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性解放: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超越

2023-03-13王肖帆

关键词:欲求中国式逻辑

王肖帆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现代化是一个逐渐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1]164西方社会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推动下,推翻了封建制度,开启了现代化进程。工业化的推进、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政治的民主以及文化的复兴,表明人的主体性地位被确立。然而,西方式现代化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对主体性的解放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对此,我们该如何理解西方式现代化与主体性解放之间的关系?中国基于自身国情所探索出的现代化模式是否可以超越此种限度,是我们必然要思考的问题。综观学界目前的研究,以刘军等[2]的研究为代表,主要集中于从宏观层面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式现代化的内在超越。这类研究对中国式现代化何以超越西方式现代化已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相较之下,从微观视角,尤其是从主体性视角切入研究此问题的较少,而主体性的解放程度又是我们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参考。因此,从主体性视角切入,分析中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对主体性解放的差异,可以从微观视角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式现代化的内在超越,同时也能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推动对主体性解放的研究。

一、西方式现代化对主体性的解放及其实质

封建社会时期,人处于被动地位。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发展,人是主体的观点被确立起来。西方式现代化使人的主体性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

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主体性的解放主要表现为以实证原则为基础的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自然成为人们认识和支配的对象,从而确立了人作为理性主体的存在。在封建社会时期尤其是教皇统治的年代,宗教阻碍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探索,统治阶级利用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未知愚弄大众以达到巩固自己地位的目的。随着主体的启蒙与解放,人们冲破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束缚,在哲学上表现为“我思故我在”的确立,主体成为认识的根据。人们不再通过上帝这个中介来认识世间万物,而是将人当作认识的主体以及认识确定性的根据。在人对自然的认识关系中,人们推崇在实验科学中对自然加以认识,使得实验物理,尤其是力学在当时得到较快的发展。自然不再表现为不可认知的存在,而是表现为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加以认识的存在,自然成为人认识的对象。与此同时,自然科学的研究大量应用于实践,人对自然的改造技术有了质的发展,由此带来了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升,进一步确立了人对自然的主体地位。西方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之所以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改变,是因为资本在背后的推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生产力,必然要把人对自然的征服作为前进方向。自然科学在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上被资本逻辑左右。对此,马克思指出:“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会有自然科学呢?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自己的材料的。”[3]529自然科学的研究又大量应用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之中,反哺资本。资本与自然科学的双向互动,才使得人对自然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现代机器大工厂在城市的建立尤其说明了这点。在资本主义早期,工场手工业是工人劳动的主要形式;随着机械力学的发展以及科学向技术的转化,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机器工业制品成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主要来源。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日益增加,劳动力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科学又日益使自然力受人类支配。这种无法估量的生产能力,一旦被自觉地运用并为大众造福,人类肩负的劳动就会很快地减少到最低限度”[3]77。

人不仅在与自然的关系中确立了自身的主体地位,而且在与他人关系中实现了自身主体性的解放。西方式现代化对主体性的解放主要表现为使人作为自由个体获得了部分平等的民主权利,成为权利主体。西方社会的封建制度往往与宗教权威关联在一起,二者的结合使社会被划分为严格的等级。在这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只存在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西方式现代化宣扬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在这种原则之下,西方社会完成了宗教解放,宗教信仰成为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再与政治权利关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入较为平等的阶段。然而,西方式现代化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取得的成就依然是资本逻辑运作的结果。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以普遍的商品交换为基础,它需要建构出自由和平等的个体关系以实现商品交换。流通环节是实现商品价值的过程,只有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在流通中换成货币,资本的价值增殖才能得到实现。一般而言,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不分等级贵贱,均须按照商品的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因此,在简单商品交换中,人与人之间表现为平等的关系。正如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所言,“作为交换的主体,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在他们之间看不岀任何差别,更看不岀对立,甚至连丝毫的差异也没有”[4]195。以普遍商品交换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需要人作为自由个体存在,只有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个体,其才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商品(包括自己的劳动力商品),从而完成商品交换,使资本实现增殖。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确实现了人作为平等、自由的主体存在,但这是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流通环节需要自由和平等的个体来进行商品交换,资产阶级将自由和平等作为人的政治权利固定了下来,因此它本质上服务于资本增殖的逻辑,而且资产阶级还利用它来为资本主义制度作辩护。

西方式现代化在解放主体性层面,还实现了人作为欲求主体的存在。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古代和近代社会贬抑了人的物质性需求。西方式现代化对主体性的解放从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关系深入人与自我的关系,使人作为欲求主体得到认可。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5]1002作为欲求主体,人是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的主体。人只有在满足自己生命需求的基础上才能从事生产、参与政治生活,而资本逻辑必然要求实现人的欲求解放。对资本家而言,将人作为欲求主体可以更好地实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因为,将人理解为欲求主体,承认人的欲求的合理性,并创造出人的新的欲求,可以更好地实现商品的消费。而商品的消费对资本家而言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包括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家可以用获得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的再生产,从而实现剩余价值的不断增殖。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家会不断改善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生产力,增加商品的产量。因此,承认人作为欲求主体的合理性,将人内在的欲求激发出来,以商品的消费促进剩余价值的实现是资本逻辑必然要求。

