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信息化策略探究
2023-10-16唐纯艺李东平
唐纯艺?李东平
摘要:近些年,我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在教学理念上由传统的“育才”转变为“育人”,着重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了进一步降低学生学业压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出台了“双减”政策。在“双减”背景下,对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听课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其自身必须要有着良好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并实现减负提效的教学效果,教师需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各类信息化手段应运而生,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诸多优势。鉴于此,本文就“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育信息化策略展开全面分析。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信息化;有效策略
课题名称:“双减”背景下成渝地区初中语文教育信息化共建共享策略研究。课题编号:kt20221006a4c4025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各个方面都有了更高的关注度,尤其是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我国教育事业在新时期下已实现了全面的变化,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式,都有了更好的突破,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会将重心放在孩子的成绩上,因此,课后作业和课外补习成了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给当代中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出台了“双减”政策。随着这一政策的推行,全面减轻了学生学业压力以及课外补习压力,给了学生更多个性化发展的时间和机会。对教师而言,在“双减”政策下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全方位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减负提效的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打造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以此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双减”政策实施目的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会将重心放在孩子的成绩上。在教学中,教师会侧重于知识的讲解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家庭中,父母则会关注孩子考试成绩、作业是否完成等。日复一日的学习加上海量的习题对中学生而言十分不利。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各方面的能力和认知正在不断形成。在学习和生活中,大多数行为和想法都是兴趣使然。此外,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内心想法多变。过大的学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同时还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抗心理,极其不利于学生成长,也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双减”政策全面实施。这一政策主要目的是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和课外补习压力,为学生营造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中主动汲取知识并提升多方面能力。在这一政策下,教师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将教学目标转变为培养学生、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并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应用于实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学信息化的价值
(一)丰富教学资源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巨大功能,实现对信息和资源的收集、分析和整合,帮助教师在短时间内找到更多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资源。传统的教学主要以教材为主要工具,教师所开展的一切活动都围绕教材内容。然而,教材内容毕竟有限,并且知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以及多方面知识的吸收。
而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打造信息化教学,教师可以全面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丰富的课程资源以及语文知识,实现对教材资料的补充和拓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材,课堂教学内容也会围绕多种教学资源展开。如此一来,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可知,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自我行为。在学习中,他们的各种想法和行为都是兴趣使然。只有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连续性和教学质量。打造信息化教学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教师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动画视频教学、音频讲解等技术实现课堂的丰富和内容的拓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会被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所吸引,从而主动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不仅如此,信息化教学还能将语文课文中的内容活靈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度,从而实现高效学习。
(三)增强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其自身的专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倘若教师不转变教学观念,沿用传统教学方式,那么必然会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最终阻碍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为了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以身作则,主动学习多方面的信息技术,增强自身信息素养。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信息化教学中做好总结,了解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从而进行优化和创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是以“主动学习”的方式优化教学活动,这对教师而言,有着极大的帮助,能够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信息化教学现状
在“双减”政策的推行下,初中语文教师已加入教学改革的工作中。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也会积极地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信息化课堂,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然而就整体来讲,教学效果不佳。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过于依赖网络信息化资源,始终将重心停留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忽略了文本的解读以及课文的深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有部分教师在讲解古诗时,会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诗句所呈现出的画面,并将整首古诗的重点词汇和翻译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中。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都以课件为主,让学生观看动画,了解课件中的内容,然后学习。这一流程过于固定,同时教师会将重心放在课件的播放上,忽略了在课堂中的讲解与引导。要知道,在“双减”政策下,打造信息化教学是为了帮助教师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材内容,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实现教学的深度学习,而并非将传统的说课教学完全转变为多媒体教学。倘若在课堂上过于依赖信息教学,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重心偏移,从而降低教学质量,影响学习效率。
