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没法儿”的三个平面理论探析

2023-10-17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补语语气句法

马 柯

(安徽大学文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9)

“没法儿”由于内部结构固化而衍生出多个义项,受较高使用频率和词汇历时演变的影响,现已是现代汉语“没+NP”类结构中的重要一员,被录入了《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 尚国文(2010)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没+NP”结构的量度特征,并指出该结构可以表示“零量”“不足量”以及“少量”等三类广义的量[1];华树君(2018)[2]和杨朋飞(2022)[3]在尚国文(2010)观点的基础上分别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对“没+NP”结构进行深入研究。

胡裕树、范晓(1985)对“三个平面”的意义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语义平面包含句中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以及词语与客观事物的关系的研究分析;句法平面包括分析句子的成分、结构类型以及层次的切分; 语用平面着重探讨句中词语和使用者的关系,侧重表达[4]。 本文将以之为理论基础,依据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简称CCL 语料库)中与“没法儿”相关的语料,对“没法儿”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丰富相关的学术研究。

一、“没法儿”的语义特征

石毓智(2001)认为,“非定量词在量上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有量变的意义,才谈得上连续性和离散性。 ”[5]而“法”的量变意义使得“没法儿”具有多种语义解读。 《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对“没法儿”的释义:没办法;不可能,绝对不会(含肯定语气);表示达到极限(含夸张语气)[6]如:

(1)遇到这种事,谁也没法儿了。

(2)这件事没法儿不传出去。

(3)他的为人简直是没法儿再好了。

由上例可以得出“没法儿”具有以下三种不同评价性的语义解读。

(一)表无可奈何

如:(4)“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法儿做, 一做就错, 不管是听到的消息还是自己选择的股票都一样。 ”文洋说,当时的感受是越做越茫然,越做越胆小,到后来基本以蛰伏为主。

例(4)中的“没法儿”意义是其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中的动词基本释义,即“没办法”。 既表示客观意义,使我们从字面获得信息,呈现显性内容,体现其叙述功能。 还能够表达言者无可奈何的主观情感,体现出语言的主观性。

(二)表绝对不会

“没法儿”在表示不可能、绝对不会语义时,多与否定副词“不”连用,来表示肯定的意思,如:

(5)吴畅还没见过这么潇洒的人,不由多看了几眼,他没法儿不承认她具有魅力。

“没法儿”在句中也能直接表示绝对不会的否定义,但出现频率较低,如:

(6)他当时兴冲冲地从队部办公室抱来一摞报纸,往地上一撂,卷起袖子说:“哥儿们,瞧我的;这土墙没法儿刷白灰,糊上报纸一个样! 你没看人家美国,还用报纸盖大楼咧! ”

(三)表极(了)

“没法儿”表极(了)的语义是基于其表示达到极限(含夸张语气)的基本释义而存在的,这一点与华树君(2018)所持有的“没+名词性成分”表示一种主观少量评价[2]这一观点相背离,体现出“没法儿”的特殊性。 通过语料分析,我们发现表极(了)义的“没法儿”多位于形容词后作补语,表达个人的主观倾向或情感,通常可与“不行”互相替换而不改变句子的语义表达。 如:

(7)“既然如此,我来做担保! 有我在,就有她在! ”胡杏听见那高大的、信得过的哥哥这么说,实在快活得没法儿。

(8)郭:我儿子都上初一了我能那样做吗? 恨得我没法儿没法儿的。 于:是吗。

例(7)中的“没法儿”可以由“不行”来替换,表达说话人的极致主观心理。 在听到哥哥的承诺后,“快活得没法儿”展示出了胡杏内心的欢欣。 例(8)则采用反复的方式,连用两个“没法儿”,突出表现说话人内心的怨恨程度之深。

“没法儿”有时也可以位于固定结构“X 得没法儿再X 了”中,表极(了)这一语义,如:

(9)他做的这件工艺品已经精美得没法儿再精美了。

我们对从CCL 语料库中搜集到的437 条与“没法儿”相关的语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以制表的形式清晰展示出“没法儿”不同语义类型的具体使用情况,表格如下:

由表1 我们可以得出,“没法儿”的三种语义类型根据使用频率可以排序为:表绝对不会(51.7%)>表无可奈何(43.9%)>表极(了)(4.3%)。从排序可以得出,“表绝对不会” 相较于其基本义 “表无可奈何”,使用频次更高,二者同为“没法儿”的主要语义。 而“表极(了)”的使用频率较低,因而居于次要位置。

表1 “没法儿”各语义类型的使用情况

二、“没法儿”的句法分析

(一)句中分布

“没法儿”的句法位置灵活,较多位于句中,如:

(10)粮贩直言道:“眼下农民急用肥,粮价再低,他也得卖,不然他就没法儿种地,俺们收粮的都通着气哩! ”

“没法儿”位于句首,如:

(11)姚宓诧异地抬头说:“唷,你几时变得悲观了呀? ”

“没法儿乐观! ”

由例句可知,口语对话中多将“没法儿”放到句首的位置,表示否定。 省略主语后,语义指向是谓词性成分,也是句子的强调重心。

“没法儿”位于句末的用例在所搜集的语料中数量较少,如:

(12)每个母亲都有她最宠爱的孩子,她实在是没法儿。

以补语的形式出现在句尾,如:

(13)初云打出来的牌又往回拿,赖得没法儿!

