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2023-10-12许燕祥
摘 要:智慧课堂引领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新方向,契合“双减”政策目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课程改革发展有积极影响。如何构建基于“双减”的数学智慧课堂,成为当代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优势,结合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从多方面入手分析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旨在贯彻“双减”政策,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良好的智慧教学生态。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24-0026-03
智慧课堂是一种信息化课堂教学服务平台,涵盖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内容,消除了校内外学习壁垒,将教学场景与智慧产品使用场景融合,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应用的新型信息化课堂模式。“双减”政策的出台,减轻了初中生的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也为智慧课堂的构建指明了方向。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立足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利用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数学智慧课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回归校园,达到减负增效目标。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优势
(一)突出学习活动的自主性
智慧课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富有智慧的学习环境,融合决策、评价、互动、资源分享等环节,实现智能化、数据化教学,促进传统“教师引领”下的课堂向“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转变。构建“双减”政策下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可以突出数学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数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布置前置性学习任务,向学生提供多样性学习资料,可以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由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教学有效性[1]。
(二)学生亲历知识生成过程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具有灵活性、信息性、实践性等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在智慧化学习环境中进行思考和实践,能够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初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特点,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固化思维和理解偏差。立足“双减”政策要求,在课上教学与课后服务阶段为学生提供智慧化学习支持,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让学生了解抽象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由此提高教学效率,助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可以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双减”政策要求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因此,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契合“双减”政策要求,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跨越学习障碍,由此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互动交流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与阶段学习成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作业量,促进学生的智慧化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由此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发展和学生进步。
(四)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教会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而立足“双减”政策要求,创建智慧教学课堂,可以为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提供优质保障,从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智慧化环境中体会学习的价值,自然更易实现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智慧促问——从预习之问到情境之问
在“双减”政策下构建数学智慧课堂,需要从“智慧促问”入手,即利用智慧化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提问兴趣,在预习阶段和具体情境中引入多元化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2]。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立足预习之问到情境之问过程,依据“双减”政策布置预习作业,启迪学生的思维,在情境中带领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例如,在讲解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法”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完成“各种乘法”预习作业,为课堂教学作铺垫,发挥智慧化教学优势,加工和构建情境材料,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1.智慧预习与“问”
“有理数的乘法”一课着重研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让学生通过探讨问题,建构知识并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理数的乘法问题。首先,教师要立足智慧预习引导学生提问,运用学生感兴趣的人数统计话题,引发学生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和思考。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对应的教学内容,利用前置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新知识的预习情况。在此基础上,立足“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可运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并改变不同学习材料应用方式,让学生借助直观材料,分析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同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2)任何数与零相乘都为零。为了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分析“绝对值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正确性,由此启发学生的质疑思维,使之通过提出问题、分析观点、解决问题,化解自身的认知冲突,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最后,教师要运用云技术手段,储存学生的学习资料,以便在下一步教学过程中使用,也让学生能够运用课余时间,自行进行学习和复习,由此贯彻“双减”政策,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智慧情境与“问”
教师可基于“有理数的乘法”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利用智慧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加深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配合多媒体,把“路程”问题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分析解题思路;立足“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操作电子白板,绘制“线段图”,创设智慧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形成对数与形的直观认识,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列出等式并计算。然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计算的正确性,解读有理数乘法运算的不同情形(包括正数×正数、正数×负数、负数×负数、正数×0、0×0),立足“双减”政策要求,创设问题情境,驱动学生自主探索计算结果,使学生感受到法则的合理并自然接受。最后,教师要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观察每个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及积的符号,运用多媒体进行知识小结,以变式训练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应用与运算能力,立足智慧情境与问,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
