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拉丁教师从事业余少儿拉丁教学问题探究

2023-10-16

戏剧之家 2023年25期
关键词:拉丁拉丁舞文化课

李 锐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 株洲 412007)

拉丁舞作为集合表演性、竞技性为一体的舞蹈形式日益受到社会大众青睐。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拉丁舞培训机构也日益增多,这些机构对拉丁舞教师的需求尤其是专业拉丁舞教师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以专业拉丁教师构成业余拉丁培训机构教学主力的模式,逐渐成为主要发展方向。但随之而来的教学问题也值得关注与思考。

一、专业拉丁教师从事业余少儿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学态度不端、责任心不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态度与责任心是教师品德的重要体现,也是取得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但部分专业拉丁教师在教学态度与责任心方面存在如下问题,例如时间观念薄弱,经常迟到、早退甚至缺席;缺乏业务钻研精神,懈于改进完善教学方式;在参加教研或外出业务培训时思想懈怠、纪律涣散等等。毫无疑问,如没有良好的师德与踏实的责任心,就难以完成机构指定的教学任务并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更难以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家长、学生对教师满意度。进而又会导致培训机构生源流失,不利于培训机构的长期稳定发展,甚至影响任课教师个人职业发展。

(二)基本教学能力不足

拉丁教师的教学能力会对拉丁舞者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直接体现其教学水平,也是家长是否认同教师与学校的重要评判标准。可以想见,教师的教学能力举足轻重。但部分专业拉丁教师的教学能力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课堂组织意识不强、基本步和组合学习的重难点拆解不够精细、维持课堂纪律与活跃课堂氛围的掌控水平不够等方面。部分教师还会将过多的时间与注意力着眼于纠正单个动作的细节和要领,忽略了动作与动作,动作与节奏、节奏与旋律、动作与组合以及组合与音乐之间的内在关联。另外,他们会较少关注学期整体教学计划与活动安排,容易忽略每节课之间的逻辑关系、整体教学进度与学期考级、比赛的牵连关系。有时在比赛或考级即将开始时,才发觉存有大量教学内容未完成或完成质量不佳,导致考级与比赛成绩不理想。同时,部分高段班教师会过于强调动作技术而忽视其背后的底层逻辑与舞蹈理论,使得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拉丁技术与艺术本质要求。由于部分教师教学能力的欠缺,割裂了拉丁学习与表演、考级、比赛的相互关系,让学生不但不能全方位感受到拉丁舞的艺术魅力,甚至反而带来教学进度缓慢、教学逻辑松散,教学效果不佳的负面体验。

(三)教学语言匮乏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主要路径。对于拉丁教学而言,虽然教师的精准示范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教学语言的恰当运用也不可或缺。传授任何技术元素、考级与竞技组合,除去教师示范,还需在课前准确剖析其重点难点,并在拉丁舞教学中有逻辑、有条理地使用简洁、流畅、准确的教学语言。另外,拉丁舞中的各个动律元素、各舞种基本步、考级与竞技组合存在着节奏的变化、重心的转换、舞种特性等教学要点都需要用语言诠释。如何拆分、深化、总结各知识点,也需要用语言来传授才能实现。因此,语言表达能力,是达成教学目标与取得教学效果的重要技能。部分专业拉丁教师在专业展示方面虽具有较高水准,但由于欠缺教学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贫乏,甚至词不达意,所以他们在教学中多孤立地用动作示范完成教学,而少用生动准确语言结合示范动作有机地进行教学。这样经常出现教师跳满整堂课的尴尬场面,但学生仍不能准确理解教师表达内容。这样的教学,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

二、专业拉丁教师业余少儿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专业院校培养方案失衡

1.文化课与专业课比重失衡

在我国艺术类院校中,往往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而忽略文化课学习,或即使开设文化课但实际行课时间不足,文化课教学效果与同期普通学校存在较大差距。学生普遍人文素养不够。这是其一。其二,招生“指挥棒”的原因,中专艺校虽然开设数学课,但学生或者学校也把数学当成“副科”来对待,导致学生基本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逻辑能力较差,这也是毕业后其教学不严谨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三,艺术类学生在文化课学习能力上又相对弱于普通文化类学生,其学习动力也相对不足,即使客观上需要他们在工作中“再学习”,由于前述原因,他们在学习上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出现越发不愿学习文化课的恶性循环。

2.拉丁专业课与拉丁理论教学课比重失衡

专业拉丁教师的教学问题也和专业院校课程设置有所关联。专业院校课程设置除去必要公共课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思政等,其他多为专业技能课包括摩登、拉丁、芭蕾、现代、爵士等术科,但缺乏相关舞蹈理论和舞蹈教学等课程,或虽有设置但终因对舞蹈理论与教学重视不够,又迫于比赛与表演的时间压力而流于形式。于是,本来就课时不足的理论与教学课,其课程安排几乎等同于专业技能课。虽然学生在专业技能课上提高了专业能力,但由于专业课与理论和教学课程的比例失衡,忽略了学生理论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学生对每个舞种的历史渊源,舞种特性,特别在如何进行舞蹈教学等理论方面存有相当程度的认知不足,当他们毕业走上业余教学岗位后,就容易发生自己强于舞蹈展示而弱于舞蹈教学的实际情况。

3.专业学习与教学实践比重失衡

由于国标舞强调竞技性和以赛事为导向的行业发展模式,专业院校会更专注于学生技术水平与竞技能力的培养,甚至部分院校规定学生每学年需达到一定的参赛数量或取得相应的比赛成绩方能毕业。这样的培养模式虽体现了国标舞突出竞技性的要求,让学生通过以赛代练的模式提高了专业水平。但由于持续参与国标舞比赛需花费极大的时间、精力与其他投入,绝大多数院校学生不会以职业竞技,而以业余拉丁教学作为毕业后的发展方向,过多的赛事就挤占了教学技能的学习。而且,目前专业院校在提供大量比赛机会提升竞技能力的同时,却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数量与质量的教学实习机会,弊端显而易见。当学生毕业进入培训机构后,欠缺的教学经验较难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施展教学技能。

