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域下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

2023-10-14宰丽娟刘增升谷艳常馨月

东方收藏 2023年8期
关键词:非遗创新路径

宰丽娟 刘增升 谷艳 常馨月

摘要: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重要代表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兴于明初,盛于清代的乾嘉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与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为全国三大木版年画。文章通过对“非遗”视域下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与创新路径的研究,进行相关梳理和归纳,望能够为业界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杨家埠木版年画;非遗活化;创新路径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据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时,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的习俗,到宋代则演变为木版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便是现在的年画了。年画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祇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中国老百姓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创新、改良,形成了丰厚的民族工艺文化传统。其体裁广泛、想象丰富、重用颜色、线条粗犷、风格纯朴,历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杨家埠木版年画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扶持,繁荣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6年,杨家埠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一、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概况

(一)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种类归纳

杨家埠木版年画题材涉猎广泛、内容包罗万象,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它服务于广大民众,具有表现老百姓日常生活和寄托情感的作用。通常来说,杨家埠木版年画按张贴位置可分为门神类、炕头画类、窗帘画类、中堂画类、实用年画、条屏画类等;按题材分类,则有神像类、童子类、美人类、民间风俗生活类、神话传说类、花卉类等(见表1)。

(二)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

早在清乾隆年间,杨家埠便已有“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画版数万”之说,在我国年画艺术创作领域自创流派、独树一帜。归纳其艺术特征,主要包括:构图完整、饱满、匀称;造型夸张、简练、粗犷、朴实;以大胆浪漫的想象力和富有寓意的手法表现主题;年画内容分类与张贴位置统一;广泛吸纳其他地区年画的长处而又充分保持自己的地域特色。

笔者在此从色彩搭配、图案构成、题材寓意三个方面来做进一步的分析:

1.色彩搭配

杨家埠木版年画具有色彩鲜艳、装饰性强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将红、黄、绿、黑、紫作为年画创作的主要色彩,而以这些色彩组合而成的图案,符合广大民众的日常审美习惯,因而深受大家喜爱。

2.图案构成

杨家埠木版年画构图饱满,图案讲究完整对称。例如经典的灶王爷年画,中间主位灶君怀抱玉笏,两童子分立左右,众神脚下有灵兽脚踏祥云,向右飞奔。整体布局满而不乱,且画面注重留白,颇有章法。

3.题材寓意

“巧画士农工商,描绘财神菩萨,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不分南北风情,也画古今轶事。”从这首打油诗我们可以一窥杨家埠木版年画当年的盛况。它通过隐喻、象征或谐音等手法表达辟邪驱灾、迎福纳祥的主题,往往呈现出非常浓厚的地域和时代特色。杨家埠木版年画从最早的逢年过节图个吉利,有门神、财神、寿星等辟邪招福的主题外,后来也逐渐衍生出山水花鸟、历史文化故事等文艺题材。

根据笔者的考证,杨家埠木版年画的题材有八仙聚会、和合二仙、丹凤朝阳、灶王爷、岳飞传、八仙过海、牛郎织女、五业兴旺、金玉满堂、连年有余、花果山、单刀赴会、华容道、空城计、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五子登科、钟馗捉鬼、财神、五福堂、喜迎新春、六合同春等内容,可谓蔚为大观。

(三)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独具特色,那么,如此富有魅力的作品是怎样产生的呢?归纳起来,需要经过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数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有误差(见表2)。

制作前,年画艺人先用柳枝木炭条、香灰作画,名为“朽稿”,在此基础上再完成正稿,描出黑线稿,反贴在刨平的梨木或棠木版上供雕刻,分别雕出线版和色版。然后再经过调色、夹纸、兑版、处理跑色等,进行手工印刷。等年画印出来后,还要再通过手工补点上各种颜色进行简单描绘,才能最终得到生动精美的杨家埠木版年画。整个设计制作流程环环相扣,生产出来的年画在注重写实同时更追求意境审美效果,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二、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据有关方面统计,杨家埠年制作的木版年画高达2000余万幅,远销全国各地以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随着时代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展面临种种挑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有所弱化。这是多重因素导致的,主要包括:一是传统年画题材缺乏新意、表现形式单一,无法满足新时期家居装饰的需要;二是人才匮乏,除尚在世的数位老艺人外,如今能够系统并真正掌握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技艺和艺术精髓的传承人并不多,这就直接影响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存续;三是电子印刷技术对手工年画产生巨大冲击;四是传统年画艺术的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年画产业整体发展缺乏具体实施的“活化”发展路径,可持续发展面临“瓶颈”。

