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认同研究综述:基于2010—2020 年CNKI 文献计量分析
2023-10-12何美洁吴立霞何奕枢杨佳日
何美洁,吴立霞,何奕枢,杨佳日
(广西警察学院,广西南宁 530029)
职业认同对个体、组织以及国家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2019年4月,李克强总理对职业教育作出了重要批示:现代职业教育有助于提高人才素质、保持就业稳定、扩大就业内需,同时也是推动社会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举[1]。近些年来,职业认同成了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其相关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由于现阶段职业认同的研究成果较丰富,难以通过定性分析对其进行系统化的总结,故本文以中国知网中关于职业认同的相关文献为数据基础,运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职业认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参考发文量、核心作者、关键词等关键指标,总结归纳出职业认同研究的总体特征,有助于该主题的专家学者更准确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为充分了解我国研究人员对职业认同的研究历程及现状,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检索时间段为2005—2020年,检索式为“篇名=职业认同”,排除重复发表及一稿多投的文献,删除非学术性文献后,获得2025 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
(二)研究方法
我国学术界把握一个主题的研究现状,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对某主题进行回顾与展望,本文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开展研究,从发文量、核心作者、核心机构及高频词等方面,对我国职业认同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历程进行分析,生成可视化知识图谱,直观总结了目前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并得出研究结论。
二、我国职业认同研究现状
(一)年度发文量分布趋势
通过对符合要求的2025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可得我国职业认同研究年度发文量趋势,如图1。2010—2020年,职业认同相关研究主题的发文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表明该时间段职业认同的研究备受我国专家学者关注。同时,在2019年向2020年过渡期间,职业认同研究呈快速增长趋势,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很多从业者都产生了一定的倦怠心理,由此也产生了相关的一些研究,如王叶等在新冠疫情期间对护士职业认同现状进行研究[2]、姜林等对公安民警职业认同建构进行研究[3]。可见,职业认同这一主题将会是一个持续被研究的热点。
图1 我国职业认同研究发文量趋势图
(二)核心作者分析
通过对职业认同的核心作者分析,可以正确把握该主题的研究动态及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本文采用衡量各个学科领域文献作者分布规律的普莱斯定律,即在同一个主题中,半数的论文为一群具有高生产能力的作者所撰,这一作者集合的数量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即N≈0.749(Nmax)1/2。本次数据中Nmax=10,由此计算出核心作者发文阈值为3篇。发文量排在前十的作者有张晓辉、赵宏玉等人,他们共同组成了职业认同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代表。在此基础上对核心作者的合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将分析参数阈值设置为3,得到如图2所示的作者合作网络知识图谱。从整体上看大部分作者之间基本都是点状或者两点一线,没有形成一定的学术研究团队,说明目前我国研究职业认同的专家学者较为分散,学者之间相互合作研究发文的概率较低。
图2 作者合作网络知识图谱
(三)核心机构分析
分析论文作者的所属机构分布情况有助于了解研究领域的差异以及领域之间的关注程度。其中,云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尤为突出,发文皆为17篇。十家机构累计发文130篇,占总量的6.42%。从发文所属机构来看,师范类院校占比较高,说明职业认同在教育行业备受学者关注。
利用CiteSpace对机构合作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虽然职业认同研究的核心发文机构中,师范类院校占比较高,但是通过图3可以发现,仅有部分医疗机构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合作关系,且他们之间的合作强度较弱,没有形成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网络。从主要节点来看,北京协和医院护理学院表现出了较强的中心性,出现了以其为核心,联合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护理部、东莞康华医院、北京肿瘤医院护理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等机构的合作关系。除此以外,其他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虽然对职业认同也展开了不少研究,但是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较少。
图3 机构合作网络知识图谱
(四)高频词统计分析
关键词往往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在一篇文献中,关键词往往可以反映出该文章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生成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性关键词表(表1)。从频次来看,“职业认同”“影响因素”“护士”“辅导员”等关键词位居前十;从中心性来看,职业认同、幼儿教师、对策等关键词的中心性更高,说明相关关键词在职业认同研究主题中占据的地位较高;从总体来看,职业认同,高频词与高中心性词基本吻合,说明学者对职业认同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共同领域。
表1 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性关键词表
