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策略

2023-10-14王明玉

今天 2023年23期
关键词:知识点信息技术活动

王明玉

(景泰县喜泉镇兴泉小学 甘肃 景泰 730400)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部分教师没有重视学生能力发展,而且教学方式单一化,导致学生无法产生较强的数学学习兴趣,无法增强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面临着较大的学习难度。结合小学生存在的数学学习问题,教师需要转换自身的教学观念,从创新角度出发,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质量,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创造更好的环境氛围。如此学生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逐步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增强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并能够形成较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1.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单一化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会因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而采用说教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而导致其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知部分基础知识,然后再结合基础知识进行练习活动。这样的情况也使得学生很难主动思考问题,学生也容易出现抵触心理,并难以掌握较高效的数学学习方法。而且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也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许多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实际感受,也难以设计出吸引学生的数学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其学习效率也会不断降低。既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也会让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加上小学生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学生们很容易因不理解而出现知识漏洞,并容易积累较多的学习问题,影响自身的数学基础形成。没有好的学习基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其学习难度也会越来越大。长期面对较大的学习难度,也会让学生出现挫败感,不利于学生性格的较好发展。

1.2 未注重互动交流

很多教师未注重课堂上的互动交流,使得整体的数学课堂较严肃,氛围紧张,学生情绪不高,不利于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部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已经习惯了单方面的教学讲解,因而很难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忽略学生的实际感受,很难运用语言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表述想法,只能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教学安排和引导,无法打造高效率的数学课堂。而且不少教师也没有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各种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既无法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也无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进而导致学生出现了思维固化问题。长期以往,教师也会因忽视活动交流而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也会产生畏难心理,并不敢主动与教师交流。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也会增加教师的备课难度,教师将无法从学生的能力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活动,无法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

1.3 教师缺乏信息意识

近几年,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与重视,但是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地位让很多教师一时无法改变观念,依旧以学生成绩的高低为重点,这就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也不利于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除此之外,在信息化的时代,仍有很多教师没有很强的意识借助网络去搜集一些数据信息来辅助自己的工作,同时也有的教师无法熟练掌握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并运用到教学工作中等等,这些都不利于信息技术融入至小学教育之中,甚至还有一些教师忽视了信息技术的存在以及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从而导致在日常工作中,无法最大程度上发挥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作用。

2.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并未出现自我意识萌芽,还保留着幼儿阶段的部分特点,比较贪玩,好奇心也很重,且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规则意识不强,容易出现扰乱课堂学习活动的情况。而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虽然有了较强的规则意识,但其缺乏较强的学习意识,理解能力也较弱,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较多的问题。不仅如此,小学生也存在情绪化问题,其兴趣爱好会对学习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学生兴趣较高时,其也能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并积极思考相关的问题。但其兴趣较低时,学生也会出现被动化学习状态,并会出现走神和注意力不集中情况。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在不断的成长发展,其学习活动也会对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无法较好地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也会出现挫败心理和自卑心理,并容易出现抵触学习活动的情况。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也渴望被认可、鼓励,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依赖性。

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须遵循的原则

3.1 实效性原则

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帮助教师优化日常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1]。但信息技术只能发挥辅助功能,无法取代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教师也需要注重实效性原则,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率的数学课堂,不能过度的依赖信息技术。同时教师也需要精简信息化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能力发展需要以及数学教学重难点角度出发,合理安排课堂中的信息化教学时间,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内容的促进作用。如此教师也可以避免过度使用信息技术的问题,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打造更具多样性、实效性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实效性原则为基础,教师也能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调整教学内容,既能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能精简信息化教学内容,运用少而精的信息化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探索学习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3.2 启发性原则

运用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打造更具多样化和创新性的数学课堂,但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较弱,因而在引入信息化教学内容时,教师也需要遵循启发性原则,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让学生们能够适应信息化教学方式,使学生们能够在信息化教学活动中改变认知与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在不断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教学方式,并运用信息化教学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解决、运用能力。如此一来,学生们也能改变固有认知,转变对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以启发性原则为基础,教师也能指引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让学生主动的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并以信息化教学内容为核心,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

