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量感”培养策略之实践策略初探
2023-10-12付丽
付 丽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启工街第二小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对量感的描述是:“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有这样的发现:学生明明会进行单位名称之间的转换,却在选择恰当的计量单位时无从下手;明明知道这些计量单位,却不能很好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这些都显示了学生“量感”的缺失。
“量感”就是指学生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物体长短、大小、重量、速度等方面的感受。小学阶段,学生会学习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货币等数量。在量的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以往更重视知识的传授,通过机械、重复的练习,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离开了试卷,回归到生活中,学生就像从未学习过这些知识,面对生活中的量的问题,或全凭感觉,或束手无策。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对“量”的课堂教学中侧重点发生了偏移,突出了“教”,忽视了“感”。事实上,“学了一万遍,不如动手做一遍。”只有真正地去实践、去感受、去运用,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量感”,真正使学生有所得,并将所得应用到生活中,也才能真正体现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有效链接,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培养学生“量感”的方法有很多,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着重对实践策略进行了探究和使用,下面就谈谈我的方法。
一、从自身出发,发现“量”
“量”的学习较为枯燥、抽象,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又十分有限,我们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形象呢?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努力创设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自己身体上发现“量”。例如,在进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的教学时,我播放了一位奶奶给孙子买裤子,用手拃进行估测还买得很合适的视频,引导孩子们思考:奶奶为什么买得很合适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他们通过探寻,发现自己身上的“尺”。通过积极、愉快的探究,学生发现拇指的宽大约是1 厘米,一拃的长大约是1 分米,两步大约是1 米……我还让学生创编童谣和顺口溜,边说边做,将自己的身体与长度的量建立起紧密联系。这样的方法也为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进行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从熟悉物体出发,体验“量”
物体的大小、时间的长短、物体的轻重实际上都来自人的感受,对于这些抽象的“量”的理解,学生很多时候是无从下手的。因此,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以身边熟悉的物体为参照量,进而完成知识的转化,培养自己的“量感”。
在教学《分钟》时,课堂初始,我和学生玩了一个游戏:闭上眼睛感受时间,觉得1 分钟时间到了就睁开眼睛,结果我班学生都早早睁开眼睛,甚至有的学生十几秒就睁开了眼睛。我发现,学生对于时间单位貌似十分熟悉,但实际上,他们并不能很好地运用,对时间的估测并不准确,学生只是根据时间单位的大小感知时间的长短。所以,我让学生分别完成1 分钟口算题、1 分钟写字、1 分钟朗读等,让他们看看自己1 分钟能做几道口算题,能写几个字,能读多少个字。这样的活动,帮助学生把看不见的时间具化为看得见的数量,实现了从抽象到直观的转化,这种体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时间量的长短。之后,我再一次和学生玩感受1 分钟的游戏,学生的估测明显更准确了。
在教学重量单位千克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两瓶矿泉水,重量大约是1 千克。让学生掂一掂、举一举,感受1 千克的重量,再抬一抬一箱12瓶装的矿泉水,感受更重的重量,进而再次引导他们与自己的体重进行联系,同时教学了斤与千克的换算,这更有利于学生的日常表达。
通过引导学生以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拿得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来感受、体验,再进行推测、估测,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帮助学生有层级地提升自己的“量感”。
三、从实验出发,发展“量”
动手实验在学生“量感”的培养和发展中必不可少。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帮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最切实的“量”的体验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立方米时,我引导孩子们先估测:1 立方米的空间里,大约能容纳几个同学?学生预测后,我再让他们用提前准备好的1 米长的纸棒与组内同学合作制作一个棱长1米的正方体,然后让学生一个一个站进去,结果,学生发现1 立方米的空间里大约能容纳8 个五年级的学生。
再比如进行“圆锥体积”教学时,大多数教师会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推导圆锥体积公式。我觉得,在这一实验中,我们不仅能引导孩子们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还能借这个实验,引领学生感受到测量工具和方法对误差的影响,从而发展学生的“量感”。因此,我除了准备基础实验用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各一个外,还准备了水、大米、大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分别放入水、大米和大枣的结果是不相同的,不是都能得到3 倍这一数量关系。学生初步感受到:实验用具不同,得到的实验结果并不相同,对误差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过大胆猜测—实验验证—得到结论的教学过程,学生的“量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四、从生活出发,运用“量”
数学的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离开了生活的数学是无用的。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鲜活。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两个环境,无外乎家庭和学校,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两个环境中的资源,为学生“量感”的培养服务。
学生可以运用学到的面积单位知识去估测自己的卧室和教室的面积;可以运用重量单位的知识去估测家里的炒锅、椅子和自己书包的重量;可以运用体积、容积单位的知识去估测水杯的容积和箱子的体积;可以运用时间单位的知识去估测从家到学校步行的时间,估测抄写一篇文章需要的时间等。
把所学知识回归于生活实际,让它们在生活中得到运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量感”的发展,还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是源于生活的,也必将能够运用于生活。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量感”的培养也不例外,它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需要教师在每节数学课上的引导。相信通过教师的用心培养,通过亲身实践,学生的“量感”一定会得到提升,我们的数学教学也会更具实效,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