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复合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A 高校2022 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实践

2023-10-17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科课程体系方案

刘 建

(东莞城市学院法学院 广东·东莞 523460)

一、问题提出

《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世界潮流和时代变化,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各高等学校积极落实相关精神,围绕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其中,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它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行动指南,是教育行政部门开展质量监督和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修订、完善等不同环节能够反映出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折射出高校专业建设所处的困境[1]。 故本文选择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地方应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及内容,探索复合型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路径。

教育部在2018 年提出建设“新文科”的倡议,并于2020 年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为新文科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新文科”是一种以新时代、新经济与新产业为背景,融合理、工等诸多外部学科要素的包容性学科框架,新文科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建设目标上的主动引领,在学科管理上的现实需求导向,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多学科、模块化、产学研一体化培养[2]。 “新文科”建设是创新文科人才培养机制、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举措,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多方面的建设内容,但最终的落脚点在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已经成为服务保障民生、加强基层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的一支重要专业力量,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重任,它为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生产知识,以及培养毕业生担任未来的领导者和实践者[3]。 但是,目前高等教育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向荣[4](2017)认为我国社会工作处于实践高速发展与教育严重滞后和扭曲的矛盾中,侯利文[5](2020)认为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先行”背景下,存在专业化与本土化非同步性,还有一系列的缺陷与不足,高迎爽、王涛[6](2020)也认为当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面临需求层次与应用层次两个方面的矛盾。 总之,当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加强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重视。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新文科建设的组成部分,融合多学科知识、强调实践性、注重能力培养、以学生为本的特性, 能够较好地回应新文科的交叉融合、需求导向和实践创新的特点。 在科技革命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制定多学科专业融合、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校社合作、教研结合的多样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社工理念和专业服务能力,能够切实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实践

人才培养的改革是一个反复循环、不断提升的动态过程,特别是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必须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时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市场的发展变化,适时变革和优化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与地方经济发展及行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创新需求相互协调[7]。 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保持动态调整与更新,本文正是借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的契机,开展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路径研究,以期探索并提出可借鉴的经验。

(一)A 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

人才培养方案是在特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进度计划、考核评价等各环节要素进行综合设计而形成的操作性文本,它是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运行最重要的纲领性文件[8]。 当前,各高校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已经有一套比较规范、 严密的流程, 以A高校为例,一份新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出台需要经过六个步骤:第一步,由学校启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工作,发布《A 高校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明确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培养目标要求、培养规格制定原则、学时与学分要求、课程体系、课程考核等内容;第二步,由教学单位牵头组织,社会工作专业抽调骨干教师成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小组,具体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第三步,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小组就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开展调研论证,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政府部门、社工机构、基层社区、资深社工、学生、家长及同类院校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第四步,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小组在前期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及人才培养特色实施方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初稿,并组织本专业的全体教师对初稿进行讨论修改;第五步,由教学单位组织,邀请社会工作专业的专家学者及资深实务工作者,结合专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进行论证,制订小组根据专家论证的反馈意见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优化;第六步,学校的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对提交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内容、流程、格式、表述等方面的合规性审查,最后由各级负责人审核后签发公布。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整个流程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在制定过程中不仅需要制定小组骨干教师的智力投入,还需要开展资源协调、专家邀请、机构联系、场地安排、物资采买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要靠大家的努力付出、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这一项系统工程。

(二)A 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亮点

1.把新文科建设的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新文科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 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9]。 此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之初,A 高校基于“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定下五大基本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实施“五育并举”;坚持标准引领,突出专业特色;强化能力培养,落实“四新”建设;深化双创改革,促进专创融合;注重成果导向,推进专业认证。

