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2023-10-11陆芳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学科核心素养初中语文

陆芳

[摘 要]新《课标》的发布,让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现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以便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1-0005-03

阅读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世界的大门;阅读是心灵的避难场所,能够给人以情感的慰藉。然而,受到功利性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想在有限的阅读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他们似乎忘记了,学生自身接收知识的能力同样是有限的。过多内容、过于复杂的知识,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导致学生给语文阅读打上“枯燥”“乏味”的标签,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阻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文简称“新《课标》”)已经发布。在不断倡导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当下,语文教师要主动革新阅读教学模式,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活动,以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稳步发展。

一、双管齐下,增强语言能力

(一)多样阅读,培养语言能力

无论是积累语言知识还是运用语言知识,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以往部分教师将自己当作课堂主体,所开展的阅读活动形式单一。在重复性的阅读活动中,学生的阅读欲望难以被激活,语言能力也难获发展。对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为了让语言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并让学生对语言知识进行准确应用,教师应丰富阅读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多元化的阅读中增强阅读兴趣和语言能力。

例如,在《邓稼先》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快读、泛读、精读。具体来说,通过快读,学生可以迅速知悉文章中的语言知识,了解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通过泛读,学生能够复述文章的内容,并简单地说明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精读,学生则可以把握文章中的关键细节,并根据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不仅能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还能逐步实现语言知识的建构与应用,使自身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素养,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语言知识的建构与应用。在课堂上,教师创建多样化的阅读方式,使阅读更加契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推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读写结合,提升表达能力

在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过程中,阅读活动与写作活动犹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会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等,对文章的内容产生一定的想法。基于此,教师应当抓住机会,指导学生写作读后感,帮助学生在记录自己想法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

比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课文展现了叶圣陶先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性格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之情。当学生完成自主阅读后,教师可以先请学生简单地谈谈自己的读后感,便于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写作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读写活动的有机结合,让表达能力的培养更加系统、完善,让自主阅读活动也更有意义。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自主阅读活动时,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便能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无形之中更上一层楼。

二、巧法妙用,锻炼思维能力

(一)巧妙设问,实现深度思考

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时,教师有时会遇到这样尴尬的情况,即学生自身的阅读素养有限,以致他们在阅读时总是抓不住重点。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有的教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而这样的行为又会削弱学生的主体性,以致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丧失意义。对此,教师不妨将问题当作“导火索”,点燃学生的阅读思维,帮助学生明确阅读方向,在不过多介入学生阅读活动的同时,触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例如,在学生阅读《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教师便基于专业角度,向学生提出多个问题,让问题成为锻炼学生思维的有效工具。在学生刚开始阅读时,教师提出“鲁迅先生为什么对藤野先生始终难以忘怀呢?”等问题,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主动开启阅读活动。在引导学生细致解读课文时,教师便提出“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怎样呢?”“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直接交往的事件有哪些呢?”“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持有怎样的情感呢?”等问题,以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感知鲁迅先生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之后,教师继续提出“课文的情感线索是什么?”“课文中提到的藤野先生两次叹息的用意是什么?”等问题,保持学生思维的活力,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深度思考。

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的常客。在学生自主阅读时,教师主动地以阅读内容为基础提出多个问题,能明确学生的思维轨迹,让学生沿着问题的方向,深度解构文章内容,不断训练思维。

(二)巧用导图,厘清文章内容

思维是相对抽象的,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思维直观化,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对其中的情节、人物等进行整理,以便学生在可视化的思维活动中有效提升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生阅读《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相关的情节进行整理,并分析人物形象。具体来说,学生可以将“智取生辰纲”当作思维导图的中心,延伸出“故事情节”“结构解析”“杨志中计失生辰纲的原因分析”等支路,再结合課文内容,对每一条支路进行细化。如针对“杨志中计失生辰纲的原因分析”这一支路,学生可以继续延伸出“杨志与众军汉的矛盾”“吴用巧用计谋”“失陷生辰纲总结”等支路。这样,学生便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本篇课文的内容,清楚地认识到杨志与吴用等人是如何斗智斗勇的。

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习、阅读的形式更加简单,学生能够轻松地厘清各人物之间、各情节之间的联系,从而将抽象的思维进行可视化处理,有效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多措并举,提高审美素养

