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引领下的历史解释素养培养
——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为例

2023-04-13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3年1期
关键词:春秋战国诸侯国经济基础

徐 强

(广州市南武中学)

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和修订,基于新课标和新教材的新高考广东省将于2023 年开始实施,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广大高中历史教师的共识,老师们也就此进行了不少的探索和实践。那么,如何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让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地?本文以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 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为例,说明怎样在唯物史观的引领下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与同仁分享自己日常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以期抛砖引玉,亦请方家斧正。

一、唯物史观: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方法论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作为历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唯物史观是其他历史核心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唯物史观这一科学方法论的引领。

学生要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对历史事物做出解释,首先要了解唯物史观。当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我们没有必要苛求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唯物史观的所有内容,而是让学生了解其最基本的观点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最基本的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事物做出合理的解释就可以了。正如朱汉国先生所说:“(学生)至少应了解以下观点和方法: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就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而言,学生应该了解和能够运用的唯物史观主要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学生在教育部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必修4《哲学与文化》中会接触到相关的内容。“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基于这种理解,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必然要求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变革生产关系当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那些环节,革除弊端,废旧立新。

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学术界对这两个概念及其之间关系的探讨有不同的观点,这里不去探讨哲学领域的相关问题,在日常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在教育部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必修4《哲学与文化》中学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就可以了。“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需要注意的是,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时候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变革,但生产关系不会自动变革,得由人类这个历史发展的主体去完成生产关系变革的任务。具体到一定社会阶段,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要经历一段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基础会发生变化。当经济基础的变化到了一定程度时便要求变革上层建筑与其相适应,如果这个时候上层建筑落后于经济基础的变化,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要求变革的客观趋势之间就发生了矛盾与冲突。在阶级社会,这个矛盾表现为代表先进生产关系、反映经济基础变革要求的进步阶级或阶层与代表落后生产关系并运用上层建筑的力量阻碍变革的阶级或阶层之间的矛盾。矛盾的解决大致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革命,二是改革。至于是革命还是改革的方式,要看当时的社会状况。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显著发展,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井田制逐渐被土地私有制取代,在这个过程中新兴地主阶级形成并日益壮大。原有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井田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奴隶主贵族专政,到了春秋时期,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在井田制之外出现了一种新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上层建筑没有跟上经济基础的变化,仍然是奴隶主贵族专政。因此,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新兴地主阶级必然要求变革上层建筑,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二、春秋战国:战乱与动荡之下的社会变革

历史解释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述”是叙述,针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学生首先应该了解、掌握和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诸多社会变革。“论”是评论,学生还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发表自己的见解。

简而言之,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发展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二是社会经历了划时代的大变革。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东周时期。东周大致上分春秋、战国两个阶段,随着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逐渐陷入了战乱,社会动荡。一方面,一些大的诸侯国纷纷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甚至是兼并中小诸侯国,形成了列国纷争的局面。另一方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和血缘关系、分封制逐渐瓦解,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姜氏国君被田氏取代。

正是在这种频繁战乱、社会动荡的形势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历了划时代的大变革。针对此部分内容,可以布置学生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提前预习课文,如果学生没有时间、来不及完成预习任务,则课堂一开始可以让学生先行阅读课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革。然后,可以由学习小组代表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基于小组代表的表达、陈述,师生共同概括,并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几个角度整理成如下表格。

完成整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历了哪一些重大的变革之后,还要顺势而为,以问题驱动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怎样认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春秋战国时代?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运动?这两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这个环节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感悟的时间。基于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探究任务。有了初步的思考成果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注意倾听学生的完整表达,适时地给予肯定和恰当的评价,及时地处理分歧或者点拨释疑,并对问题进行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群众饱受苦难。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实力相对强大的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了,这种局部性的统一为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国家统一准备了条件。

社会动荡的形势下也孕育出一些新因素、新制度,显露出勃勃生机。特别是,“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在经济上,土地私有制取代了井田制,小农经济形成并得到初步发展。在政治上,一些诸侯国开始推行县制,由国君任免县令,实现了诸侯国内部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各国变法运动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转型和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潮流,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七大诸侯国当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国灭六国、完成全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铁犁牛耕: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触发器

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经过课前预习或课堂初始阶段的阅读理解,学生概括整理出春秋战国时期经历的一些重大变革,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小组之间的表达交流,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特别是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形成了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接下来,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厘清春秋战国时期一系列社会变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做出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一系列的社会变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此时,教师应当启发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是由经济领域的变化引起的。随着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井田制,小农经济形成并得到初步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参与政权的愿望日益强烈,对奴隶主贵族专政的现状日益不满。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法,建立地主阶级专政,以进一步发展地主土地私有制。正是新兴地主阶级的这一要求,适应了当时一些诸侯国国君实现富国强兵愿望的需要,他们纷纷推行变法,在经济上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在政治上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地主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推动了社会转型。

另外,生产关系的变化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商朝和西周,特别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土地属于国家(周王)所有,且不能买卖。“井田制下,农奴同时需要耕种公田与私田,耕种时应以公田优先,且为集体耕作。公田获得的收入可推断是归于其上层贵族的。农奴拥有对私田的使用权,并能够获得其在私田上的收获成果,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井田制时代,虽然以“公田”为主,但是由于“私田”的存在,理论上讲,土地耕种者对待两者的态度和积极性是有差别的。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显著标志就是铁农具(特别是铁犁)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铁犁、牛耕等农业生产技术上的改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土地得到大量开垦,“私田”日益增多,使得耕作方式从原来相对简单粗放的以集体耕作为主向个体精耕细作方向发展有了可能。就个体生产者而言,与“私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且受利益的驱使,对待“公田”劳动的积极性日益降低。“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公田不治”。

这样,一方面,依靠“公田”征收赋税对于诸侯国国君来讲难以为计;另一方面,随着个体生产者生产能力和积极性的提高,“私田”上的产量日益增多,征收“私田”赋税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春秋时期的一些诸侯国开始尝试进行赋税制度改革。齐国管仲改革时“相地而衰征”,“每亩土地的租额,按土地的好坏和产量的高低,而有轻重的差别……私田与公田的界限被打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实行按亩收税,实际上等于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到了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的改革则深入到土地制度的变革。秦国的商鞅变法就以法令的形式改革田制,“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承认土地私有,使‘民得买卖’”。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崛起。正是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变法运动才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

经过以上的分析和思考,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根源上来说,是铁犁牛耕的应用引发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系列变革,铁犁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触发器。

综上所述,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唯物史观的引领。有了唯物史观的引领,学生才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物,才能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并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就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而言,学生要在唯物史观的引领下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并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还要对一系列社会变革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当然,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日而毕其功,需要老师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养成在唯物史观的引领下思考、认识和解释历史问题的良好习惯,师生合作,共同努力,方能达成目标。

猜你喜欢

春秋战国诸侯国经济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西戎墓葬葬俗初探
萌芽期|春秋战国
屈原之死
历史喵第二部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
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должны продолжить упрочивать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фундамент отношений всеобъемлющего партнерства и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没法守妇道
没法守妇道
浅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