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身气功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2023-10-12许晓琴
张 鑫 许晓琴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 无锡214405)
新冠疫情的持续与蔓延,迫使传统体育教学的应急式“云端”教学,这对于以身体实践为载体,互动性强的体育教学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诚然也是倒逼体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发展机遇。健身气功作为民族优秀教育资源引入学校体育教学中,受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的影响,目标定位出现偏差,未形成自身价值发挥的目标指向;以“技术为中心”的教学,割裂了其囊括众多文化内涵的理论指导;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造成学习主体的兴趣弱化;教学中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环节的缺失,教学设计缺乏实践操作力度,导致其教育价值成效不尽人意。深入联结与融合信息化教学,有助于改变教与学的新型关系,推动教师由“育知”转向“育人”的核心本质;打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实现开放的优质资源共享,同时使知识的传递更具时效性、趣味性、可视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化需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此,拟对传统健身气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状,融合信息化教学优势,通过实践探索构建混合教学模式破解问题,以期为释放其课程价值提供裨益,以及为我国体育混合教学的设计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健身气功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
健身气功主要以人体筋骨运动为主的形体导引,配合呼吸吐纳和心理调节构成独特的活动形式,具内源性调节,使人的躯体与心理相融合,以达外练强体,内修心性之效果。健身气功作为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全息映像,囊括众多文化内涵,如儒、道、释、中医等传统主流文化养生思想的交相辉映,为健身气功养生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哲学依据和理论基础,呈现出搏杂宽泛的状态,其诠释出“身心俱合”“修身养性”“贵和守中”等独特的养生文化思想,以满足人的健康需求,让参与者能够真正体验运动和维护自身生命健康的意义和价值,也奠定了健身气功的身体技术文化特性,赋予了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价值主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教学观察、访问调查,发现高校健身气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几点共性问题。
1.1 教学目标定位偏差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行为,是教学实践操作的重要导向。审视健身气功课程教学目标发现,“运动技能目标”明显存在技能学习操化性;“运动参与目标”明显存在学生被动性;“运动情感目标”明显存在交流、互动的空心性等现象,与其他体育项目目标(如篮球、足球、排球等)混为一谈,往往疏于对健身气功本身学习内容特点把握,未形成自身特定的教学目标,缺乏独特的实践指导力度,其教育目标实现只能停留于“空中阁楼”。
1.2 教学内容偏离本质
健身气功重在“形、意、气”三者之合,强调“意动形随,意到气到”相须而成[1],过程中融合“修身养性”“形神兼备”“天人合一”等整体理论指导,构成“形下之器育形上之道”的教育内容体系。目前,健身气功教学内容处于一种“浅尝辄止”的技术层面[2],仅停留在动作姿势的学习阶段,学生被局限于动作模仿和反复练习之间的机械式状态,割裂其背后传递的养生文化内涵和功理,未实现参与主体的意识、思想、行动的一致贯通,难以激发学生对生命健康的认知意义。譬如:健身气功▪八段锦,讲究“立身中正”以尾闾中正与脊柱成直线,头顶悬拉伸脊柱,保持立身不偏,使中气贯于心肾,通于脊骨,行于四肢,蕴含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道[3]。
1.3 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健身气功教学的学练方法是学习成效的关键。通过调查中发现,健身气功教学对于新授动作学习后,普遍采用前后横排的集体性反复练习,这种操化教学法对于学练初期动作外形的掌握很有必要,但缺少师生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竞争动力等,造成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氛围沉闷,学生处于被动学练状态,难以调动学生的学练兴趣。宋代陈颐云:“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意识与驱动力,而健身气功主要运用意识来控制形、气,调整练习者自身的生理机能,提高生命质量,以及进阶自我精神活动控制的调心修养。所以,不能一味重复一种教学方法,应多举并施,使健身气功课堂充满活力、吊动学生兴趣。
1.4 教学环节部分缺失
以身体实践为载体,言传身教为主的健身气功教学,往往忽略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帮助学生提前建立动作认知概念,促其独立学习、问题思考和探究能力。同时,据心理学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及时有效的复习是防止遗忘的有效方法,由于高校每周仅一次的体育课时安排,难以实现有效复习,学生对已授技术动作的遗忘呈常态化,导致课中对已授内容复习环节的课时比重增加,对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带来很大困扰,严重影响了健身气功课堂学习效率与效果。
1.5 教学评价重形轻实
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现行健身气功实际教学评价中主要以教师为主导,针对学生技术动作规范的量化评价和考核的终结性评价,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情感态度、参与程度、课堂活跃、行为态度等情况的过程性评价,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无法实现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不利于促教学双方活动的问题反思与改进。
2 健身气功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探索
