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业农村“双碳”管理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2023-10-13焦斌刘越
焦斌 刘越
服务团简介
“科创中国”双碳支撑产业科技服务团由中国化学会牵头组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韩布兴先后出任首席专家,学会产学研合作和促进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焦斌任团长。服务团致力于“双碳”战略相关的支撑产业化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围绕广东广州、深圳、佛山和四川德阳等试点城市及河南开封等地,聚焦“双碳”及新能源支撑重点产业开展科技助力服务,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发挥技术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
碳达峰碳中和正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变革,通过碳汇与碳交易机制,深挖农业种植养殖行业的碳汇效益,既可以增加种植养殖行业的收入来源,也有利于引导种植养殖行业加快绿色转型,对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现实意义。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科创中国”双碳支撑产业科技服务团组建成立,其主要工作包括为碳汇与碳交易机制进行讲解、宣传,推进农业碳汇项目开发,推广农村农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等,旨在帮助地方种植养殖行业提效增收,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焦农业农村“双碳”管理
当前,我国农业资源高度消耗的经营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种养业绿色生产和低碳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一些地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生产生活使用散煤造成的大气污染和碳排放问题突出。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2022年6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对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服务团围绕农业农村领域和地方党政机关“双碳”工作需求,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协助地方提升“双碳”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服务团在鹤壁市开展绿色食品产业技术对接会
一是科技与创新能力建设。科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关键,在农业生产活动实施减排固碳过程中,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是我国应对农业资源刚性约束、实现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服务团的工作重点,主要是突破农业自愿碳减排方法学开发、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与核查技术、农业碳减排项目开发与交易机制设计等技术屏障。二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具有“绿色”属性和多重功能,服务团通过对碳市场的深入研究,协助企业成功开发碳汇项目,不仅帮助企业实现增收,还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三是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降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农田土壤固碳能力,本身就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对地方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一步,服务团将继续整合科技资源,提升碳汇开发交易、碳资产管理、碳金融等“双碳”领域创新性服务的技术含量。同时,为加强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与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有效衔接,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服务团将更广泛、更深入地为当地引入农业碳汇与碳交易的科研成果、科技团队,为科技平台(产学合作组织)构建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地方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
确立科学合理的工作路线
服务团协调相关产业和科技资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提供精准的技术服务,形成比较优势和清晰的工作路线。
明确服务范围与对象,组建服务工作团队。通过研究碳市场动态及政策,明确以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农田固碳扩容、农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等为突破重点,确定服务范围与对象并合理选择,大幅提升服务团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根据服务行动方案,积极对接河南省农科院、上海环境交易所等行业带头单位,特别注意吸收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组建结构合理的服务团队,为提供高质量服务、有效解决技术难点夯实基础。