(五)职业认同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既是文章的核心,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结合该领域的实际研究情况得出我国职业认同研究热点主要围绕职业认同的测量维度以及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两个主题展开。
1.职业认同内涵研究
第一种观点认为职业认同是对职业的看法与态度,如正面的评价、积极的影响等。张晓辉研究实习教师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作用时指出,职业认同是个体对教师职业各个方面的积极价值评价或判断[4]。刘玲等在对护士职业认同的研究中指出职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从事职业表现出来的积极行为和正面评价。另一种观点认为职业认同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例如,李洪林认为职业认同是个体与所从事的职业联系在一起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综合来看,职业认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职业认同主要是个体发自内心的主观认同;第二,职业认同是动态发展的;第三,职业认同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2.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研究
我国职业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和护士群体。在教师职业认同领域,李凯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以职业认知、职业行为、职业意志、职业情感为维度,建立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模型。王照萱等人认为教师的职业认同由情感、价值观以及期望三个维度组成。在护士职业认同领域,朱瑞刚采用社会支持、自我反思、社交技能、职业认知四个维度对男护士的职业认同进行测量。除了教师和医护人员的职业认同得到广泛的研究外,其他边缘化从业人员职业认同也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例如,武沛颖对从行业发展态度、职业感知以及行为三个方面来测量VR工作者的职业认同。王万青从职业价值、职业权利、职业情感、自我效能、职业规范五个维度测量了新入职民警的职业认同。
3.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个体因素、组织因素以及环境因素。
个体因素中,部分学者们开始关注到部分人口统计变量会对职业认同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不同的变量在不同的研究中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结论。例如,商雪辉等人的研究认为,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护士对自身职业的认识更加全面,因此护龄越大,职业认同程度越高;护龄越小,职业认同程度越低。但是杨义等研究指出,护龄1年以下、10年以上的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比护龄为1至10年的护士高,但是他们认为护士的职业认同与年龄、职务、婚姻等因素无关。
组织因素中,大部分职业跟组织之间会产生很多交集,所以职业认同与工作组织之间是息息相关的。组织的晋升机制、组织性质、薪资待遇等因素对员工的职业认同会产生影响。例如,李正东研究认为,工作强度与薪资待遇之间的不平衡关系导致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越来越低。还有一些学者注意到工作时长也会对职业认同产生影响。例如,马超宁、白筱等研究发现,快递员的职业认同与工作时长成反比。
虽然职业认同度与个体因素、组织因素都离不开关系,然而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发现,职业认同往往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因此环境会对职业认同产生影响。向邦卓认为,学校的体育环境、体育设施、文化环境会对体育教师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男体育教师,学校环境除了工作量之外的各项指标都会正向影响教师的职业认同。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某一职业的社会声望、社会地位、行业环境等因素也会对人们的职业感造成影响。肖述剑在对高等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实证研究中指出,教师职业认同程度受社会声望因素影响较大,社会声望会强化辅导员对其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
总体来说,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对于同一职业群体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是否有变化、如何变化等相关研究略显不足。
三、结束语
本文选取中国知网(CNKI)上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发表的2025 篇文献为研究样本,通过CiteSpace对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相关研究虽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可进一步深化研究之处:
(一)扩大研究范围,加强合作交流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职业认同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教师群体和医护群体,而对一些边缘化的群体,例如,图书馆员、新闻媒体人及导游等研究较少。同时作者之间、机构之间交流合作较少。因此扩大研究范围,打破学术壁垒,有利于整合一套适用性强的职业认同提升的方案。
(二)深化理论研究,拓展实证研究
目前,我国对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基本局限于某一个职业群体,很少有学者对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职业认同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共通之处进行研究。此外,同一职业在不同时期中的职业认同是否存在变化、如何变化、是否可以在时间轴上进行表示、追踪等相关研究较少,而掌握这一变化规律对稳定人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