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戏剧小品在表演教学中的作用

2023-10-16

戏剧之家 2023年25期
关键词:小品矛盾戏剧

何 睿

(常州大学 江苏 常州 213146)

随着人们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的增长,人们更愿意看到能留住他们注意力的作品。这就要求演员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具有创新性的发展竞争力。这也使得教师有必要探索如何培养创新性应用型表演专业人才,而这一任务也日渐迫切。令人欣喜的是,戏剧小品在表演教学中它也发挥出了良好的作用并培养了演员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因此它也成了表演专业教师在完成这一任务过程中的重要抓手。本文想通过戏剧小品在表演教学中的作用归纳和总结其积极影响。

一、戏剧小品在教学中的阶段性作用

(一)剧本从开放到有所限制的过渡

从大一上学期的静物模拟、动物模拟到人物模拟和观察生活练习,表演专业的学生在回课过程中同时有意或无意地组织着自己的演出文本。无论是有台词还是无言戏,无论是天马行空的创意还是细致入微的临摹生活人物,再到组织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会渐渐地意识到剧本的存在,且作业的好坏程度与其组织的文本有极大的关系。学生栩栩如生地完成一次人物模拟,是对人物外在形象的模拟,同时也是对人物语言习惯和逻辑思维的模拟。人物模拟要求学生遵循客观规律和真实的人物生活状况。而观察生活练习则要求学生从观察生活中提炼人物在规定情境中可能触发的矛盾冲突。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回课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其中塑造符合生活逻辑且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一要求与能否找到真实的人物生活有关。生活素材越具体且越丰富多彩,往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就越不刻板且越真实自然。

而戏剧小品很好地承接了这一要求,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即提取事件。学生需要满足前一阶段的要求之余,还要认识事件,且有效地围绕事件展开相互行动。无论学生表演的戏剧小品剧本是否为原创,剧本所需要满足的条件限制都会越来越多。而这些条件限制也使得学生呈现的表演愈加规范。在学生的生活认知范围内塑造他们能够得着的人物形象,让其理解三一律并了解限制背后的原因,还要理解行动的目的和明白台词需要清晰凝练且具性格。学生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这些要求并非易事,需要反复实践才能体悟。但在这个过程中,这些限制已潜移默化地为下一个阶段的小说片断改编创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行动属性从生活到舞台的过渡

行动是具有目的性的。而在人物模拟和观察生活练习阶段中,学生所表演的人物并无行动目的,其表演的重心大多在于人物模仿得像不像,而忽略了人物行动的目的,这一情况与教学阶段的重心相关。但在戏剧小品阶段,学生需学会在舞台上展开积极有效、真实明确的行动,而非与事件无关的生活动作。有些生活动作是来自学生自身生活习惯的,比如说话之前会不自觉地咳嗽等等行为。而学生需要厘清哪些习惯属于角色哪些习惯属于自己,不能将不属于角色的生活动作不经设计地带上舞台赋予角色。在戏剧小品阶段学生需要解决这一问题,形成判断意识并完成有目的且属于角色的舞台行动。

(三)表演时长从练习到片断的过渡

学生在戏剧小品阶段在表演时长上容易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回课作业时长过短,另一个是回课时长过长。时长过短的原因,通常出现的问题是在事件没展开之前矛盾冲突就解决了或是事件不成立。实则矛盾双方没有对立,没有构成真正的矛盾冲突,在舞台上呈现了一片祥和之景,即演员没有真正的行动,也没有改变对手的欲求,也就是所谓的无戏可看。时长过长的原因通常是学生想呈现的事件过多,想在一个作业里面讲完一个人物的生死变化或是不同人物的百味人生。这在戏剧小品当中都是不切实际的。戏剧小品之所以精巧就在于其事件构成单一、行动较为简单、主要人物较少和矛盾相对集中。戏剧小品也不以呈现巨大的社会现象、复杂的社会事件和跨越较大的时代背景为目标。其主要呈现的是普通人的小事和学生有所体验或是有所耳闻的生活素材。戏剧小品时长通常在十五分钟左右,时间比观察生活练习要长,这不仅仅要求学生塑造的人物有可信的瞬间,要求他们在事件中采取简单、可信但完整的相互行动。戏剧小品表演时长适中,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建立自信,从而在戏剧小品阶段形成了一个从观察生活练习到小说片断改编的良性过渡。

