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分析

2023-10-12

关键词:双减作业语文

刘 畅

(安徽省淮南市朝阳中学)

“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都对学生作业布置做出了明确要求,但当前,依然有一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双减”政策的重要性,也没有掌握作业优化设计的方法策略。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蕴含着十分重要的育人价值。因而,小学语文通过作业优化设计,在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同时,也能够将育人价值发挥到极致,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由此可知,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础巩固作业设计

学生基础巩固作业的完成情况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果。可以说,基础巩固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设计基础巩固作业时,不需要被作业完成时间、地点所限制,可以是课堂作业,也可以是课后作业;可以当堂完成,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完成。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完成基础巩固作业的时间有了明确规定:“一二年级必须在课堂上完成,三至六年级也应当争取做到基本在课堂上完成。”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把握重点知识内容,才能够实现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作业的同时,也能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

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学习为例,本课需要学生掌握的重要知识点有四个,分别是认读认写生字、朗读课文并体会其表达的情感、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以及学习文中精彩语段的描写方法。教师在设计基础巩固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体现重点。首先,围绕认读认写生字进行作业设计。学生的兴趣是完成作业的第一驱动力,小学生对于做游戏的热情极高,因此,认读认写生字可以作为课堂作业,并以做游戏的方式完成。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等人数小组,以组内“角色扮演”的形式,选择一名成员担任“教师”,带领学生齐读需要认读的字,并默写需要认写的字。其次,针对朗读课文并体会其表达的感情进行作业设计,教师可以随机挑选学生进行“接力朗读”,这样既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使得全体学生用较短的时间高质量完成朗读作业,并再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再次,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教师可以布置好词好句积累、用行文思路分析课下作业,帮助学生梳理本段落所用的描写方法。最后,学习文中精彩语段的描写方法,教师要先带领学生找出课本中的精彩语段,并仿照段落中的表达结构,布置围绕学校场景进行描写的课后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最喜爱的场景进行一次小练笔,将对学校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够在提升作业趣味性的同时,完成课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分层个性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但当前部分小学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学生完成作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教师布置的作业“千人一面”,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及课堂学习的效果,学生需要完成的基础作业和拓展提升作业都相同,这就加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负担,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学生学习成绩得不到有效提高,其语文学科素养与个人综合素质也无法提升。而分层个性化作业,能够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遵循“学优生多而适当提高难度,学困生少而适当降低难度”的原则,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提升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获得感和成就感,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此,优秀学生的学习水平进一步提升,学困生的学习状态也会朝积极方向转变。

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三种不同层次的作业,分别是字词句训练,段落、篇章和习作练习,读写结合、内容拓展性习题。首先,字词句训练,学生需要完成词语积累、句子摘抄的基础作业。这样,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巩固所学内容,学习较好的学生也能够完成知识的迁移,与以往学过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扩充知识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字词句训练不能以机械、刻板摘抄的形式完成,要在减少作业的基础上,学习课文中的“精华”。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弹性”训练法,本课较难的生字有“铺”“棕”“紧”,其余的“列”“规”“则”较为简单,学生可以将较难的生字多次书写,较为简单的生字复习巩固即可,词句也是如此。其次是段落、篇章和习作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行文结构,开展一次小练笔。观察一处景色,运用文中的写作方法,尝试从环境、植物、动物等方面描写。最后是读写结合、内容拓展性习题,教师可以指定与本课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自由阅读。本课可以选择汪曾祺的《自报家门》,学生将两篇文章的选段对比阅读,记录其中的精彩语段,找出两篇文章的共同点,供自己写文章时运用。此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除了可以布置不同的作业,也可以布置内容相同但完成标准不同的作业,这样也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拓展实践作业设计

顾名思义,拓展实践作业是对课堂知识内容的延伸拓展,往往以非书面的多样化形式呈现。它改变了传统作业形式单一、答案唯一的情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情感、智慧、创造等因素,在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积极性的同时,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在对课堂知识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而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育人学科,完善拓展实践作业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一课的学习为例,首先,文中对于鸟的描写已经十分详细,因而教师布置的第一个作业是制作彩色小鸟,并在课堂上互相展示交流,谈谈制作心得,模仿鸟儿捕鱼的姿态,在充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运用短小精悍的语言准确表达内心所思所想的能力。此外,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制作一个喜欢的玩具,并口述制作过程和心得,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其次,利用劳动节、国庆节等短假期和寒暑假长假期,开展“亲子研学旅行”活动。每次研学的主题可以和语文园地的学习主题相关,如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的活动主题是“词语的积累”,因而研学的目的地可以选择本市的图书馆,由家长陪同学生参与“词语猜猜猜”活动。而在寒暑假长假期,家长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具有教育意义的城市和场所,再通过手抄报、作文、演讲等方式,在班级内分享个人的体验和收获。最后,教师可以布置表演作业。在学完《美丽的小兴安岭》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题目为“家乡哪个季节最美”的辩论赛。学生可以在辩论赛开始之前查阅资料,对所在城市有更多了解,也能够在辩论的过程中,清晰准确地表述个人观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体会到竞争与合作的奥妙。

四、单元作业设计

语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采取“单元学习法”,也就是每一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学习的知识点较为相似,因而,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离不开单元作业。此外,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涵盖基础知识、综合知识、阅读与表达等板块,给单元作业的优化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学习为例,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发现生活中的美”。从《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到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这是从欣赏进阶为创作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单元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也要体现作业之间的进阶性,在巩固学生学习成效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搭船的鸟》这一课,其中对于翠鸟捕鱼的动作描写得惟妙惟肖,学生可以模仿当中的动词“冲……,飞……,衔……,站……,吞……”写一段话,并与同学分享。而《金色的草地》这一课,其中对于蒲公英早上、中午和傍晚的变化描写十分细致,学生也可以就自己喜欢的植物在一天之内不同的变化进行分享。通过上述两课的作业练习,学生运用动词造句、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能力都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在完成习作时,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其中,对于印象深刻的场景或事物的描写会更加真实和出彩。

五、总结

综上所述,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是检验学习成效、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双减”政策的出台,明确了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的必要性,因而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成为每一名小学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虽然针对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但不同语文教学课堂的效率不同,学生需要完成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也存在不同,因而教师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作业设计的主要依据,布置符合学生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业。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