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碎尸案件的特点及侦破技术手段研究
2023-10-15韩易浦
韩易浦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天津 300382
在CNKI 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搜索关键词“碎尸”,共检索出文献466 篇(时间为1978 年至2022 年),研究文献内容主要集中在案例分析(占比33.9%)、新技术方法应用(占比22.9%)、法医学分析(占比16.5%)、理论策略综述(占比8.1%)、侦查措施手段(占比6.7%)、法律法规研究(占比5.6%)、现场勘查(占比3.6%)、犯罪心理分析(占比2.5%)等八个方面。其中,以案例分析、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法医学分析内容为主导。碎尸案件的发案特点、作案手法、抛尸条件等经历四十多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侦破技术手段也相应发生巨大变化。对于杀人碎尸案件的研究探索,经历了从指纹、血型、微量物证等证据角度分析思考,又逐步与新技术方法应用相结合的侦破案件新路径的过程。法医检验、指纹检验、痕迹检验、理化检验、文件检验、警犬搜寻等传统技术手段为案件侦破提供了重大支持,而DNA 技术的崛起为人身的同一认定、寻找尸源作出了巨大贡献。时至今日大数据、图侦、技侦、网侦等全新的技术手段,能够挖掘大量时空相关性数据信息,为查明被害人身源信息、锁定嫌疑人,为案件侦破探索出了新的路径。
一、抛尸地点
(一)火车站附近抛尸至2000 年后已经绝迹
1979 年丹东站,1995 年武昌站,1996 年深圳站,1999 年汉口站,2000 年武昌站、上海站、重庆站等发现的碎尸案件,抛尸位置在火车车厢、火车站广场、候车大厅、小件寄存处等。嫌疑人把碎尸块层层包裹伪装成行李,就是想利用火车站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终点站远的特点作案。侦破案件的方法主要是法医推断死者性别、年龄、身长、死亡原因、死亡时间等,民警经过大量走访调查走失人口寻找尸源线索,当时仅靠血型和亲属辨认来认定死者。侦破案件技术如法医检验、痕迹检验、指纹检验、理化检验、文件检验等在碎尸案件侦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寻找尸源过程艰难,仍可以形成证据链锁定嫌疑人。20 世纪90 年代初查询通信信息技术手段已初见端倪。已出现远途抛尸情况,尤其武昌火车站的案件中的嫌疑人是在当地杀人后特意乘坐长途汽车、转出租车到火车站异地抛尸的。直至2000 年后,全国各地火车站广场及火车内抛尸现象已经绝迹。
(二)抛尸江河湖海及污水沟比例最大,交通工具变化较大
通过对于海珍碎尸案、如皋碎尸案、衡水碎尸案、沙河碎尸案、常德碎尸案、卢氏县“三·一六案”、丽江碎尸案等分析,嫌疑人使用的抛尸工具有自行车、拖拉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越野车、出租车等。从以上案件分析,嫌疑人多抛尸于水域附近,一般沿途分多处抛尸,且有交通工具运输。抛尸距离远近受环境条件、交通工具及嫌疑人体能条件限制。据上海市24 例碎尸案件分析,驾车多处跨区抛尸有21 例[1],其中以汽车为主,抛尸距离较远,扔到江河湖海、沟渠、池塘、荒郊野外的比例最大。
(三)抛尸垃圾桶尸块比较分散,郊外垃圾堆尸块相对集中
2007 年武汉碎尸案嫌疑人开车随机丢弃尸块组织,分布在多个垃圾桶、垃圾场、废弃工地等处。2013 年北京碎尸案,嫌疑人先后5 次打出租车抛尸到多个街道垃圾桶。嫌疑人越是近距离抛尸,尸块分布越分散。而在郊外的垃圾场发现的尸块相对集中尚可拼接为一具完整尸体,如2009年洛阳碎尸案中垃圾站发现5 块尸块尚可拼成一具完整尸体。
(四)抛尸下水道、化粪池等是城市聚集地作案特征
