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新课标意义下的教学方式
——孙晓天教授访谈录(九)
2023-10-14孙晓天邢佳立
□孙晓天 邢佳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颁布后,相关讨论日益细化,一线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新要求也日益明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线教师关注的问题逐步转向在新的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学方式该如何转变。围绕一线教师的关注点,我刊执行主编邢佳立(以下简称“邢”)再次对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孙晓天(以下简称“孙”)教授进行了访谈。
邢:孙教授,前面我们讨论了新课标意义下的教学方向问题,分析了教学方向的内涵和意义,探讨了教学方向与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教师是在实践中把握教学方向的主体,等等。当下,一线教师非常关注有关教学方式的问题,期待您能围绕这方面的内容继续为我们解惑。我的问题是,您认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与新课标意义下的教学方向相匹配呢?
孙:一般来说,只要教师对新课标有基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明确教学方向,那么教师在结合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特点及他们熟悉的生活的基础上,所采用的任何教学方式,都可以认为是合理的教学方式。就像我以前说过的那样,关键在于方向,一旦方向找准了,以我们教师的专业能力,他们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可以有广阔的空间和足够的裁量权。
邢:那教学方式上是否有基本的规范呢?在与读者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不少教师担心,如果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尽情发挥,教学会不会乱套?
孙:我说教学方式有“广阔空间”时,其实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找准方向”,或者说是对准课程目标。如果没有这个前提,那确实可能会乱套。为什么有了这个前提就不会乱套了呢?与上一次谈到的教学方向问题一样,是由于课程目标对教学方式的引领作用。
我们知道“三会”是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以“三会”中的“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即“数学眼光”为例。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作为核心素养的“数学眼光”,其背后站的是数学抽象。我们也知道,数学抽象是以抽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对象的,换句话说,数学抽象就是要一步步脱离真实世界,去发现一些真实世界里没有的东西的思维活动。“找准”这一点之后,再想象一下,如果在教学时通过讲授,以直截了当的方式“教”给学生什么叫数量关系、什么叫空间形式,结果会怎么样呢?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学生可以学会,能做出数学题,考试成绩可能也还不错,但对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哪里、有什么用等,仍然懵懵懂懂。也就是说,他们虽然有了“纸上谈兵”的能力,但缺少锻炼数学“眼光”的机会,结果往往是一旦不用考试了,那些“能力”多半就从记忆里渐渐消失了。
我们反复强调,核心素养是指那些能伴随学生进入成人社会的“持久的能力”,至于以“直截了当”的方式获得的某些与考试成绩关系更密切的能力,显然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并不大。因此,要想从小学就开始培育学生长大成人之后必须具备的数学眼光,就一定得从真实世界开始教学。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发现蕴含在真实世界中的抽象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任何以“直截了当”或“高效”为特征的教学方式,都无法让学生经历“动态和应用”的过程。
这里虽然只谈了“数学眼光”,但事实上已经说明了课程目标具体是如何引领教学方式的,也给出了教师在“找准方向”的基础上,在教学方式上做出裁量的前提,以保证教学方式既可以五花八门,又不会“乱套”。
邢:孙教授,您的意思是说,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不能以教师个人的教学偏好或经验为前提,其中“找准方向”是在教学方式上允许各行其是的一个准则。就像您前面提到的那样,要看清“对准哪里”“为了谁”的方向以后再出发。不过现实中,教师个人积累的教学经验对个体教学方式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因为我本人做过多年一线教师,所以对这一点更是感同身受。那是不是教师已有的传统经验也可以与新课标指引的教学方向融为一体呢?还是一切都要另起炉灶?