由以上例句可知,位于句末的“没法儿”多用来表达说话者因为客观规律或现实状况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主观评价。

(二)句法功能

1.作状语

“没法儿”作状语时,大多不与“地”连用,而直接位于谓词性成分前面。 如:

(14)不知过了多久,他睁开眼时感到害了病,不是一般的难受,几乎没法儿站起来了。

2.作谓语

“没法儿”直接作谓语,如:

(15)林开泰没法儿,只好随他跟着。

“没法儿”作谓语,前面有修饰成分“真”等,如,

(16)我真没法儿了。

3.作补语

“没法儿”位于形容词后充当补语,加深程度义的同时,表达夸张语气。 如:

(17)他自然高兴得没法儿。

4.作定语所搜集到的“没法儿”修饰谓词性成分作定语的语料较多,如:

(18)一家河南的著名企业,仅厂门口挂出的各种荣誉牌匾就二三十块,这还不包括会议室里陈列的、没法儿挂的奖杯。

(19)从那时起我明白,亲情是人没法儿割舍的东西,正如俗语所说的那样,砸断骨头连着筋。

“没法儿”直接作定语出现的频率较低,且多出现在明清小说作品中,如:

(20)太后道:“急来抱佛脚,没法儿的事,现在也只好和了。 ”

(21)我想尽办法清扫、洗擦,寝室里仍然留着酒的气味,雁过留影,真是没法儿的事情。

通过整理分析搜集到的语料,我们以制表的形式展示出“没法儿”充当不同句法成分的具体情况,进而印证“没法儿”不同语义的主次之分,表格如下:

由表2 我们可以看出“没法儿”的四种句法功能根据使用频率可以排序为:作状语(71.4%)>作谓语(21.5%)>作补语(4.3%)>作定语(2.7%)。 从排序可以得出, 受其主要语义的影响作用,“没法儿”在句中主要作状语和谓语。 “表极(了)”这一次要语义使得“没法儿”在句中能够充当补语成分,但所占比例较小。 从其最少作定语,我们能够看出其语义虚化这一特征。

表2 “没法儿”作不同句法成分的具体情况

表3 “没法儿”适用不同句类的具体情况

(三)共现成分

1.与其他动词的共现

“没法儿”作状语时,可直接与不带宾语成分的及物动词共现,也能后加动态助词“了”或是语气词“呀”“啦”等,这类语料所占比例较大,如:

(22)实话跟您说吧,您那位列奥纳多尽管是个多才多艺的大人物,可他那幅《安加利之战》可真没法儿看!

(23)端纳尴尬地回答道:“总而言之,目前南京谣言满天飞, 把西安说得一团糟, 简直没法儿说了! ”

(24)甲:辣得没法儿吃啦。

乙:真耽误事。

“没法儿”也可与带宾语或补语的及物动词共现,语料所占的比例较小,如:

(25)原来,他的精液不能液化,没法儿做精液常规检查。

(26)她那样子叫人没法儿看下去。

“没法儿”与不及物动词共现的情况最少,如:

(27)啊,福尔摩斯,看在上帝的面上,请你使用一些办法给这一方除了害吧,这地方简直没法儿居住了。

判断动词“是”与“没法儿”共现时,大多位于其前,起到加深否定程度的作用。 如:

(28)她说她内心里有些委屈,是没法儿对人说的,都自己偷偷哭过好几回了……

而“是”处于“没法儿”后,出现频率较低,在所搜集到的语料中仅发现了一例,如:

(29)“如果没法儿是老婆, 是终生俊友也行……”

2.与副词的共现

“没法儿”与副词共现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种,副词位于“没法儿”之前,对之进行修饰限制。主要包括:范围副词“都”、关联副词“也”以及程度副词“简直”“实在”等,如:

(30)趁我们这些见过实物的老辈人在,还能依原样做出来,再过几年,我们都没了,想做都没法儿做了呀!

