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什么·怎么接:幼小衔接的理性思考*
——以“认识11~20各数”为例
2023-10-14刘晓萍
□刘晓萍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重要转折阶段。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把“坚持双向衔接”作为幼小衔接的基本原则,要求幼儿园与小学协同合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促进儿童顺利过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也表明,新课标更加注重幼小衔接。同时,就学习视角来讲,幼儿园到小学的良好过渡经历,能够为儿童带来丰厚的“资本”,让他们拥有适应变化的能力,从而在面对不确定性状态时能够保持理性。本文以“认识11~20 各数”的教学为例,阐述小学数学教学如何用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方式,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数学课程,为儿童解决幼小过渡难题,澄清幼小衔接工作中的实践误区。
一、追问衔接什么,理解育人价值
幼小衔接课程是基于儿童认知规律与发展水平设计的一体化课程。就数学学习来说,其育人价值指向让儿童更好地理解数学,用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语言更好地观察、思考、表达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若以育人理念考察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区别,从中分析差异背后的断层,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从教育目标来看,幼儿园将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有用与有趣作为教育目标,小学则将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三会”等作为教育目标。前者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活动体验,后者注重学生的知识理解、建构与核心素养培育。从教学内容来看,尽管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在具体的数学内容方面有一定重合度,但前者的数学知识散落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后者则是以数学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内容,每个学段的主题有所不同。从教学方法来看,幼儿园基本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玩乐中参与学习,而小学则选择能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情境、问题、任务,让他们在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形成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二、探寻怎么衔接,实现数学育人
数的认识肩负着数学启蒙之责,历来被视为数学学习的基础。其中,“认识11~20 各数”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开启小学数学学习的首个重难点。因此,如何以该内容的教学实践路径彰显衔接的价值取向,帮助儿童从过往的“幼儿”角色过渡到新的“学生”角色,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一)缓坡度:在生活化活动中自主生成“计数单位”
“加强了学段衔接”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五大变化之一,其中,幼小衔接是学段衔接的重要方面。《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指出,学生应“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入学适应期,利用生活经验和幼儿园相关活动经验,通过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学习简单的数学内容”。因此,在衔接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内容的设计、学习素材的选择、学习经验的链接等,在内容上减缓坡度,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学习认数。
通过幼儿园的数学学习,一年级学生对11~20 这10 个数并不是一无所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数、读、写20 以内的数了。那么,这些看似十分简单的内容,如何进行衔接教学呢?教师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按“什么都不会”进行教学;另一种是当作学生“什么都会了”,教学时一带而过。然而,无论选择哪一种处理方式,都存在局限性。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融合两种处理方式的合理之处,从而培育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等核心素养。
【教学片段1】
教师以“百草园·数世界”的生活情境导入,带领学生数柿子。教师先让学生按照1个、2个……5个,数出百草园中柿子的数量,再让学生数出“这一堆柿子有多少个”。接着通过用小棒摆出数量5的活动,顺利激活学生关于数的表示经验,引导学生用1个1个数、2个2个数等方式数出12个柿子,然后摆出数量12。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从数量抽象出数的过程,在数数中产生了10 个10 个按群计数、数数的需求。
数(shù)源于数(shǔ)。因为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需要,数的抽象得以逐步形成和发展。在小学一年级认识11~20 各数的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对“一”和“十”两个计数单位的认识,引导他们从感性认数向理性认数转变。具体而言,教师要让学生围绕“计数单位”“十进制”“位值制”等基本概念、原理深入理解数的意义,以此开启关于整数的意义、整数大小的比较、整数四则运算等的学习;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数感、符号意识,为后面学习100 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大数的认识奠定基础。
在教学片段1中,教师没有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而是从学生已有的数数经验出发,先让学生在数1 到10 时,回顾1 个1 个数、2 个2 个数、5 个5 个数等数数方法,然后创设“如何让同学一眼就看出12根”的摆小棒活动,促使学生关联摆、数、写、读。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数数经验、10 以内数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将“0~9 的形成”与“计数单位的建立”两个认数的本质逐渐融入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先引导学生运用熟悉的素材进行数数活动,经历从数量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体会数是数出来的;接着让学生在用学具小棒摆数的活动中,感悟数的表达方式的进阶,即从1个1个数、2个2个数等直接数出结果的方式,进阶到先数出10个一,再合成1个十,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十进制”,初步体会“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则,从而初步建立对“一”和“十”这两个计数单位的认识。
总之,教师遵循了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11~20各数,并利用学生已有的认数经验自然顺延,引导学生思考:比10 大的数和之前学过的10 以内的数相比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如何理解这些数?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看似是在缓慢爬坡,其实质是思维的不断进阶。
(二)缓进程:在活动化思考中主动建构“十进位值制”
教学中,教师需要正视学生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入学适应期,满足学生“玩中学”“做中思”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幼儿园相关活动经验,通过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想方法。杜威提出:思考意味着有了一种见解以后先将它搁置一下,再思索一番。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放缓学习的进程,让学生通过多元表征,经历思维活动过程,以自己的视角合理阐释数学知识的“是什么”与“为什么”。
【教学片段2】
活动1:教师提出问题:12 个柿子可以通过摆12根小棒来表示,那么,怎么摆小棒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是12根?
