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创新生态研究的发展脉络与未来展望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2023-10-17李石勇欧瑞祥

关键词:主体理论生态

李石勇,潘 辉,欧瑞祥

(1.华南理工大学 法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华南理工大学 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641)

一、引 言

面对国内外竞争新形势,中国要想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延续经济增长奇迹,不仅需要持续不断的改革实践,而且要及时进行深刻的学理反思。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长期遵循“效率”导向的价值引领,形成了“引进”“模仿”“再学习”的低层次创新机制,在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领域的创新机制建构相对滞后,致使中国在前沿科技创新领域难以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为此,中国亟须在学理层面引领科技创新发展,变革低层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以充分释放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1]35,这为我国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加快建立科学的创新生态系统指明了前进方向。

从实践经验可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创新驱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范式也进入3.0时代。创新1.0时代关注技术革新与成果转化,具有典型的封闭性,其优势在于学习成本低且见效快。但囿于相对封闭的创新环境,其创新发展主要来源于主体既有知识体系和经验,难以满足需要多领域、多行业、多主体合作的复杂创新需求,因此往往表现为创新性不足。创新2.0时代是一种多元化的创新体系,它的特点是产学研协同发展,具有典型的开放性,因有效整合了创新资源,对实现复杂创新突破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释放科技创新的经济效应。开放式创新主要应对创新需求进行协同攻关,往往能实现创新“点”的突破,却难以实现链式创新突破。创新3.0时代以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创新的“链式”突破,其模式具有典型的系统性。通过构筑创新的“物种”“种群”和“群落”而形成的创新生态体系,能够实现社会整体科技创新突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耦合。创新生态可进一步理解为一种类似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由主体、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创新生态链,一方面有助于实现“从0到1”的原始性创新突破,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实现“单点突破”创新向“链式突破”创新的转化,做强“从0到1”的创新中间环节。因此,相较于创新1.0和2.0,创新3.0以创新生态系统为基础,具有系统性,跃变性和全面性。

在创新3.0阶段,创新生态推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各国正在大力构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推动高质量、系统性、组链式的科技创新产出以驱动经济持续发展。例如,美国早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就制定了《美国国家创新战略》,通过优化创新生态系统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为公民带来更多的收入、更高质量的工作,并有效提高公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2]。德国也制定了《2020年高科技战略行动计划》[3],旨在推动嵌入式创新系统到网络式创新系统的技术演变。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学者们从学理层面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经验与发展规律进行反思归纳,为建设创新生态系统提供科学的价值参考。Fukuda[4]研究指出,日本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社会经济风险可分为劳动力风险、资本风险和空间风险,通过构建科学、技术、创新的生态系统可以降低三种风险并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增长。Comes等[5]通过系统反思国外相关文献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应考察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创新生态系统战略、战略管理、价值创造和商业模式、创新生态系统和新企业的创建以及创新生态系统与行业平台建设等多个维度,进而为本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研究提供价值判断。

近年来,国内的学者也从经验层面论证了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并较为深入地阐释了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关键路径与策略选择[6-7]。同时,为回应该领域研究的理论关切,学者们也在理论层面阐释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内涵、运行模式与作用机制[8-10],对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进行演绎后,提出了包括整合式创新理论构想[11]、基于网络视角的创新系统理论模型[12]以及嵌入共生理论的创新生态系统理论[13]。进一步地,袁启刚等[14]结合动态仿真模型,刻画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逻辑,为从理论层面优化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思路启示。现有研究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也进行了各有侧重的逻辑归纳[15-17],但尚未有研究从整体层面系统梳理现有文献的研究脉络与演化特征,也没有与国外的研究进行比较,审视现有研究的价值取向,致使学界无法整体把握中国创新生态系统的演绎逻辑,未能从学理层面指引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与研究。

科学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是通过可视化的图形等技术描述研究领域的核心结构、发展历史和前沿趋势以及整体知识架构的现代方法。随着社会科学第四研究范式的广泛应用,基于数据驱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被大量运用在研究主题聚类和研究趋势探索等领域当中,应用效果得到学术界肯定[18]。基于此,本文以科学知识图谱分析为主要研究策略,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创新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以深入刻画国内创新生态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并据此描绘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与学术研究的未来进路。