二、认识戏剧方面的作用

(一)从戏剧小品中认识核心事件

核心事件有关于剧本的主题,是主题的重要载体。演员在排练阶段需根据核心事件找到角色最高行动任务,从而明晰贯穿行动和每场戏的分级任务。戏剧小品因其构成相对简单,一般只有一个事件,因此学生能较容易理解核心事件,待到日后多幕剧排练时也能慢慢积累找到核心事件的能力。核心事件也是分析剧本的重要突破口。有时将行动与核心事件联系起来看就能清楚地明白人物的行动,进而就能分析出其动机。找到核心事件也能帮助演员弄清楚这个作品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让自己的表演更有方向且更能找到着力点。在小品《羊肉串》里,核心事件是卖羊肉串,陈佩斯所饰演的小贩为了让自己能够继续售卖羊肉串与执法人员轮番周旋,出现了应付、敷衍、欺骗和伪装等等行动。而这些行动都没有离开过卖羊肉串这一件事情。

这个阶段学生的回课作业出现事件表演不清晰、作品主题不明、表演偏离主题是常有的事。一些看起来相关的表演实则在围绕着其他事件进行。而为戏剧小品准确命题能尽可能避免这些问题出现,也能在排练和回课中时刻提醒自己核心事件和贯穿行动是什么。这也是大多数戏剧小品会以核心事件命名的原因。命题乃点睛之笔,能让表演者和观众都能一目了然地在短短的十几分钟之内理解作品。

(二)从戏剧小品中认识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是一方起意行动而另一方逆意阻止的一场对抗。学生需要学会用行动激化矛盾,升级事态,深化矛盾,凸显主题。戏剧小品人物相对集中,矛盾冲突主体清晰。学生可以在较为明朗的人物关系中,根据对手的最高行动任务给对手制造符合自身角色逻辑的阻碍。学生可以尝试从言语行动、形体行动、心理行动上改变对手。如何成功阻碍对手,迫使对方升级行动,再次强化阻碍手段使矛盾冲突激化是学生可以在戏剧小品中学到的。在小品《羊肉串》里,朱时茂所饰演的执法人员打断了无证经营的卖羊肉串小贩,并开出了20 元的罚单。小贩试图用香烟收买执法人员但被其阻止。执法人员将此行为定性为收买行为构成贿赂并意图将罚金翻倍,成功将事态升级。此举让矛盾激化,小贩不知所措,只能靠装哭卖惨来解决问题。由此戏剧的张力能通过矛盾冲突显现,学会制造阻碍和升级阻碍手段也能让人物塑造更鲜活更有机,也能让人物关系能更势均力敌,让事态更剑拔弩张。

(三)从戏剧小品中认识戏剧结构

在自媒体盛行的时代,内容为王。有创作能力的演员往往在就业上是拥有更多主动权的。创新性能力也恰恰包含戏剧创作能力,认识戏剧结构、了解创作小品的方法不仅在将来进入剧组时能有更清晰的剧本认识,也能在创新创业上更有发展潜力。戏剧结构有很多种类,依据不同的划分角度也有不同的结构种类,但紧凑而又五脏俱全的戏剧小品能让学生学到基本的戏剧内部结构,即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开端往往是简练的,因戏剧小品的体量限制,核心事件的前情一般会开门见山地呈现给观众,这也要求演员要在演清楚事件和展现矛盾的同时迅速地让观众入戏,抓住开端立住人物。演员只有在开端用人物成功吸引观众,观众才会有看下去的耐心。发展阶段人物不断遇到阻碍和困难,核心事件持续推进,主题也不断地深化。在此阶段演员需要绷紧表演节奏,将人物紧凑地推向两难境地,并为此与对手此起彼伏地升级冲突手段,为高潮埋下关键行动的动机,让人物在高潮中的改变合情合理。

高潮是不可逆转且无可避免的突变局面。在高潮阶段,故事会发生重大转变。只有将角色的心理行动清晰地展现给观众,才能让演员有机地将其所饰演的角色在绝境中逢生。结局是一个新的欲求平衡,矛盾得到解决,主题得以呈现。在强调点题的同时演员不能把戏演得太满,需要拿捏好分寸,让故事有余韵和进一步咀嚼的空间。在戏剧小品阶段,通过对戏剧结构的学习,相信学生都会对戏剧创作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切实强化其编导能力和表演能力,并有效提升其创新性能力。