活动2:教师进行示范,先拿出1 根小棒,直接指出它表示“一”,再数出10 根小棒并扎成1 捆,指出它表示“十”,引导学生理解1 捆小棒有10 根,既是10个“一”,也是1个“十”,于是得出“10个一是1个十”。
活动3:学生在摆12根小棒时,有2个2个摆、3个3个摆的,也有摆成2个5根和1个2根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摆能一眼看出是12 根”,让学生意识到可以摆成1捆和2根;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说说这样摆的特点与好处,让学生在多种摆法中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活动4:教师出示11、13、15、16 等数,提问:你会摆一摆、数一数吗?鼓励学生借助小棒表征这些数的意义,强化对“一”和“十”这两个计数单位的认识。
活动5:教师提问:原来有1 捆小棒和9 根小棒,数一数,添上1 根小棒以后有多少根小棒?在学生数出有1捆小棒和10根小棒以后,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表示10根小棒更好。
在“认识11~20 各数”的教学中,小棒对于表示数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帮助学生理解“10个一是1 个十”这一难点的支架,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用具。在教学片段2 中,教师利用小棒扎10 根为1捆,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帮助学生感悟“认识11~20各数”涉及两个计数单位——“一”和“十”,它们的关系是“10个一是1个十”。
又如,在数20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活动5,让学生数出1捆小棒和9根小棒再添1根小棒是1 捆小棒和10 根小棒,进一步理解满10 根小棒应该扎成1捆,2个10根即2捆,也就是说,2捆表示2 个十,从而渗透之后学习加法计算时的“满十进一”。
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大多经历的是以游戏和体验为主,综合性和活动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因此,衔接阶段的教学仍要注重采取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为了在学生的活动学习与分科学习之间建立缓冲带,《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都强调要引导学生在游戏、操作、体验等活动中,通过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学习简单的数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教学片段2 中,教师利用丰富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感悟数概念中的“进率”“计数单位”“位值原则”的数学本质,为后续学生认识整数、小数和分数奠定了基础,也为数概念的自然生长积累了基本活动经验。
(三)延内容:在游戏化练习中发展数感
关于“数的认识”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强调两个方面:一是突出对数的意义的理解,二是突出数感的学习与培养。同时提出:“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初步感受数学表达的简洁与精确,增强好奇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认识了“一”和“十”这两个新的计数单位后,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去看一看1包卷纸、1盒鸡蛋、1 捆铅笔……既强调了“10 个一是1 个十”的关系,也让学生初步感受了按群计数比较便捷的道理。
之后,教师设计了以下几类练习:第一类是利用直尺上有序排列的数,让学生通过正着读和倒着读,厘清20 以内数的顺序,感受数的大小关系,感悟十几和一位数之间的联系。如教师设计了“给数找家,厘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游戏,提问:“15的前一个数是几,后一个数是几?”让学生看着尺子回答。第二类是让学生通过“估一估,数一数”的活动,增强对十几的感受;同时体会每满10 个圈一圈,可以很快数清物体的个数,再次感受“十”作为计数单位的作用。第三类是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将几张含有数的生活情境图,如公交车、红绿灯、电梯等场景,用一个故事串联起来,从而让学生了解这些数在不同情境中表示的意义,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第四类是开展数数、看看、比比等活动,让学生分别数出10张纸和20张纸,看看它们各有多厚,并用手摸一摸,借助厚度的比较,认识20张纸的厚度等同于2个10张纸的厚度,从而在简单推理中发展数感,体会20里面有2个十。
综上所述,在基于幼小衔接的“认识11~20各数”的教学中,通过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具身操作、思维活动,学生的认数方式从依赖具体数量,逐步走向以“计数单位”“十进制”“位值制”等核心概念为统领的抽象数数。由此启发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幼小衔接需要做到:第一,洞察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断层。第二,用游戏化、活动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本质。第三,在学习重难点处放缓坡度、放缓进程,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