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激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2023-10-17张全松
张全松
(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王台镇王台中心小学 甘肃 临夏 731600)
引言
当下,数学教学中存在大量的“学困生”,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但是这种困难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阻碍,导致问题未能在第一时间解决,进而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数学存在抽象性,学生起初跟不上,日积月累会导致高年级学困生数量增加。教师实际教学中应及时发现探究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更新传统教学思维,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更轻松的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摆脱“学困生”名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1.兴趣对于学困生的重要性
1.1 培养兴趣的原因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此时是奠定学习基础的黄金时段。小学数学知识相对好理解,教师耐心教导,学生能够掌握。但是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一些问题不及时指导,学生无法完全掌握,导致后续对数学不感兴趣,难以构建起复杂的知识结构。长此以往,学生后续进入初中、高中,根本无法跟得上数学教学的步伐。学生基础结构没打好,导致后期学习数学感觉难度越来越大,与同学之间拉开较大的差距,使得学生自信心不足,畏惧学习数学。教师应在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问题时,及时发现,并从兴趣爱好入手,指导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改变其成为学困生的命运。通过开展趣味教学,改变学生对数学的看法,激发学生提升学习的自信心,能够从数学学习中收获快乐,增强内心的满足感[2]。
1.2 兴趣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养成兴趣、启发学生数学思维尤为重要。学习兴趣能够推动学生形成良性发展,其中包含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因此,加强兴趣教学,对于学生综合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数学课堂为主要阵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互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才能够启发学生潜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发挥自己的技能,切实解决问题[3]。
2.学困生出现的原因
数学教学中出现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多是教师教学过于传统,导致应试教育现象较多,学生难以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数学与生活中较多案例之间存在关联,由于教师教学方案不够科学,未能实现生活与知识相结合。加上教师课堂上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长期受到填鸭式教育的安排,生活被作业和机械式教学填满,难以对数学产生好的印象。久而久之就会厌恶数学,也不愿意在课堂上活跃,导致学困生出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因为学生跟不上进度,认为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觉得数学很简单学生无法掌握,是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其实,更多是因为教师讲课过于机械化,按照教学课本讲解,未能将知识揉碎了分析给学生。学生对于数学这种逻辑性较强的问题,本身就会导致思维困顿,难以想到正确的答案。而教师交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过少,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验证自己的答案、发表真实想法,就会产生退缩心理,并对教师给的答案形成依赖,养成习惯后,学生不再愿意思考,导致数学成绩处于低谷状态;教师对优等生和学困生的态度不一致,也会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认为优等生学习好,有值得表扬的地方,而学困生因为理解不了知识,教师也不愿意鼓励学生,造成学生难以适应这种落差,开始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心态,降低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4]。
3.激发学困生对数学兴趣的对策
对于学困生学习而言,教师和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都是外因,学生自己才是主要因素。学生想要摆脱学困生名头,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外因反作用力能够起到促进性作用。加上,学生大多数的学习时间,都是教师在进行指导,还需要基于教师为主要的辅助,针对学困生学习存在的难题进行转化,改善这种恶性循环的状态,为学困生提供科学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
3.1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3.1.1 赢得学生信任
教师作为教学中的维持活动开展的主要对象,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需要尽可能将教学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尽量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为其提供充分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对于学生的提出的疑问,不应阻止学生发问,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消除学生对提问可能遭到批评的顾虑,使学生勇敢表达个人意见。教育也是一种爱的艺术,学困生也渴望得到教师关怀。教师应爱护每一位学生,对优等生和学困生一视同仁。同时引导优等生带领学困生一同进步,给予学困生真诚的关爱,塑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1.2 给予肯定、提高学生自信
心理学家表示,人们都渴望通过别人的赏识,从中感受到他人对自身的认可。学生也是一样,受到激励后,能够发挥更大的潜能,促使原本的能力爆发3-4 倍。换而言之,一个人受到激励后,能够发挥超出自身原有的能力。因此,教师的表扬和赞美,从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合理激励评价,推进学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在不断学习中发奋进取,教师还可以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学习情绪不高的学困生,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根据学生表现,善于发现学困生的其它优势,利用发现的优势进行开发,激发其学习兴趣。
3.2 开展趣味教学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学困生对于数学存在抵触心理,不愿意学习数学知识,连带着讨厌数学教师。而学困生之所以产生这种消极心态,多是缺乏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应在这一环节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采取有效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中,调动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2.1 精心准备课、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充分调动学困生对数学的兴趣,改善学生对数学的印象。教师需要充分掌握教学知识,能够结合趣味元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带领学生亲身实践,感受数学学习过程,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可,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内容,在合适的地方引用趣味性元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新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知识,引用旧知识代入新知识。学习《比的认识》这一课时,学生之前学习过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回顾的方式,学习新知识。以找一找小游戏的方式开头,教师准备四五张不等比的图片,随机打乱放在50*80 的格子里,要求学生从中找出比较相似的图片。学生寻找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有图片相似,但是不等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数一下相似的两张图片,长宽各自占比的是多少?学生寻找过程中,能够发现相似的图片之所以看上去更顺眼,是因为两张图片的长宽比相等,尽管长宽数量不一样,但是根据长宽比计算,內项乘积=外项乘积。