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2023-10-17李媚
李 媚
(兰州东方学校 甘肃 兰州 730070)
初中地理课堂开展德育教育,能够通过具体的地理现象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自检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念以及环境保护观,以及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发展的观念。因此,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注重讲解理论知识,而且还需开展德育教育,深入分析地理知识中的德育素材和资源,引入到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充分掌握考试内容的同时,关注与人文地理有关的知识,能立足于德育角度,深刻理解到学习地理的真正意义,从而实现正能量传播、核心价值观弘扬,并促使学生的身心实现健康发展。
1.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1.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的知识基本是基础的理论知识,与德育有关的地理内容更多是在课后的学习部分,其更多是基于环境保护、人有效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均衡发展等,这些内容都是立足于思想道德,将全球的持续发展观作为出发点。初中地理道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方式,地理教材中,有与极地地区的有关的内容,其中的内容是极地地区保护和利用,依据相关调查表明,各国针对极地地区都做出了科学研究,如对极地地区相关资源的合理利用,过度开发与利用导致极地资源破坏,生物生长的环境遭到污染[1]。由此可知,在地理教学过程渗透德育,不仅呼吁学生积极主动的保护极地,而且还能明白地球只有一个,要积极保护环境,从而使地球环境实现持续发展。
1.2 有助于健全学生的思想
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渗透德育,可有效健全学生自身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到民族与人口,其内容包含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关系及其居住区域以及居住习惯,教师可通过德育渗透,让学生了解到各民族的和谐发展是当代社会实现良好发展的主要问题,经过学习地理知识,让学生思考与民族发展有关的问题,将地理知识讲解引申至民族问题,以此促进学生的思想健全,通过德育渗透,促进学生自身的思想境界提高。
1.3 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良好的行为规范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经过良好的行为规范限制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而在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则能帮助学生规范其自身的行为,如全球变暖是当前教学的重要课题,依据学习地理知识可知,全球变暖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太多而造成温度上升,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全球的水位上涨,甚至有些国家被淹没,在与全球变暖有关的内容中渗透德育,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变暖的原因,则能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形成规范自己的行为,不乱丢垃圾、少用塑料用品的良好行为习惯[2]。
2.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
地理作为初中阶段一门重要学科,是其他的人文学科学习的基础。地理教材中涉及到丰富、多元的德育资源,但是,有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德育对地理教学的重要性,没有通过德育手段增强教学效果,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由此可知,地理教学中渗透过程仍存有很多问题,主要为: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渗透德育的内容缺乏层次性。目前,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主要是培养学生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基本品德,而对于学生深层次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引导却相对缺乏,这就使德育教育更多是处于表面,无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形成自觉行为[3]。第二,地理教师渗透德育的方式相对单一。初中地理的德育教育中,教师常常采用灌输的教学方式,这不仅无法使给予学生相应的说服力,而且长期照本宣科,还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以“多民族的家庭”为例,若教师在教学时,直接将多民族国家涉及到的德育内容讲解给学生,学生在学习时,就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是昏昏欲睡,无法形成相应的民族自豪感。由此可知,单一化教学方式是无法是让学生形成相应的民族自豪感,也无法实现德育教育的效果。第三,地理教师在德育内容渗透时,知行合一的理念欠缺。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在具体教学时,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德育素材在课程中的渗透与深入挖掘。就德育内容来说,教师是无法把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品德有效结合的,这就导致教学过程,常常存在重知识而轻德育的状况,不仅会影响到德育真正的融入到学生内心,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自觉行动。除此之外,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没有构建起有效、合理的评价机制,教师只是空口重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也只是看重结果。
3.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3.1 充分运用教材,培养美好品质
地理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科学的发展观、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等等,在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任务是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将德育融入具体教学。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过程融入德育内容,既不能脱离实际,也不能随心所欲,需找到知识讲解和思想教育的有效结合之处,即教师需立足于教材内容,明确哪些内容可以渗透德育内容,如经过学习地大物博、祖国历史、壮丽山川等内容,强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种情感中,主要表现在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文化的爱好、对祖国的坚定信念、为国甘愿牺牲的献身精神。同时,地理教材当中的内容作为相关地理思想的渗透基础,但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因为条件、时间相对有限,对发展过程某些问题与现象的开发不足,因此,想要充分发挥教材具备的教育因素,就需与实际相联系,深层次挖掘教材,补充趣味性、必要的材料,以强化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以及感染力[4]。需注意,在与实际联系时,不可以脱离教材,需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密切联系。
例如,在对“黄土高原”的相关内容开展教学时,教师在讲解到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象时,可引导学生看《航拍中国》当中的视频,在雨水的冲刷下,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大量的水土流失,造成当地的地表植被破坏,不能够有效的涵养水源,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当地环境条件恶劣。而通过治理之后,黄土高原呈现出郁郁青青的绿色面貌,以往光秃秃的沟壑长满了生机勃勃的植物,今昔对比,黄土高原焕然一新。接着,教师指导学生与当地的土壤、气候、植被状况相结合,对水土流失的具体原因进行探究,并让学生分析与总结水土流失的解决相关知识点,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具体的地理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梳理人地和谐发展的观念。地理教师通过适合的素材选择,将环保作为切入点,在总结升华的时候,再次讲述绿水青山,这不仅能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深入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而且还能形成相应的生态文明素养,培养学生美好的品质。
