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南瑶族扎染调研报告*

2023-10-12吴梓晴杨晓丽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17期
关键词:扎染瑶族文化遗产

吴梓晴 杨晓丽(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一、连南瑶族历史背景起源及扎染历史

(一)连南瑶族起源和传统文化

现今连南瑶族是经过长期的迁徙形成的。在隋唐时期,就已具有一定数量到粤北地区居住。历经多个朝代,目前连南地区,已逐渐成为瑶族的聚居区;根据民间传说和史书记载,排瑶主要来自湖南湘江、沅江流域的中下游和洞庭湖地区迁徙而来。后来,逐渐向湘粤桂三省边境迁移,大约在隋唐、宋朝时期,他们祖先经辰州、道州等地,迁徙到连南山区结寨定居。过山瑶是在清朝分别从湖南和广西迁徙而来,后建寨定居。

连南瑶族自治县是广东省3 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世界唯一的排瑶聚居地,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条件孕育了当地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其千年瑶寨被誉为“世界瑶族第一寨”其中瑶族“耍歌堂” “瑶族长鼓舞” “瑶族通婚”接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瑶族银饰、排瑶民歌、瑶族刺绣均被列入“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耕节、瑶族药浴节、暨桑叶美食节、瑶族开唱节——等节庆活动异彩纷。

(二)连南瑶族广东分布情况及人口数量

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连南县境南北纵横距离约71 千米,东西最大距离约45 千米。地势北、西、南高,东部低平。山脉多由北向西南走向。山体中上部亘连着数百座山峰。县域面积1306 平方千米。东北部与连州市交界,东南部与阳山县相连,南面紧接怀集县,西面毗邻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北角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接壤。瑶族分布于占全县面积88%的山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 月1 日零时,连南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134691 人。

(三)连南瑶族扎染起源由来

连南瑶族扎染更是当地传统的染整技艺,伴随着瑶族人流传于连南当地的八排地区中,是当地人民服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宋著名地理学家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卷六《服用门》中记载到“瑶人以蓝染布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溶蜡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蜡,故能变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故夫染斑之法,莫瑶人若也。”其中记载该朝代瑶族扎染的技法与来源;连南瑶族扎染虽起源于宋代但历经世代相传到明清时期技艺成熟。连南瑶族扎染为白花蓝黑样式,色调素雅,风格独特,主要使用于妇女的头巾、各种生活用品等地方,十分富有民族特色。“瑶族扎染”更是于2016年入选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瑶族扎染彰扬出其优良的传承性。

二、社会与文化

(一)连南瑶族的社会和文化特征

连南瑶族社会特征迄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连南瑶族仍保留着比较完整的以同姓血缘亲族为纽带的房族组织,简称为“房”,排瑶语称VCN53PU44(音译“温不”)。房,是出自同一祖先的若干代子孙(以家庭为单位)的集合体,是社会组织的单位。同姓氏下分为大房、小房。大房为宗族,小房为宗支,均有密切的关系。如东芒排盘姓为五大房,即木生、马桂、大欣、巴山、巴尼,他们来自共同的氏族,即盘姓氏族,具有很远的共同血缘,成员之间有可查的血缘关系和族谱关系。在居住上,血缘亲近的房族,各成员的住房紧挨一起,形成聚族而居的格局。

保留着带有原始色彩的瑶老制,维持瑶排内部的社会秩序,调解纠纷,管理公共事务,生产生活等,都由瑶老负责。他们成了瑶族社会内部的上层人物。瑶老制其主要头面人物是天长公和头目公。天长公是一排之首,由排内威信较高,能说会道,有丰富的生产和社会经验,具有领导和组织能力的老人充任。其责任是负责管理全排的民事案件、排解纠纷和对外的交涉联系事宜。天长公任期一年,每年在农历10 月16 日改选,这一天是新旧天长公交替的日子,新的天长公接任以后,排中办事老人、头目公等都携酒到他的家共饮,天长公也以酒肉招待大家,借以交换意见,以便日后大家协力办事。

连南瑶族文化特征关于瑶族婚姻特征排瑶的婚俗很有情趣。自古以来,瑶族婚俗分订婚、认亲、择日、举行婚礼、回门五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瑶族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他们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严格限制血缘婚,同房姓宗族之间不准通婚,即使是异姓,舅姑姨表之间也不能结合,一定要过了3 代之后才能通婚。目前在连南县内,主要居住的瑶族是排瑶,排瑶现有人口近8 万,排瑶自称“yao min”,用汉语记音为“要敏”,意为瑶人。连南地区有八排之分;其中,三排镇油岭瑶寨,坐落于约800米高的半山坡上,登顶远眺,百峰争雄,风光秀美,大有“一览众山小”气概。而吊脚楼依山而建,民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其结构均为青砖或木质。这里聚居着世界唯一的连南“八排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素有“千户瑶寨”之称。

