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军旅舞蹈创作的情境化展现方式
——以《蛙人》为例

2023-10-16陈晓鹏

戏剧之家 2023年25期
关键词:蛙人军旅题材

陈晓鹏

(中南民族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情境化是表意性与风格性的统一呈现

中国军旅舞蹈是一种主旋律意识形态的艺术化呈现方式,以强烈的时代感、突出的战斗性、兼收并蓄的语言和部队气派承担了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复兴的重要使命,是中国当代舞蹈创作范式中的典型。情境化展现是人民审美的需要,也是表意性与风格性的统一。总体上看,军旅舞蹈经历了“表意性—风格性—表意与风格统一”这一基本发展路径。

(一)军旅舞蹈的表意类型

从表意性角度看,1942 年延安新秧歌运动时,为了配合抗日对敌斗争要求,“鲁艺”创作了诸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秧歌剧作品,在“开荒”“识字”等情境下,更加贴合当时受众的审美趣味,以此来传达解放区农民欢乐生活、积极生产和学习的思想。可见解放前的中国舞蹈家已懂得艺术作品思想要通过合理的情境化营造才能更好地表达。

建国后,专业化的部队文工团在舞蹈语言的运用、舞蹈技法的精进、舞蹈题材的开掘、军人形象的塑造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从舞蹈作品的表意形态看,出现了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史诗性质作品《和平鸽》),描述战斗、操练、演习等场面(《走跑跳》《红蓝军》),表现某一(类)英雄人物(《八女投江》《壮士》)三种情境向度。观众是否能够明晰编导所要表达的信息,除了受观众鉴赏水平和经验影响外,同样需要创作者能够运用巧思去艺术化地呈现作品情境并代入观众的审美心理。

(二)军旅舞蹈的风格形态

军旅舞蹈的风格性主要体现在舞蹈语汇和创作技法的运用方面。吴晓邦先生旅日归来投身抗战舞蹈创作时,“新舞蹈”形式就逐渐成为中国舞蹈创作的主流,这一类型的舞蹈作品以“表意”为优先,吸纳了中外不同形式的语汇,强调必须从实际生活中、从生活的情感和想象中塑造人物形象、组织动作语言。因此独立于当时已知的其他固有的舞蹈种类,是“新”舞蹈。尤其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舞就以高超的技术技巧、融会贯通的中外动作语言,完成了从单一军旅题材到多元社会题材等特征的新中国舞蹈的一大创造,这种采取多样舞蹈语言策略的风格形式具有特殊而独到的功能,适用于表现多种场景,打破舞蹈语言风格属性带来的表达限制,极大开发了编导的创作思维空间,古今中外、为我所用。亦可根据作品主题解构与重构舞蹈语言,给予创作者更宽阔的思路与启发,引领一种“原创性”语言的时代舞风。

(三)表意优先与风格非限定

军旅题材舞蹈的表意性和风格性这一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于平先生评价这种现象:“‘现实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也就是说,这两类题材的舞剧其语言形态大多是‘非限定性形态’的。这种现象说明,‘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舞剧表现,必须摆脱‘风格至上’的桎梏而坚持‘表意优先’的取向;这种现象还说明,只有坚持‘表意优先’的取向,我们的舞剧创作才可能在‘革命历史题材’的表现,特别是在‘现实题材’的表现上取得更大的进展。”[1]从这一层面看,军旅舞蹈的创作是要以“内容”为出发点选择恰当的“形式”,从而获得风格性与表意性的统一。

二、实现军旅舞蹈情境化的途径

在表意性优先的前提下,军旅题材舞蹈需充分发挥人体的能动性,使身体能够拥有准确塑造舞台形象、情境化表现舞台环境氛围的能力。如《轮机兵舞》中的“机器”以及《闪闪的红星》中的“红星”舞,都是为了营造一种“情境”。笔者倾向于将此种方式称为“拟态”,意为通过人的肢体及道具模拟出作品表意时所需的物态与情境的手法。诚然,“缘物寄情”“托物言志”是中国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法,但此处的动作“拟态”则与之不同,其目的不止在于抒情言志,还在于利用舞蹈的综合性特征,探索舞台空间,营造更多元情境的边界。