三、塑造人物方面的作用

(一)行动更积极有效

积极行动可理解为主动完成表演任务,不等待任务临近,且不依附他人,能够及时反应舞台的变化,迅速回应对手的刺激,持续保持表演的兴奋度。在戏剧小品中,学生能学习如何主动地改变对手并完成自己的行动任务,也就是说在每时每刻都必须积极地刺激对手。在小品《警察与小偷》里,陈佩斯所饰演的小偷穿上了警服假扮警察正在为其同伙放风,此时正好碰上了朱时茂饰演的真警察。警察看见了瑟瑟发抖的小偷,想向其借火抽烟,小偷因怕被识破败露偷窃之实,所以支支吾吾不敢作声。此时警察不断地给予刺激示意要火,小偷也不断回应刺激,手里拿着火机摸自己的各个口袋,慌张地拉出钥匙,直到要打火也心不在焉地不停回头望同伙作案的方向。小偷就算被喊住打火也积极地在用形体表现自己的忐忑不安。警察追问:“你冷吗?你有病?有事?你有任务?”都是为了想弄清楚此时眼前这位“警察同志”的状况用积极的言语行动来破除自己的疑虑。

有效行动可以理解为完成了行动的目的,成功地刺激并改变了对手,达到了预期的戏剧效果。在戏剧小品阶段,学生容易出现的表演问题是摆动作,说无效的台词,而根本没有完成行动的目的。只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地完成行动才能使行动有效。在小品《主角与配角》中,陈佩斯为演主角与朱时茂相持不下。朱时茂为了让他死心作罢放弃与自己争夺主角的目的,便将配角的衣服砸在桌子上并亮明意图拒绝道:“谁跟你客气啊?我是正面人物,主角!”此行动成功地使陈佩斯明白对方不接受换角色是因为他想演主角,而不是衣服扮相等其他的原因。这也改变了对手,让陈佩斯放弃了他的行动任务,转而只能配合其演出。即使在台词不多的小品《胡椒面》里,双方为了抢夺胡椒面也是据理力争,分毫不让地主动抢夺胡椒面,陈佩斯和朱时茂在表演中不等待不依附也绝不退缩。

结合起来看,戏剧小品为学生在塑造人物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去学习如何将行动变得更积极且更有效。

(二)人物更真实可信

真实的行动是建立在演员对于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和规定情境足够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成立的。这也就意味着学生要充分做好案头工作,需要了解角色和其生活背景,分析人物动机使其行动合理。往往在认识和深入角色的时候,一些不容易被发现的人物生活切片就会随着搜集和分析而进入演员视野。在小品《不差钱》中,来自农村的赵本山想带孙女给星光大道主持人认识,让她有机会可以登台成名,在饭局上忘记带钱包但是要请主持人吃饭。其中有一段点菜的戏,主持人提到:“鱼翅就更不要点了。”但赵本山将鱼翅听成了鱼刺,接着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段自己吃鱼被鱼刺卡嗓子眼的经历。这层误解让赵本山饰演的农民形象更真实可信,且平翘舌不分这点恰好来自东北人的语言习惯。将角色的生活习惯和经历有机地转化为可利用的人物形象设计和舞台行动,这样一来就会使行动更真实。而在戏剧小品阶段,学生能够演相对贴近他们的生活的剧本,年代和文化背景不会差距太大,所以相应的学生实践起来也较容易开展体验、搜集和分析等工作。这有利于他们建立一个良好的表演习惯。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戏剧小品在表演教学中具有多重作用。从教学维度看,戏剧小品的阶段性作用涵盖了从观察生活到小说改编的过渡,行动属性的转换以及表演时长的变化。在创作者维度,它能使学生认识戏剧核心要素,包括核心事件、矛盾冲突和戏剧结构。在演员维度,戏剧小品能帮助学生塑造行动更积极有效和表演更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因此,戏剧小品在表演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对学生的表演技巧和创作水平提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小品矛盾戏剧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有趣的戏剧课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小品)《加班饭》
(小品)《一年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