Borin等[7]基于5年表面流湿地处理农田排水试验,得出进入湿地的农田排水总氮的50%以上被植物吸收,20%以上的氮储存在土壤中,少部分氮通过反硝化损失掉,氮的平均消减能力约为90%。Williams等[8]研究表明,控制排水与常规排水方式相比,可以使硝态氮(NO3-N)降低约20%左右。王岩等[2]研究得出农田排水生态沟渠对氮磷的高效去除机理主要表现在沟渠植物吸收、过滤箱中的基质吸附和植物吸收、沟渠拦截坝所产生的减缓流速和沉降泥沙等方面。徐红灯等[9]发现沟渠沉积物对氨氮具有很强的吸附和硝化能力。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直接用于农田径流氮磷拦截去除的生态沟道技术还比较缺乏。

(二)连南瑶族语言和文化的保存与传承

八排瑶语是勉语的一个分支,又称藻敏方言。八排瑶语没有对应的文字系统。受瑶汉语言接触的影响,瑶语中有不少汉语借词,也出现了一些汉语的语法形式。近年来,传统瑶歌的传承受到了不小的阻碍,其中问题便是八排瑶语没有自己的文字体系,只能依靠族人口口相传而流传至今,从而也导致了八排瑶语语言活力下降,但仍有不少当地人在努力传承发展瑶语和瑶歌,使瑶语可以传承下去。瑶族文化近年来受到国家大力保护与推广,不仅积极修复瑶族历史文化。开展重点文物修复,还对石泉山、山溪、军寮老排等五处摩崖石刻开展保护修复,抢救性保护历史遗迹,发掘、还原历史原貌。开展古村落和历史建筑修缮,将油岭村瑶族民居群整体修缮工程列入县十件民生实事,推动古村落和历史建筑得到有效保护与活化利用。开展非遗资料整理,在充分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先后出版了《瑶族刺绣》《瑶族长鼓舞》《瑶族婚俗》等一批记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籍,连南瑶族扎染技艺也在这独特的传承中依靠着先一辈的口授手交中传承下来,虽然直到如今扎染技艺也具有很好的传承性,但随着风俗习惯逐渐弱化,只有油岭、南岗、山溪、三排、牛头岭、连水、东芒等七个村寨还有这门技艺。目前最常见的仅有油岭妇女头布系列、南岗妇女头布系列和三排小孩背带披风这三类品种。

连南瑶族扎染工艺需要用针绣、压挑、线扎等方式,当地居民制作不需要画图打稿,他们凭借着多年熟悉的技法自然扎出图案。扎的样式有很多,如:“回”字形纹、鱼尾形纹,还有龙纹、十字纹等,方法多种多样的款式后用针线扎出当地特色图样。通过以上对纱、线、绳等多种工具,对织布进行扎、缝、缀、夹等多种形式后染布,在放入染缸前还需进行染前处理,将面料放入清水中浸泡15 分钟;退除浆料,然后将用线扎好的布料放进煮好的染料桶里染色,因使用的染料一般为植物染料所以所染色的布料基本都为棉、麻、丝等材质,再通过线扎图案方式让颜色深浅不一,染色后解开扎线,自然成形。因一般使用植物染料,想要将白棉布染出想要的深蓝色,通常需要重复洗染十几遍,每一步都需要亲力亲为,非常花费精力和时间。最后将布料晾干后,把扎实的线抽出,将布拉压平整晾晒即成,但不可直接让染织品在太阳下直射,会导致植物染料褪色。除以上扎染工艺外还有蜡染这种扎染工艺,蜡染也是早在宋代就产生了,当地人民就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精致的花纹图案,称为“瑶斑布”。至今,瑶家仍喜爱自织布匹,称“家织布”,然后染成蓝色、黑色,再制作衣服、被单、头巾、腰带、围裙、背袋、花布鞋等,当地对蜡染这项经验高、技艺熟练的瑶民可直接使用蜡染笔直接描绘出想要的图案,然后将蜡涂覆的布料放入染料中浸泡。染料会渗透到蜡未涂覆的区域,染出图案。可以重复这个步骤来浸泡出更深的颜色,在染色完成之后,需要将布料放入清水中清洗干净,还可将完成的作品放入沸水中煮,以去除多余的染料和蜡。除以上两种技艺外,还有型糊染等处理染织品图案的制作工艺。

连南地区环境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多样性,是在连南瑶族人民和当地政府国家的保护下建设下,才能使对连南地区文化习俗有所向往的人看见连南瑶族最真实的记录,更好地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连南瑶族更多的历史文化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与传承,让连南瑶族的手工艺源远流长下去。

三、连南瑶族经济和生活

(一)连南瑶族经济状况与潜力发展分析

当前,连南瑶族自治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等指标依然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虽明显改善,但因受地处粤北山区的影响,区位优势不突出,实体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新增“四上”企业较少,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且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等问题突出;受土地、价格、成本等影响对连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明显;城镇化质量亟需提高。

其发展可通过连南瑶族当地特色文化进行深入发展,通过“生态+文旅”的模式,进而充分挖掘开发当地特色旅游资源,以重点景区提升带动周边区域和沿线旅游发展,大力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令村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同时带动更多的传统文化向外界宣传。

