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本科教学改革策略

2023-10-12许炤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7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合一理论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其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国家的竞争力。基于此,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内涵出发,以建筑专业为例,探讨了“教学做合一”理论在本科教学改革中的积极影响,并分析了目前本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本科教学在“教学做合一”理论下的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对“教学做合一”理论下建筑专业教学改革策略的探讨,旨在为本科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    键   词]  “教学做合一”;本科教学改革;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7-0161-04

作者简介:许炤斐(1989—),女,汉族,江苏张家港人,硕士研究生,中级,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与更新、绿色建筑。

一、引言

当前的本科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地位等,這些问题制约了本科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如何进行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教学做合一”理论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论。该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可以为本科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做合一”理论内涵

(一)推进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在“教学做合一”理论中,学生的角色不再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实践来探究和理解知识。同时,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1]。

教师应该从传统的单一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然后由学生去自主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二)以“做”为核心,坚持理论联系实践

“教与学都是以‘做为核心”,只有将“教”与“学”在“做”上统一,才能实现“真教”与“真学”。教师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实践中,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创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践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秉承终身学习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能加深相关学问的研究。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进步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专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总结经验和教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效果;也需要不断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通过参加培训、研究、实践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计划,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和变化[2]。

三、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参与度不高

在现行本科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主体作用发挥不够。首先,教学方式单一。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这可能导致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缺乏参与的积极性[2]。其次,课堂互动存在不足。教师没有积极促进课堂互动,或者互动过少,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的机会和平台,缺乏互动的课堂会降低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最后,学生被动学习。学生过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机会主动参与和探索学习内容。这可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刻,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缺乏课程整合。教师没有将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整合,导致学生无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这会影响学生对本科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的意愿和动力。

(二)实践教学不够深入,学生创新能力受限

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中,“做”是核心,“做”就是实践。然而当前在本科教学中,实践教学并不够,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发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实践教学不够深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践教学内容单一。教师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且传统,缺乏多样性和挑战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例如,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在讲解建筑结构设计时,只注重讲解理论知识和设计规范,而没有安排学生实际设计并绘制建筑结构图。或者在讲解建筑系统时,只注重讲解各种系统的原理和构成,而没有安排学生参与到实际工程中,了解系统的实际运行和维护情况。其次,实践教学过程简单,缺乏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设计不够深入,缺乏对学生的深度启发和引导,导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创造性。例如,没有充分考虑到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和实践,缺少对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引导和训练,以至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的激发。此外,学生缺乏实践机会。教师没有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如实验、项目或实践课程等,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

(三)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在当下本科院校中,部分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一方面,当下部分本科院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且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的窘境。缺乏高素质、有经验的教师资源,无法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加之部分院校师资队伍参差不齐,一些教师可能并不具备从事本科教学的能力和素质,这体现在部分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不足,对一些复杂知识点的讲授缺乏深度,导致无法有效地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存在科研和教学之间的平衡问题。一些教师可能将大部分精力投入自己的科研中,導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备课和教学,教学质量下降,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四)以总结性评价为主,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建筑专业是一个系统性的专业,它需要全方位的评价,然而当下建筑专业的评价方式较单一。首先,评价方式单一。在现行的评价过程中虽然增加了过程性评价,但力度仍然不够,总结性评价占比仍然过高,而形成性评价占比过小。教师仍以期末考试、论文或课程作业等总结性评价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往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付出和努力,也无法涵盖学生的多元能力和素质。其次,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往往采用同一套评价标准来评价所有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特长,也无法激励学生发挥其最佳水平。再次,评价内容片面。教师设置的评价内容往往过于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和记忆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这种评价内容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容易误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和重心。最后,评价结果反馈不足。教师缺乏对学生评价结果的详细分析和反馈,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种评价结果反馈的不足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问题,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高。