(二)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与创新路径探究

面对上述困境,杨家埠木版年画行业从业者忧心忡忡,但也十分清醒,多年来进行了种种努力,众多有识之士积极地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保护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笔者也根据自身的调研情况,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1.以高校教育资源为依托,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了解、爱上杨家埠木版年画。以潍坊理工学院为例,该校与杨家埠民俗文化古村距离不远,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合作优势。作为本土高校,潍坊理工学院可以与地方政府、年画行业共同构建非遗文化保护、合作、交流和发展的平台,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学术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邀请杨家埠木版年画非遗传承人进入校园进行授课和展演,高校专业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杨家埠民俗文化古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切实感受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巨大魅力。双方在此基础上开展互动教学实践,促交流、促学习、促传承,切实推动杨家埠木版年画相关产业的发展。在高校中推行非遗保护工作,有利于增强师生们的文化自信心理与文化自觉心理,促使他们深入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2.以更具时代感的眼光推动年画的传承保护和跨界融合,开展科技赋能非遗文化领域的新尝试,通过数字形式,以多角度、新方式传承杨家埠年画文化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怀。如运用数字化创新手段对现存的老年画作品进行信息采录、存档、传播,实现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数字化保护、创新性发展。

三、小结

数百年来,一块块古老的刻版、一张张精心制作的年画,共同见证了中国老百姓生活的变迁,也叙说着经历时间冲刷始终未变的过年情怀。因此,杨家埠木版年画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们看来,“非遗”并不仅仅是通过强制保护手段使其不至失传的古老技艺,更是切实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日常之美。只有让这类传统手艺走入更多的生活日常,具有传统特色的国潮才会迎来新生。

参考文献:

[1]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东南文化,2021(03):6-11.

[2]苑利.保护非遗,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永不断流[J].教育家,2019(10):10-11.

[3]荣树云.社会转型中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人类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

[4]孟小锋.高校美育中民间版画的传承与创作探究——以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1(23):156-157.

[5]韩明.潍县年画《大灶王》图像研究[D].山东大学,2021.

[6]王美红.杨家埠木版年画视觉语言研究[D].上海大学,2017.

[7]孙发成.非遗“活态保护”理念的产生与发展[J].文化遗产,2020(03):35-41.

[8]邹竑勃. 杨家埠木版年画视觉符号解构及其设计转化[D].青岛理工大学,2022.

[9]于璽.杨家埠木版年画艺术特色及传承发展策略探究[J].艺术评鉴,2021(12):36-39.

[10]高明伟,陈隶静.论杨家埠木版年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色彩特点[J].装饰,2010(05):122-124.

[11]陈加强. 杨家埠木版年画装饰特点与现代语义表达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

[12]滕鲁宇. 全域旅游视阈下木版年画在文创产品中的视觉转化[D].武汉纺织大学,2021.

[13] 王巨山.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及博物馆化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7.

[14]王慧敏,孔斐.基于杨家埠木版年画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开发[J].设计,2022,35(03):118-120.

[15]卢琪琪. 杨家埠木版年画艺术的数字化演绎与呈现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20.

[16]]周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行为研究——以山东青州为例[D].曲阜师范大学,2014.

[17]韩君. 文化生态视角下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D].青岛理工大学,2019.

作者简介:

宰丽娟(1991—),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刘增升(1985—),男,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管理。

谷艳(1990—),女,汉族,山东临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常馨月(1994—),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非遗创新路径
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