(一)动作拟态的情景化呈现

以笔者创作的《蛙人》为例,该作品主要取材于素有“陆地猛虎,海上蛟龙”美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两栖蛙人部队,运用展现军人气质的舞蹈语汇表现蛙人在日常训练及执行水下侦察、爆破和特殊作战任务时,发扬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的战斗决心。通过水下紧张有序的集体作战过程凸显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两栖蛙人特种部队的英勇与谋略。该作品的创作难点在于如何营造水下空间,如何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描述一场波澜起伏的水中作战场景,它不同于部队舞蹈中生活、操练、陆地战斗的题材,舞台上的空间和动作符合日常生活逻辑即可,重点是如何展现出使观众感到真实可信且有代入感的海底情境。

首先是动作层面,笔者融入了较为“碎片化”的上肢动作设计,近似“埃及手”,关节曲折变化较多、速度较快,突出由关节的曲折而形成的方正的棱角姿态,目的一是体现水下暗流涌动时战士艰难却熟练地前行,二是模拟替代“潜水镜”的作用。与此同时,快速干脆的手部动作也顺势做出指示性的战术手语,因此在开端时的大量上肢动作表意虽多却尽量保持同样的质感以消解突兀之感。此外在营造深海情境时,演员皆肩背倒立双腿抬起,缓慢蹬腿,用以展现水草这一意象,配合独舞演员的快速穿梭,形成一静一动的鲜明对比,将蛙人特种兵的水下作战情境形象化、直观性地呈现出来。最后,当确定目标发射水下导弹时,演员集中并快速地做向后展胸展臂的动作,模拟导弹发射时的迅捷态势。因此本作有意识地从“形体道具”的思路去构想如何情境化地展现动作。

(二)道具的情景化辅助

再者,该作品运用了两个关键性道具强调情境的营造,其一就是贯穿始终的滑板。运用生活物品作为舞蹈道具的作品一般是承继了该物品的生活属性,如扇子扇风、军号吹奏等。但是在这部作品中的滑板却脱离了生活情境的使用范畴,演员要附趴其上,呈现军人水下穿梭的动态情境,突破舞台空间与水下作战空间差异较大的表达局限,极大地解放了身体的运动方式。中国戏曲中就有“一桌两椅”之说,它们可以超越日常经验中的桌椅使用价值,转而营造庙堂之上或草堂宗祠之中的情境,这也恰恰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虚实相生”的美学体现。由于滑板上的运动速度感较强,因此配合运用的也都是斜线、竖直线等长调度,形成新奇的观感体验。另一个关键道具氧气包则是运用了“多元转化”的思路,一方面延续了这一道具的实际功能,另一方面也由此层层堆垒构筑了战士终将突破屏障的寓意。从作品中运用的这两个道具来看,虽然二者不如“扇、袖”等传统舞蹈道具的可塑性强,但结合具体舞蹈情境来看,它们却更贴合主旨。

三、对军旅舞蹈的情境化建构的辨析

(一)时代性身体的构筑

军旅舞蹈创作的特殊性就在于其开放、多元的风格,这一典型的“中国舞风”是军旅舞蹈探索表意性的坚实基础,可从诸多方面创造新的舞台形象和情境。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模仿说”的概念,认为大自然以及人文社会自然是艺术模仿的对象,在几千年的艺术实践中,中外舞蹈作品从自然中借鉴启发的动作颇多,如中国的“雁、鹤、莲、云、水”等都逐渐成为我国舞蹈的典型符号特征,而军旅舞蹈具备的时代性和战斗性这两大属性决定了编导要敢于突破与创新,以生活和自然为范本,进行新的创造。

