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山水画创作中色彩审美分析

2023-10-12李若翰施华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17期
关键词:山水画绘制色彩

李若翰 施华(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审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每个时代,每个个体的审美都是不相同的,在专业上也很难给予他一个很翔实全面的定位。审美并没有一个实际上的定义,它是指人们对身边环境自然等方面的一种欣赏的关系。

也有不同的研究认为,所谓审美,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各不相同的对待某种景色、作品等美丽事物的情感。而个人的审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审美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对价值观的改变而改变。而在审美当中,艺术的审美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主题。而中国的山水画表现出的色彩效果是与西方的绘画内容所不同的,中国的山水画是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觉效果以产生色彩的结构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欣赏作品的人的审美也在发展,因此,本文针对中国山水画中的色彩审美展开探讨。

一、中国山水画的色彩特征

中国山水画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自我国古代开始,山水画就已经开始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图来表达和突显出画中人物的内心志向和表达含义了。之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山水画的绘制也逐渐开始从人物画的背景转变为单独的主要景色来表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史,其实在侧面记录着我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历史。自唐朝开始,可能是因为国力强盛,当时的文人们开始着重于精神文化的发展,于是,中国山水画逐渐开始成为中国绘画史的中心。不过,中国古代的绘画一直以来都是以水墨风格为主,久而久之就导致大众普遍对色彩的重视度不高,因为当时人们的绘画和欣赏都以水墨黑白为主,认为水墨画的黑白相较于多样的色彩来说更加高雅。

所以,当时绘制中国山水画还是以黑白水墨为主。虽然运用黑白水墨来绘制中国山水画确实可以给作品带来一些韵味,但是,如果创作者绘制山水画只用黑白的水墨,则会让山水失去其该有的灵动性,运用水墨绘制出的山水画作品总是感觉单调乏味,不够生动。

在中国山水画的绘制中,色彩是几乎没有被重视运用在其中的,我国古代的文人太过于注重画中的意境而缺乏对于灵动性的思考,所以导致中国山水画的内涵意义充足,观赏性却会因此变差。

这种色彩不被重视运用于中国山水画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清朝。在我国清朝时期,因为当时西方文化经历过几次重大的改革,发展程度已经很高,虽然清王朝仍然闭关锁国,但也慢慢地开始吸纳西方的先进技术。我国当时吸纳了西方先进艺术的文人很多,他们接受了更加先进的思想后,开始主动去学习西方优秀艺术文化,西方绘画中对色彩的运用,则正式被中国的绘画家所接受和使用。在绘画中运用色彩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山水画的风格,当时的中国山水绘画家通过亲身将色彩投入在山水画的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到了色彩应用在山水画绘制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这一次的尝试,让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者们彻底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水墨画的黑白之中,而是开始大胆地将色彩投入到山水画的创作当中,让中国山水画重新开始走上发展创新的道路。

中国山水画的色彩特征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文化内容一向注重作品的文化内涵与思想内核,却疏于对色彩特性的引导。所以,中国各种文化艺术的创作者总是能将一些含义与深意融合进作品当中表现出来,山水画更是从古代开始就作为蕴藏着创作者的感情与思想的载体流传于后世,几乎每一幅中国山水画都是创作者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然而,因为作品只追求意境,却疏于对色彩的重视,缺少了色彩,画中就很难表达出山水的灵动性。所以,在现代社会,为了能将中国山水画发扬光大,让中国山水画更好地传承下去,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者应该更加重视色彩在山水画中的运用。

二、中国山水画的色彩审美形式

在我国古代,对于色彩其实是并没有什么研究与重视的。因为我国古代的绘画作品的艺术形式主要是通过水墨来表达的,水墨的黑白二色,是最能够将意境注入文化作品当中的,但却缺少了对色彩的重视,牺牲了一部分作品的观赏性来加强作品的内涵,这是我国古代大众的审美。

而色彩则是通过西方绘画艺术的几次重大改革与逐步发展,逐渐将色彩运用起来,西方的美术名家通过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开始将色彩运用于美术作品当中,其中不乏举世闻名的西方美术名家对色彩的创新与运用,他们对色彩的运用出神入化,将色彩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为世界上的艺术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整个世界的绘画艺术都因为色彩的进步而进步。而到了近代,中国山水画也开始吸收和接纳西方先进文化艺术的精华,受到了西方文化艺术对色彩运用的影响,中国山水画也开始在色彩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在创新与发展的进步过程当中,也呈现出了不同的色彩审美形式。

