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间性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维度与路径研究

2023-10-14阴雅婷方宇森

新闻爱好者 2023年9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国家形象

阴雅婷 方宇森

【摘要】文化已成为国家形象叙事框架能否成功的关键,文化间性是多种文化之间对话交往的前提条件,从主体间性到文化间性再到“转文化”间性是国家形象传播的内在诉求。国家形象是基于文化间性理论意义生成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多维框架体系。本文基于文化间性、转文化理论,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中的“自塑”“他塑”“间性”等维度,研究了挖掘中华文化元素、拓展泛媒介化空间等文化间性视域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路径。

【关键词】主体间性;文化间性;转文化;国家形象

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一个代表性研究范式,其认知基础是主体性,主要研究完整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指的是“自我”与“他者”各个主体之间是交互对等的关系,同时,多元主体也可以作为多种声音,共存于同一个共同体之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1]。”马克思的交往观建立在生产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指的是交往主体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交往行为。哈贝马斯认为,主体性只有在“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交互关系中才能得以体现,即以交往理性构筑起主体间共同的内核,最终达成共识,从而克服了工具理性的作用与影响。

一、文化间性与国家形象

文化之间的主体间性即文化间性既是一种精神交互,也是一种物质交互。在胡塞尔、巴赫金、加达默尔所提出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哈贝马斯提出的“文化间性”概念强调,文化之间的差异与互动,并且通过文化之间的交往互动,达成新的意义构建。[2]在某种程度上,文化间性就是主体间性问题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其凸显了多元文化的差异性和间性特质,并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以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的“杂语”共存、相互交流和永恒对话为旨归。

长期以来,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主体性思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并未自觉自发地运用主体间性的视角看待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并未真正重视文化之间双向的交流互动,积极地在更广泛的领域寻求意义的共相。中国话语在跨文化讲述自我身份、建构形象时面临着价值体系、文化理念差异等多重障碍。单波教授指出,文化间的相互理解,最终能够化解固有的偏见,削减多元文化间的冲突和对立,达到和谐共生的局面。以文化的区别为前提,“自我”通过对自身文化的他者化、对象化,实现对本国文化、身份的反观和反思,并吸纳差异化视角中对自身有益的成分[3],最终达成文化间辩证性的兼容契合。

文化已成为国家形象叙事框架能否成功的关键,文化间性是多种文化之间对话交往的前提条件,从主体间性到文化间性是国家形象传播的内在诉求。文化通过融入差异性的微观生活参与到多元主体间的国家形象认知、意识和论证之中,有助于形塑立体而丰满的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是“一个主权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形状面貌及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4]。国家形象是基于文化间性理论意义生成的,是不同国家主体间相互建构的结果。拥有不同文明的国家相互交往,通过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借鉴,能够提升国家的文明程度。因此,国家形象不是作为一个客体由单个主体进行的个性化建构和解读,进而偏执于自我文化的视角,而是产生于多元主体的互动关系之中,需要主体与主体心灵上的投注、文化与文化的主体间性融合,因为“把握生命性的唯一方式其实就在于我们内在于它”[5],以更有阐释力的素材表现中国形象的文化意义、精神内涵,并体验和分享“他者”的文化特殊性、多样性,加强诸多文明主体之间的跨文化对话与协作,形塑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差异的受众所接受的生活化的国家形象。

二、文化间性视域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维度

(一)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中的“自塑”

国家形象的自塑是一个国家主动对本国自我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国家形象是在主体间的对话中不断消解的视野剩余中趋向独立而完整地呈现的,具有开放的自我表征性[6],传播者可以通过调整影视、广告作品、纪录片、新闻报道等的概念隐喻框架、传播视角以及选择多样化的媒介与话语表述方式,实现对中国国家形象多方位、多层级、多角度的自塑,重塑中国文化和中国身份的主体性。例如,可以通过文化产品的“泛媒介化”方式构筑中国传统文化、时代文化等多元化的对话空间,以增强中国文化主體性、独立性以及国家形象的丰富性和自主性。

(二)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中的“他塑”