西方式现代化对人的主体性的解放是资本逻辑推动的。与封建社会不同,西方现代社会的生产模式是以一部分人除了自身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而另一部分人却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在这种生产关系中,人摆脱了人身依赖关系,成为原子式的自由个体。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资本逻辑要求不断推进人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在这个过程中既实现了人对自然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提高了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生产的商品增多,为此,将人建构为欲求主体,引导和促使人不断满足自我的欲求就可以通过商品的消费完成剩余价值的实现。因此,西方式现代化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解放,实现人作为理性主体、权利主体以及欲求主体的存在是资本逻辑主导的结果。

二、西方式现代化解放主体性的局限性

西方式现代化带来了主体性的解放,但其实质只是主体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范围内的解放。在此范围内,资本逻辑压制了人的主体性的进一步解放,甚至使人的主体性已经取得的解放走向了自身的反面,人从主体变成了资本的客体。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产力在资本的中介作用下加速发展,人似乎成为自然的支配者和统治者,并确立了人对自然的主体地位。但是,人作为理性主体的地位在资本的中介作用之下走向了自身的反面,这表现为理性以工具理性的形式重新统治了人。起初,人的理性以对自然的探索为目标,但是在资本的中介作用下,人的理性以是否能够更高效地生产产品为判定标准。于是,合理性、实用性和可计算性代替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真理的追求,成为统治社会的主要原则。如卢卡奇所言,“现代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是:在合理技术基础上的严格合理的劳动组织,没有一个地方是在这种结构不合理的国家制度内产生的,而且也决不(1)勘误:原文中的“决不”应为“绝不”。可能在那里产生”[6]144。如此这般,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以可计算性为代表的工具理性成为理性的唯一形式,它统治了整个社会。卢卡奇[6]144讽刺道,在这种形式下,法官如同一架法律条款自动机,只需要投进去案卷,即可自动输出结果。在工具理性占主导的形式中,一方面,人作为理性主体被片面化,工具理性程度提高,而价值理性、批判理性等维度丧失,成为“单向度的人”;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工具理性的主导导致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唯一目标,由此工人的劳动被分割,工人只能作为流水线上的一小部分,从事机械化、单一化的生产过程。由于机器的运用以及对工人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工人逐渐沦为机器的实质附属。

机器作为人的技术产物,原本是人与劳动对象之间的中介,但资本的介入使得机器成为脱离人的独立存在,工人只能听从其摆布。在一般的劳动过程中,人作为劳动主体利用劳动工具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付诸劳动对象,经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生产出属于主体所有、表征主体个性的产品,人在生产中的主体性体现于此。而资本主义生产使一切发生了颠倒,机器不是作为一般的劳动工具,而是作为资本存在,劳动也不是作为一般的劳动,而是作为雇佣劳动存在。作为雇佣劳动的劳动者是除了自身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存在;而作为资本的机器,不再表现为劳动者的工具,而是表现为支配劳动者、以实现价值增值为目的的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作为劳动主体只是形式主体,生产什么以及如何生产都被由机器所表征的资本控制,生产出的产品也归资本家所有。“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7]38这一切都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主体性丧失,而资本则表现为具有魔力一般的存在,既可以自我保存,同时还可以自我增殖。“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7]46

在人与他人的关系层面,虽然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之下,人的主体性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实现了人作为权利主体的存在,但人所获得的权利本质上是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在流通领域的需要。而流通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及人的自由都只是表面的,人在这种关系中并不是主体,而是资本的客体。在流通领域中,每个人表现为独立存在的个体,自由地进行商品的等价交换。但实际上人的独立性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每个人如果想要获得自己需要的商品,必须先将自己物化为商品,然后才能进行商品的交换。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这种中介如同机器作为人与劳动对象的中介一般,最终上升为统治人的“上帝”。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批判鲜明地揭示了作为中介的物对人的统治。因此,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资本逻辑解放人的主体性,使人作为权利主体存在;而事实上,人作为权利主体不过是“原子式”的个人,人与人之间需要物作为中介,而作为中介的物最终上升成为统治人的主体,而人成为其客体。

