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字路口的印度高等教育:挑战与机遇并存
2023-10-15陆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
陆航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
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高等教育系统,自独立以来,广泛的准入、更大的公平以及质量的提高一直是印度高等教育的不懈追求。正因为如此,印度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4 年,印度以两千万的在校生数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高等教育系统。尽管许多印度的大学和学院规模较小,但是它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几乎占到了全世界一半以上,至少有35500 所学院和574 所大学。[1]然而,在今天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印度高等教育过去的快餐式发展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印度高校虽然在校生很多,但是他们中很多人难以取得学位,辍学率依然居高不下;另外,相比于快速增长的在校生数量,印度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却总是难以令人满意,印度的高校很难获得国际上的认可。在2017 年USNEWS 全球大学排名上,印度排名最好的大学旁遮普大学也仅仅排在全球第389 位,[2]“个别卓越,整体平庸”是印度高等教育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
一、印度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
印度曾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的教育也曾经是领先于世界的,当时比较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有纳兰陀寺,师生众多,除了进行教育活动外,还从事学术研究,涉及面极为丰富,然而动荡不安的内部环境和殖民者的入侵使得印度的教育系统逐渐没落。到了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印度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开始产生,1854 年印度议会制定的《教育急件》不仅为印度教育的西方化奠定了基础,而且开创了印度高等教育的新局面,之后殖民者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奠定了印度的英语高等教育系统。[3]1947 年,印度摆脱了英国统治成为主权国家,独立之初的印度高等教育十分薄弱,仅有25 所大学和700 所学院,然而截止到2014年,印度已经拥有了700 所大学以及35000 所附属学院,在校生数量已经攀升至两2300 万。[4]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进步要归功于印度政府独立后所采取的改革措施,Agarwal 将独立后的印度高等教育的增长分为三个主要时期:第一时期,从1947 年到1980 年;第二时期,从1980 年到2000 年;第三时期,2000 年之后。[5]第一个时期,印度高等教育的增长主要表现在艺术、科学以及工商专业上,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提供充足资金并主导相关机构的运行,除此之外,政府还积极支持私立院校的开办,为其提供帮助。第二个时期,随着印度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工商企业界急需大量训练有素的人才,这大大刺激了印度私立工程学院的迅猛开办,适龄学子也选择上这样的学校,获得专业培训,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截止到2000 年底,印度的私立工程学院数量达到12000 所,在校生有700 万人,印度私立工程学院获得了繁荣发展,已经成为印度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6]第三个时期,尽管印度高等教育的在校生数依然在不断增加,截止到2014 年已达2800 万之多,但是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印度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偏低,仅为20.4%。这一时期,这种增长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增长更多的是由特定的专业带来的,尤其是工程与管理专业,而且绝大多数由私立工程学院开展。增长更多的是发生在教学上而不是研究上,也就是说印度的高等教育学术成果没有获得较大进步。另外,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在印度高等教育中受到了忽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印度高等教育开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发展陷入了瓶颈期,面临极大的挑战。
二、印度高等教育的现实挑战
印度过去的那种不健康的高速增长遗留下来的问题以及现实全世界的经济持续低迷的外部环境使得印度今天的高等教育充满了严峻而复杂的挑战。以下将集中几点进行重点阐述:
(一)政府管理不当,高等教育质量低下
一直以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印度政府和高校不断追求的目标,然而印度政府对高校过度的官僚监督和委派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重忽视了高校的内部自治和损害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导致大学系统一直有所欠缺,大学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师欠缺且能力有限,课程安排不合理,灵活性差,教学方法效率低下,有价值的评价系统还有待建设。这也是为什么高等教育质量一直无法提高的真正原因所在。要改变这种局面,印度政府必须改变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要切实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推进高校的自治,实行问责制,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二)大学内部权责不明,学术共同体有待形成,高校内部问题重重