孙:这个问题有点尖锐,不过还是比较容易回答的。我们已有的传统教学方式中当然有可以与新课标指引的教学方向融为一体的部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启发式教学方式。
启发式是在孔子的时代就开始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足以称得上传统,也足够经典。在位于北京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院子里有一组雕塑,形象地展现了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场景。其中作为老师的孔子是坐着的,不那么显眼。比较引人注目的是那几个站在孔子面前正在比比画画、侃侃而谈的年轻人,他们是孔子的学生,如果不是人数有点多,倒是和我们教室里的老师有点像。这个教学场景肯定是雕塑家的想象,但基本符合历史事实,其根据是《论语》本身就是孔子和他学生的言论集。《论语》成书的过程大体上是孔子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甚至是“比比画画”的争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再由孔子进行提炼概括,最后由学生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显然,《论语》的内容包含着孔子学生的贡献,属于集体的智慧。
今天的启发式教学基本沿袭了这一传统。作为一种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串主导下,以学生的积极思考推进学习进程的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已经成为极具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教学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提到的需要“大力推进”的教学方式中,第一个就是启发式。我们心目中的那些“好”老师,差不多都是启发式教学的行家里手。
以北京的吴正宪老师为例,她是全国名师,曾两次获得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直在扎扎实实地推进启发式教学。在她的课堂上,她一个接一个地向学生抛出问题是一种常态。她抛出的问题中,有的是经过事先精心准备的,有的是在课堂上审时度势随机生成的,但所有问题的共同特征是都与yes或no无关。吴老师从不自己揭晓答案,而是全神贯注地对学生进行观察和引导。注意这里的引导是指适度的引领,而不是那种倾向性非常明显的暗示。每每有哪个学生的想法与她预设的结果接近或契合时,她就会及时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之间的讨论中,通过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使大家共同接近或最终揭晓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或一种具体的数学方法。即使在灌输式教学大行其道,以“又对、又快、又准”为目标,讲究“高效”的年代里,她也一直坚持自己的主张,并自然地融入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儿童数学教育思想”。
吴老师的启发式教学“对准”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目的在于为学生“创造适合的学习机会,为学生的未来奠基”——引自《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我们现在清楚了,独立思考正是培育核心素养的源泉。在这个意义上,传统的启发式与新课标指引的教学方向完全契合。在新教学方式丰富多彩、层出不穷的今天,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启发式仍然是新课程标准意义下教学方式的重要选项,说是首选亦不为过。
有调研结果显示,在启发式教学与《课程标准》的教学方向融为一体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教师提出的问题难以起到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作用,另一个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缺少必要的耐心。分析起来,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与考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有关,一旦要追求“高效”,学生用于思考的时间就会被视为一种奢侈的“浪费”。调研中发现,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迫不及待自问自答的现象比较常见,这恰好印证了这一点。因此,传统启发式教学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其形式或流程。启发式能与新课标指引的教学方向融为一体,关键在于以学生的积极思考、独立思考为目标,把“对准哪里”和“为了谁”等问题考虑清楚了。离开这些,启发式就是再经典,也有可能是“形”存而“实”亡。
更进一步思考,如果我们连自己相对熟悉的启发式都不能做到得心应手、恰当运用,那么当需要面对其他不那么熟悉但却更富于创新意义的新教学方式时,我们该如何面临挑战?所以,就从真正的启发式做起,沿着“对准哪里”“为了谁”的方向,踏踏实实地挖掘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经验的创新意义吧。
邢:吴老师的经验真值得我们借鉴。“启发”这一本土的优良教学传统应当成为一线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首选。您刚刚提到的“自问自答”现象的确是切中要害。如果学生知道老师在提出问题之后早晚会告诉他们答案,那么他们可能就不会去认真地独立思考了!在运用启发式的过程中,把方向找准,把为什么要倡导启发式的原因弄清,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将传统经验与新的《课程标准》指引的教学方向融为一体。孙教授,您能再向大家介绍一些教师可能还不太熟悉的新教学方式吗?
孙:好的。启发式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是由教师提出的,而新教学方式之“新”,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把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纳入教学进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以及《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里提到的还真不少,有必要捋一捋,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这些方式已经成为新时代、新教学的基石。
2019 年,党中央、国务院在习总书记提出的“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这两个文件中,先后增加了“情境教学、研究型学习、项目化学习”等方式,进一步丰富了与探究式有关的具体教学方式。
2022 年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根据上述讲话和文件精神,提出了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大单元教学,以及主题化、项目式等综合性学习,并提出了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生活化、游戏化、活动化学习等有针对性的方式,对教学方式继续作出细化。
上面提到的所有教学方式,都有坚实的政策保障,有扎实的理论依据,也符合国际基础教育教学发展的总体趋势,都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敞开了大门。其中像“做中学”“项目化学习”等方式,都是经过较长时间、较大规模的实践验证之后才被写入《课程方案》的。
《课程标准》全面遵循了上面提到的所有教学方式,并将其概括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细节在这里不再重复。
以我个人有限的教育经验来看,在教学方式方面,我们从未经历过重视程度如此之高、形式如此丰富的发展期。我认为当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学环境最为理想的时期,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实践创新资源最丰富的时期,当然,也一定是教师个人成长的最佳机遇期。“机不可失、时不我待”这些词用在今天,真的是恰如其分。
邢:谢谢孙教授,今天您不但为我们解了惑,还让我们从另一方面感受到了当下做一名小学教师的幸福。我们下次继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