4.1 引入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借助信息技术的便捷性,教师可以引入游戏活动,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认知数学学习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比如在学习计算运算部分内容时,机械化计算练习很容易让学生出现抵触心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教师便可以将计算问题和游戏故事相结合,构造趣味化的游戏模式,让学生们通过攻克关卡的方式完成游戏活动。而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也能给予学生积分奖励和游戏称号,让学生们产生较强的成就感。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以及第三单元《小数乘法》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数学大闯关”为主题,引导学生开展计算练习游戏活动,让学生们结合自己掌握的计算知识进行“闯关活动”,让学生通过基础计算、纠错活动、检验活动、趣味填空等活动检验自己的小数计算运算能力。有了游戏活动的吸引,学生们也会主动的参与计算练习活动,并能够结合不同模块的游戏活动学会从不同角度出发认知计算规律,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而且在游戏环节之中,学生也能强化认知、巩固计算基础、树立符号意识,并能够灵活地运用符号进行运算计算活动,实现自身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如此一来,教师也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并能够以游戏活动为基础打造更适合学生的轻松化课堂,让学生们真正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4.2 构造立体模型,培养空间观念

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抽象化的内容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既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也能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学习空间几何内容时,很多学生都会出现无法构建立体模型的问题,进而难以结合掌握的基础知识解决几何问题[3]。而教师也很难运用平面图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不少学生出现了畏难心理。缺乏空间想象力和空间观念往往会使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难度,学生也很难产生较强的立体几何学习兴趣。运用信息技术中的3D 成像功能,教师能够更直观的展现出几何立体图像,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加强理解,帮助学生构建立体模型。在不断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对立体图形有更多的认知和理解,并能够慢慢形成空间想象力和空间观念。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引入3D 几何视觉视频内容,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强化认知和理解。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部分内容时,很多学生会因较难理解“无盖的水桶”概念而无法计算出表面积。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教师运用3D 可为学生展现“无盖水桶”模型,让学生们理解“无盖水桶”其实就是没有上底面的圆柱体,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解题运算活动。如此一来,学生也能在信息化教学的帮助下,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并能够独立的构建数学立体模型。同时,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们也能克服畏难心理,并能够学会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提升自身数学核心素养能力。

4.3 拓展教学内容,锻炼学生能力

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教师也需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拓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综合化角度出发理解数学知识。如此学生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所学的知识点联系起来,逐步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实现自身学习能力水平的提高[4]。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教师也能将相关的知识点糅合,设计更适合学生的综合化学习内容,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强化认知与理解,实现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点拓展,联系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帮助学生强化认知理解,让学生们能够从综合化角度出发计算面积,将各种面积公式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计算和解决问题能力。如此,学生也能在掌握多边形面积的基础上复习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面积公式知识,逐步的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其次,教师也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生活情景模式,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在情景模式之下,教师也能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实现学生运用、解决能力的不断发展。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引入一些生活常识,并将生活常识和数学知识点融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点的基础上积累较多的生活常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通过有效的拓展训练,教师也能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4.4 抓住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学习问题的关注,还需要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教学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重难点内容,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5]。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内容帮助学生从整体角度出发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预习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能运用思维导图为基础,降低学生的复习难度,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明确某单元的重难点和易错点,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练习活动。其次,教师也可以运用微课教学强化重难点,并通过沟通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微课内容,活跃课堂的氛围。在引导学生观看微课教学视频时,教师也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避免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问题。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视频引导学生理解年月日概念,并串联时间进率知识点帮助学生强化理解。如此一来,学生也能结合微课教学视频理解年月日的构成,并能够分清时间进率和年月日之间的转换方式。以微课内容为基础,教师既能运用生动的视频内容帮助学生加强理解,也能运用视频内容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微课视频的帮助下,学生也能更快掌握知识点。而且教师也能将微课教学视频上传学校线上平台,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理解情况再次观看微课视频内容,便捷学生的复习活动。

4.5 收集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需要及时转变传统观念,从只依靠教材资源转变到依靠于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为更好地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充分的教学素材并进行筛选,并融入到课堂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比如,除了单纯的让学生完成课本中的课后练习题之外,还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拓展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与思考,达到夯实基础与拓宽思路的效果。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找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例如,现有100 吨的钢材,若想用35 辆车运输,需要运4 次;那么105 吨的钢材用7 辆车需要运几次?再比如食堂里面有50 公斤的米,预计20 天吃完,但是后来每天都比预计的多吃2 公斤,那么这些米够吃几天?

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在上面搜集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贴近生活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还可以提高解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综合能力。比如在进行“小数乘法”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例子来让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比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小明要去购买一些文具,需要买3 个2 元的笔记本,5 只2.5元的圆珠笔,1 个11.5 元的笔袋以及1 个1 元的橡皮,那么小明需要花费多少元?”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这些物品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从而更高效地掌握相关知识点。信息技术既可以方便教学,还可以将单调的教学模式变得多元化,也可以将复杂的问题与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

结论

信息技术具有较强优越性和便捷性,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合理运用,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打造更适合学生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在信息化教学活动之下,学生们也能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发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并能够不断积累数学基础知识,实现自身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知识点信息技术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一张图知识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