(二)智慧引思——从生活之思到微课之思
数学源于生活,坚持“智慧引思”即教师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微课等一系列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双减”政策要求,利用微课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学习引导,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习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数学学习需求。例如,在讲解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整式的乘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整式乘法知识的思考,构建智慧数学课堂。
1.生活中的数学智慧
“整式的乘法”一课包括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熟练地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运算。首先,教师要立足生活中的数学智慧,应用“退耕还林”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单项式乘法的计算技巧,拉近数学智慧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关注。然后,教师要根据“双减”政策要求,总结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计算方法,呈现事先准备好的云端教学资源,要求学生分析公式“(m+n)(a+b)=ma+mb+na+nb”,并总结整式的乘法算理,引发学生关于数学知识的思考。为了凸显智慧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幂的三种性质,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幂的运算性质解决新问题,在强化新旧知识衔接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能力与思维能力。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依照启发式教学原则,向学生提供有关计算错误的知识,要求学生分析易混淆与易遗忘的知识。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整式的乘法法则,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
2.智慧的微课教学
基于智慧课堂的微课教学,得到了当代初中数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基于微课的智慧教学,也是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一大特色。针对“整式的乘法”一课教学中的难点,教师要根据“双减”政策要求,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完成部分作业,以观看微课的形式总结重点和难点知识内容,科学引发学生的思考。首先,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广泛搜集微课设计素材,利用信息技术绘图手段,呈现“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案例,由实例引入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微课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整式乘法所应用到的运算律。然后,教师将微课视频资源上传至互联网班级群,要求学生在课后自行观看并总结。最后,教师要运用智慧课堂软件向学生发送“习题微课”,要求学生用类比计算的方式,完成习题计算作业,在压减作业总量的同时,创新作业设计,利用智慧课堂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理解整式的乘法相关知识。
(三)智慧互助——从独立思考到合作探究
智慧互助是利用智慧教学平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经验交流提供平台,助力学生从独立思考过渡至合作探究,由此提高实践水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数学智慧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提问、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实践研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助力学生快速突破认知障碍。
例如,在讲解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课时,首先,教师要借助电子白板等智慧教学工具,呈现以下概念:(1)直接开平方法;(2)因式分解法;(3)配方法。然后,教师要运用智慧教学软件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bx+c=0(a,b,c为常数,a≠0)”并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降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如下步骤进行合作研究,运用因式分解法求解方程:①将方程的右边化0;②将左边方程分解为两个“乘积”形式的一次因式;③分别令因式为0,求解得到的两个方程。由此帮助学生历经从独立思考到合作探究的全过程,使之通过完成任务,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一元二次方程进行配方,学习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技巧,思考“b2-4ac≥0”条件下的根,引发学生的合作探究热情。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智慧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在“智慧互助”中求出方程根“”,理解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四)智慧延展——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
“双减”政策与智慧课堂理念不谋而合,都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因此,教师要进行“智慧延展”,赋予智慧课堂实践全新意义,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素养。
例如,在讲解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引发学生对相关函数图像的兴趣,使之理解图像的对称性特点。然后,教师可以布置“列表法绘图”实践任务,要求学生运用电子画板在实践中分析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与性质,了解抛物线、顶点等数学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出示二次函数y=ax2,要求学生在实践中研究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促使学生从理论研究逐步过渡至实践探索,自觉归纳二次函数的性质。最后,教师要立足“双减”政策要求,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引导学生运用智慧学习软件进行实践探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求学生分析不同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和分析函数对应值表,在实践中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知识,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优质平台。教师应从提问、引思、互助、延展四个角度入手,立足预习情况创设教学情境,发挥信息技术手段指导学生预习与反思、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的作用。教师应立足教学情境,运用微课资源开启生活化数学智慧教学,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形成深刻的学习印象。与此同时,教师应根据“双减”政策要求,设计不同的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任务,将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之历经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与乐趣。
参考文献
蒋莹莹,刘维全,袁保玉,阮征.浅谈“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初中數学智慧教学的“减负增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22):26-27.
丁帮琴.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案例探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0(15):7-8.
作者简介:许燕祥(1982.11-),男,福建晋江人,任教于晋江市远华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