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3-10-17张德生

今天 2023年19期
关键词:现象物理探究

张德生

(会宁县郭城驿华峰初级中学 甘肃 会宁 730726)

本文探讨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具体途径。通过引入与生活相关的物理现象和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生活素材,通过采用不同种类的教学活动,并重新设计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1.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 应用生活素材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程的亲近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素材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程的亲近感。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物理知识时往往缺乏对物理概念的认知和感性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式,通过改变对物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更自然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从而对物理课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1]。

1.2 应用生活素材能够有助于创新物理探究方式

生活素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投入学习。学生通常对自己生活中的事物更加具有兴趣和热情,当教师将物理知识与这些事物联系起来时,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为教学案例,通过替换一些传统的学习方式,如设计实验、调查和探究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并应用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让他们从实际问题出发,并试图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和探究。这种探究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利用生活实例来讲解物理知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内涵,从而增强掌握相关物理知识的熟练度[2]。

1.3 应用生活素材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意识

生活素材具有实用性和应用性,通过将生活素材应用到物理学习中,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并且让学生掌握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引入生活素材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3]。

2.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1 丰富生活素材,补充物理知识

生活中有很多与物理有关的现象,比如自然现象、日常用品、交通工具等等,这些都可以用来解释物理概念和原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用品中的电饭锅、热水器、空调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用来解释热传递和热力学原理;交通工具中的汽车、火车、飞机等,可以用来解释动力学和运动原理。同时,自然现象中的天气、水循环、光学现象等也可以应用到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并将这些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丰富的生活素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通过使用这些素材,学生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物理知识,还能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从而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此外,丰富的生活素材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场景,利用各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物理知识,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素材来补充物理知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4]。

例如:教师在开展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素材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声音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且进一步应用在学习声音的传播、声音的频率、声音的强度等知识点。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生活场景的录音,如门铃声、电话铃声等,让学生听并感受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2 选择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引入生活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以将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在物理实验中,教师可以将生活素材作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科学思维。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实验设计和独立思考,让学生利用饮料瓶制作气压实验器,让学生实际操作并观察气压的变化,从而深入理解气压的物理概念。教师还可以利用纸板、磁铁等制作电磁铁实验器材,让学生实际观察电磁现象,从而进一步了解电磁感应的物理原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5]。

例如:教师在开展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杠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择生活素材来激发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而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杠杆原理来学习杠杆的基本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等知识点。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如开瓶器、铰链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进行实验验证。

2.3 引入生活现象,活跃学生思维

引入生活现象作为教学素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使他们能够通过使用具体的生活实例和应用场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物理概念,达到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效果。首先,引入生活现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物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常常会问:“这些知识有什么用?”通过引入生活现象,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相联系,让学生看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电器、交通工具、自然现象等,来让学生理解电路原理、运动力学、光学等物理知识。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物理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和兴趣。其次,引入生活现象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现象常常涉及复杂的物理原理和现象,教师可以通过生活现象,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实践,探究背后的物理原理。这种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教师在开展北师大版初中物理《认识电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现象来活跃学生思维,为学生讲解生活中常见的电器电路来学习电路基本原理、电路中电流的作用等知识点。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如手电筒、电风扇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来探究电路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电流的作用。

2.4 重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采用讲解知识点、解题演示等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模式虽然有其必要性,但学生容易出现疲倦和失去兴趣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来重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些前沿的物理研究进行介绍和讨论,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开展利用生活素材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黑洞、引力波等物理现象,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思考和讨论。这样的课堂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开展物理模型制作活动。通过手工制作物理模型,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和物理现象,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美妙和实用性。这样的课堂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6]。

例如: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简单的磁现象》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重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师利用物理实验展示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如磁铁吸铁钉、波浪制作等,通过实验展示来直观地展现物理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结束语

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而生活素材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应用价值。本文旨在探讨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介绍应用生活素材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创新物理探究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意识等优点。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丰富生活素材、选择生活素材、引入生活现象、重构教学模式和知识趣味化等具体途径,供教师们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现象物理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处处留心皆物理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