二、我国创新生态研究分布特征分析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为了让检索结果更加契合研究主题且具备研究价值,以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收录期刊为目标期刊源,构建检索条件为“题名=‘创新生态’或关键词=‘创新生态’”,共检索出789篇期刊论文,剔除重复以及与研究主题相关度不高的论文后,最终得到787篇高水平期刊论文的分析文献集,其时间跨度为2000—2022年,文献集数据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

(一)时间分布特征

以时间为轴线对787篇期刊论文组成的创新生态相关文献集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我国创新生态领域的研究于2000年兴起,发展至今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成果,且研究成果日益丰富。

图1 国内创新生态领域研究年度分布图

在创新生态技术革命的冲击下,国内在2000年开始出现创新生态相关研究,之后逐步引入技术创新、创新主体等逻辑概念,并通过运行机制、技术标准等研究推动着创新生态研究逐步发展。具体来看,国内创新生态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初步探索期(2000—2012年)。2000—2012年的年发表论文数据均没有超过20篇,属于研究的探索时期。第二,理论探索期(2013—2017年)。这一时期,随着创新生态系统概念在国内学术界的出现,创新生态研究迎来了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研究成果产出逐年增长,打开了国内创新生态研究的新局面。第三,实证探索期(2018—2022年)。2018年开始,大量基于国内案例的研究出现,标志着创新生态研究从理论探索开始向与产业结合的研究转型,更多学者开始关注创新生态在国内创新发展中的应用场景与落地方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共同推动着创新生态研究发展,2021年发文量达到130篇,并在2022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第四,全面探索期(2023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1];2023研究领域进入全面探索期,国内创新生态研究将全面展开,基于中国本土创新生态的理论叙事将成为这一阶段的核心关注。

(二)作者分布特征

对文献集分析发现,我国创新生态领域研究者个人发表高水平论文最大数量为16篇。通过普赖斯定律计算可得,创新生态研究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大于2.99的研究者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创新生态高水平研究者中91人产出了3篇以上成果。其中,张运生[19](16篇,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南大学商学院)主要针对高科技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柳卸林[20](15篇,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管理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广泛分析;郭燕青[21](14篇,辽宁大学商学院)聚焦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议题进行系统讨论;张贵[22](12篇,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考察了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与机制理论;顾新[23](10篇,四川大学商学院)分析了创新生态系统知识优势的议题。以上为创新生态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者。从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可知,我国创新生态研究领域已形成“张运生-贺团涛-曾德明”“柳卸林-魏江”等研究团队,创新生态研究已经初步形成有效研究团队关系,如图2所示。但从中也可看出,跨机构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仍然少见,这对创新生态研究领域融合发展有一定影响。

图2 国内创新生态研究领域作者共现知识图谱

(三)研究机构分布特征

对文献集中期刊论文的发文机构进行分析发现,国内有705个二级机构对创新生态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产出10篇及以上的高产机构均为高校经济管理学院或商学院,如表1所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从2008年开始进入创新生态研究领域,围绕着创新生态系统、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和产业创新生态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有持续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产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依托学科特色,围绕着产业创新生态开展了大量研究。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创新生态视角下围绕着区域创新生态开展了细致研究,产出了大量高质量成果,研究成果为创新生态理论框架构建打下了理论基础。这些机构是国内创新生态主题研究的主要阵地。

表1 研究高产机构(产出10篇以上)

三、我国创新生态研究主题分析

(一)研究总体分析

2000年以来,我国创新生态研究领域主要围绕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区域创新生态、价值共创、高科技企业、创新主体等关键词进行探讨分析,包括创新生态理论框架引领下的涉及经济、社会、产业、技术、方法、案例等理论研究、应用探讨和综合性研究,词频10次以上的关键词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创新生态系统”是我国创新生态研究的首要关注点,其深化研究包含“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等分支。同时,协同创新、价值共创等创新模式和方法推动了创新生态研究领域的科学发展。

表2 研究高频关键词(词频10次以上)