文化间性是主我文化与作为他者的文化际遇时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内在机制,“主我”往往由于“身在此山中”而缺乏审视自身的空间,所以,就会产生思维盲区,然而这一思想盲区或差异却能够被他者所洞察,他者便成为主体视野的补充,即视野剩余。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他者属于一种无意识领域,是与自我相对立并确认自我的一种象征秩序或象征性对象。他塑的国家形象就像镜中像,被动地为他国所折射与形塑。在“主我”的视野内,人类获得自我、自尊、独立的意识,同时又困溺于封闭的自我,无法消解“他者”的曲解、污名化、刻板印象等障碍。国家形象并非“他者”的刻板印象,更不是在世界话语范围内被他者弱化的误读或扭曲。但是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所持有的西方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及其话语方式,使中国的国家形象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始终处在“他塑”的局面,往往过多顾及或迎合西方的认知标准和价值观念,仍然依从于西方话语秩序甚至被其话语规则所操控。

这一缺乏文化间性思维的现象又不断让主体产生回声性联想,所以,首先必须以“求同存异”的话语、实践挣脱西方话语体系的绑缚,摆脱国家形象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他塑”问题,承认差异、尊重他者文化,并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本土化自主性符号系统,提高异域受众的文化体验感,抑制并消解西方话语霸权的扩散,增强中国文化、中国价值和国家形象独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中的复合“间性”

间性是主体之间产生某种内在关联的意义重组和价值重构。当某一主体指向对象时就是决定自我的对象通过这一主体而实现的自身回归。间性思维就是作为主体的一国国家文化与特定对象文化对话交往时的隐形特质。美国经济学家博尔丁认为,国际体系中一个国家的形象包含了本国对自身以及其他国家对该国的形象认知。[7]因此,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并非型构自身的文化主体性,而是要形成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化之间互存、互动的文化主体间性,即超越“自有”和“外来”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模式,发掘事物间共有和联系的部分,进而在遭遇国外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时,不至于陷入本质主义。

话语这一对象化存在与国家形象主体之间的关联呈现出一种主体际关系状态,这种状态需要更高一级的间性——“复合间性”特质进行表述。任何商品、影视作品、广告、小说、纪录片不仅具有产品本身作为中国文化的承载者、分享者,展示着国家的形象,传递着特定的价值观念,而且作为复合间性思维下的对话交互,具有话语的意义。这些携带强文化元素的话语中介在全世界范围的流通,影响着国内外公众对中国文化元素与价值观念的了解、认同,进而共同构建自我与他者多元共生的话语空间。因此,重塑中华文化的国际形象、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也就是在强化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以中国文化主体性和独立性的方式表现、阐释中华民族的风格、气质与精神,也就是在向世界传播基于民族身份认同的文化价值观,也就是在传播丰富、立体、鲜活的中国国家形象。

三、文化间性视域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路径

(一)发掘中华文化元素——建构自我身份认同

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资源。国家的自我身份是由文化来表征的,是在具有相对差异的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中国在西方国家文化语境中的身份是由物质文化和理念文化共同建构的,并且成为国家形象的具体表征。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终极目标,并不是实现他者文化对自我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而是在他者镜像中形成自我的反思和认同,并在异域文化中得到价值的适应甚至超越,从而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发掘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确立符合自我需求的身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跨语境传播的内容,中华优秀文化不仅界定中华民族的身份、建构民族共同体的文化间性,而且可以向国际社会呈现我国特有的精神面貌与生命力。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博浩瀚、源远流长,琴棋书画、笔墨纸砚、汉字篆刻、文人古迹、诗词歌赋、中华武术……是维系民族统一体存在、发展和壮大的伟大精神力量,蕴含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积极理念[8],能够充分展现中国悠久的历史、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和自信昂扬的国家形象。中国国家的身份正是通过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一系列文化表征来呈现,为“我者”所识别、认同,并在异域文化的语境中得到适应。因此,在建构、传播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拓展并展现其内在的文明普世意义与价值,倡导以传者为中心的意识向多元主体、互为中心的对话意识、“平台化”合作意识的转换,增强国外受众的跨文化情景体验感、参与感,推动世界多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全面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积极构建并展现一个可信可爱、令人敬仰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二)拓展泛媒介化空间——寻求主体间意义共享

