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现状与研究
2023-10-17张颖惠
张颖惠
(泉港区界山玉湖中心幼儿园 福建 泉州 362800)
前言
当前,教学背景之下开展幼小衔接教学,主要是针对大班阶段的幼儿,将幼儿园和小学逐渐联系起来,促进大班幼儿的认知转化、行为过渡,让学龄前阶段的小朋友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新课改明确提出幼儿园阶段不建议给小朋友们讲解太多理论性的知识,比起知识教学,可能还是学习习惯培养更加适合学龄前儿童,希望接下来分享的教学策略,能够开阔幼小衔接教学思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现状
幼儿阶段是个人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阶段。幼儿园和小学是都是学龄儿童最基础的教育阶段,但是两者之间的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却完全不一样,如果在幼儿园时期没有培养良好的习惯,转入小学后在短期内无法适应新的学习模式。高质量的幼小衔接教育,能够帮助学龄前阶段的儿童更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让每一位小朋友们都提前做好准备,让幼儿快速转变个人心态,用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幼儿成长提供优质条件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幼儿个人认知和习惯的高质量发展。不过,当前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多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仍然存在一些比较显著的问题,尤其是在培养幼儿学习习惯方面,暴露出了一些特殊情况,值得幼儿教师关注[1]。
1.1 大多数幼儿学习思维薄弱
虽然大班的幼儿学习心态肯定比中小班的小朋友们成熟,学习能力也更加出色。但是教师在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特别显著的问题,就是大多数幼儿的学习思维特别薄弱,幼儿并不知道学习对自己来讲意味着什么,很多幼儿只是从父母和老师的口中听到学习很重要,但幼儿并不会因为自己对学习感兴趣而主动选择学习,这也会给幼儿园阶段的幼小衔接教学带来一些影响。幼儿教师应该尝试用更加简单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让幼儿的学习思维变得更加丰富。
1.2 混淆知识教学与习惯培养
除了幼儿本身的问题,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思想,也影响着幼小衔接教学的有效性[2]。当前教学背景下,大多数幼儿教师经过专业的训练和学习能够高效率开展幼小衔接教学活动。不过,在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仍然有一些教师弄不清楚知识教学和习惯培养之间的差别。比如教师原本想要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好习惯,幼儿教师在组织教学工作的时候,却直接在课堂上引入了汉字认读方面的内容,这就会给大班幼儿带来比较明显的学习压力,不利于从根源上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1.3 家校教育理念存在差异
幼儿园阶段的教学工作比较特殊,组织幼小衔接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个人教学的需求,幼儿发展的需求,更要考虑家长们的教育理念需求,比如,有些家长就是认为孩子应该在大班阶段接触更多小学一年级的专业知识,希望教师多分享一些孩子在这个阶段多学习一点文化知识,进入小学以后,自然能够跟上大部队的学习节奏,取得更加优越的学习成就。但是这样的教育理念显然是不够科学的,因此教师需要积极研究,更加优质的教学方法。
2.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随着幼小衔接教学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不过,通过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幼小衔接视角下培养幼儿们的学习习惯,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教师可以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案例,考虑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借鉴。
2.1 加强注意力训练,引导幼儿集中精神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接受小学教育,同时角色也由小朋友转变为小学生,当幼儿园阶段的小朋友第一次进入小学课堂的时候,很多小学教师都会反映这部分孩子身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集中注意力,很多时候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着知识,幼儿们的学习思维就已经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如果这种情况一直存在,幼儿们的学习习惯始终没有被纠正过来,自然会影响幼儿的学习质量。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让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前,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趣味化的注意力训练,引导幼儿学会集中精神[3]。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小朋友们玩一个有趣的注意力游戏,让幼儿对注意力有更加精准的把控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说:“不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平时会不会流口水呢?不过老师敢说,很多时候我们控制口水的能力并没有那么强,不然大家敢不敢玩一个挑战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发起一个挑战,要求大家坚持20 秒不咽口水。”很多幼儿觉得这种要求实在是太简单了,欣然接受教师的挑战,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会惊奇的发现自己居然控制不住的想要咽口水。教师会借助这样的活动引导幼儿思考,自己的注意力平时都集中在什么地方?当注意力不在分泌口水这种问题上的时候,其实口水并不会分泌那么多,但是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以后,心理暗示的作用会让我们不断的分泌口水。幼儿会对这样的注意引导产生特别浓厚的探究兴趣。