不仅如此,当我们从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就会发现资产阶级所宣扬的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完全是一种幻象。资本家与劳动者的交换是以劳动力商品为中介的,但是资本家在生产领域使用劳动力商品时,却迫使它生产出了比自身价值大的部分,并将这部分据为己有。不仅如此,劳动者成为机器的实质附属,表征的是劳动者被资本家所支配的现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生产领域,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又再次显现。资本主义的生产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过是以雇佣劳动者和资本家为表征的不平等的生产关系,筑立于由这样一种生产关系构成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必然是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因此,人作为权利主体的自由和平等从根本上而言是虚假的,它本质上不会违背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一点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对此,迪安等[8]表示互联网等数字平台的应用,看似给人民提供了自由发表言论的民主渠道,但事实上99%的声音并不会被决策者看到,更不会被考虑在内,“网络交往表面上的创造性、合作性和民主特征并不能消除等级制度,相反,它利用我们自身的选择来对抗我们,从而进一步巩固了等级制度”。

在人与自我的关系层面,资本逻辑确立了人作为欲求主体的存在,使人回归自身,关注自身的需求。然而,由于资本逻辑的中介,人的欲望不断被建构出来,成为资本实现自身增殖的手段。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导致其不断提高生产率,造成商品供给超过商品需求。为了倾销商品,使资本从商品资本形式转化为货币资本,从而投入再生产阶段,资本家就不得不创造需求。资本通过广告宣传等形式建构人的需求,使人从不需要过渡到需要,从对产品的使用价值的需要过渡到“象征价值”的需要,在消费的过程中促进资本增殖的自我实现。对此,马尔库塞[9]6通过区分虚假需要和真实需要,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需要的建构,“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得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鲍德里亚[10]更是直接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定位为消费社会,认为马克思主义时期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已经发生了颠倒,现代社会是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因为生产超过了人的需求,因此消费不断为人创造出新的需求。在消费社会,物成为支配一切的体系,人反而成为物的镜像,主体性消失了。“在消费的普遍化过程中,再也没有灵魂、影子、复制品、镜像。再也没有存在之矛盾,也没有存在和表象的或然判断。只有符号的发送和接送,而个体的存在在符号的这种组合和计算之中被取消了。”[10]197

总言之,主体性在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西方式现代化中的解放是有限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作为理性的主体,推动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但资本逻辑却使有利于资本增殖的工具理性占据主导,人反而成为劳动过程的“旁观者”,最终沦为以机器形式存在的资本的客体。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中,人作为权利主体徒有民主和自由权利的虚名,实质上,民主和自由都服务于资本主义这种不平等的生产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人作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个体而被资本统治。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人作为欲求主体被资本逻辑所建构,资本诱惑人消费,人最终变成了被资本造就的欲望的奴隶。这三方面的关系实际上贯穿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流通领域,这也表明人在资本主义整个生产过程中都不可能获得主体性的彻底解放。

三、中国式现代化构成主体性实质解放的新路径

西方式现代化在资本逻辑的主宰下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资本家对无产阶级剥削和压迫以及人的需求的片面化。在这种关系中,人的主体性显然没有得到实质性解放。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深谙西方式现代化的局限性,一开始就致力于探索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实现了独特的现代化道路。从其特征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1]128。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不同于资本逻辑主宰的现代化模式,它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的新模式构成了探究主体性解放的新路径。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中国式现代化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了资本逻辑造成的主体性缺失。资本的中介作用使人被机器所支配,人的主体性让渡给了资本,成为资本的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否定了资本逻辑,践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3]185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也以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突出自然对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重新实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主体性地位。在这种关系中,人的主体性不再表现为对自然的绝对支配和控制,而是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在这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中,人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体,同时自然也是人生存的前提,保护自然是对人的生存的保障。不仅如此,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人的主体性、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的同时,还重视科技的生态维度和伦理维度,推动清洁型能源技术的发展,在减少对自然破坏的同时,也更好地实现人的主体性地位。此时,人的主体性不只是体现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动性,还体现为人的主体地位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人的主体性解放的同时,将人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和长远利益考虑在其中。同时,我国不断强调人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发展科技的目的不只是提高生产力,更重要的是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避免科技对人的奴役。

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中,中国式现代化要求践行共同富裕的道路,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奠定了现实的基础。资本对主体性解放的局限性在于人作为权利主体只是形式主体,人与他人的关系是被资本中介的畸形关系,公民无法真正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摆脱了西方私有制经济逐利的本性,转而以服务民众为导向。在基础和关键领域实行公有制度确保经济走向不偏离人民的基本利益,同时鼓励和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与生产力的水平,使经济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奠定现实的经济基础。在此种经济基础之上,我国的民主证明了西方民主权利的虚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它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民主的主体。首先,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的,贯穿从选举、协商、决策、管理到监督的各个环节。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同时坚持三项基本政治制度,分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力确保政府权力来自人民并用之于人民,将人民真正作为民主的主体。其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方位的,保证人民在政治生活各方面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人民作为主体,民主的权利就不能只局限于参与和知情,同时还要能够表达自己的诉求和监督权力的运行。最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覆盖的,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内容。西方社会由于资本逻辑的主导,无法真正将人民的利益置于优先的地位,造成了经济方面贫富差距过大,政治方面民主权利形式化,文化方面内容娱乐化,社会方面人民矛盾突出,生态方面自然环境脆弱的后果。中国式现代化在利用资本的同时,加强政府对资本的监管,使资本无法在中国成为社会的主导,从而确保人民权利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实现。