3.2 引入生活素材,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初中地理的传统化教学当中,教师都是通过道理以及人物故事开展德育教育,素材相对单薄,学生代入感不足,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品德培养。新课改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在对学生品德进行培养时,选择的素材需尽可能与学生的实际相贴近,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激趣励学,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由此可知,融入生活化素材极其重要,既有利于迁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也能够将枯燥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现象,提高地理育人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源自于实际生活的素材通常和学生是有着紧密关联的,其能将学生学习的地理知识、现实生活、道德品质培养有效结合,以实现相应的教育效果[5]。由此可知,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积极主动的融入生活化素养,渗透德育内容,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例如,在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相关内容开展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实景微课的形式进行导学,在微课录制的时候,教师尽可能选择学校周边的场景,适当呈现城市扩张对部分耕地资源的实际占用情况,并将当地占用耕地资源时,对居民的采访展现给学生。视频当中,还可以展现些商业用地、草地、林地等农业用地的具体景观,让学生对不同性质的土地利用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在播放完相关视频后,教师可提出相应的问题:“针对土地资源的具体利用或者类型,你有哪些想法?”“如何才能够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结合当前土地资源的现状,提出你的看法或是解决方法?”因为这些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也得到相应提高,并了解到要学会保护土地资源。由此可知,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融入生活化素材,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知识源自于生活,而且还能明白土地为立国之本,并形成保护资源的意识。
3.3 挖掘地理德育价值,提升人文素养
地理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关联,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需突显该理念,将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经过地理知识的学习,了解到生活和世界的变化,即将教材当中的相关的地理知识作为基础,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素材,找出地理知识与德育之间的契合之处,并通过具体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活动,巧妙的渗透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当中,强化德育教育,以此为素质教育良好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6]。例如,在对“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开展教学时,教师可基于我国的领土面积及其地理优势,与教学重点“辽阔的疆域”相结合,指导学生探究我国东西、南北地区在文化、经济、民宿、民族以及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进行德育渗透,以便于学生充分认识到,正由于我国有着辽阔疆域,才有了各种各样的地域景观,呈现了丰富类型的锦绣河山以及各种地域文化。通过该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区域地理相关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并了解到辽阔疆域对于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造成的影响,深刻感悟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价值,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
除此之外,地理教师在德育渗透中,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国家、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设计些有生活气息的教学内容,以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与探究相关知识。例如,在对“认识大洲”开展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环境观、自然观,并与非洲地区的气候降水、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各国的工农产业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持续发展观。同时,教师需引导学生明确非洲存有严重的环境、人口及发展问题,并让学生依据其学习的地理知识实施分析、对照与验证,充分展现地理环境对于生存发展和建设造成的影响,充分掌握怎样通过地理信息服务实际生活与生产,并形成相应的人文素养。
3.4 拓展第二课堂,落实德育教育
地理课程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与补充,也是德育渗透的主要场所,其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经过活动探索,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第二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可渗透德育目标,对学生自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进行培养,以促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实现融会贯通[7]。
第一,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当中渗透德育,可设计相应的课题,开展社会调研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调查活动,如“你家每天用到多少塑料制品”,引导学生统计家中塑料制品的种类与数目,并选择一种塑料制品带到课堂上,分析与研究学生在课下做出的统计,发现到每个家庭用到的塑料制品约20 件,每个班级大约有50 人,一个班级中家庭用到的塑料制品大约有1000 件,全国接近14 亿人,由此可见,全国用到的塑料制品是极其可观的,接着,教师可讲解塑料制品的成分,以便于学生充分了解到塑料制品位于土壤当中是不能降解的,指导塑料制品具备的危害极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此引出“减少塑料制品运用,保护环境”的课题,最后,针对当前出台的国家政策及商业场所倡导的快餐行业整改塑料制品,让学生减少使用塑料制品,积极保护环境,这是与德育有关的实践活动,可有效健全学生的思想,保护地球的持续发展。
第二,开展手抄报活动。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过程渗透德育,教师可定期引导学生做手抄报,在手抄报当中画出与地理有关的图画,类似于大洲与大洋的原始形态,通过板块运动之后的当前状态,再添加人类若不保护地球,地球之后的状态,最后呈现出地球上沙漠化严重、海洋面积扩大的景象,经过该过程,学生就会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教师可通过教材中的课题,如金砖五国,呼吁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不能过度的开发环境,确保地球持续发展,又或者开展人口民族话题,讲解了中国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其强调学生要学会尊重多民族的习惯,友好的对待各个民族的发展,对各个民族要做到一视同仁,从而使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开展课外项目化的探究活动。初中地理知识具有整体性,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项目化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迁移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例如,在对“城市化”的相关内容开展教学时,由于这一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着密切关联的,教师可将当地的实际情况作为背景开展教学,以促使学生与学习内容产生共鸣。在教学时,教师可将当地城市化中存有的问题呈现给学生,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此时,教师可依据当地城市化的具体状况与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城市化发展”的活动。在实际教学时,设计驱动问题:“城市化会出现什么环境问题?应该采用怎样的措施,对城市化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解决?”以此不断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这不仅能够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至项目学习,而且还能帮助有效巩固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与城市和谐发展的观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需求,可有效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实现正能量传播,以便于学生身心实现健康发展。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注重教材内容与德育内容之间的关联,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充分挖掘德育价值,开展第二课堂,以促使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感受到相应的德育熏陶,从而使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人文素养得到切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