城市聚集居住,相对空间小、距离近,嫌疑人作案后为躲避住户及摄像头,直接将碎块冲入下水道毁尸灭迹,此类残忍手段仍有上升趋势。2002年南宁碎尸案、2002-2012 年哈尔滨抢劫杀人碎尸案、2020 年杭州碎尸案,三起案件遇害者均是女性,均存在使用安眠药、绞肉机情节。其中南宁碎尸案和哈尔滨碎尸案均是下水道堵塞,疏通下水道时发现人体组织才报警的,经DNA 检测发现遇害人数不止一人。而杭州碎尸案中女主人的离奇失踪,引起全民关注与猜想,警方调取监控视频、走访搜寻小区的地下车库、窖井、天井等地,确定其未离开小区。收集到案发当天使用自来水超过2 吨的信息,引起警方的注意,终于在抽取的化粪池粪水中检出人体组织,从而确定其丈夫许某利有重大嫌疑,案件终于取得突破[2]。这几起案件中DNA 技术突破层层难关检出死者DNA,确定死亡人数和杀人碎尸现场,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最关键的证据。
二、碎尸工具
以广东30 例碎尸案分析,作案工具主要有菜刀、斧头、小刀、剔骨刀、手工锯、电锯等[3]。以天津50 例碎尸案分析,菜刀、匕首为主要碎尸工具,其中锐器与锯、斧头等两种以上工具同时存在占比例较大[4]。在搜索文献中仅有1 例是罪犯朝死者头部开枪后用剃头刀肢解尸体。
近年来碎尸案中有绞肉机、切割机、碎石机、粉碎机等电动工具趋势。该工具功率强大、购买便利、粉碎颗粒极小、易被嫌疑人用来毁尸灭迹。已有一例嫌疑人将死者骨头磨成粉末,令人细思极恐。国外曾有嫌疑人将尸体冷冻后用碎木机粉碎的案件,作案手段令人发指。
三、毁尸行为
嫌疑人作案手法残忍,为了逃避打击,让人无法辨认死者面目,采取各种毁尸灭迹行为,如用开水烫伤、焚烧、油炸、化学药品腐蚀、砍碎面部、剥皮、剔肉、挖眼球,切掉死者的手指、脚趾甚至生殖器等残忍行为。随着媒体报道和影视剧的演绎,使得犯罪嫌疑人既害怕自己的面目被死者眼睛像拍照似的记录下来,又害怕死者面容、指纹等暴露出身份,所以毁坏尸体部位从眼球到面部然后延伸到手指、脚趾,直至彻底让其消失。
四、其他作案手段
(一)掩埋罪证
2002 年内蒙古碎尸案、2006 年宝山碎尸案、2007 年八钢碎尸案、2010 年衡水碎尸案、2015 年遵义碎尸案等,嫌疑人碎尸后选择人迹荒芜处掩埋,有地窖、铁路、花坛、荒山、防空洞、坟地、树林等。一般都是嫌疑人距离较近或较熟悉的地方。以上案件中,警犬在野外搜寻物证时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冰柜冷冻藏匿
通常家用冰柜有效容积100 升至1000 升不等,具有全封闭、速冻血凝等特点,在多起碎尸案中,冰柜成为藏匿地、抛尸前的中转站。2004 年金昌碎尸案、2007 年北海碎尸案中均有冰柜冷冻尸块情节。其中,北海发现的尸块中检出2 名女性DNA。
(三)焚毁罪证
嫌疑人会焚烧尸块、碎尸现场及抛尸现场以隐蔽罪行。下面以两起彻底焚毁尸块的案件为例进行说明。长春碎尸案中嫌疑人杀害妻子后藏尸家中,每天生火点燃大铁灶时,割一块与塑料一起焚烧,逐渐将尸体全部烧毁[5]。开江碎尸案中嫌疑人杀人后每天半夜将尸块与煤炭一起焚烧,直至尸体全部烧毁[6]。这两起案件虽然无尸体证据,但是其他证据链完整,案件均已破获。
(四)溶毁罪证
嫌疑人使用化学试剂,如具有强烈腐蚀性作用的强酸强碱溶毁尸体逃避罪行。2000 年广东碎尸案,嫌疑人就多次购买浓硫酸和浓硝酸来溶化尸块[7]。
五、辅助作案手段
辅助作案手段如使用药物及清洁剂、干燥剂、除臭剂等。碎尸案中使用的安眠药物主要指安定、艾司唑仑、麻醉剂等,前述已有多起案件涉及。2012 年一起碎尸案件中嫌疑人给有糖尿病的妻子服用多种安眠药物并注射过量胰岛素致死后,实施碎尸犯罪行为[8]。
六、其他物证
(一)来自死者
过去来自死者自身的特征为尸源身份的确认提供了帮助,如文身、伤疤、胎记、假牙、肿瘤、畸形、残疾等特征。而DNA 技术崛起后,确认死者身份更直接更快速。
(二)来自碎尸现场
碎尸的包裹物如床单、被罩、棉胎、衣物及塑料袋、塑料桶、行李箱、纸箱等其他物证往往能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线索。1979 年北京首起碎尸案中包裹物塑料布上的脚印、数字及旧棉胎等都是重要物证,为案件侦破提供了重要线索。当时生产厂家较少,出售地相对集中,通过走访调查厂家及商品销售地就能收获有用信息。而如今生产厂家翻倍剧增,销售地遍布全国,能获得的有效信息减少了。犯罪嫌疑人也越来越狡猾,甚至不再使用包裹物。
