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的病案室资料分析
2023-10-12常舒
常舒
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 发病率、致病率、死亡率都很高[1], 对人类的生命、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脑出血属于脑卒中的一种疾病, 是在脑实质内发生病变的非创伤性出血, 会导致大脑损伤, 通常由原发性、继发性的损伤导致[2]。原发性主要是刚开始出血导致白质位的纤维束和血脑屏障的直接性损伤,还包括血肿的占位效应出现的损伤效应。继发性较为复杂, 包括炎症、血脑屏障、脑水肿、细胞毒性反应、氧化应激导致的神经功能性损伤[3]。脑出血导致的后果较为严重, 使患者意识不清、持续昏迷, 有的甚至死亡, 及时了解脑出血疾病的相关临床特征尤为迫切。每个医院的病案室都存放着各个科室的病历, 是各学科、各技术的整合体。病案室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包含患者的原始资料, 从电子档案到纸质病历, 涉及各个科室的资料, 还包括影像学、检验结果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原始保存性、重复可用性、不可替代性[4]。因其包含的内容足够丰富, 临床要充分利用档案室的资料了解医院脑出血的情况。因此, 本文在2019 年7 月~2021 年7 月收集本院病案室71 例脑出血患者的病案信息进行分析, 探讨脑出血患者疾病特点、影响患者预后转归的相关因素, 总结疾病的综合防治意见。现报告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19 年7 月~2021 年7 月本院病案室的71 例脑出血患者资料, 本实验研究对象均经头颅CT 或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为脑出血患者。
1.2 研究方法 从本院病案科和信息中心收集患者,主要收集在病案统计信息系统和急诊信息统计系统上登记为脑出血患者的信息, 并将该信息通过病历系统及随访信息核对详细数据, 包括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身体一般状况、意识形态、基础类疾病、影像学结果、检验结果、手术情况、就诊或住院期间的疾病发展情况、并发症情况等资料, 并根据该资料的具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头颅CT 或MRI 诊断为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还需依据世界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 次修订版确认患者所患为脑出血[5], 并剔除创伤性脑出血病例, 保留非创伤脑出血病例。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出血患者的性别、年龄、死亡构成情况分析
本研究所选71 例脑出血患者, 年龄41~87 岁;男42 例(59.2%), 女29 例(40.8%), 男女比例为1.45∶1。发病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50~79 岁, 占比达80.3%(57/71),不同年龄层患者性别构成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2, P=0.765>0.05)。男性患者死亡8 例(11.3%),女性患者死亡6 例(8.5%);80~87 岁年龄层死亡率最高, 为66.7%(4/6), 总死亡率为19.7%(14/71);不同年龄层死亡患者的性别构成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37, P=0.664>0.05)。见表1。
2.2 脑出血患者的诊治及预后情况分析 脑出血患者治疗期间接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方式。52 例(73.2%)患者最终接受药物治疗, 15 例(21.1%)患者最终接受手术治疗, 4 例(5.6%)患者最终接受其他治疗方式, 不同治疗方式患者存活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 学 意 义(χ2=5.225, P=0.076>0.05)。除 死 亡 病例外,21 例(29.6%)患者治愈出院, 29 例(40.8%)患者病情得到好转出院, 7 例(9.9%)患者因其他原因出院。见表2。
表2 不同治疗方式脑出血患者存活情况比较[n(%)]
2.3 影响脑出血患者生存情况的相关因素分析
57 例存活病例中有高血压病史23 例(40.4%), 死亡病例中有高血压病史12 例(85.7%),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53, P<0.05);存活病例中有糖尿病病史16 例(28.1%), 死亡病例中有糖尿病病史4 例(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 P>0.05);存活病例中有脑血管畸形、肿瘤2 例(3.5%), 死亡病例中有脑血管畸形、肿瘤2 例(14.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5, P>0.05);存活病例中有肝肾疾病史3 例(5.3%), 死亡病例中有肝肾疾病史1 例(7.1%),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5, P>0.05);存活病例中有血液系统疾病5 例(8.8%), 死亡病例中有血液系统疾病2 例(14.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4, P>0.05)。见表3。
表3 影响脑出血患者生存情况的相关因素分析[n(%)]
3 讨论
病案室的精细化分类各项病历, 使收集的病案更全面、内容更完整, 为病案资料的查询提供便利, 加快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也利于医生全面了解本院的疾病特征, 针对本院疾病提出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6]。病案质量是医院管理水平的体现, 本院科学管理病历资料, 专业人员运用科学方法, 对本院的资料进行收集、整合、分析, 并根据病案要求制定本院的工作标准、规范要求、相关制度, 符合医院病案室的科学发展进程。规范化的病案室管理也为本研究提供便利。本研究通过电子和纸质档案查询到脑出血患者,收集其性别、年龄、死亡构成、诊治、预后、脑出血患者的影响因素情况, 资料足够完整、细致、准确, 保证了研究的可信度。
本研究中的71 例脑出血患者男42 例, 女29 例,男女比例为1.45∶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50~79 岁,比例达到80.3%, 结果与蔡晓伟[7]提到的脑出血患病人群在50~70 岁, 且男性高于女性基本情况一致, 符合该疾病的人群分布特点。脑出血疾病病因主要是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 而动脉瘤、脑淀粉样病变、药物、其他疾病也会导致脑出血。本文根据此对脑出血的病历进行分析, 对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畸形、肿瘤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分析结果发现, 脑出血患者的存活病例、死亡病例之间的差别确实与高血压病史相关。这与夏斌等[8]所得到的结论符合, 高血压确实会引发脑出血, 长期高血压使脑内的微小血管结构发生变化, 血流动力学也随之改变, 发生慢性变化, 血压变化较大时, 血管出现破裂进而发生出血现象。值得注意的是, 在脑出血早期, 高血压会导致血肿持续扩大,加重脑部损伤[9-12]。究其原因, 血肿出现的占位效果、分解物质和脑组织出现损伤后会释放活性物质均导致水肿、脑部局部出血、脑内压升高、凝血功能等异常现象[13-15]。因此, 控制住血压能够使脑出血现象减少。本研究主要是借助病案室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 材料准确可信, 结果清晰明了, 为之后的脑出血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 通过分析脑出血疾病的基本情况, 探讨相关影响因素, 针对脑出血疾病提供个性化的预防措施、针对性的治疗方式, 将有助于减少患者患脑出血疾病的可能性, 降低脑出血疾病恶化及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