中介中心度是反映节点在网络图谱中与其他节点关联性的程度大小,由表2关键词对应中介中心度数值可知,除去检索词“创新生态”外,生态系统、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等5个关键词的中心度大于0.5,可认为是该知识图谱中具有强关联性的关键节点,在后续研究和展望中须重点关注。

(二)研究主题分析

使用VOSviewer提取共现词频为4次以上的高频关键词176个,构建国内创新生态研究主题聚类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

图3 国内创新生态研究主题聚类知识图谱

在此基础上明确各个聚类所涵盖的高频关键词,并结合关键参考文献分析解读,对各个聚类主题加以归纳,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国内创新生态研究主题聚类分析结果

1.创新生态理论框架

创新生态理论认为,人类活动的生物机理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规律[24]503,创新生态系统当中存在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交换和能量转换,也涉及信息技术等的保存与发展,通过知识交流的形式推动生态系统升级发展,正是其不同于自然系统的特点。吴金希[25]提出了创新生态体系的概念、内涵与特征,认为创新生态体系是多个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间相互依存促进形成的相对稳定和封闭的组织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对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进行了论述。冉奥博等[26]对创新生态理论演进过程进行分析后,将其特征划分为动态与功能两个层面,认为前者强调的是在创新生态内部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始终存在,各个参与者间都会相互作用,以实现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确保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均衡稳定;后者则关注创新生态对知识的创造、保存和传播。知识对生态系统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以提高经济价值。高校和科研机构会将新技术交付给企业,再由企业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调整技术使用方式,这就是技术优化提升的基本过程,对创新生态系统有促进作用。湛泳等[27]讨论了自主创新生态圈的要素构架,分析其运行机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黄鲁成等[28]对创新生态理论框架进行分析后,认为其构成主要在于静态均衡机制、多样性调整制度、稳定性制度等,并指出生态系统内部各个创新主体都存在人力不可控因素,须进一步探索创新主体间的作用机制。价值共创是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机制之一,创新生态系统各创新主体通过协同创新获取目标价值并推动生态系统整体目标进程,实现价值共创[29]。解学梅等[30]研究表明,通过对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与治理机制的融合重组,可促进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实现。张运生等[31]研究发现,融合技术标准的创新生态系统可有效优化系统内资源配置、提升价值共创效能、推动企业产品技术融合、实现销售增长。分析大量技术相关理论后发现,创新生态理论框架在缺乏技术创新支持时,无法实现创新生态的构建和发展;外部环境改变,如法律法规或政策的改变,对其发展也有一定限制。同时,市场需求因素对人的需求有决定作用,创新系统活动也因此受到制约,生态环境因子决定环境承载力,对生态系统创新发展同样有所影响。

2.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生态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32],其研究成果占创新生态研究成果的近一半。网络化创新生态系统模式是当前创新生态系统主要组织和运行模式,其组织模式高于市场而低于集体,主体是有关联的结构化企业。这一模式的理念是价值创造与共享,其目标是群体创新的实现,领导实现方式是编排与协同,技术基础是数字平台技术。基于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相关理论,创新生态系统成员角色属性包含领导者、互补者、用户、组件等[33]。

在运作过程中,创新生态系统是自适应、自组织和自协调的协同演化复杂系统[34]。创新生态系统建立在共同价值观或价值主张基础上,以开放互助、动态交互、共生演化等形式,推进主体创新活动。简而言之,创新生态系统建立在共同价值主张的基础上,经过协调或编排生态成员来实现创新;新成员不断被吸纳,是系统生态力量持续增强的前提,也为成员提供生态优势相应利益,推动生态系统自我进化[35]。研究表明,在生态成员彼此协调过程中,生态系统无须生成传统层级管理模式。相比于其他驱动的创新力量,创新生态系统用户决策重要性得到凸显。随着企业间竞争持续加剧,对创新生态系统而言,要获取市场偏好,用户是非常重要的参与主体。系统将汇聚各成员力量,共同创造价值,实现共创共赢。目前,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重点以机制规模、演化特征为主,还包括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来构建相应系统的演化模式。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最新范式之一,它是产业情景下产业链与生态价值链融合互联的创新群落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动态平衡性、协同进化性等多元特征,可为产业体系内创新要素的交互共生和价值共创提供支持[36-37]。目前,学术界主要关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模型以及运行机制,并探索了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汽车产业等不同类型产业的应用路径,如构建“科学-技术-市场”多层联动的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框架[38],形成基于协同共生和价值共创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39]等,推动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与应用的高质量发展。