四、“教学做合一”理论在本科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做合一”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在本科教学改革中,首先,教师通过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和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应用如项目制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自主探索和发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学做合一”理论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关注,认为学习过程比学习结果更重要。在本科教学改革中,教师从总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从而提供指导和帮助,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做合一”理论在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首先,“教学做合一”理论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还重视学生的能力、品质和素养的培养。在本科教学改革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领导力和创造力等,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其次,问题解决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能让学生在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变化。此外,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团队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融入团队,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有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做合一”理论在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教学做合一”理论提倡通过完成任务和项目来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和项目通常是基于实际应用的场景来设计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次,通过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跨越不同学科的界限,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让学生参与实习和见习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和职业的实际需求和实践经验,这种实习与职业体验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职业需求相结合。此外,通过实验和模拟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模拟来观察和验证理论知识的应用效果,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教学做合一”理论在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首先,通过实践教学和项目制学习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实际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这些职业技能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其次,通过让学生参与实习、见习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和职业的实际需求和实践经验。这种实习与职业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提高其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最后,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和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职业需求,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此外,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团队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种团队合作能力在就业中非常重要,因为大部分工作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具备良好团队合作能力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

五、本科教学改革策略探讨

(一)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在本科教学改革中,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互动。如案例分析、讨论式学习、角色扮演、项目研究、小组讨论、提问环节等,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设计中,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4]。其次,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5]。例如,可以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问题情境或研究项目,让学生自主展开学习。此外,要加强课程整合。建筑行业的实践性较强,要有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理论教学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实践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图绘制、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以创新为导向,积极开拓实践活动

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在本科教学改革中,要坚持以创新为导向,积极开拓相关创新活动。

首先,要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复杂的实验、实际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例如,可以引入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或案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和解决,从而激发其兴趣和创造力。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通过提问、组织讨论和小组协作等方式,注重对学生的深度启发和引导,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最后,要加强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合理安排实践课程,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学习资源等。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实践环节的评价和反馈,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要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建筑专业的实践活动应尽可能地贴近实际工作需要,让学生能够体验实际工作场景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建筑设计竞赛、设计展览、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加强实践教学,以更好地解决建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实践教学不够深入和学生创新能力受限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水平,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升专业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比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互动式授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专业问题。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建筑行业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实践。或者通过项目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和实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要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学校或学院要重视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可以提供各种培训课程和研讨会,帮助教师增加专业知识和改进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开展教师培训和研讨会,鼓励教師参加学术交流和合作,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较高素质的教师等。这样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最后,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通过对师资队伍加强建设和管理,确保教师具备从事本科教学的能力和素质。例如,可以建立教师招聘和评估机制,确保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符合要求。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此外,要优化科研和教学之间的平衡。高校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教师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教学中。例如,可以设置教学奖励和评价机制,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四)转变单一评价,丰富课程评价体系

在现有的高校专业评价中,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存在单一的情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转变单一的评价方式,丰富课程评价体系。首先,要评价学生对建筑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其次,要评价学生对建筑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图绘制、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在建筑设计中创新能力的评价,包括设计思路、设计风格、设计表现等。

除优化评价方法外,还要重视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根据建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计划,包括评价内容、时间、方式等。其次,要根据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统一评价标准和评分标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可比性。最后,要注重评价的反馈和指导作用。建筑专业的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反馈和指导作用,通过及时反馈学生的评价结果和指导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实践能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本科教学中,“教学做合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解决当前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融合,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实际的融合过程中,需要从学生、教师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评估,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相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未来“教学做合一”理论将助力本科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14-16,101-103.

[2]刘庆,金维才.基于教学做合一理论的“一流”本科教学改革探论[J].现代教育科学,2021(3):109-114.

[3]董清风.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0):159-160.

[4]王利双,高宾.多模式教学法在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1):101-107,122.

[5]沈宇丹,张淑辉.探究式教学在本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困境与策略:以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教学改革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3):297-299.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合一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人剑合一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