七、侦查技术手段
传统的走访调查,需要民警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入户调查询问受害者相关信息,排查失踪人口上百次,跨省走访厂家上百个,耗时又耗力。而如今,传统侦查技术与大数据、网络查询、微博、微信平台相结合,可以大幅缩短获得情报的时间,为快速锁定嫌疑人争取宝贵时间。对于碎尸案件来说,失踪人口数据库、外来人口数据库、无名尸体信息库、DNA 数据库、前科人员信息库、被拐卖妇女儿童数据库等海量信息,能为案件侦破提供快捷有效的帮助。
八、嫌疑人的反侦查手段
嫌疑人通常采用毁坏尸体、焚毁、溶化或掩埋作案血衣物、抛尸他人居所嫁祸等方式逃避打击。而更换衣物装扮、更换交通工具、躲避摄像头成为其案后抛尸及逃离现场的主要伪装手段,作案后一般会采取多次清洗现场、粉刷涂料,新涂水泥地面、更换家具、用汽油烧毁等方式破坏案发现场,隐蔽罪行。
九、法医学分析
碎尸案件的法医学分析,主要是检验尸块是否是人的肢体及组织,判断尸块是否属于同一人,推断死者性别、年龄、身长、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杀人凶器、碎尸工具等。越碎小的尸块对法医学分析来说难度越大。而现在,认定死者身份的证据由DNA 取代了血型,这是极大的进步。如今综合运用最新检验技术如DNA 检验、颅相重合与复原等,先进仪器设备如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等,为碎尸身源的认定、杀人碎尸现场的认定提供了关键证据。
十、碎尸案件的证据链
传统碎尸案侦破的证据有指纹、足迹、文件、痕迹、微量物证、血型等。当前碎尸案侦破证据除上述证据外还有DNA、网上浏览下载杀人、碎尸等视频,笔记本记录杀人计划等、QQ 空间信息、微信聊天记录等大数据记录的时空信息和痕迹,使得碎尸案件的证据链更加完整、联系紧密。
十一、关于死者的分析
(一)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
从文献中共整理分析完整案例36 例,其中:夫妻8 例,情人及姘居关系8 例,陪侍女8 例,陌生人抢劫杀害5 例,熟人5 例(其中3 例同为租房客),借贷纠纷1 例,网约网友1 例。被害原因综合来看以感情纠纷占首位,其次是钱财纠纷,其他抢劫、强奸等占少数。其中陪侍女、网友等身份特征,更容易被诱骗进入犯罪嫌疑人的圈套。
(二)遇害地点
上述案例中发生在受害者家中11 例,出租屋9 例,嫌疑人家中9 例,野外4 例,酒店3 例。出租屋和酒店遇害多与外来人口有关。
十二、结语
经综合查阅文献,本文认为,碎尸案件侦破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室内杀人碎尸地点多为卫生间。现场勘查重点发现卫生间内、外的微量血迹及人体组织。无尸体案件应重视化粪池物证的收集。室外碎尸现场应注意尸块上附着物的提取。第二,失踪人口、无名尸体、外来人口、出租房屋等数据库信息须及时更新,才能提供准确有效的帮助。第三,不要误判嫌疑人单独居住的信息。排查时发现嫌疑人与父母或妻子同住要慎重排除嫌疑。应多方调查是否另有出租房或地下室,是否具备作案条件。第四,侦破“无尸体”命案人员应重视电动粉碎机、切割机、研磨工具及大型冰柜、化学药物等购买及使用信息。第五,应注意嫌疑人网上浏览下载痕迹、聊天、购买信息等证据的收集。第六,加强出租房屋及外来人口的管理。多起案件中的嫌疑人租住高档别墅,诱骗女性并实施抢劫杀人,亦有同为租房客觊觎他人钱财而实施犯罪的案件。第七,杀人碎尸动机以感情纠纷占首位,其次是钱财。要注意关系人的相关时空信息挖掘。第八,陪侍女、网友等身份,更容易被诱骗,交友须谨慎。第九,媒体与网友的过分关注为案件的侦破带来巨大压力和社会极大的反响,应注意舆情防控。
综上所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侦查技术人员勘验好中心现场,摸清因果关系,综合运用最新技术手段,搜寻特定时空的物品、痕迹、信息数据等证据,一定能将凶手绳之以法,为死者申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