3. 区域创新生态

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发展,区域发展对国家整体发展状态的影响越发重要,由此形成的区域创新生态成为各界学者研究的新议题。发展至今,对于区域创新生态的内涵,学界主流观点如下:一是区域创新生态构成要素[40]。根据研究结果来看,在区域创新系统当中的各项要素可分为创新主体(企业、高校、研究院)、创新资源(资本、人才、数据)、创新辅助(政府、孵化基地、市场)等。二是区域创新生态当中各个要素间存在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特征[41]。要素组成方式不同,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复杂关系,这是区域创新生态可进一步进行多个层次细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其层次结构形成的前提。各个子系统在不同层次中彼此关联、相互作用,这是区域创新生态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区域创新生态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区域创新3.0格局。研究表明,区域创新生态特征主要表现为区域集群、社会根植、自组织、动态开放等;这些特征的存在说明区域创新生态并非静态的,而是一种在不断演化过程中的动态模式,地区适应性非常明显[42]。

要实现区域创新生态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国内研究者使用案例研究法解析区域创新生态价值创造过程和机理,相关成果为知识链价值链产业链等形成规律的研究探索提供核心因素价值。学者们对相应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创新组织形式等都进行了深入研究。作为区域创新生态研究的新范式,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提出和深入研究为区域创新生态发展提供了系统动力和理论支持。研究表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一定区域范围内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以及创新环境在相互作用和动态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区域性特征和生态特性的创新系统[43]。当区域内创新主体能够匹配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时,对区域经济生产力提升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实现多个单个主体单独创造价值的重要前提。邻近研究型大学、稳定的生活生态学和完善的市场开放体系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革新和经济范式升级是其最主要的内生动力[44],而空间重构和机制构建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实现路径[45]。

4. 创新生态位

创新生态位指在创新生态系统当中,由创新主体经过努力后所得的相应位置,也指其与其他创新主体间形成的位置关系[46],可以说明技术创新领域的跨度与范围。这一概念是建立在创新生态系统基础上,对企业等创新主体在所处空间中的生存状态和进化空间的描述。根据行业内多样性程度的不同,以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为规范,可以确定现有企业生态位。因不同的企业拥有的知识与技术形式各有不同,企业获得独特创新市场的可能性由此诞生。以支持和强化创新创造为目标,创新生态位为行动者提供实验及创新的动态空间,允许行动者创造新的技术、制度、模式等,由此形成跨越边界的互动,并形成新的生态位。当前,对创新生态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位测度、适宜度评价及优化等方面。

创新生态位内涵也涵盖“开发和使用的受保护空间”,可以从新技术可取性、发展空间、应用率等方面了解,创新孕育和发展的关键在于稳定社会技术结构特征的生态位。创新生态位为新技术提供成长机制和空间,创新型企业主体反复实践和学习优化使技术不断成熟,并向生产者、研究者、用户等主体推广创新内容。创新生态位与市场生态之间也有相关性[47],为不同类型价值链创新网络的建立提供科学的市场环境。当前对企业生态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网络、生态系统等方面,针对其静态评价和测度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对动态变化过程的研究存在明显欠缺。特别是对其内在作用机理以及实证研究,未能给出相应的研究系统和正确方针。因此,在未来研究当中可进一步关注创新生态位变迁过程机理的分析。

5. 创新生态环境

创新活动要持续推进,必须以合适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基础。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是实现创新动力可持续的重要前提,对转变升级经济发展方式、有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创造空间都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生态环境是近年创新生态研究的热点所在,学术界在关注创新生态内部环境即系统内部要素的同时,主要探索外部环境对创新的影响[48]。当前国内研究者对创新生态环境的研究重点关注内涵与特征、环境要素识别、环境作用机理以及环境模型构建四个方面。