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中国式现代化在突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2)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资本逻辑使人作为欲求主体成为资本控制的对象,但马克思主义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资本只能满足人的物质性需求,但人的欲求是多方面的和发展的。资本在积聚和积累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一部分的欲求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满足。中国式现代化摆脱了资本逻辑对人的主体性的束缚,突出了人的欲求的多方面性,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而且包括精神领域的需求。在物质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着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精神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为目标,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因此,相较于资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推动了人的自我实现和发展,既肯定人作为欲求主体的基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合理性,又大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实现人作为欲求主体的诉求,并积极引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使其进入良性循环之中。

总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从自身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它实现了人的主体性的实质性解放。人作为主体是总体的人,既具有多方面的需求,同时也具有全方面的能力;既是创造历史成果的主体,同时也是享受民主权利的主体。这正是马克思所说的,“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2]85。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进一步推动主体性的解放,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超越了资本逻辑。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为人的发展和解放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社会生产一旦被资本逻辑所主宰,则会导致人的主体性解放的局限性。因此,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引导和规范资本的行为,实现了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资本逻辑的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领导,一方面可以确保资本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资本的野蛮发展。“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助于引导资本服务社会主义,也是与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根本区别所在。”[13]二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非资本至上,这是其能够超越资本逻辑的价值导向。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和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而资本逻辑唯一的目的是实现剩余价值的增殖,为此,必然要牺牲部分人民的利益。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背离人民的利益,而是以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目的,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实现超越资本逻辑的制度保障。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极大的制度优势。在基本经济制度中,中国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此确保经济发展始终代表人民利益。同时,通过分配和再分配调整收入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也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优势所在。除此之外,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共同为人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保障。资本逻辑决定了资本在本质上只会向有利于资本增殖的方向发展,至于人民能否真正获得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并不在其考虑的范围内。

中国式现代化在否定资本逻辑的基础上,突破了主体性进一步解放的局限性。与此同时,中国探索出的现代化新模式构成了主体性全面解放的新路径。其中,“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探索主体性解放道路的前提。人口数量多,一方面表明我国从事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庞大,另一方面也要求我国必须处理好广大劳动者的主体性问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推动主体性进一步解放的必由之路。西方式现代化以资本逻辑为主导,其实质不过是资本家将自己的财富积累建立在对普通劳动者的剥削之上,因此西方式现代化必然出现两极分化。在这种情况下,主体性的彻底解放是无法实现的,人既无法真正成为生产中的主体,也无法真正成为享受民主权利的主体。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避免了人剥削人现象的出现。它可以保障人民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物质财富的享受者。在此基础上,我国的民主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权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表明了主体解放的全面性。中国式现代化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为特征,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不只关注人的物质需求,同时也关注人的精神需求,是将人作为总体的、具有全面需求的人来对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实现主体性解放的新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对主体性的解放表明,主体性的解放不能以对自然单方面的绝对主宰为目标,在这种模式中,人作为主体的地位并不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中,人既是将自己作为主体,同时又尊重自然的优先性地位,如此才能实现人主体性的可持续性发展。“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表明中国推动主体性解放走的是不同于霸权主义的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的重要之处。西方式现代化以实现资本增殖为目标,资本家必然要不断推动资本向外扩张,以获取更大的利润。这条道路必然会引起不同国家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并且给他国人民的主体性解放带来更大阻碍。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和平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主体性解放,才可能在全世界、全人类层面上实现主体性的彻底解放。由此而言,中国式现代化为主体性解放的道路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智慧。

四、结 语

中国式现代化对主体性的实质解放表明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西方式现代化以资本为核心,注定它对人的发展和主体性解放的程度置之不顾。西方式现代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主体性的解放,但这种解放的范围及其程度都是有限的,而这个限度是由资本的增殖逻辑所决定的。中国坚持从实际国情出发,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人民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促进主体性更大程度的解放,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反对资本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和核心。为此,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引导和规范资本,在利用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性的同时,避免资本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正是在此基础上,人才实现了在自然领域、社会领域以及自我关系领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主体性的解放程度始终是衡量人类解放程度的标志,中国式现代化形成的主体性解放的新路径为全人类的主体性解放,甚至整个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欲求中国式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中国式民主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清华与古厚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清华与古厚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变化的时代与表达的欲求——从阿来《空山》中的文体试验论起
“饮食男女”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