借助这样的活动,幼儿教师可以组织更加有意思的注意力训练,比如,幼儿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放三张卡牌,每张卡牌上都有一个图案,幼儿需要集中注意力,快速记住三张卡牌的图案,教师会随机移动这些卡牌的位置。在不公布答案的情况下,如果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快速记忆,就可以将这三张卡牌上的图案牢记于心,也自然能够轻松说出三张卡牌上的图案。开展一些类似的训练幼儿注意力的活动,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也可以让幼儿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
2.2 适当设计课后任务,培养幼儿学习习惯
今天的教学背景下,只要谈到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教师一定不能忽略的问题就是培养幼儿课后学习的习惯[4]。很多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朋友,最不能适应的往往不是课堂上的学习环境,而是教师给大家设计的课后作业学习任务。虽然小学阶段大家面临的学习任务是比较简单的,没有书面作业,但是教师偶尔布置下来的口头作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们的既有学习习惯。幼儿园阶段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教师一般是不会设计课后作业的,即便是设计幼儿教师,可能也会用一种活动化的方式或者游戏化的方式包装作业,不会让幼儿感受到明显的学习压力。但是,小学阶段,幼儿真的要学习知识,这个过程无论怎样包装,肯定都是痛苦的,所以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在幼小衔接阶段,就让幼儿适应有课后任务的生活,培养幼儿课后学习的习惯。
教学一些理论性知识的时候,比较适合培养幼儿思考学习习惯,比如教学“数字认读”这部分知识,幼儿教师主要是照顾那些还不认识数字的大班幼儿,未来进入一年级以后,数学学科就会变成一个比较有难度的学科,困扰很多人,幼儿教师提前讲解数字认读方面的知识,可以减轻幼儿们的学习压力,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不过教学完这部分知识之后,幼儿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课后作业,比如回家以后,幼儿需要将数字8 写十遍,这种作业其实比较简单,基本也不会给幼儿带来特别沉重的学习压力,但是每天设置一些简单的作业,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知识的印象,还可以培养幼儿课后学习的习惯。幼儿能够慢慢适应每天课后都有一点任务的生活,等到上了小学,幼儿也不至于被突如其来的作业而打压折磨,由于提升幼儿园幼小衔接的整体质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2.3 组织模拟课堂活动,提前适应小学生活
培养学龄前儿童的课堂学习习惯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相比幼儿园阶段的课堂,小学阶段课堂上的规则显然要更加繁琐,幼儿园的教学环境比较宽松,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能不会提出太多要求,只会让幼儿在必要的时候保持安静。但是升入小学后,幼儿必须得在课堂上坚持40 分钟左右的时间,注意力集中的水平要更高,幼儿的学习表现也要更安静,而提升学习效率,幼儿还需要在必要的时候记录教师讲解的内容。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园的学习习惯,幼儿教师可以组织模拟课堂活动,让幼儿们提前适应小学生活。
例如: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先给大家讲解教学课堂上的基本规则,比如上课想要回答问题的时候,必须先举手上课,过程中应该左手叠右手平铺在胸前,眼神跟随教师的位置,认真聆听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各种知识。当教师讲解到比较重要的内容时,幼儿也应该学会及时记录。
讲解完基本的课堂学习规则之后,幼儿教师就会引导全班幼儿进行模拟一年级课堂的小活动。首先,幼儿教师会先化身一年级的班主任,假如我们本节课要学习一首古诗,教师会在讲台前带领大家一起研究古诗的内容,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幼儿就需要始终保持安静,如果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存有疑惑,幼儿需要先举手得到教师的允许之后,才能开始提问。这种情况和幼儿园宽松的教学环境并不相同,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这样的学习氛围,幼儿教师可以经常在课堂上组织类似的教学活动,开展模拟训练,加强幼小衔接的教育教学质量。
总结
在新时期教育大背景下,幼儿教师若能在幼小衔接阶段,帮助与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造幼儿学习态度,不仅能让幼儿自主学习,还能减轻幼儿的升小学后的学习压力,也能让他们对小学的生活与学习充满憧憬。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增强学习主动性,是幼儿的核心竞争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