四、“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信息化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情境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教学占据着主要部分,它是一切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打造信息化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阅读理解,从而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达到减负提效的目的。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时,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结构清晰,语言含蓄隽永。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设备整合视频、图片素材,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紫藤萝这一种植物的颜色、形状、特点。然后让学生简单地理解为什么题目是“紫藤萝瀑布”,通过该题目表达了什么呢?设计这个简单的问题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便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通过音乐和图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进行默读,实现自主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将生字新词总结出来,总结本文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总结不同修辞手法所在的具体位置,同时总结描写主要景物的段落。设计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在这一环节之后,再根据整篇课文进行详细地教学和指导,以此提高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深度理解,感受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热爱生活的精神。为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随机播放一个风景片段,然后让学生根据这篇文章的描写手法进行仿写,以此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自身文字应用能力和阅读水平。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双减”政策,可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是减负提质的有效策略之一。
(二)运用微信公众号,完善教学板块
对于初中生而言,这一阶段学生正处青春发展期,各方面能力和认知正在不断形成,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同时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如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都有所不同。在具体的教学中,为了全面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对于教师而言,应当做好对学生各方面基础的全面了解,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语文课本知识的理解有着截然不同的趋势,如一部分学生停留在文本理解方面,一部分学生停留在知识应用方面。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借助微信公众号开展相应的线上教学活动。如借助微信公众号涉及不同学习板块,在不同的板块中添加相应的学习资源,学生便可根据个人学习需求点击对应板块,从而完成针对性学习。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三峡》时,这篇文章的语言十分精妙。教学的重难点分别是理解文意、感受三峡风光以及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延续性和流畅性,提高学生在短时间内接收新知识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完善各个知识板块。在微信公众号里,底部有三个不同的选项,分别是“生字新词”“文本解读”“自我感受”。不同的选项提供了不同的教学资源,学生可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进行选择。教师在投放教学资源时需要确保教学资源的合理性。例如,可以用“图片”和“音频”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并跟随音频进行朗读练习,引导学生逐步学习。
在“文本解读”版块中,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三峡的优美风光,然后播放教师提前录制的解读视频,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而在“自我感受”版块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朗读课文时的感受,通过自己的理解以及结合前面两个版块的学习进行赏析,表达对三峡的感受,说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分享整篇课文的学习心得,然后上传至公众号的后台。在这之后,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线上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各版块学习的情况,查看学生在每个版块停留的时间,并通过学生的学习感受分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将这些数据作为后续优化教学活动以及公众号的依据。通过这种方式,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开展微课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微课教学成为当前备受教师关注且青睐的教学方式之一。这种方式基于信息技术,主要以短视频的模式进行授课。在微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对视频内容的分析和录制,可以以一个教学重点为主进行针对性地讲解,确保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的减负和提质。
在学习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这篇现代诗歌文时,作者通过精巧的构思以及独创的意象,抒发了自身思乡怀亲之情。在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以及难点进行整理,然后以此为教学任务开展微课教学。在微课视频录制方面,教師要做好新课导入、作者生平事迹、问题设计、重难点解析和文章内涵分析等方面的录制,让学生自主地观看视频学习新课。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听录音朗读,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也可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寻找答案。例如:“诗歌中有哪些词语能体现出诗人的乡愁?”“诗歌中所谈论到的邮票是如何表现出乡愁的?”以这些问题进行深度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采取这种方式,能够为学生预留更多自主学习机会和时间,即使学生对某一环节不了解,也能够通过微课视频反复观看,从而加深印象,长此以往,便能全方位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主观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在课堂上也可以有更多自我发挥的机会,达到了减负提效的作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教师应主动学习先进技术,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打造信息化语文教学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情境教学;可开通微信公众号,完善语文教学版块;可运用微课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如此,方能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全面改革,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
作者单位:唐纯艺 李东平 四川轻化工大学 重庆文理学院
参 考 文 献
[1]郑莎.双减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探索[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2(16):26-29.
[2]朱闻娟.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21(1):67-68.
[3]张建环. “双减”背景下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2(11):82-85.
[4]方海梅.“双减”视域下初中语文课堂提质增效的策略探究[J].教师, 2022(9):27-29.
[5]周兴星.浅谈教育信息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好日子, 2021,(2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