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复习课的延伸与进阶

2023-10-12周丽萍

高考·中 2023年7期
关键词:复习课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周丽萍

摘 要:核心素养作为我国如今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目标,应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把握物理核心素养,将其渗透于复习课堂上,实现复习课的延伸与进阶。既要保证复习效率,又要充分发挥物理课程的教育价值,使学生在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养成终身学习物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文章就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复习教学要点和教学延伸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提升高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复习课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其作为开展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核心目标,也应当体现在物理复习课堂上。要改变传统以知识为线索、以题海战术为学习模式的复习课堂,推动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侧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可将知识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实现单元复习,也可以利用实验内容,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整合。要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为根本目标,保证复习过程的系统性,使学生可以在复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物理思想和物理思维。

一、高三物理复习课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内容繁多,难度较强,学生在学习时的压力较大。观察整个高中教学阶段,不难发现,高二下学期可谓是“分水岭”,在这一分水岭之前,处于新知学习阶段,而在这一分水岭之后,则开始了漫长的复习阶段。尤其进入高三后,学生的学习时间越来越紧凑。为了合理利用高三这一年的时间,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认识到复习课的重要性。

观察如今的高三复习,大致可分为三轮。一轮复习处于基础能力过关阶段;二轮复习处于综合能力突破阶段;三轮复习处于应用能力提高阶段。完成三轮复习后,就会进入考前调试期,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从容地应对高考[1]。高三一年的三轮复习目的不同,形式不同,且各有所长。

一轮复习以基础知识为主,帮助学生寻找出在新课学习过程中的疏漏点,这一阶段的课堂讲解内容较多,而习题训练内容较少,有利于学生打好物理知识基础。

二轮复习则是最关键的,一般是在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到高考年的5月。在这一阶段,会有大量的习题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侧重于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开展专项训练,使学生可以将在一轮复习中获取到的基础知识实现灵活应用,遇到问题时,将涉及的知识点准确、及时地提取出来。当然,在这一阶段,教师则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制订不同的复习计划。成绩优异的学生,要开始知识点的归类解答。基础薄弱的学生则要做好课堂笔记,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教材和基础习题上。

三轮复习的时间较短,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注重知识点的检验复习,强化记忆。这一阶段学生需要面对的更多的是高考真題,帮助学生准确了解高考的出题方向,规范自身的答案,保证在高考时能做到规范简练。

复习作为高中物理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每一阶段的复习都不容小觑。而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高三开展复习教学也要以核心素养为根本目的,让学生既能掌握答题技巧,又能发展理性思维,充分发挥物理课程对学生的培养作用。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复习教学要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

复习作为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模块,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针对一、二、三轮复习,制订不同的复习目标和复习方案。随着核心素养在我国教育中的不断实施,新课程标准体系正逐渐取代以知识结构为重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2]。就高中阶段的物理复习教学而言,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面对概念性知识时,带领学生构建物理模型,借助物理模型解决现实问题。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物理发展史相关内容的渗透,让学生体会物理思想,模仿物理思维,保证物理教学的显性化。

许多教师认为复习就是要带领学生不断刷题,只要学生见识到了足够多的题型和题量,必然能够提高考试成绩。但是,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顺利应对高考,更要让学生实现理论与现实的迁移。让学生通过阶段性物理知识的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思维水平的提升,逐渐具备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教师要做的是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强烈的欲望,促进高中生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物理知识的意识和习惯。

(二)侧重知识应用

在高三阶段实现物理复习的关键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解题技巧与方法。许多高中生之所以对物理学科存在恐惧心理,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正摸清学习物理知识的正确方法,也没有搞清知识脉络。每一知识模块都会有固定的考核题型,如果学生能够将这些考核题型做熟、做透,在高考时,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数。

第二,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育的过程是积累知识、积累经验的过程,而高中生学习物理知识并不是高中阶段结束后就不用再学了。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理科专业,物理都是必修内容。在高中阶段,要帮助学生夯实物理基础,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学生面对物理知识时以从容、平和的心态面对[3]。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明确高中物理复习课不再是单纯地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技巧为根本目标,而是要借助题目,提升学生的洞察能力、解析能力、推导能力。使得学生逐渐具备理性思维,以客观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逐渐养成科学至上、理性客观的认知观念。

(三)发展物理素养

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要求学生建立物理学视角,正确认识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相关内容,保证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头脑中提炼和升华[4]。面对生活中的事物,要站在物理学的角度,客观、理性地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构建物理模型,推理论证各知识点的具体应用。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要具备质疑精神、创新精神,要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要以探究的眼光,看待现实社会中的各项活动,逐渐建立社会责任感。

物理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实现知识内化与升华的基本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形成知识沉淀、思维品质能力,表现科学思想、科学情感。这就需要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根本目的,无论是新知教学还是系统复习阶段,都要立足于核心素养,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理性思维的重要作用,模仿物理学的思维模式,建立理性的认知和观念。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复习教学延伸

