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技术融入平面设计教学的实践探究
——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平面设计实训课为例

2023-10-17李雪杰郭锋锋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插画软件高职

李雪杰 郭锋锋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系 安徽·宿州 234101)

一、多维技术概述

(一)多维技术相关概念阐述

维度,又称维数,一般来说,零维是指点,没有长度。 一维表示线,只有长度。 二维是指一个平面,由长度和宽度(或曲线)共同构成面积。 三维是在二维的基础上加上高度形成“体积面”。 多维是指多种维和维度同时存在和发生作用。

(二)多维技术应用在平面设计中的现状

在设计领域内,PS(Adobe Photoshop)、AI(Adobe Illustrator)是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二维设计软件,设计师们通过对长度和宽度的参数设置,进行平面维度上的元素展现;MAYA (Autodesk Maya)、C4D(CINEMA 4D)等三维软件,可通过模型搭建,在一定的空间内全方位地展示视觉元素,同时演示其动态的变化过程;以AE(After Effects)为例的视频剪辑软件,不仅可以展示多个维度的视觉元素,将动态画面呈现出来,还能结合声效,营造出丰富的视听感受。

传统的平面设计,多采用二维技术,只进行平面维度上的元素展现。 如今,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仅依靠二维的展现形式,束缚了平面设计的发展。 通过对60 所艺术院校2023 年线上毕业展主题海报的分析,发现进行动态海报设计的院校有29所,占比约为二分之一;采用传统的二维表现形式进行海报设计的仅有9 所。 此结果表明将多维软件综合应用到平面作品中的创作方法,越来越受高校师生认可,也表明新时代的平面设计亟需融入三维软件、视频剪辑软件等多维技术,通过多维视角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平面设计视觉元素。

二、部分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不足

(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技能锻炼,导致学生作品的创新性不足

初学软件时,大部分高职学生善于接受临摹式学习法。 教师在讲解时,根据书上既定步骤,按部就班地演示案例制作方法,例如:在新建文件时,给出具体的尺寸参数; 在图形上色时给出具体的RGB、CMYK 色值;在旋转时给出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这种学习模式固然有助于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但部分学生会机械地认为想要达到某种效果,只能采用书本上给出的相关命令,或是在潜意识中认为书上执行的某种命令只能完成该种规定的动作,发散思维不够,无法举一反三,对作品创作缺乏深度的思考。 由于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足,大量的经验和知识积累,都来自课堂上教师的展示和讲解,课下学生无法经常实地观看设计作品展览、近距离地观摩优秀作品,因而导致学生的资料库较小,接触新鲜资料滞后,使作品设计不能够有效落地,缺乏创意,导致作品的创新性相对不足。

(二)学生创作时容易陷入认知误区,需要教师适时给予引导

任何教师在讲解平面设计史时,都不得不提到包豪斯,1919 年包豪斯的成立, 预示着现代设计的诞生。 日本的田中一光,将包豪斯的设计风格与日本的传统文化深度结合,将日式风格的平面设计展现在世界舞台, 他本人成为日本国宝级设计大师,设计作品受到众多平面设计师的追捧。 初学者由于知识储备不足,作品浏览量少,尚未建立正确的作品评判标准, 片面地认为设计作品的优异之处,在于它们的作者是外国人, 作品充满了异域文化,从而陷入了崇洋媚外的误区,盲目崇拜国外的设计风格。 教师在此时就需要给予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进行合理例证,如中国近现代涌现出一批以靳埭强为例的平面设计大师,着眼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中国特有的水墨、剪纸、刺绣等工艺融入到平面设计作品的创作中,“中国味儿” 十足,民族特色浓厚。 他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在世界舞台,让更多的人通过平面设计作品,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兴趣和了解。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创作时对传统文化的挖掘还较为缺乏,不能够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即使有部分同学有这样的构思,最终因技术手段等因素的不足,作品的表现仍有欠缺,不能将二者很好结合、自然展现,这其中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

(三)一味进行作品模仿,学生难以形成个人风格

课堂上习得的知识,需在实践中检验,经过前期基本功的锤炼, 部分同学开始主动了解市场需求,对标自己的特长所在,进行设计能力提升。 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盲目追随市场流行趋势,一味地进行风格模仿,画虎不成反类犬,只学到皮毛,不能够了解到精髓和内涵,不能够潜下心来对设计作品进行深度思考;同时有部分同学为了快速达到商业目的,忽略了作品的质量,使作品变得空洞而浮躁。 如若缺少教师的适时指引,学生则难以快速找准自己的定位,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从而形成个人风格。