物理空间的区隔是国家身份、国家形象得以产生和维系的基础,而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却又不断消解和重构着传统意義的物理空间概念,以及文化空间、精神空间。

任何文化都必须依托相应的媒介、载体才能够真正得以传播。在“万物皆媒”的时代,任何用来传播信息的载体都可以称为媒介,可以作为话语权力的承载者,具有特定的符号价值。当植入文化元素的中国商业产品、影视作品、各类外交活动、留学旅游人员等已经成为中国品牌、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载体,当这些具体而又生动的文化间性媒介在全世界范围进行输出、渗透时,中国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得以广泛传播、渗透,一切最终整合成了“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

网络文化的交互性、去权力结构中心化的特征,为人类塑造了一个主体间性的公共空间。数字化媒介技术的诞生与高速发展对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格局和话语秩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特别是元宇宙的虚拟化身弥补了网络社交身份形象的缺失,进一步完善了线上社交的体验感,并增加了社交资产、包容感等有关音频、视频独特的社交化亮点,对跨文化对话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压缩,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整体生态。近些年,Facebook(脸谱网)、YouTube(油管)、Twitter(推特)、Google (谷歌 )等境外社交媒体平台的崛起,不断延伸世界的边界,互联网的裂变式传播使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一秒之间就可传遍全世界,海外社交媒体在传播渠道上的优势凸显并逐渐占据话语权,但在这些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我国的话语声量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高度。

(三)重构现代文化符号——国家形象的跨文化表述

文化是国家形象差异化的本源,文化的主体间性与对话关系能够形成国家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国家形象的话语意义是以不同文化之间的商讨和冲突为基础的社会建构[9],其研究意义是如何生产、如何互动,以及各种传播媒介所衍生的文化符号。[10]国家形象传播通过特定的文化符号,平台化的传播媒体,设定的诠释范式,影响不同文化人群的信息解码、再编码和再传播方式,激发由社会内部散发出来的文化力量,以柔性的姿态传播中国声音。

文化符号是一个国家展现自身文化软实力、传递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11],文化符号的传播活动是主体间性本质的体现,国家形象的传播是主体间建构的文化产物。中国品牌、国家形象宣传片、孔子学院、奥运会、世博会等海内外大量的重大事件、活动及其所衍生的文化符号,都可以作为国家形象传播的载体,向全世界多层面阐释中国的身份和文化,实现由产品或事件的产地属性向文化符号意义转化。

首先,文化符号作为长期留存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华,高度凝练了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文化底蕴[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性、包容性,是塑造自信、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的文化基础。今天的中国急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文化资源,增强中国国家形象的吸引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例如,国家形象宣传片、赛事活动宣传、跨国品牌广告等,不仅要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关注现代文化符号与大众当代的日常生活符号,更要实现二者的链接与融合,并通过择取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加强国家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传达。

其次,文化符号及其象征意义的对外传播更是直接影响国家形象建构的效果。例如,中国政府、媒体、公众、企业等传播主体,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与当代大众的生活方式深度结合,将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代文化符号深度融合,增强文化符号对于我国主流文化、民族价值观念的承载力和传播力,在不断的创新中实现文化符号的现代性重构,并整合各种媒介发出统一的声音,实现自身声量的最大化,从而更为清晰地呈现具有辨识度的文化身份和国家形象。

最后,只有生活化的国家形象才是深入人心的。因此,以平民视角,管窥国家的巨变,从民众自身的现实生活方式、环境出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社会整体面貌进行影像化、故事化叙事,才能对文化强国建设、国家形象优化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国家形象视域下的中国文化符号传播面临严峻挑战。相关传播主体除了在海外地区增设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之外,还要引导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强化民间文化共情,通过文化符号互动促进情感沟通。