协助落实碳汇项目开发,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择优选择典型企业,通过服务团指导及专家讲解,协助企业开展碳汇开发,并为相关企业在技术改造、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延伸服务和支持。通过碳汇项目开发,预计将形成不低于200万元/年的碳汇交易收益,实现企业提效增收。
推动农业低碳,离不开技术方案。服务团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优势,积极探索适合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联合行业专家,共同研究减排固碳和核算论证体系,探索开发沼气、高效灌溉+高标准农田等农业碳汇项目;指导具备条件的企业或个人,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农业减排固碳技术;探索农业碳汇交易机制,鼓励支持企业参与碳汇交易。
推进产学研用组织建设,开展低碳农业宣传与推广。在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所资源的基础上,依托国碳能源核心团队,联合河南省农科院、上海市环境交易所等单位专家,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赋能组织的建设。在开封市科协与职能部门的支持下,服务团面向开封市农业农村局等政府机关、西姜寨等乡镇的相关人员,开展农业碳汇开发与交易有关事项与知识的宣讲工作,对相关企业从业人员、种植户、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与此同时,服务团推进相关专家与农业技术人员联合组建技术宣贯平台,开展项目实践,传播与普及农业农村领域“双碳”知识,让民众及农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并树立低碳农业理念,促进开封全域种植养殖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
推动“双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确定科技服务团年度工作重点后,在服务团专家指导下,中国化学会“科创中国”总联系协调人带领服务团成员单位和专家发挥各自所长,聚焦农业固碳增汇、农业低碳技术创新、政策创设、强化农业领域产业培育等方面,进行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工作。一是落实细分行业重点任务,包括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农田固碳扩容;二是在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农业固碳增汇、农业农村减污降碳、减排固碳监测等方面,协同开展技术攻关,聚焦技术瓶颈和短板问题,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三是创设、完善有利于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的扶持政策;四是探索低碳农产品、节能农产品的认证和管理,引导农业企业、经营主体强化减排固碳技术应用;五是与相关农业企业,如扬翔河南公司、大北农等,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合作对接。
打造一批典型示范项目
农业农村领域涉及行业普遍投入大、利润低,对风险把控相对较严。服务团通过前期专业积累,成功打造一批典型项目,初步实现收益预期,为行业发展提供示范,将对进一步加大投入产生正面影响,发挥积极作用。
开封市的种植养殖行业在河南省颇具典型性。服务团联手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所、国碳能源发展(河南)有限公司、河南省农科院、上海市环境交易所等单位,组建跨界专家团队,以开封市种植养殖行业碳汇开发、节能降碳技术推广等综合服务为“切入点”,以帮助企业或农户实现增收为“着力点”,在现有技术理论和科研成果中梳理并寻找“突破点”,取得不俗的成效。
开封市农业碳汇项目基本上未得到有效利用和充分开发。为此,服务团展开尽调和梳理,重点针对在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中存在的认知不足、开发技术难度大、周期长、终端买家资源不足等问题,以养殖场粪便管理系统沼气综合利用(供热、供电)、秸秆人造板、保护性耕作、反刍动物减排、高效灌溉+高标准农田等项目为切入点,开展农业碳汇开发。
养殖行业产生的大量牲畜粪便,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产生大量甲烷温室气体,成为阻碍碳中和的障碍。根据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备案清单,目前已有动物粪便管理系统甲烷回收(CMS-021-V01)、家庭或小农场工业活动甲烷回收(CMS-026-V01)、畜禽粪便堆肥管理减排(CMS-082-V01)等三种方法学及应对不同养殖场景的处理方式。符合以上方法学要求的养殖企业,可择优申请CCER、GS、VCS等不同机制下的核准碳汇权益,并在国际、国内碳交易市场中进行买卖交易。服务团在深入研究方法学及碳交易市场动态的前提下,整合行业专业,为开封市约30%的养殖企业进行政策与技术讲解,协助扬翔河南公司、大北农等龙头企业进行资源梳理,为全市养殖企业碳汇开发积累经验并起示范带动作用。服务团将协助全市养殖企业开发农业碳汇总量30万吨,实现碳汇收入超200万元。后续将持续推广拓展至其他农业养殖业特色地区。
人造板是以麦秸、稻草和棉花秆等农业剩余物为主要原材料,采用无醛或低醛胶粘剂制造的绿色建材,可节约大量森林和木材资源。近年来,开封市兰考县大力推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县秸秆利用率95%以上,基本实现全量利用。在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的支持下,兰考县人民政府与万华禾香板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协议,建设万华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业园兰考项目。根据方法学清单,该项目符合《废弃农作物秸秆替代木材生产人造板项目减排方法学》要求。服务团借助科研队伍和地方政府部门等力量,积极与企业沟通衔接,加强技术宣贯与培训,明确是否存在碳汇项目开发潜力和量级,协助企业申请CCER减排量,做好碳汇项目开发与资产管理。
下一步,服务团将立足开封全域,为50%以上的村镇进行宣讲培训,进而完成不低于60万吨的碳汇项目开发,年增收3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