聚焦外部环境,对企业创新有所影响的创新生态环境由政策、生产、金融、市场等要素组成,以上要素对企业创新状态有决定作用。全球创新浪潮不断涌入国内,各方面的创新发展变化也让创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为重中之重。应当打造包括基础设施、技术、制度、文化等在内的多元环境,为创新提供发展空间。在“互联网+”环境中,创新生态环境建设要重视产业链上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注重创新产品开发运营的研发、运行、管理、服务环境等的优化。

有学者聚焦创新主体间与环境交互所形成的系统化生态环境,从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对创新生态环境进行细分研究,认为其涵盖经济、科技、文化、政策等方面[49]。对环境与主体间关系细化以后,创新生态环境可被划分为核心主体环境(政府、创新企业、银行)、内部发展环境(政策、资金、人才)以及外部驱动环境(法律法规、中介服务)[50]。国内学者主要从环境要素模型、环境架构模型、环境评价模型等出发,构建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分析如何通过改善创新生态环境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实现创新生态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演进趋势分析

以2000—2022年为研究区间,使用CiteSpace构建国内创新生态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如图4所示。

图4 国内创新生态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知识图谱

由图4可知,我国创新生态研究呈现以下趋势。

第一,由关注创新生态理念到关注创新生态系统。2000年,我国创新领域的研究开始关注创新生态。自此之后,在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研究中,均对创新生态进行了阐述,并着重讨论了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的关系和创新生态的运行机制。但这一期间的研究未将创新生态理论化,仅将其作为创新的一种模式或样态。伴随研究的推进,学者们逐步开始由创新生态研究转向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这类研究开始从创新的治理、创新的模式等角度探讨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性问题。

第二,由宏观研究走向微观研究。图4中每一个具体的圆圈代表一个细分的研究领域,圆圈的面积越大代表研究的关注程度越高,圆圈数量越多代表关注的领域越多。从图 4的情况来看,创新生态研究逐步衍生出众多的具体研究领域,形成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研究、协同创新研究等具体的研究维度。同时,演进过程中还不断出现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2010年之后,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涌现,表明国内对创新生态的研究已经进入快车道。

第三,由关注如何有效运行到关注如何实现价值共创。据图4具体领域的研究热点信息可知,创新生态研究的前期研究并未走出关注创新主体关系的传统视角,将处理好创新主体关系形成良好的主体互动进而实现有意义的创新作为创新生态研究的关注重点;后期研究逐渐突破了传统研究视域的限制,开始讨论创新生态如何实现有效率的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如何实现创新的价值共创。从这一层面看,创新生态研究逐渐由关注“形式”结果走向了关注“实质”结果。

四、我国创新生态领域研究展望

国内创新生态既有研究为我国在大力推进“从0到1”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开展有效率和有价值的创新提供了前期基础;但总体上还停留在探讨基本理论的阶段。同时,因研究起步较晚,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理论和因循国外方法等,还未深入中国情境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因此,在我国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创新强国的背景下,如何建构符合我国科技治理叙事的创新生态理论和框架,成为进一步研究须重点关注命题。具体来看,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我国创新生态领域研究展望,以期为国内创新生态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探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强化研究方法规范,夯实创新生态研究体系

关于创新生态国内研究已经相对成熟,成果非常丰富,但在研究方法规范性方面还可进一步强化。

第一,相比于国外研究领域全面论述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内涵[51-52],国内在相关理论研究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应当通过结合自身治理情境,实现理论抽象的强化,对理论研究边界合理拓展。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交叉学科,可以采纳复杂性理论、自组织理论、生态理论等开展研究,以此扩充创新生态系统内涵与外延。同时,在我国向创新前沿国家迈进的新时期,面对无可鉴经验、创新学习通道收窄和创新难度提高的情况,研究者亟须基于中国创新治理叙事深刻回答中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如何有效建构的问题。

第二,研究各个层次创新生态过程中,不同领域学者使用的方法差异很大。对创新生态内在特征深入挖掘,应当考虑其生态价值、系统规律、现实情况等,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优化当前研究工具,确定创新生态系统的最优研究方法,将研究范式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同步实现。

