东道国的环境规制影响,国际贸易的技术创新存在更多复杂的影响因素。我国自加入WTO以来,在国际市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0年全球经济严重衰退,但我国依然占据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比2019年增长1.9%(6)2020年我国对外贸易回顾及2021年展望[EB/OL].[2022-03-23].https://www.ndrc.gov.cn/xxgk/jd/wsdwhfz/202104/t20210402_1271704_ext.html。。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吸引了国内学者关注,他们对国际贸易背景下的环境规制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展开了研究。例如,王洪庆等[89]实证研究了进出口贸易结构升级、环境规制对我国不同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郭艳等[90]研究发现,国际贸易和环境规制产生的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创新有显著作用。第二,国内研究更加关注政府行为在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中的作用。2006年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环保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与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相挂钩,因此,我国政府官员的任期长短、晋升压力等都对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产生深刻影响。毛建辉等[91]从政府行为视角构建环境规制与区域技术创新的非线性门槛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门槛效应和时序变化。钱爱民等[92]利用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重污染企业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在地方政府晋升压力影响下的环境规制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六、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本论文借助CiteSpace和ITGinsight软件,结合静态分析,重点从动态视角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议题的研究进展、演进过程、演进特征和演进逻辑,并对比分析国内外研究异同点,得到以下结论: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成果均呈现出三个阶段的波动变化;但从总体来看,均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反映出国内外学者日益关注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此外,结合中英文被引频次前十的高被引文献也发现,一些研究成果已在领域内产生重要影响力。第二,结合高频关键词和检索到的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对此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即探讨环境规制是否影响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是什么和影响效应如何。第三,中英文文献的研究主题均呈现出三个阶段的动态演进过程。中文文献的研究主题呈现出从检验“弱波特假说”到检验“强波特假说”,再到研究环境规制的绿色创新效应的动态演进状态;英文文献的研究主题呈现出从研究气候环境规制的工业技术创新效应到企业生态创新效应,再到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动态演进状态。第四,结合中英文文献的研究进展和动态演进过程发现,国内外学者对此议题的研究均呈现出社会性、多维度、递进式和国际化四个特征,且总体遵循“技术创新为主—经济发展为主—和谐共生为主”的演进逻辑。第五,进一步对比国内外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动机、视角、内容和方法上具有同质性;相较而言,国内学者还特别关注国际贸易和政府行为对此议题的影响。

(二)讨论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突出,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治理议程中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各国共识,“双碳”目标成为世界性议题。“双碳”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跨国跨界、全球协作的环境保护革命和技术创新革命的统一,这也势必推动各国加大环境规制力度和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既面临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巨大挑战,也面临国际社会环境规制力度加大、国际贸易对绿色产品要求提高的压力。为此,我国须重视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政府在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时,要考虑受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不同地区空间差异、不同企业性质等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避免静态标准,坚持因地制宜和滚动修订,充分发挥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诱导效应,倒逼企业加速技术创新,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第二,面对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较低和国外“碳壁垒”对出口带来的压力,我国政府要从资金投入、制度保障、法律法规等方面大力度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此外,企业也要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占比,通过绿色技术创新降低治污成本,提高出口商品贸易附加值,跨越“碳关税”和“碳标签”等贸易壁垒,增强出口竞争新优势。

在“双碳”目标的压力下,探索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未来研究趋势既必要又迫切。今后还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研究:首先,社会公众和媒体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作为非正式环境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日益深刻,从非正式环境规制视角探讨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其次,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决定了环境规制须考虑区域之间的协同关系,因此可以从区域环境规制协调视角研究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最后,国际环境保护合作趋势越来越明显,探讨国际环境规制视阈下的技术创新效应是未来的研究趋势之一。

本文借助CiteSpace和ITGinsight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相较于综合性文献分析而言,论文的理论性和框架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何结合文献计量方法进一步提高论文的理论分析深度,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选定发挥文献支撑作用是后续研究中应重点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规制学者文献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保护与规制:关于文学的刑法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