(二)培训机构缺乏教师培养模式

1.欠缺教师培养意识

中国的非学科类艺术培训机构数量较多,但机构规模、经营管理水平却参差不齐。再加上部分培训学校管理人员非拉丁专业毕业,又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他们十分渴求招聘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充实教师团队,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来满足机构的发展。但由于前述原因,优质拉丁舞教师始终是培训机构抢夺的稀缺资源,培训机构意图通过一次成功的招聘引入优质教师的运营模式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培训学校还应树立持续培养入职教师的意识。但由于多数培训机构缺乏上述意识,也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甚至不具备培训能力去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致使部分专业院校毕业的拉丁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却也无人帮扶。随之产生的各种教学问题就难以满足家长与学生的学习期待。

2.欠缺教师培养体系

由于缺乏持续培养教师意识,培训机构也较少打造科学完整的教师培养体系,或虽构建了教师培养体系但也流于表面形式。部分学校甚至将教学研究当作员工之间聚会的方式,背离了教学研究的初衷。部分机构习惯在遇到负面教学反馈意见后再匆忙与任课教师进行浅层沟通,却并不会从问题源头上予以解决。于是培训机构里长期存在的教学问题就会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只有构建科学系统的教师培养体系,教学能力得不到提升,教学内容脱离教学大纲,教学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的弊端才能系统性和针对性地改善。

三、解决措施

(一)完善专业院校培养体系

1.重视文化课

专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的教学问题可部分归结于人文素养的缺失。的确,只有掌握扎实文化知识,夯实文化基础,提高人文修养,艺术生毕业后才可能成为更认真负责,且具有较强专业展示与教学能力的优秀拉丁舞教师。另外,提高文化课在培养方案中的占比,合理分配文化课与专业课比例应该成为艺术类专业院校改革发展的未来方向。所以,专业院校应尽力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改变学生对文化课的态度,专业院校还可根据艺术生的身心特点改进文化课的教学方式。这不仅有助于毕业生未来教师职业发展,而且满足了培训机构对具有较高综合素养拉丁舞教师的迫切需求。

2.增设舞蹈理论与教学课程

由于多数拉丁专业学生毕业后选择成为业余少儿拉丁舞教师,而专业院校却更专注于拉丁技能的培养,而相对忽视了学生舞蹈理论与教学能力的提升。所以专业院校在提高其专业与竞技能力的同时,应开设配套的拉丁理论与教学课程。在课堂上可邀请具有丰富少儿培训经验的教师担任培训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舞蹈理论,学习舞蹈教学的基本原则,拆分讲解重难点与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如何差异化教学。另外,专业院校还应当邀请拉丁舞方面的一流选手、行业专家或培训机构的教学管理人员针对舞蹈理论与舞蹈教学对学生展开定期或不定期培训。

3.提供教学机会,传授教学经验

因多数专业院校较少提供实习机会或传授切实可行的教学经验,以致学生毕业后并不具备相关的实践经验。因此,专业院校可以联合校外优质培训学校,选送高年级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高质量实习。一方面,让他们通过实习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积累教学经验,提前了解未来职业方向与基本特点;另一方面,可以及时纠正和扫清就业认知偏差与障碍,准确辨明专业教学与业余少儿培训之间的异同。学生通过有含金量的实习,可积累教学经验和初步具备实际教学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教学岗位并融入工作环境。这一举措既为求贤若渴的培训机构提前输送人才,储备可靠的师资成为可能性,也为毕业生创造相应的就业机会打下基础。

(二)舞蹈培训机构注重教师能力培养

“随着拉丁舞运动的普及和拉丁舞俱乐部在数量和规模上的不断扩大,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拉丁舞培训机构时也逐渐把拉丁舞教师的能力水平作为主要参考指标。这就使得无论是培训机构还是岗位竞争都需要拉丁舞教师具备更高的能力水平”[1]。培训学校除依靠单次成功的教师招聘,更为重要的还可努力构建科学系统的教师培养体系,包括教学方法传授、教学内容的总结与布置、教学效果的跟踪反馈来对教师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在职培训。在此基础上培训学校还可安排骨干教师建立相应的教研机制,定期跟踪复盘教学问题,布置与检视教学任务、明确各阶段教学目标、细化教学内容计划,并根据行业发展与市场动态研发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只有建立科学完整的教师培养体制与教学体系,才能提高教师工作责任心、厘清授课条理、提高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挖掘自身潜在优势。

四、结语

专业院校毕业拉丁教师在业余少儿拉丁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若干教学问题,究其原因与专业院校培养方案失衡与培训机构缺乏对在职教师培养意识和培训体系密切相关。解决上述问题,专业院校应增加文化课数量并提高文化课质量,调整专业技能课与舞蹈理论课与教育教学实践的课程比例。专业院校还可联合培训机构提供在校生实习岗位进行教学实践。同时,培训学校也应增强对在职教师培养意识,构建完善的教师培养体系。

猜你喜欢

拉丁拉丁舞文化课
论拉丁舞中“技”与“艺”的发展趋势
拉丁方秘密共享方案
拉丁新风
一起来学拉丁舞
爱美的拉丁老师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
图书中药用植物拉丁学名的规范和常见错误
论拉丁舞中的引导和跟随
激励理论在中职文化课学习中的应用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文化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