三、高职院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融入多维技术的必要性

(一)部分学生绘画功底薄弱,急需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以纯艺术教育为主的平面设计中,传统工艺美术占比较大[2]。 在高职院校,大部分设计专业的学生绘画功底相对薄弱,以动漫2101 班学生为例,班级共有49 位同学,有美术基础的仅6 人,虽然在入学之初开设了绘画基础相关课程,但是想要提升绘画技法,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对于传统的平面设计方式来说,绘画功底薄弱这一现状,是大部分高职院校设计专业学生面临的最大难题,为克服这一困难,急需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二)软件操作入门快,方便学生掌握

以MAYA 为例的三维软件,对于设计师的手绘能力的要求, 不再像传统的设计方式里那样严苛,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原理,那些造型功底及透视关系掌握不够熟练、绘画功底薄弱的同学,就可以通过软件操作来扬长避短。 借助三维软件建模,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即可将学生们头脑中的方案快速呈现。 软件操作入门快,能力提升的速度相较于传统的设计方式也更快捷。

(三)成效显著,更容易帮助学生树立学好专业的信心

长时间的劳苦学习, 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会使同学们产生挫败感,严重的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丧失把专业学好的信心,这是很多职业院校面临的一大难题。 将多维技术结合应用到作品创作中,由于见效快、上手快的种种优势,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由表3可知,2015年11月10日年高生长量调查中,大花月季年生长量最高,其次为藤本月季,再次为丰花月季。大花月季中高生长量前六位的依然为梅郎口红、月季王朝、大紫光、彩云、金奖章、美国粉,径生长量前六位的为大紫光、梅郎口红、彩云、月季王朝、金奖章、萨曼莎;藤本月季年高生长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御用马车、光谱、安吉拉、藤彩虹,径生长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御用马车、安吉拉、光谱、藤彩虹;丰花月季系列中高生长量由高到低的依次为红帽子、世纪之春、满堂红、仙境、冷香玫瑰、欢笑、金马莉、霍尔恩、矮仙女,径生长基本接近。

(四)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行业竞争力

在职场中,较好的学习履历,是入职优秀企业的敲门砖,但想要长远发展,必须依靠过硬的专业实力。 想要提高学生的行业竞争力,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就更需要结合市场的需求,否则容易面临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风险。 高职院校学生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够提升其行业竞争力,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职场中学历的不足,有机会在同等条件下被用人单位优先录用。

四、高职院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融入多维技术的实践案例

(一)传统的二维平面设计方式

作为视觉艺术与计算机软件有机结合的产物,平面设计在具备实用性的同时,又需要符合一定的审美要求[3]。 传统的平面设计,大多借助二维绘画软件完成。 如图1 所示,插画《钱兔无忧》的设计,是教师在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平面设计实训课上为大家演示的案例, 该作品利用PS(Photoshop) 与平板电脑中的绘画应用软件Procreate 结合完成,通过Procreate 手绘出插画,进行字体排版,完成插画设计。 想要开发插画作品的更多商业价值,可以依托印制在办公文具、徽章等物料上来展现,利用PS(Photoshop)进行物料效果的模拟,可使实物延展更加直观,如图2 所示。

图1 《钱兔无忧》插画

图2 《钱兔无忧》插画衍生产品

利用Illustrator 软件,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劳力成本,使用电脑在软件中可以快速完成图形、文字的排版,轻松地绘制渐变颜色,模拟出实物的材质。教师在课上,利用Illustrator 软件,对2023 兔年主题海报的主体数字,进行了兔毛质感的模拟,利用效果面板中的“粗糙化”命令,通过参数调整,将数字进行了毛绒效果处理, 达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如图3 所示。 Illustrator 软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大部分的设计效果,仅能停留在二维空间中,无法轻易地实现角度转变,导致经验不足的设计师,无法准确地模拟出物体处在三维空间中变幻的立体效果。

(二)与三维建模软件结合的平面设计方式

使用三维软件,可通过建模的方式,全方位地旋转视角, 找到物体呈现的最佳观看角度,在MAYA 软件中使用EP 曲线建模, 可以先绘制不规则的曲线轮廓,通过旋转放样,建造复杂的造型结构;使用多边形建模,可通过几何形体搭建立体模型,通过细节添加,逐步将模型完善,根据设计师对相关参数的设置,即可模拟三维空间的角度和透视关系, 以真实的形态模拟出三维空间中的透视效果,方便快捷,展示精准;根据设计师的需求,可以赋予所建模型玻璃、金属、木材、塑料、布料,甚至水流、烟雾、毛发等质感。 这些效果,如若仅通过手绘,是很难展现的,但是在三维软件之中,很多设计师可以轻松实现多重效果的组合。 插画师WLOP 的作品《海琴》,如图4 所示,采用了板绘与3D 辅助相结合的创作形式,图中的钢琴采取3D 建模技术,通过渲染, 展现了水晶般的质感, 也可根据画面需要,360 度旋转视角,展示精致的造型细节,方便快捷。受此作品的启发, 学生在创作时, 多次采用3D 建模, 高效地建造出二维作品中所需要的立体元素,提高了作品质量, 丰富了画面的视觉呈现形式,自身设计水平也不断得到提升。