连南瑶族自治县可在文旅项目中为旅客带来连南瑶族的特色扎染体验,让旅客亲手制作扎染纺织品,更加深入了解瑶族扎染制作过程中独有的乐趣,感受当地特色的扎染工艺,为旅客带来更崭新的丰富的学习体验,吸引更多旅客的到来。以此来带动文创产业链,让更多社会上对连南瑶族扎染文化的人加入到扎染文化的创新中,研发更多连南瑶族当地特色的创新周边产品,开拓一条连南瑶族扎染文化的创新道路进行引流,打开连南瑶族自治县的知名度,以扎染作为当地特色产业标志之一,带动连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同时也更好的让连南瑶族的扎染文化向外界传播交流。

连南瑶族传统文化潜力在近年来国家的大力扶持与当地政府的宣传下带动了当地的文旅产业链,让该产业链更加的完善;使近年来连南瑶族自治县经济逐步提高。

(二)连南瑶族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适应现代社会

瑶族人以大米为主要食粮,还有玉米、番薯、芋头、大薯、小米等杂粮。常种的蔬菜,有白瓜、南瓜、葫芦、大蒜、萝卜、白菜、辣椒、茄子、芥菜等。平时还采摘野菜、竹笋、蘑菇、木耳等作为副食。肉食除山上的飞禽走兽之外,还饲养牛、猪、鸡、鸭。特别喜欢牛肉和豆腐,每逢节日,几乎家家户户自磨豆腐。熏肉更有特色,人们杀猪或平时捕获野鸡、黄、野猪等,把肉切成一块块,贮于烟楼慢慢熏干,可放一年半载。瑶家用香、糯米做的糍粑也很有特色。瑶族人(主要是男的)嗜好喝酒。当地家庭通常都有酿酒工具,其味道以清淡为主。男性瑶胞抽烟的极为普遍,烟叶是自己种的,味浓;吸烟时将整块烟叶卷塞进烟斗,然后用铁制烟针锥个洞,再用艾绒点火,或把烟斗伸到火炉塘点火。因此,凡抽烟者,腰间都插有长短不一的竹烟斗。瑶胞大部分人住在高山陡坡之上,依山傍坡建房。住房,墙壁多为泥砖或以整条的杉树排列而成,屋面有瓦盖的,但多用杉树皮。

由于自然环境的关系,瑶胞外出做工路途遥远,都是早出晚归。因此,他们经常吃炭火煨烧的食物。

目前当地人民紧跟国家与政府步伐,连南按照省委“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和“1+1+9”工作部署,落实清远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提挡加速。紧扣绿色生态和特色文化,不断夯实民族地区发展根基,铸牢连南各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态产品输出地、构筑瑶族风情旅游目的地、勇当民族地区推动共同富裕先行地,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提挡加速。

四、教育和文化保护

(一)针对连南瑶族的文化,研究教育保护政策及其实施情况

为保护连南瑶族文化,国家政府为当地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第一为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遗产包括:

(1)具有代表性的瑶族建筑物、设施、标识和传统瑶族村寨;

(2)瑶族经文、过山榜、民间传说、谚语、礼词、诗歌等传统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瑶语;

(3)瑶族长鼓舞、民歌、口技等传统舞蹈、音乐;

(4)瑶族银饰、扎染、刺绣、食品、传统服饰、生产生活器具等传统制作技艺;

(5)瑶族耍歌堂、香歌堂、众人堂、婚俗、传统体育等传统节庆、礼仪民俗;

(6)瑶族医药。

以上文化遗产都在当地政府与国家的努力下保存与传扬。且按照民族文化遗产的沿革、发展、分布和保存现状等内容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并对民族文化遗产归类建档,编制保护规划。

(二)连南瑶族文化对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及其保护措施

连南治县人民政府应当与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长期交流合作机制,加强瑶族传统文化专门人才培养,选派民族文化工作者接受继续教育,建立健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严格依法办事,追究其侵占或破坏者相关责任,责令其行为由相关部门改正、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建议和文化保护

(一)提出政治、社会、文化方面的建议

树立正确的民族可持续发展思想,让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渗入到政治、社会、文化方面,让经济、生态环境需要相互协调。大力发展瑶族传统文化,积极与外界交流创造双赢的局面,吸引和增加其他民族对瑶族人民的了解和关注,加强联系,吸收不同的民族文化与瑶族扎染文化相互融合,创作出更多的新鲜事物,刺激消费,吸引外界旅客前来感受不一样的消费体验

(二)瑶族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连南地区为了更好地传承瑶族扎染文化,连南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千年瑶寨景区建设了“瑶族扎染坊”。房二贵沙和徒弟们开始长期在作坊开展宣传、活态展示等传承活动,同时也展示、出售各种瑶族服饰布料。在她们的推动下,传统瑶族扎染不断创新,开始探寻更多可能性。连南地区至今存在的东西都是该地区的文化瑰宝。正因如此才会为这份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连南瑶族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是研究进程中人们发现,古建筑、构筑物等有很多深奥的原理,从而与现代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多元化的事物,为连南瑶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对之瑶族文化加强保护,是维护文化多元性持续发展性的见证。

猜你喜欢

扎染瑶族文化遗产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从古法扎染师到新阶层守艺人
瑶族织锦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瑶族舞曲
扎染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