时代性要求军旅舞蹈能够反映时代命题、表达时代气息、把握时代的脉搏。如《红蓝军》中分列的两个阵营对垒,呈现了当代“强军梦”下部队演习的题材,而《蛙人》也是将视角集中到部队舞蹈鲜有涉猎的两栖作战兵种,推陈出新,以新的情境化手段展现时代特征。而战斗性属性则要求军旅舞蹈的演员能够不断突破身体潜能,开发出新的身体运动方式来营造意象,这也是军旅舞蹈演员需要加强身体技能的原因。

(二)舞蹈“综合化”的巧思

在跨界融合创作蔚然成风的当下,巧用道具、装置等元素构造情境化的方式也是当下舞蹈编导的构思共识。当代芭蕾《天鹅之歌》只用一把木椅作为道具,却能够使之变为囚笼、脚镣、手铐及苦难化身的十字架等意象,与舞者身体动态结合取得不同情境下不同的象征表现。当下带有实验性质的《对话·寓言》运用了激光、机械臂、无人机等新兴科技媒介与身体达成新的交互方式,营造出关于“未来”“生存”等命题的想象空间。于平提出意象的构造方式包括“生象原理、变象原理、重象原理、复象原理”[2]等,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人体与道具的配合形成的。

建国以来舞剧创作主体之一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皆以一定的人物形象与叙事进行我国意识形态下的核心思想价值观的输出,而舞台美术、服化道也是进行情境化展现的重要方式。以两部“三化”时期的经典代表作《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为例,邹之瑞如此说道:“中国红也是中国民族艺术中最有代表性和最受欢迎的一种颜色,这种红色恰恰给了中国芭蕾一种鲜明强烈的民族特色。两剧中的女主角的红衣以及舞美中的红色布景,都让人感到一种红色芭蕾的浓烈意味,这红色正是那个时代的主色调,是革命的象征。”[3]而军旅舞蹈恰恰又引领了另一种以军人形象为代表的“绿色”符号,整齐划一、猛锐阳刚的动作与军绿色的画面相协调,自然呈现出勇猛果敢的军人形象与强国强军、势如破竹的动态化情境。笔者以为,由“红”(革命)到“绿”(强军)的变化实则是国家意志情境化表达的当代转化。

本文着重论述的“情境化”则与中国传统美学课题“意象”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依次建构为“人体—形象—情境—意象—意蕴”。首先是尊重舞蹈本体和本质规律,尽量用人体的动态动作和静态舞姿来塑造舞蹈形象,而在特定的作品中则需要构造一定的情境,此时则需要人体的“拟态”或道具辅助来表现环境和氛围,由此显现的综合舞台形象结合观众的审美再创造想象就会形成“象外之象”的意象,最终由感性经验审美到理性超验的升华而产生意蕴。因此舞蹈情境化的创造是舞蹈创作的中介及核心课题,通过动态的人体和道具设计营造准确的情境进而形成意象是具有较高境界的军旅舞蹈创作。

四、结语

巧妙的舞蹈形象设计和舞蹈情境是优秀舞蹈作品的点睛之笔,是审美过程的主要审美对象,然而这种情境必须契合作品的表达,服务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舞蹈情境的展现区别于精确的文字表达,本身具有象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并且通过虚灵、似与不似留下空白,为欣赏者提供想象的空间。舞蹈动作本身具有的抽象特点和多重表意结构为观众的二度创作留下无限可能。要把握好与观众的审美距离,恰到好处地体现“有限”;与此同时还应赋予舞蹈内在意蕴给予观众回味的空间,让观众感受到“无限”的超越美。彰显国家、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军旅舞蹈作为一种精神战斗武器,必定与人民和部队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反映现实题材、振奋民族精神、关注社会民生为主,其叙事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斗争性、使命感与责任感,这也是时代性和现代性张扬的艺术自主性与批判性。军旅舞蹈自身涵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相关从业者要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反思;亦可参照其他领域,如文学、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的意象研究与表达互相关照,予以舞蹈情境化创作更深入的思索和更丰富的表达途径。

猜你喜欢

蛙人军旅题材
军旅青春正步走
蛙人,请出列
胸怀军旅梦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下潜吧!战斗蛙人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林宥嘉:军旅回归,重新上路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蛙人无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