图4 插画师WLOP 作品《海琴》

三维软件与二维软件的跨维结合为平面设计开辟了新的路径,也探索出更多的可能。 如:插画风格的包装设计,可先通过PS、AI 等软件,完成平面设计方案,绘制出插画图案,设计出产品外观效果图,再通过MAYA、C4D 等三维软件搭建产品模型,将平面设计图附着在模型上, 模拟逼真的实物效果,使客户如身临其境般,观看到实物,省去了打样制版的繁琐工艺,节省了成本。

(三)与剪辑软件结合的平面设计方式

与以AE 为例的剪辑软件相结合, 可以将动态的效果呈现在海报设计和VI 设计上。如:在进行VI设计时,Logo 以及延展图案的设计, 是如何一步步演变形成的? 不同的效果怎样结合、自然地发生转变? 如果通过图片分步骤展示这些过程,会非常繁琐,利用AE 等软件,可以在实现动画效果的同时,结合声效,将图案的演化方式完美展现。 这种动态多元设计手段,起到了辅助说明、背景烘托和装饰画面的作用[4]。

五、教师将多维技术融入平面设计教学的方法

(一)转变教学思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将课堂的主导权归还到学生手中。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 学生大都作为学习的接受者和聆听者,但在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学生必须要经过大量的实战演练,通过反复实践操作,才能真正做到学深悟透。 在案例展示时,教师可以借助伽卡他卡电子教室里的边看边练,使学生在观看教师演示的同时,自己动手跟练,举一反三,掌握知识要领。

(二)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学习方式存在着不一致性,作为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合理引导。 对于手绘能力较强、擅长插画的同学,可以发挥其在绘画方面的优势,比如将插画元素融入设计作品中; 对于摄影技术较好的同学,则可以引导他们利用实景照片和后期处理,去进行海报、动画的设计;对于三维软件操作熟练、立体思维能力较高的同学来说, 引导他们发挥建模特长,则更能快速提升他们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开展教研交流,集思广益

设计专业的发展更迭较快,教师需要把握市场的设计趋势,不能只依靠过往的经验,单纯地进行教材上的知识讲解,忽略课本之外内容的补充。 同教研室的教师团队,更要经常性地开展关于专业发展的探讨,分享经验,集思广益,将课程建设方案进一步完善。

(四)挖掘传统文化,汲取灵感

平面设计应从中华传统文化入手, 吸取精华,舍弃糟粕,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到作品创作中, 鼓励学生从当地的传统文化入手,经过深层次的挖掘,将满含地域特色的小众文化传播到大众面前,使设计作品更具文化底蕴。

(五)结合专业赛事,以赛促教

在校生的商业案例创作多是纸上谈兵,学生在创作时随心所欲、天马行空,没有甲方反复提出调整设计方案的要求,长期处于理想化的设计环境,耐心得不到锤炼, 无法接受与自己设计审美不符的设计风格,不利于后期的职业发展。 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参加专业相关赛事,可迫使学生严格遵循甲方需求,进行作品设计创作,学生以获奖作为驱动力,会更加自主地进行大量资料查阅,通过研习优秀设计,反复打磨作品,使自身设计能力得到飞速提升。 作为指导老师,教师需要进一步拓宽专业领域,提升自身能力,提升教学的实用性, 同时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合理分工,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以赛促教的实施,可以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结 语

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在专业学习方面遇到诸多困难、学习自制力较低、学习的自主性较差、遇到失败更容易放弃、难以找准个人定位和方向。 作为教师,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结合学生自身的特长,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制定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 在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专业平面设计实训课中,融入多维技术进行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了资源整合,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建立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所创作出的优秀作品,在参赛时多次获奖,得到了较好的反馈。 综上,将多维技术融入平面设计教学的可行性较高,但探究过程中存在些许不足,如实践样本较少、实践时长较短导致代表性不够强,需得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完善。

猜你喜欢

插画软件高职
就要紧紧粘住你
禅宗软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软件对对碰
无脸小插画
超暖萌治愈系插画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插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