印度的高等教育系统繁杂,大学受到太多的管制与约束,除了受到大学拨款委员会(UGC)的管理外,有多达12 个部门在监督与管理着印度的公立和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繁杂的官僚体系使得高等教育运行的效率低下,大学系统混乱不堪,除此之外,随着经济的低迷,大学也缺少足够的资金用来维持日常的运转。伴随着在校生人数的激增,大学师资的短缺又成为另外一个问题,并且,现有的师资力量的质量和水平也越来越满足不了学生和市场的需求,甚至顶尖的院校也正面临这一问题,令人担忧。
(三)学生受到私立机构的剥削严重,大学毕业生失业状况日趋严重
在印度,学生为了通过竞争考试进入比较好的大学,富裕的家庭往往会私下给孩子进行补习。然而一般这些机构由商人和企业家主导,费用高昂,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但是为了能够进入著名的精英大学或学院,更多的家庭和学生愿意参加这种补习,学生和家庭遭受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家境贫困的学生情况更加糟糕。另外,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远超印度劳动力市场的容纳能力,加上经济低迷,大学毕业生失业严重。
(四)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外部市场的要求,大学生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据(Kapoor 2015)报道,印度主要企业中80%的工人是不合格的,需要进行在职培训,这无疑说明高等教育质量堪忧。印度大学整体水平显得平庸,印度没有像哈佛、剑桥那样的世界一流大学,根据USNews2017 最新世界最好大学排名,印度没能上榜Top100。反观整个亚洲地区情况并不是这样,亚洲有好多国家的高校排名前100,日本、中国、新加坡都上榜Top100,例如日本东京大学,排在全球第44 位。对于印度高等教育来说,印度高校还有许多亟须提高和改善的地方。
(五)私立化严重
印度的高等教育系统令人奇怪,一开始,印度的大部分本科学院是由私人机构建立并经营的,同时接受着政府的资金资助,而大学都是公共机构,大多数由国家建立和管理。近年来,情况已经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大众化推动了高等教育私立机构的快速成长,导致国家不能再为众多的私立机构提供资助,政府也就逐渐失去了对他们的控制,这使得这些机构经营更加市场化,更多的是以盈利为目的,忽视甚至放弃高等教育的质量。
三、印度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
尽管印度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巨大,但是情况看起来不是特别糟糕,优化改革,稳扎稳打可能是印度目前最需要做的。同时,在新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印度高等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把握这些机遇,印度这头“大象”完全可以再跑起来。
(一)英文教育系统成熟
英语作为世界官方语言,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同样是近乎普遍的媒介,而印度作为曾经英国的殖民地,继承了英语这一遗产,并将其作为国家官方语言,这使得印度与外界直接的联系变得更加容易。他们能够掌握世界教育方面最新最前沿的动态,购买相关的书籍与文章,开展科学研究;同时也方便了印度与世界教育先进国家的交往与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推进本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人口红利”下的学术人才潜力军
印度有着超过13 亿的人口数量,这是一笔巨大的人力资源,而且到2020 年,超过60%的人正处于青年期,这将是一个有希望的人力资源库,适当良好的高校教育是帮助他们成长为最好人才的唯一工具。借助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印度的潜在人才将逐渐兑现,并且会进一步推动印度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逐渐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印度要做好相关工作,防止“人才外流”。
(三)高等教育投资的激增
在印度,高等教育的投入一直不够充足,一直以来,印度公共教育投入占GDP 的比例就偏低,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近年来,印度政府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金融危机后印度经济增长也有所放缓,后劲不足的问题让印度政府下定决心开始在教育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印度高等教育开始重获生机。
(四)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在加强
21 世纪是更加开放的时代,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内都加强了交流与沟通,教育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增强。印度政府正在借此契机,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积极利用外部资源,加强对本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吸引资金,完善设备,提高师资,推动印度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四、结语
总的来说,印度高等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留下了许多问题。当前环境下,印度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发展,如何改革,如何进行科学规划并监督落实,是印度政府和高校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曼德拉说过,教育是最强大的武器,你可以用来改变世界。毫无疑问,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的脊梁与支柱,而高等教育更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力所在,它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潜力与上限。印度不是美国,更不是中国,独特的历史中,印度一直在找寻自己的模式,对于印度政府来说,任务是艰巨的,站在这个十字路口上,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令人激动的挑战,高等教育的改革与现代化势在必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需要印度政府和人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