(一)培养思维,系统复习

高三阶段的三轮复习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无论哪一轮复习主要目的都是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在复习过程中,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为学生提供系统化梳理知识的机会,也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注重知识的结构和顺序,使学生逐渐养成理性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一轮复习时,要侧重知识体系的全面和完整,适当减少习题训练,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要以奠定基础为目标,实现知识点的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第二轮复习的综合性较强,可划分不同层次,实现知识点的组织运用。这时,教师就适当增加一些习题训练,选择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如果学生在做题时存在概念不清的地方,就一定要重新记忆,梳理知识架构。

总的来说,一轮复习主要目的是对信息进行记忆编码分类,梳理知识点,明确各学科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知识网络结构。二轮复习的基本要求是求准、求牢、求精,准确把握自己在学习时疏漏的知识,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握物理核心素养,将其作为复习阶段的核心目标。要为学生提供系统复习的机会,在每一单元完成复习后,就要制订恰当的题目考核,检验学生的复习成果。当然,要想以实验辅助复习,也要在这一阶段体现,实现对高中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保证整体复习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二)借助实验,整合复习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以实验为媒介开展复习教学,可以保证复习过程的趣味性。在实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学生对此会感到疑惑和好奇。而教师适当融入科学合理的解释,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其逐渐建立学习信心。在高三阶段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实验内容融入复习课堂,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使其在接受信息、传输信息、控制动作的同时,提升实践能力,实现知识与实验现象的结合与转化[5]。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体系中有许多概念性知识,也不乏一些验证性实验,而验证性实验的主要作用就是验证这些概念性知识。在复习时,教师可以将验证性实验再次呈现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熟练把握物理规律。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更能有效提升复习效率与质量。

例如:在复习“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相关知识时,可带领学生进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准备实验仪器,要求学生先按照已有的知识经验完成实验过程。当然,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实验步骤有疏漏,会使得实验结果不够严谨和完善。这时,教师就要耐心带领学生再次回顾实验步骤,正确完成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予以计算。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也要将一些理论知识融合其中,让学生面对这些知识的应用时,可以快速回想起做实验的场景。利用理论与实践整合复习的方式,可以提升复习质量,使学生真正理解物理知識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发展物理核心素养。

(三)划分模块,单元复习

如今,高中阶段的物理教材主要分为:力、热、电、光、原子五个模块。在复习阶段,可以根据不同部分的内容特点,整理出各自的体系和主要线索,不受传统的模块限制,重新归纳整合。比如:可以将主要内容概括为:力和运动、功和能、物质结构、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四个方面。将整体知识体系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开展单元复习,实现复习过程的“从薄到厚”“从厚到薄”。从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到逐渐深化,可以视为“从薄到厚”的过程,而综合复习就是归纳概括,是“从厚到薄”的过程。利用这种复习模式,可以让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看到物理知识体系的全貌,掌握主要的知识内容规律和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当高中生遇见物理问题时,最常用的思维模式是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法是从已知量着手,根据题中给定的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顺流而下,直到把待求量跟已知量的关系找出来为止[6]。而分析法则与之相反,是“逆流上溯”的过程。要求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未知量,寻找可用到的定律和公式,将其过渡到已知量,以定律和公式为媒介,实现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有效衔接。在复习阶段,教师要根据不同单元的内容,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而学生则可以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和学习习惯,有效地解决问题。

以《力和运动》这一单元为例,物体的运动变化与受力作用有关,主要涉及的力有: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和洛伦兹力)以及分子力(表面张力)、核力,每种力的产生原因和基本特征有所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平衡(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速转动)、匀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斜抛)、匀速圆周运动、振动、波动,不同的运动形式需要的物理条件和基本规律也有所不同。在这一单元复习时,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知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体系,以力与运动为核心,划分不同的分支,将各个分支细化,精细地体现出每个知识点。这样的过程保证物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也能让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同时梳理知识要点,发展理性思维和物理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如今的高中物理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核心素养,以此为根本复习目标,让学生在参与复习的过程中查缺补漏,奠定基础。教师与学生都要明确一轮复习与二轮复习的区别与关键点,准确把握不同阶段复习的基本要点。让学生通过复习阶段,提高解题技巧与解题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在具体复习时,要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为目的,系统地开展复习过程。将知识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实现单元复习。当然,也要在复习过程中融入实验内容,建立理论与实践的整体复习模式,提升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吕艳坤,唐丽芳.高中物理复习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困境与破解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5):111-117.

[2]洪燕辉.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物理复习策

略[J].高考,2022(10):36-38.

[3]岳宝良.基于科学思维方法的高中物理实验复习大单元教学方案的实践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21(11):35-36.

[4]邵泽义,秦晓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聚焦本源问题提升高中物理复习课的成效:以交变电流复习为例[J].中学物理,2020,38(17):42-45.

[5]丁文桂.关注物理核心素养提升单元复习课的有效性[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8):59-60.

[6]张文清.高三物理复习课中核心素养的落实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9(82):147-148.

猜你喜欢

复习课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试论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策略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