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学校仪式的“泛娱乐化”倾向
2023-10-12陈永华
陈永华
迎来开学季,各种具有“开学仪式感”的图文和视频一时又占据了自媒体的头条,恨不能成为“爆款”的势头只增不减。记得今年春节后的新学期,恰逢电影《满江红》热映,朋友圈满屏都是“满江红式”的开学典礼。有些学校恨不得在操场复原“入伍持戈当好汉,牵驹上阵要冲锋”的豪情。一些班级的迎新仪式也呈现出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攀比样态。
令人欣喜的是,这个学期开学除了各种“晒”,也看到许多教师对于各种形式大于实际的仪式有了理性的反思。的确,在这样一个“泛娱乐化”时代,学校和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定力坚守初心,就很难做到独善其身。现实中,不少校长和教师一方面表达着“连开学典礼也这么‘卷’了”的无奈,一方面照样乐此不疲地加入举办盛大仪式的大军。
“泛娱乐化”现象指的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娱乐元素在社会生活中过度泛滥,导致人们以娱乐化的心态对待一切,以娱乐作为价值衡量标准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此背景下,人们追求的是“紧张神经的放松”和一时的快感。具有“泛娱乐化”倾向的学校仪式文化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过于注重表面的形式和程序,如在举办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等大型活动时,过分追求场面宏大、节目精彩、表演华丽等表面效果。这种做法不仅会令学生身心疲惫,无法专注于学习,也会让其对仪式的意义感到困惑,无法真正领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具有“泛娱乐化”倾向的学校仪式文化偏重于特定群体,如优秀学生、学生干部等,忽略了其他学生的感受。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其他学生感到被边缘化和被忽视,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平等发展。此外,不少“泛娱乐化”的仪式还浪费了学校的教育资源以及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的时间和精力。
实际上,仪式文化的初心是为了传递文化、价值观和信仰,促进个体和集体的发展。一方面,不同的仪式和活动蕴含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信仰。例如,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进行的升国旗、唱国歌、颁发证书等仪式,表达的是对国家的尊重和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价值的肯定。另一方面,仪式和活动往往具有一定的程序和标准步骤,可以让学生产生集体认同感,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信任,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学生参加各种比赛项目。这些比赛项目不仅是个人的竞技项目,还是集体荣誉和力量的体现。此外,学校仪式文化中的各种活动和仪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例如,文艺比赛、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校仪式不仅承载着学校文化,也在对学校文化进行创新。学校积极设计和举行各种仪式活动不仅是学校文化建设之必要手段,也是使学校生活充满意义的教育之举。为了发挥学校仪式文化的正向功能,教育工作者应时常进行哲思三问:学校仪式是何?学校儀式为何?学校仪式何为?考虑最后一个问题时,需要利用系统观念,思考仪式文化在五育并举中的位置和作用。
在自媒体评论区,曾读到一位德育主任的话:“作为一名德育主任,我觉得最好的开学仪式就是和孩子们一起打扫教室,然后搬书、发书、包书皮、写名字、整理抽屉。那种把教室打扫得一干二净的成就感、那种拿到书迫不及待翻开的新鲜感,是那些气球、食物、丝带无法比拟的。”他的话值得我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