2.1 课程思想的行动指向
2.1.1 以“弘文立德”的行动指向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之根本。学校作为文化传承高地,其“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动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4];同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贯穿国民教育始终[5]。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与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行动纲领。健身气功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得以形成与发展,内涵诸多“立德树人”的育人智慧,其教育价值、功能、作用的多维度,无疑对推动我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之自信、自强,具有独特的显著优势。
2.1.2 以“健康第一”的行动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帮助学生在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6],涵盖身体与心理两个思想维度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而健身气功的价值主旨在于促进学习者身心交互锻炼,与健康第一的思想遥相呼应,应充分发挥健身气功内容特点,突出独特的身心锻炼方法,指导具体教学实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1.3 以“学生中心”的行动指向
贯彻以“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自觉应答[7],学生是独立且处于发展中的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是实现教育目的关键。改变传统灌输式“教”为中心,转向引导“学”为中心,指导具体实践教学,尊重学生差异与实际需求,重视学生兴趣与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实现教学过程中育人全链。
2.2 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
2.2.1 技理兼备,培育素养
健身气功作为身体文化的集成体,区别其他体育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囊括众多文化哲理指导具体实践操作方法,以求“由技入道”的进阶层次。譬如“形神兼备”以形(身体姿势)与神(思想意识)为之交融,达体松心静、节节松通;“立身中正”头顶上悬和尾闾中正,使脊柱成直线拉伸,中气才能贯穿心肾、脊骨、四肢骨髓,得养生之效,其中蕴含“中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道。所以,教学不能单一指向技术层面,结合其理论指导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参与培育文化素养目标。
2.2.2 身心合一,培育健康
健身气功的价值主旨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通过调控意念旨于“静”剔除干扰、心无一物,使思想集中,达虚静闲恬的心理状态,导引周身运动(抻筋拔骨),调控气息以气运身,达疏通经络、气血畅行的操作要素,以实现调身、调心、调息“三调合一”的身心锻炼,进阶极其虚实的臻化之境,体现出对人体形气神整体生命观的身心锻炼和调控目标。
2.2.3 激发兴趣,培育习惯
宋代朱熹:“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激发内源性学习动力的关键,立足兴趣视角,以学生为中心,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合作与交流、认知与体验、评价与反思的开放性参与,强化“教”与“学”相互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运动习惯,达到终身健身养生的目标。
2.3 课程设计的构建思路
2.3.1 立足课程本位
健身气功内藏诸多传统文化思想智慧,贯穿于“形下之器,形上之道”内外一体的育人全过程,引导与促进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人格品质、道德修为、文化知识等素养方面的提升,与“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深度契合。为此,聚焦学生知其所以然的认知过程,围绕“为什么练”“怎样去练”“练的目的”的逻辑问题进行健身气功教授。
2.3.2 注重学习主体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对知识和意义的生成,不是简单依靠教师“灌输”而实现,需要教师成为学习者的引导者,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强调学习主体积极参与的主动建构[8]。因此,突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融入健身气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转变教师知识传递的灌输式教学观念,改变学生被动式接受学习的习惯;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合作,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重视学生的主观性发挥,关注学习主体的过程性发展;建立多时空整合教学实践平台,促进学习共同体的情境体验,激发有意义学习兴趣。
2.3.3 嵌入信息技术
以联通主义为本体论的“互联网+教育”[9],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联通理论实践、联通合作探究、联通师生交互,建构学习与信息资源连接,实现虚拟与现实空间转换的混合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建设开放、灵活、多元化的线上健身气功课程资源,促进技术与理论的深度重合,弥补实践教学中理论教授“蜻蜓点水”的教学现象;帮助学生课前建立动作的概念认知“以预而立”和课后复习的时效性“以温知新”,弥补实践中视听觉传递的不可回看性;打破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束缚,实现对技术重难点解决的无障碍合作学习、交流探讨、主体评价等交互情境的教学临场感,建构健身气功教学的新型育人模式。
2.4 实践探索的操作框架
以学院公共体育健身气功选项班为研究对象,2020 年上半年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建成健身气功▪八段锦、五禽戏、导引养生十二法、太极养生杖四套功法内容的线上课程资源建设,通过2020 年9 月——2021 年7 月为期2 学期,共2个选项班56 人的教学实践探索。通过线下师生同场、线上虚拟临场,融入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嵌入“学生中心”的过程性参与互动,“身心健康”的学练方法,“弘文立德”的思维精神培育,“实践育人”的多时空要素整合,促进学 生学习意义建构,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图1)。