学校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以能力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全面贯彻“新文科”理念,创新设计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国文化等“专业+”能力课程的植入方式,以加强对应技能和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编制过程中注重突出融合性与应用性。 融合性主要体现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专业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融合三个方面; 应用性主要体现在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为出发点,构建了认知实习、模拟实训、实务实习、毕业实习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2.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新文科建设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明确总体目标、强化价值引领[10]。专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关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重点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课程体系的选择至关重要[11]。A 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根据新文科建设的要求及自身专业特色,经多方讨论及论证,将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本地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 培养系统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 具备扎实的社会、心理、法律等基础知识,专业社会服务和项目管理等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反思意识、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部门胜任社会工作者、社区管理者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对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规定,明确了该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它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和方向。 人才培养规格需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人才市场导向为依据,要处理好人才培养的统一性要求与多样性需要的关系,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专业基本能力与拓展性能力的关系。 所以,在进一步拆解培养目标的基础上,A 高校明确了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学生学习社会工作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训练,毕业时应具有人文素养、社会责任、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与反思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操守、扎实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较强的社会工作实践能力,具体包括思想道德品质、综合素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文化理解能力、专业实践能力、项目运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发展能力。

3.整合、融入多学科内容,构建顺应新文科建设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

(1)构建“通识-专业-拓展”三位一体的多模块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A 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了“通识-专业-拓展”三位一体的多模块课程体系,主要课程采用模块化设置方法,共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几个模块,并将助理社工师考试课程融入课程计划中。 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设置的目标是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五育并举”,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律修养、文化与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资讯获取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劳动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 本模块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英语、体育劳动、职业规划、创业教育等课程。

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培养的基石,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坚实的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 根据《社会学类教育国家质量标准》确定,主要包括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文化人类学概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学等课程;专业课程模块课程包括社会工作各类相关课程, 是本专业培养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社会工作基础知识、服务方法及主要服务领域等,本模块课程主要通过理论讲授并结合课堂实训等方式进行教学(见表1),例如总学时48的《小组工作》课程就设置了24 学时的课堂实训,使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课堂模拟当中,有效提升了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专业选修课程模块的课程是基于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多元化以及对社工服务技能需求多样化而设置,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课程,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模块主要包括性别与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与管理、犯罪心理学、禁毒社会工作、自然教育与亲子辅导、公益创业、家庭教育与儿童成长、医务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等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模块是根据新文科建设强调创新融合的理念,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视野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于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取的“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包括法律基础模块和文科通用基础模块,分别对应法律学科知识和文传学科知识,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法律法规掌握运用能力、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能力、新媒体运用能力、文书撰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这些都是用人单位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出的切实要求。

表1 专业课程模块理论学时与实训学时情况

(2)构建实务操作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社会工作是一门强调实务操作的应用专业,实践性是其基本特征,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务实操等均有着较高的要求。 《社会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也明确规定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时间不少于800 小时。 A 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基础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社会实践模块、 课外创新实践模块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学分占课程总学分比例达到32.05%。 根据实践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培养方案中先后设置认知实习(第二学期)、田野调查实习(第二学期)、社会工作实务实习1(第四学期)、社会工作技能实训(第五学期)、社会工作实务实习2(第六学期)、毕业实习(第八学期)等实践教学环节,为了保证实习的效果,在两次实务实习及田野调查实习中设置配套的实习工作坊及实习督导课程,使实践教学体系更有层次、更加立体、更有效果,构建了“认知实习-模拟实训-实务实习-毕业实习”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实现了专业化、本土化与社会化的有效整合。 该体系以校内已有软硬件教学资源为依托, 以校外实践基地为载体,构建“实训课堂—社工实验室—实践基地”三位一体实践平台,有效实现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知—觉—行”的教学目标,形成循序渐进、内外整合的实践能力训练机制,使学生通过课堂模拟、实验实操、认知参观、实务实习等环节不断提升社会工作实践能力。

图1 A 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三、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考与启示