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当中,创作者是会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画中的,这一点就与西方的绘画模式不同了。西方绘画更多的表现形式是出于色彩的运用当中,西方的绘画作品旨在真实,将真实的世间场景记录在绘画内容之上,所以就要更多地把真实的色彩运用于绘画作品之上。而在中国山水画的绘制中,绘制者更多的是将意境寄托在画中,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者并不会完全地将山水风景整个跃然于纸上,而是通过各种手法,以一种较为抽象的形式来表现山水画中的韵味,而对色彩的运用,可能仅仅是点缀一些创作者所想表达的画中内涵与思想意境。与西方绘画作品中的色彩不同,西方绘画作品中运用的色彩是用来表述真实的,而中国山水画中的色彩是给欣赏者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反馈,通过画中点缀的色彩来引导欣赏者,让欣赏山水画的人开始思考画中所蕴涵的思想,表达一种内涵式的审美。

刚才说过,中国山水画是从唐朝开始鼎盛发展,慢慢从人物画中的背景成为中国画史上的主流。但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当中,出现过两种派系,一种是以水墨为主绘画山水的水墨山水派系,而另一种则是会在山水画中运用色彩来进行点缀的青山绿水派系,这两个派系各自发展之后,我国的山水画中的色彩运用也产生了一些不同的运用方式。不论是二者哪种派系,在描绘画中山水时,虽然尊重景色的客观规律点缀色彩,但也绝对不是运用绝对客观的色彩来进行点缀,而是运用创作者内心个人情感的表达能够概括的色彩来进行点缀。这种色彩的运用方式能够做到让创作者在尊重景色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来对山水画内容所涵盖的情感进行自由发挥,这样既可以让山水画完成后的内容栩栩如生,又能够让山水画的创作者在作品中蕴藏其内心所想要表达的韵味和情感。

中国山水画的色彩审美形式正是如此,既要让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韵味与西方对色彩的充分运用相融合,也要保证中国山水画内涵韵味的传承。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者必须要灵活运用这两点,不能让西方色彩的运用方式在中国山水画的内容上喧宾夺主,也不能够像中国传统山水画那样一味只追求内涵而不考虑观赏性,要构建具有独特中华文化特色的色彩审美。

三、中国山水画创作中色彩审美的发展趋势

(一)对西方色彩审美的理性认识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悠久,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了属于中国山水画独特的色彩表现形式,所以在现如今的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绘制当中,对色彩的运用绝对不能依照西方绘画的色彩运用方式进行完全的照搬,要吸收先进、优秀、值得学习的色彩运用方式应用到中国山水画的绘制中来,基于此,就需要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者们对西方的审美色彩具有非常理性地认知了。

第一方面在于,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当中,对于色彩的如何运用是有着独特理解的,中国山水画不能够失去画中所包含的韵味与意境,一旦完全照搬西方绘画对色彩的应用,最后能够产生得来的作品,就只能够是不伦不类的失败品,它既不能在内容中蕴藏中国山水画中能够体现的意境,也不像西方绘画那样写实,给欣赏者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所以,创作者在对中国山水画点缀色彩时,可以稍微运用和借鉴西方绘画中对于色彩运用的一些精髓部分,这样既能够让中国山水画的绘画内容可以更符合现代人类对于色彩的审美趋势,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存中国山水画中所包含的韵味与意境。

第二方面则在于,在吸取西方绘画中对于色彩运用的精髓的同时,绝对不能忘记和抛弃中国山水画的传统以及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中国山水画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更是因为中国山水画中包含意境的形式,在国内外的学术界对于中国山水画的研究中,对于这种独特方式的统一认知,它反映了中国从古至今的思想,也是最能够代表中国在世界中被其他国家所认知的方式。中国山水画这种从现实中景色的绘画当中出发,但又能够不拘泥于所描绘的景色本身,能够让欣赏者对景色特点一目了然,却又不对景色的严格写实与临摹,这就是中国山书画从古至今发展过来最为高明的地方。所以,学习西方绘画艺术色彩方面的精髓,但不能够放弃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传统。

举例来说,现在我们国内有一部分山水画的创作者的作品内容当中运用西方色彩艺术方式过多,所以导致画中缺少中国山水画最本质的韵味,作为现代的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在山水画的创作中应该以我国历史悠久的山水画作画手法为主,而对西方艺术色彩方面的运用主要应该在画中色彩方面起辅助作用,因此,我国的山水画创作者应该改变自身的观念,在继续加强对传统的山水画的绘画创新当中,在上色辅助方面对西方绘画艺术色彩加以运用,对西方绘画艺术要有着理性的审美观念。