图1 健身气功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操作框架
2.4.1 课前教学
(1)课前设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身心特点、群体特征、学情情况等综合分析,运用教学设备工具进行设计、制作(视频、图片、PPT、动画、知识导图等),以及在开放性的互联网资源中收集与选取契合的学习材料,依托如慕课MOOC、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优质在线教学平台,建构联结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线上课程资源。
(2)课前导入,教师课前线上发布课中学习内容与学习识记材料,为学生提供自学材料,限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自主预习,初步建立技理认知概念,并对自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总结、反馈。
(3)课前诊断,通过线上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和学生预习信息反馈,归纳与梳理重难点问题,以便于课中实效性问题解决。
2.4.2 课中教学
(1)问题驱动,在学练过程中根据健身气功的技术特点、练习要领与课前诊断的具体问题相结合重点解析,并针对动作的运行路线、轨迹、方向等与循经取穴配合一致,建立准确的动作范式,帮助学生由泛化技术概念,转化为准确、规范的实践技术操作。
(2)价值驱动,以“得其形,知其理”为导向,重点突出“单势动作”为载体,运用谚语、口诀等语义提示自我“纠偏”诱导练习,强化对技术规律、原理、方法的认知;重视“三调”俱合的整体性锻炼,深度嵌入功理、功效的价值认知,从“身心关系、天人关系、人人关系”[10]三个释点,揭示其蕴意的文化内涵,把握深层次的文化观念、思想,培育主体性思维,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的身心育化。
(3)情境驱动,通过三维立体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讨论、评价等创设共生情境,以参与促互动、以互动促评价、以评价促学习,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探究。
2.4.3 课后教学
(1)课后强化,以“任务导向”针对课中的重难问题进行主题设计,组织线上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实现虚拟临场情境交互探究学习,巩固课中所学;通过线上评价模块,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建构师生主体的增值性成就评价,促进教学双方的问题反思与改进。
(2)课后拓展,建构技术与方法、健身与养生、病理与功效、文化与精神等理论方面相结合的线上学习共享模块,精优知识点内容,帮助学生随时进行“碎片化”学习,拓展学生兴趣的知识点,促进对健身气功科学性、真理性的正确认知,提高学生自我身心改造能力。
(3)课后实践,建构“课外活动+训练竞赛+社会实践”的健身气功教学体系。联结多样育人资源,多时空要素整合,依托校内资源开展常态化健身气功文体竞赛活动;通过省市级各类型健身气功竞赛,鼓励与推荐学生参赛,全面实现“学会、勤练、常赛”的衔接教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强化学习动力;开拓社会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健身气功关联性的教学自愿服务、文体活动等社会实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全方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构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融为一体的实践育人教学方式。
据实践检验:2020 年12 月学生组初次参加江苏省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分别获得个人赛第一名1 人次,第三名1 人次,第四名2 人次,第五名2 人次,第六名1 人次;集体赛“二等奖”2 项,教学成效初显。
2.5 课程教学的评价方式
2.5.1 过程性的综合评价
以“教与学”的内容为载体进行过程性的综合评价。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兴趣、课前思维状态进行诊断性评价,准确把握学生的信息维度,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互动参与、合作学习等情况进行及时性评价,提升指导力度的时效性;注重过程性评价予以及时的肯定与鼓励,激发学习自信,并结合评价问题的针对性,引导学生反思,提升学习效果。
2.5.2 增值性的成就评价
“互联网+评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不占用课堂时间比例的优势,实现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根据评价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自我问题意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内容、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评价,使学生的评价趋于真实、不拘于形式、畅所欲言,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情况进行问题反思,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2.5.3 总结性的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囊括预习完成、课堂考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实践活动等方面构成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身体状况与运动能力,不因技术难度而弱化其参与的积极性[11],重点突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评价,促进学生的过程性积极参与,使学生持续不断地进步,实现考核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客观性、公平性。
2.6 课程教学的实现保障
2.6.1 教学质量保障