第三,创新生态研究多采用典型案例来引导分析结论,这是一种理论归纳或演绎[53-54],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然而,这些理论必然要向实践发展,尤其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等面向产业情景研究,可以通过实证分析与定量研究的形式,分析调查国内发展情况,设计符合中国当前发展情形的创新生态理论体系。

(二)聚焦多元环境的复合性,探索创新生态内在运行逻辑与机理

创新生态系统当中各个参与方处在其价值系统内,同时也受到各项外部创新生态环境要素的制约,包括经济社会、监管机构、政府部门等,因此,采用多元环境复合性视角深入分析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理对深化创新生态理论与实践探索意义重大。

第一,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创新收益持续增加,对创新进程作用也不断增强,但在社会发展认知上仍未被赋予足够关注,政府给予支持方面还需不断强化。对于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政策上应鼓励建立生态联合体,特别是鼓励不同类型企业间、企业与高校等科研院所间构建多种类型合作关系[55],在创新活动过程中联合推动成果落地转化,实现创新生态链的价值共创,从而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多元主体协同发展。

第二,应关注不同创新驱动力的协调衔接与有效综合利用。创新生态系统在创新理念上,与传统市场及政府理念有较大差异,可以通过协调不同生态位成员,实现多元力量汇集,达到共创共赢的新局面。当前,全球竞争进入数字化、网络化的新阶段,平台互联网兴起创造新的平台经济,各方对价值共创、互利共赢共享的要求更加突出。面对新阶段的创新要求,创新体系也应当不断发展升级。国外学者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想,促进不同创新主体在生态系统中高效协同[56];而国内对不同创新力量协调的研究成果仍相对缺乏,学术界应给予一定关注。

第三,创新生态系统力量也会出现破坏性作用,因此,研究还须关注如何对其发展过程进行规制,并探索创新生态的治理体系。比如,建立在数据平台基础上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极强的网络效应和协调能力,导致垄断力量极为强大,甚至会挑衅监管力量。这类系统建立在数据平台框架内,不断吸纳新的数据,所形成的外部性更加强大,垄断会为生态系统创造更多价值,但也会造成不公平竞争现象。对此,国外的研究指出,须完善创新生态系统法规[57],提升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效能。因此,如何从学理层面提供切实依据,对新兴的创新驱动力进行规制,也是我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面向参与主体的协同性,提升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水平

数字化情境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发展迅速,数字化要素引入与数字化赋能为创新生态系统及其参与主体带来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在改变不同系统主体组织结构与运作模式的同时,也对创新生态系统内参与主体之间的竞争、合作与互动关系进行重塑。

第一,系统参与主体间竞争关系研究。数字化情境下,信息、数据等成为企业新的竞争要素。创新生态系统内,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更迭如何影响系统主体的竞争方式与竞争战略有待进一步研究。例如,核心企业是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与组织效率,通过数字生态战略建构围绕自身、依赖自身、针对数字化变革的创新生态,进而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后发企业是如何借助数字技术实现生态位的占据与扩展,实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内的传统企业应该如何通过数字转型等战略应对新兴数字产业、数字企业的冲击等。

第二,系统参与主体间合作关系研究。数字化情境下基于交易成本的企业间边界进一步模糊,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拓展和提升了系统主体之间连接沟通的途径、方式与效率。创新生态系统内参与主体开展创新活动的互相依赖关系加强,主体间合作更多地表现出价值共创等网络结构特征,相关主体之间的合作水平、合作内容、合作范围将如何改变,数字确权与数字契约等会如何影响关系的建立与表现值得关注。数字经济下,数字消费者逐渐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其他参与主体协同价值创造的互动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同时,创新生态系统中互动关系、互动模式、互动规则等方面整体也表现出互动网络的特征,数字情境下异质化、多元化主体之间互动的模式识别与运作机制等问题同样值得探讨。此外,创新生态系统是多主体组成的创新环境[58],从学理层面分析各类创新主体围绕共同目标开展创新合作的关键路径,可以为政府提升对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提供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主体理论生态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生态养生”娱晚年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