四、迈向“转文化”间性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

“‘转文化’概念勾画了一幅全新的文化关系图景。不是一幅关于文化间的孤立和冲突,而是一幅关于文化缠绕、混合与共性的图景。它促进的不是分离,而是交流和互动”。[13]“转文化”概念建立在国家之间、区域之间文化交流互鉴的理念基础之上,是在科技发展和全球化时代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在多语境、多维度和多视角的环境中,“转文化”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增进文明对话交流,推动人类和平发展。从转文化的视角来看不同文化间的互动,才能赋予“文化间性”这一表达新的内涵,“文化间性”也才能走向多种文化之间更为深入的杂糅、交互状态,形成不同的杂合文化之间的文化间性,即自我文化中有他者文化,他者文化中又融合着自我文化。这种“转文化”的间性状态是以“平台化”的媒体转型逻辑为基础的,移动终端、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普及,促使媒体的定义和边界不断扩大,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不断地被多元化“赋权”,形成多元文化主体、互为中心的对话,即对象是文化自我的对象、自我是文化对象的自我,二者相互渗透,并通过文化自我或对象而实现国家形象的回归。

因此,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跨越单一线性的固有边界,超越“自我”和“他者”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模式,发掘文化之间共有和联系的部分,[14]深刻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同时,不断拓展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平等双向交流和文明互鉴的内容,充分展示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

五、结语

真正的国家形象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存在于与他者之间的相互连接之中。国家形象的形塑是由多元主体参与的多维框架体系,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之间需要平等、包容、动态的对话交流和文明互鉴,有效处理自我与他者文化之间的平衡,形成“转文化”间性的国家形象传播,与此同时,自我文化也通过与他者文化的互动形塑了自我的国家形象。

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层面来讲,一个国家以民族—国家为切入点,自觉进行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根本方略便是通过文化传播实现他国对本民族文化、本国形象的平等交流和认同。所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只有不断挖掘本民族的文化基因,并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以人们喜闻乐见且富有参与性、互动性的社交化、虚拟化、体感化方式传播;只有与他者平等对话交流,主动参与到跨文化传播之中,才能够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和谐共生的大国形象。

(本文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招标课题“中国品牌文化传播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94.

[2]肖珺,王桐.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反思//单波:跨文化传播研究(第一辑)[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102-121.

[3]贾文山,刘畅.跨文化传播的诠释学视角:以中国语境为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4]李寿源.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大众传播的独特风景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305.

[5]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25.

[6]单波,刘欣雅.国家形象与跨文化传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4.

[7]唐磊.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中国国际形象构建的理论与策略[J].人民论坛,2021(31):22-25.

[8]关颖雄.新时代文化建设与国家形象塑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6-23(003).

[9]罗雯.论跨文化传播的主体间性与文本间性及话语层面[J].国际新闻界,2006(10):34-38.

[10]Sabine Doff and Frank Schulze-Engler,Beyond“Other Cultures”:An Introduction,in Sabine Doff and Frank Schulze-Engler,eds.,Beyond “Other Cultures”:Trans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the New Literatures in English[M]. Trier:WVT Wissenschaftlicher Verlag,2011,p.3.

[11]范红,苏筱.国家形象与文化符号体系的战略传播:基于日本文化符号传播实践的考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6):77-86.

[12]于越,张海,王潇.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传播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评《中国国家形象与文化符号传播》[J].新闻与写作,2019(12):113.

[13]Wolfgang Welsch,Transculturality:The Puzzling Form of Cultures Today.in Mike Featherstone and Scott Lash,eds.,Spaces of Culture:City,Nation,World[M].London,UK:Sage,1999p.205.

[14]Wolfgang Welsch,Transculturality:The Puzzling Form of Cultures Today.in Mike Featherstone and Scott Lash,eds.,Spaces of Culture:City,Nation[M].London,UK:Sage,1999,World,p.201.

作者簡介:阴雅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讲师(郑州 450000),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博士(上海 200241);方宇森,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学生(郑州 450000)。

编校:张如铁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国家形象
主体间性理论的高职教师合作文化构建研究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道、势、术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