立足课程教学实际,避免宽泛的质量保障。渗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首先,教师改变学生是在教师教导下认识、实践与发展的主体[12],转向“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保障,明确教育指导思想、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特点之间的有效联结,形成切合自身操作教学指导的目标保障;其次,以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为知识主线、融合技理,帮助学生建立“知、意、行”学习目的、意义逻辑路线教学的内容保障;再次,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与学情,通过混合式教学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探究、互动、合作学习,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情感、精力、时间融入教学活动的过程保障;最后,强化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结合学习主体的发展性评价,并充分发挥学生对教师“教”的评价作用,形成反馈建议,促进教师教学持续改进与提升的效果保障。
2.6.2 师资队伍保障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其专业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积极参与、深度交互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是课程价值实现的有力保障。首先,以“任务”为驱动,组建教师参赛团队,以赛促练,加强教师对运动规律、特点等技能方面的提升;其次,以国家省、市级定期举办的健身气功培训、学术研讨为契机,加强教师对传统养生文化理论、技能理论等知识方面的提升。据实践检验:2021 年5 月学院教师组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展演项目健身气功江苏省选拔赛(中南部)比赛”分别获得3 个项目比赛的第一名;同年8 月代表省参加全国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展演比赛项目,获得《健身气功·易筋经》第五名“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据教学观察(参与度、活跃度、表情变化)、学习情况、学生评价等多方面检验。(1)学习交流的深度与频次明显增加;(2)实践课中学练环节的时间比例明显缩短;(3)学生评价,明显趋于真实,均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通过2个选项班56 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对健身气功混合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87%的学生对健身气功课程混合模式非常满意,认为解决了离开课堂就无法复习的问题,减轻了课堂中的技术学习压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可见,健身气功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与应用,取得了多数学生的较好认可。
3 健身气功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3.1 教学目标:操作指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导向,健身气功课程教学目标要基于教育方针、立足课程内容核心要素、把握学生发展需求等多元价值取向展开设计,生成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避免空泛性指导,实现转向课堂目标具体实施的有效性。
3.2 教学内容:技理融合
健身气功“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指导实践中注重“三调”调身、调息、调心的整体把握,促进身体与心理的交融一体,达到精盈、气充、神合的身心共育目的[13],其涉及阴阳辩证思想、中医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理论,构成了其内容体系的“博大宏富”。教学中应注重技术与理论的整合式学习,通过线上理论模块,线下实践技理教学相互配合,系统教授技术动作背后的知识、特点、功理以及文化符号意义蕴含进行解析,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深入引导,帮助学生形成“为什么练”“怎样去练”“练的目的”的全面认知,激发其源源不断的学习兴趣。
3.3 教学方法:多举并施
联结多样育人资源,多时空要素整合,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训练竞赛、社会实践的一体化有效衔接培育健全人格,积极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将技理内容的知识精点、突出重点,转换为可视化、动态化、个性化学习方式,使知识传递具有可视性、灵活性、趣味性、高效性,促进实践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有效提高健身气功课程的吸引力。
3.4 教学评价:主体参与
重视学生评价的主体参与,在教学实施环节过程中增加学生的评价互动频次、深度,尊重学生的评价观点,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我见解,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心理、行为的认知提升,激发学生的兴趣动力。教师要尤为重视学生评价信息,便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的放矢地精准教学,利于及时调整与改进教学。
3.5 教师素养:信息技术
健身气功课程身体在场的实践性较强特点,教师疏于对信息技术学习,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对滞后,需要强化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与应用能力。以精准课程专业性的信息化应用培训、常态化的教研讨论、教学任务的实践指导等多方式,提高教师对教学工具设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的处理与制作等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能力的融合应用。
4 结语
健身气功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束缚,弥补教学环节的缺失;打破了传统教学观念、思维的固化壁垒,促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转变由权威性的知识教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引导、帮助、合作者,从教学设计、过程实施、评价反馈等方面深入如何“学”的问题思考,更加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性全面发展,对推动与落实我国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