(一)借助信息技术,呈现直观画面

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学习的价值,不单单是因为其本身的结构布局、语言文字魅力,还因为所描述的世间万象等。学生的形象思维有限,较难直接根据抽象的语言文字进行想象并勾勒出具体的画面。这使得学生的欣赏效果难达预期。现代教育资源是课堂教学的调味剂,能带给学生别样的视听体验,让教育教学模式展露新颜。

比如,《苏州园林》的作者使用精妙、简洁的语言,突出了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彰显了苏州园林的自然之趣。但是,部分学生在阅读后,往往难以获取沉浸式的学习体验,难以真正地体会到作者笔下苏州园林的美。对此,在学生阅读文章后,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播放视频,让学生基于视频中呈现的美轮美奂的苏州园林产生情感的波动,并由此真正地体会苏州园林雅致、精巧的美。

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如诗如画的苏州园林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能够透过灵动的画面,直面苏州园林的美,从而真正获得美的享受,陶冶自身的审美情操。

(二)小组合作交流,拓展审美深度

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学生会立足自身的文学素养,对文章的语言、内容等进行赏析。因此,赏析的结果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对此,在学生自主赏析文章后,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划分合作交流小组,并鼓励学生在组内交换彼此的想法,以便学生在不断探讨、交流中,拓展审美的深度。

例如,在《背影》这篇课文中,作者抓住“背影”的特点,展现了人物之间真挚的情感。在对课文的情感进行自主赏析时,一些学生的思路可能会较为狭隘。对此,教师先给学生提供自主赏析的机会,请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对文章中的父子之情进行分析。然后引导学生划分小组,鼓励每个学生在组内尽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有学生说“文章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能深深触动人心”,有学生说“作者透过细节的勾勒,将父亲的形象直观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等。

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合作交流小组的组建,让学生拥有了交换彼此想法的天地,也让学生在交换想法中打开了思路,从而能够基于多元视角欣赏文章。

四、多策并用,助推文化理解

(一)细化目标,指出方向

教学目标于教学就好比港口的灯塔、迷雾森林中的指南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又预示着未来的教学实效。如果教学目标中没有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要求,势必会制约学生的成长,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不够全面。为了真正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教师有必要对教学目标的内容进行细化设计,凸显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要求。

例如,教师结合《敬业与乐业》的内涵,给学生设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语言特点;厘清文章思路,明确观点、材料;理解作者说明道理的方法;2.透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實现以读促思;利用问题启发思考,实现大胆质疑,辩证性地理解文章的观点;3.领悟“敬业与乐业”的道理,树立敬业、乐业精神。教师基于上述教学目标设计了自主阅读活动,促使学生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真正感知隐藏在文字之下的文化养分,深化对相关文化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目标中明确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要求,能够指引后续的教学方向,还能够在安排教学活动时,更好地帮助学生密切自身意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

(二)拓展材料,理解文化

在自主阅读时,部分学生受到生活经验、知识经验的影响,难以窥探文章的语境,深刻理解文章中隐含的文化思想。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他们不再仅仅依靠教材感知文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阅读的内容,自主查找网络中的相关材料,使其真正立足文化视角解读文章,深刻理解相关文化。

比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前,教师给学生布置“收集与中国石拱桥有关的资料”的任务,让学生利用电脑、手机等,查找中国石拱桥的基本类型、发展历史、特征特点等知识,深化对中国古建筑文化的了解。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先请学生担任小老师,为同学介绍自己收集的内容。结合学生的介绍,教师顺势引入本篇文章,并提出“文章主要举了哪些例子?”“中国石拱桥在人类文明中占据怎样的地位?”等问题,请学生基于自己收集的材料,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结合资料和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效地解读文章,从而深刻认识到中国石拱桥在人类文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感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如此,学生便能增强自身的民族认同感,并主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活动不应该完全依靠教材展开。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收集相关素材,不仅能为学生提供阅读文章的语境,让学生更加细致、全面地汲取文章中的文化养料,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总而言之,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任重而道远。初中语文教师应秉持坚定的决心和十足的耐心,积极优化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注入新的灵魂,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实效,从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春芳,张芳军.核心素养下初中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1):243-244.

[2]  俞淑英.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素养养成的策略[J].新校园,2022(3):39-40.

[3]  张志清.初中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16):37-38.

[4]  董文君.引导个性阅读,促进语感发展: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6):12-14.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策略学科核心素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文学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由阅读的目的谈英语阅读教学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阅读策略教学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