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立德树人任务,把握高考时代脉搏

2023-10-11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3年1期
关键词:学史立德情怀

李 亮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学)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中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红色理想,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一、坚定立德树人任务,强化为国育才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情境、问题链、测评方式及关注学习起点等策略,以实现学生在应试中从学会做题到学会做人的目标。黄健文老师的文章《高考备考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策略探析——从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谈起》提到,2022年广东高考卷加强对“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在试题情境设计、选项设置、材料摘编上,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气息,对我们今后备考具有指导意义。

二、构建“四史”教育体系,把握高考命题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时,“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青年学生在高中学习中,更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李鹏程、刘进全两位老师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来看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命题方向,注意时政与热点相结合,关注历史复习备考,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方向。

三、做好基础能力培养,确保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理念不变原地转,理念变了天地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而基础能力培养和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抓手。在高考备考中,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改变思路:可以变教材为学材,根据教学需要关联、补充课外资料,可以通过设置能力层级递进的问题链,逐步提升,也可以深入挖掘教材有效主题,整合单元知识内容,落实大单元教学法[如马维珍老师的《挖掘教材有效主题,推进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以统编教材必修(上)中国古代政治为例》];还可以通过对专题史的学习研究(如张意珠老师的《立足学情,指向高考,落实时空观念素养——以一轮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例》)实现历史学科素养落地生根。

四、深化教师学科功底,引导学生辩证思维

培养学科素养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辩证思维。历史教学中多重概念和高频考点是易混淆处,也是易错点,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至关重要。本期文章中,李磊老师的《浅谈易混概念的辨析——以“法治”与“法制”为例》、吴煜和孙万仓老师的《基于“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概念”易错试题的分析》,即是从这个层面出发,进行的有益探索。而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概念,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历史学科功底,对相关的历史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是一句空话。作为一线历史教师,我们要不断加强班级学情分析,制订学科顶层设计,寻找有效课堂路径,实现教学新的跨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优化关键能力提升,才能更好地瞄准高考靶向,促进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学史立德情怀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③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④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①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普洱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