(二)加深对传统审美色彩的认识

要加深对传统审美色彩的认识,首先要了解古人在绘制山水画时是如何运用色彩的。

首先提出一点,叫作随类赋彩,随类赋彩是中国画绘画运用色彩的基本原则,这种运用色彩的方式首先是以概念色为基础的,简单来说,就是把山水画中所绘制的景色分别分为几类,根据不同的分类分别运用色彩体现在画中的意义。这种色彩运用形式主要是可以根据绘画所需来自主改变所绘景象的客观色彩,能够按照绘制者的主观来用色,但对于现代中国山水画的绘制者来说,随类赋彩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它会限制现代画家对于色彩的理解与运用,毕竟现在的色彩运用是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绘画色彩运用,所以,要根据现代创作者对色彩运用的理解,重新认识随类赋彩这个概念,并加深对新随类赋彩概念的认知。在对于色彩运用的基础之上,融合西方先进色彩运用的能力,并深入理解和挖掘色彩运用能力与色彩的表现能力,让色彩能够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运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在具有概括性的同时,还能够让色彩在绘画中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以及具备层次性,旨在能够让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者能够更加方便地将所想要表达的含义和意境设置进中国山水画的作品当中,使作品带有独特的个性。

第二点则是对传统色彩形式的深入挖掘,中国山水画是带有局限性的,因为古代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者们通常不会着重注意色彩的运用,中国山水画的内容,通常都是以稍微抽象的表现形式为主,目的是在绘制景色环境的同时,能够让人深刻地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绘制者所埋藏在画中的深意与意境,所以中国山水画才能够成为古人抒发胸臆的一种形式。然而这种形式虽然能够反映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但是却很难给人一种可以长时间观赏的体验,因为对于色彩的运用不够到位,所以局限于不足以吸引人驻足观看的情况,尤其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少的人能够长时间停驻观看理解一幅画中包含的深刻含义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山水画现在已经不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了,所以,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者对于色彩的运用非常重要,这就要求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者对传统色彩进行深入挖掘和了解了。现代的中国山水画创作者要创作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的作品,首先要在作品中融入一些现代元素,举例来说的话,现代有很多中国山水画名家的作品是融入了现代元素的,有些作家的作品能够巧妙地将现代建筑与自然山水景色进行巧妙的融合,这两种在现实中本不会出现在一起的景色在中国山水画中出现并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对比明显,色彩运用也足够鲜明丰富,脱离了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的绘画,但又将现代和传统相结合,作品中包含了写实,又存在着意境。这种中国山水画作品,才是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作品。

(三)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对色彩审美的创新

说起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对色彩审美的创新,那时的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在吸收了西方更为先进的艺术文化和色彩运用方式后,果断地反省自身,找出当时的中国山水画绘制中存在着怎样的局限性,并积极学习更加先进的绘画技巧。而中国山水画在画中意境表达方面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被优化和替代的优势,局限性在于对色彩的运用技术上,这是从古至今我国山水画一直以来的局限性,自那时开始,中国的山水画创作者就开始研究如何将西方的先进色彩运用方式融入中国的山水画当中,优化自己的局限性,提升自己的优势,增强整个中国山水画在整体上的表达效果。

通过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冲击,使得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发生了全新的变化,这种新的理论也直接影响到了之后的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方式。在创新的时期,诸多中国山水画的名家也开始在创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独特的思想,从而使得中国山水画在近现代产生了极大的创新与发展。

这种新的中国山水画理论很快就发展传播传遍了当时整个国内的山水画圈子,在我国也有不少兴起的新生代中国山水画大家,也影响了同时期的很多优秀青年,例如徐悲鸿,他将这种从西方学来,由中国文化优化过适合中国绘画内容中出现的色彩运用模式体现在了他的油画作品上,利用强烈明亮的颜色对比和反差来深刻体现画中所想表达出的强烈悲壮意味。

从整个发展和优化过程中的整体上来看,中国山水画的绘画技巧中那些对线条的勾勒以及对画面的布局,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代山水绘画师的智慧和能力,而中国山水画传承至今,这些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绘画手法几经发展和优化,对现代的绘画行业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对整个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和传承到现在的最大推手和助力,将这种先进的色彩运用精华学到自己的手中,再又我们自己通过适合我们中国山水画的绘画色彩运用方式相结合,真正做到让中国山水画顺应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让中国山水画的传统与现代景色相融合,运用色彩对比与景色反差的手段,让中国山水画适合现代人的色彩审美观念。

四、结论

综合全文而言,现如今的中国山水画的色彩审美还是深受古人的审美思想所引导的,也会受到中西艺术文化交融的影响。不过,虽然中国山水画会受到一些外来因素影响,但是中国山水画的魅力还是会通过其独特的内容来体现,例如山水画中所记录的不同时代的风景和当时画中所记录的天气情况等因素。但是,中国山水画也是需要我们欣赏者对审美有着理性的认知的,对待我们自己的传统艺术文化,要结合吸取西方先进审美观念,客观正确地来对中国山水画进行欣赏。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才能够更加灵活生动,形成属于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独特的色彩审美。

猜你喜欢

山水画绘制色彩
Art on coffee cups
我来打开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放学后
神奇的色彩(上)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