(一)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使命在于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对一般民众的需求和欲望的回应[12],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由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决定的,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是以培养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但是应该培养“专才”还是“通才”,是多方面培养还是精细化培养,还需要进一步界定清晰。 因为核心骨干课程的日益规范化、固定化和服务领域的日益多元化,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都侧重于社工专业基础知识、服务技能以及社工基本素养的培养,更加侧重于“通才”的培养,对应人才培养目标的岗位说明多是用“一线社会工作者”“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者”这样比较笼统的表述。 随着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入和行业分工的精细化,社会工作人才必将进一步专门化,所以,各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要以通才培养作为底色与基础,面向社会工作的专才教育目标而努力,更加突出有特色、有亮点的复合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另外,目前各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同质化”比较严重,几乎所有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但是对“高素质”“应用型”的内涵缺乏阐述,使各学校人才培养的特色难以呈现。 所以笔者认为,在当前“通才教育”的基础上,怎样凸显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亮点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二)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当前大部分学校的培养方案都已对课程进行分类,并采用模块化设置的方式,笔者查阅的11 所高校全部采用了此方式,像前文提到A高校就设置了五大模块。 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这两个模块的课程有特定要求, 调整空间不大,这里暂不做讨论。 而对其他课程模块来说,课程设计的逻辑性及系统性还需要更加理性思考,课程设置容易,但要真正发挥课程教育的作用,还需要注重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实际效果。 同时,怎样更好地把实践教学环节整合进课程体系中也需要多思考。 笔者认为如果能够打破学校课程模块设计的框架,围绕两到三个培养方向进行模块课程的设置, 把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类课程整合到特定模块下,会使课程体系更具系统性。 例如某高校确定了“家庭服务”的人才培养方向,那就可以在这一培养方向下按模块设置家庭社会学、 家庭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家庭关系与个人成长、家庭教育与儿童成长、自然教育与亲子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家庭社会工作实训、家庭社会工作实习工作坊、 家庭社会工作实习督导等课程。 如果这样的话,对培养方向的选择就会至关重要,课程体系也要及时根据社会人才需要的变化而调整。 当然,课程体系设计还需要放到教育的整体环境中进行综合考量,除设置课程外,还需要考虑到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手段、教学场地(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践基地)等多种因素。 另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还需要整合本土实务与多元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增加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模式以及师生互动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运用案例讨论、情景模拟、小组展示、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和分享,使其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务,培养学生良好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动手实操能力。

(三)充分融入与呈现新文科元素

在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面临人才培养动力不足、 高校专业设置动力不足、人才培养方案滞后以及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体系失配等方面的问题[13]。 以往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多从本专业的视角,利用本专业的理论、方法进行。 新文科建设的倡议提出后,各学校纷纷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加入新文科元素,这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性、 课程设置的跨学科性等几个方面,比如,有的高校把法学知识融入到社会工作中,培养司法社会工作人才;有的高校把经济学知识融入社会工作中,设置金融社会工作方向的课程;有的高校把社会工作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培养大健康管理人才,它们通过“社会工作+”的形式,实现跨专业知识的融通,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 当前,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还处于摸索阶段, 各高校对新文科建设的理解存在差异,培养方案中新文科元素融合与呈现的效果还不明显,具体来说,在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对新文科内涵的把握,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需求导向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还有继续优化的空间。 新文科建设是一次颠覆性的教育创新,各地方高校在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中,要运用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推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和协同育人等一系列关键教育环节的改革,培养具备家国情怀、社工理念,有责任担当、有专业能力,具备“知识+能力+素质” 的复合型、 创新型社会工作人才。

(四)促进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

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依托职业化发展,高校与政府部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企业等利益相关方的伙伴关系需要重视[14]。 地方高校要培养能够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要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径,这意味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高校的工作,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行业、社会等多个方面也应当参与其中,多元主体参与应当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第一环节,在为多元主体参与搭建平台、构建机制、落实保障等方面还需要继续优化。 目前,在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地方高校居于绝对主体地位,其他主体的参与程度较低, 这也直接影响了后续校社企协同育人的成效。只有搭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恒常机制,明确各方的职责,理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流程,才能真正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校社企协同育人的机制,不断提升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 另外,各高校也需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制度以及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评价标准,以确保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文科课程体系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孙文科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