这是比例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趁热打铁,随机书写几个比例,提问学生等式是否成立,将判断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分析有答案后,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课堂实际,锤炼学生数学思维。举例:自己手中有14 把尺子,4 把尺子能换10 支铅笔,现在手中的尺子能换多少支铅笔。结合实际,采取物物交换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或是利用其它方法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比例内涵计算,还可以代入方程式,根据得出的结果自行验算,将认为正确的结果说出来。学生一番研究后,得出正确答案,教师将能计算出答案的方法带领学生回顾一遍,充分加深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为了增强学生内化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后预留一些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师从小游戏到贴合实际,不仅将数学与真实案例相融合,也更好地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有效提高了学困生对数学的兴趣,不再处于抵触的状态。
3.2.2 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也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能使学生内化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结合实际开展数学教学,能够间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困生对于学习自控能力弱,通过启发学生,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将数学知识转移到学生生活中,增强数学知识的使用价值,引导学生思考、推敲答案,对数学的兴趣会更加持续。
案例1:学习比例尺的知识时,学生弄不清楚具体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现实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兴趣。先将比例尺公式告知学生,再邀请学生参与班级的比例尺制作。通过将班级划分区域,要求区域内的学生各自将自己区域的实际距离测量出来。根据学校地图中,班级占据的位置估算图上距离,得出班级的比例尺。根据示意图计算班级比例尺,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充分将知识运用在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内化知识,更深刻的掌握比例尺相关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楼为案例,要求学生计算比例尺,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减轻学困生学习存在的阻力。
案例2:分数混合运算,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买东西”这一行为,对采买物品需要支付的金额进行计算。教师可以随机布置话题,如小明购买了38 元的水果,其中苹果是香蕉的2/5,葡萄是苹果的1/3,计算购买不同水果所花的费用。买卖计算与生活息息相关,充分利用生活事迹,引导学生思考,有助于发挥数学的价值。学习生活是数学存在的先决条件,调动学生思维,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促进学困生转变对数学的看法。
3.2.3 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小成功能够带给学生发自内心的成就感,提升学生的自信。教师可以利用趣味元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中,应尽可能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先利用目标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与其达成简易目标,激励学生自信心,在数学中体验乐趣,爱上数学。
案例1:教师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课中,利用正方体搭建立体图形,要求学生根据搭建的立体图形,猜测图形不同角度的视图。并根据猜测的视图,自己动手搭建。这一项操作更像是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参与搭建和观察,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学会判断不同立体图形的视图。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做实际测试,通过让学生站在距离教学楼1-100 米的不同位置观察,是否都能看到学生在楼下的身影。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如何观察物体,从不同角度观看,分别看到是立体图形的长、宽、高,看不见到的地方称为盲区。这也是几何概念的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展开空间想象,从而建立空间观念,更好的把握几何知识。
案例2: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过多的面积计算公式,带领学生计算多边形面积。引导学生分析多边形时,如何划分为不同图形,从而进行猜测。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提出问题,提问学生,图中的多边形地面,想要在上面铺满地砖,要如何计算具体的面积。引导学生思考,运用学习过的知识,将多边形地面合理划分,通过划分为已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结合其它图形,与学生共同猜测交流,地砖铺设的实际面积。理论践行在实际问题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帮助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困生实现转变,能够在娱乐的同时,接受数学,在数学中快乐的学习。
3.3 重视合作、开展小组合作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存在对抽象化知识理解不到位的现象,造成班级学困生出现。然而班级中也存在一点就透的优等生,无需教师耗费过多心神。班级两级差异的学生,教师难以为其提供相同的教学内容,会导致优等生不满足于现状,学困生对数学更加头疼。对此,需要教师重视合作,引导优等生带领学困生,开展小组合作教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化解难点知识。同时,优等生能够带领学困生思考,启发学困生思维,促使彼此之间思维交互,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1:学生对于教师的表扬尤其在意,对于学困生而言更是如此。教师将学困生与优等生放在同一个组别,要求各小组开展小组比赛。在学习《统计》这一课时,为小组下发任务,优等生能够积极完成任务,同时带领着学困生共同进步。学困生尽管学习不如优等生,但是有强烈的自尊心,也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的向优等生学习,促使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根据小组布置的作业,夸赞优等生与学困生。通过小组探究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困生的积极性,还有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促使学困生与优等生共同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确保小组人员根据教学任务不断探索,对于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与自主性有重要意义。小组模式能够保证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形成集体意识。通过合作表达学生内心真实想法,促使学生之间思想相互渗透,创新学生思维。
案例2:在兴趣使然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更高的兴趣。小组教学能够通过学生相互讨论,逐渐消化更多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各种物体,回去基于轴对称的知识。要求小组讨论当天看到的物体中,哪一个属于轴对称物体,并举例。一部分学生难以界定的物体,请小组商议出最终结果。通过对外界观察,对于教学知识结合,小组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相互谈论个人观点,激发学困生对知识感兴趣的同时,还能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集体力量,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结论
综上所述,数学作为学生小学生涯中的主要学科,面对学生学困现状,提升学生兴趣是关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兴趣为导向,积极探究学困生出现的具体原因,有的放矢做好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基于学生的兴趣点,创造兴趣课堂。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主动渗透趣味元素,以兴趣为导向,推进课堂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帮助学生提高的自我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