(31)碰到一个能吹好侃的大夫,又是熟人看病,就聊起来了,外面的病人急死也没法儿。

(32)假如妻子真的有了身孕,这局面简直没法儿收拾。

(33)何守仁实在没法儿说话,就使出更大的劲儿咬那牙巴骨子。

第二种,副词位于“没法儿”之后,这类副词包括“再”和否定副词“不”,如:

(34)冰清圣女平静地说:“我没法儿再笑了,我们就要分别了,我有的只是哀伤和担心。 ”

(35)他叫得亲切、缠绵,使他的嗓子、舌头都那么舒服,以至没法儿不再叫一声:“牛牧师! ”

3.后接成分

“没法儿”由于受到“儿”的影响作用,动词性减弱, 主要表现在其不仅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还不能跟时态助词“着”“过”连用。 所以“没法儿”在句子中主要作状语,其后接的谓词性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连谓短语

(36)因为忙游街,老八没法儿外出要饭。

②复杂短语

(37)钱对一个家庭如果太重要了,这个家庭就没法儿不充满与钱有关的琐碎又庸俗的内容。

③复句

(38)我不知道像你们这样的新单位是不是还有过去老单位那样的职能, 也许我不该来这儿,但是如果我不来,就没法儿让耿林坐到我对面,把问题谈清楚。

三、“没法儿”的语用考察

(一)“没法儿”的语用功能

系统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韩礼德(Halliday)指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7]而较多用于口语对话中的“没法儿”在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的表现较为突出,其语篇衔接功能较多体现在小说文本中。

1.主观强化功能

沈家煊指出:“‘主观性’(subjectivity)是语言的一种特性,是指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 ”[8]“没法儿”在表达否定义的同时,能够体现并强化言者对某一事件或是情状的主观感受。

(39)胡柳没法儿,只得拿了十块大洋回家,给胡杏请大夫,抓药,做一点吃喝的东西。

例句去掉“没法儿”后,句子语义没有发生改变,并且适用于相同的语境,根据上下文能够判断出主人公“胡柳”的无奈处境。 但“没法儿”表达的语义内容,更有利于主人公的情感表达。

2.焦点凸显功能

齐沪扬指出,在口语中,焦点(focus)这一语义重心常常可以通过音长、音高、停顿等语音手段来表示,其中重音是最主要的手段。[9]否定性动词“没法儿”,一般会被重读,是句子中的焦点标记,其后所接的谓词性成分为句子的语义重心,也就是句子的“焦点项”。 而“没法儿”在句子中充当补语成分时,句子的语义中心是位于其前面的形容词,此时的“没法儿”主要起到加深程度的作用。

从《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对“没法儿”的释义, 我们能够得出其具有肯定和夸张两种语气特征。 从语气系统考虑,语气副词的焦点表述只存在于意志语气中。 意志语气指“说话人对说话内容的态度或情感”,而这其实就是一种“语气焦点”。[10]通过分析语料发现,“没法儿”能够突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或情感,在语用中体现出“语气焦点”的功能。

3.互动性功能

互动性功能关注的是听话人与交际话语的关系, 强调的是说话者与听话者融入同一个语境。[11]“没法儿”较多出现在言语交际的口语语境中,体现出较强的互动性。

(40)余照早不耐烦说:“妈妈,你就是死脑筋,没法儿进步。 该学学爸爸,面对现实,接受新事物呀! 做什么好菜! 还不是‘糖衣炮弹’! ”

(41)你们看,敌人已经出动了! 再过十五分钟,咱们就没法儿突围了!

例(40)中言者采用第二人称“你”,通过“没法儿”表明自己的态度,引导听者进入自己创设的语境中,让听者理解说话思路,同时构建语篇,这样就达到了言者与听者话语之间的双重互动。 例(41)采用包含听话人在内的第二人称的“咱们”,既拉近了言者与听者之间的距离,也更好地让听者接受自己的观点,“没法儿” 使得话语互动性的表达更加充分。

(二)“没法儿”的句类选择

“没法儿”用于陈述句,在客观叙述的同时,表达主观情感,如:

(42)知识分子不投入火热的斗争,没法儿改造灵魂。

“没法儿”用于感叹句,加强语气表达,如:

(43)走了半天,李子荣笑了,说:“老马,我知道你的委屈,我没法儿劝你! ”

“没法儿”用于疑问句,如:

(44)伙计说:“没法儿盛啊? ”

对搜集到的语料进行穷尽式的整理分析,我们发现“没法儿”较多用于陈述句,较少出现在疑问句中,具体分布比例如下表所示:

结 语

本文对“没法儿”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在语义上,发现“表绝对不会”和“表无可奈何”是“没法儿”的主要语义,“表极(了)”居于次要位置。 句法上,“没法儿”常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谓语成分,而较少作定语。 其句法位置灵活,较多位于句中,还可以位于句首和句尾,但出现频率较低。 此外,动词性减弱的“没法儿”在句中还能积极和其他动词及副词共现,其后接成分包括连谓短语、复杂短语以及复句。 在语用上,“没法儿”具有主观强化、焦点凸显以及加强互动的功能。 其可以适用不同句类,如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但不能出现在祈使句中。

猜你喜欢

补语语气句法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