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及防控
2023-10-10王田珍吴文祥王众举马丽华董湘明沈祥宏
王田珍,冯 凡,李 菊,吴文祥,王众举,马丽华,董湘明,鲁 慧,董 灵,宋 星,沈祥宏
(1. 玉溪市植保植检站,云南 红塔 653100;2. 红塔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云南 红塔 653100;3.江川区九溪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江川 652600;4.峨山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峨山 653200;5. 易门县植保植检站,云南 易门 651100;6. 元江县植保植检站,云南元江653300;7. 玉溪市种子管理站,云南 红塔 653100;8.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云南 红塔 653100)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是一种世界性病害[1],其流行蔓延快,极易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稻瘟病大发生年份一般会导致水稻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2]。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会发生,同时也可以侵染水稻不同部位,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和节瘟等[3]。2013年以来,稻瘟病在玉溪市总体呈中偏轻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的态势。基于此,对近10 年该病害在玉溪市的发生特点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近10 年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期对该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
1 稻瘟病发生情况及特点
1.1 发生范围广
从表1 可见,2013—2022 年10 年间,玉溪市9 个县(市、区)均有稻瘟病发生。水稻稻叶瘟平均发生面积占水稻病害发生面积的16.50%,穗颈瘟平均发生面积占水稻病害发生面积的9.92%,其中2017 年叶瘟发生面积占水稻病害面积的7.96%(最低),2013 年穗颈瘟发生面积占水稻病害发生面积的5.28%(最低);2022 年叶瘟发生面积占水稻病害发生面积的35.92%(最高),2016 年穗颈瘟发生面积占水稻病害发生面积的13.66%(最高)。
表1 2013—2022 年玉溪稻瘟病发生情况
1.2 发生时间集中
从表2 可见,玉溪市水稻移栽一般于4 月中下旬至5 月初,水稻稻叶瘟一般于6 月初始见。
表2 2013—2022 年玉溪市水稻稻瘟病平均病叶率
1.3 不同田块发病差异明显
不同地形上的田块发病程度不同,处于低洼、周边地势高或者有林地等遮挡的田块发病重,处于地势开阔、无遮挡、通风好的区域田块发病较轻;同一区域田块发病程度不同,同一区域的田块,因种植管理水平、田间长势不同,发病存在差异。一般种植密度大的田块发病较重,水稻植株长势旺盛、过于嫩绿的田块易发病。
1.4 品种间发病程度差异明显
水稻不同品种间稻瘟病发病程度存在差异,玉溪市通常糯稻品种发病重于常规品种,粳稻品种重于籼稻品种;因不同品种对稻瘟病的抗病性不同,发病程度也不同;同是粳稻品种,但是发病程度相差也很大。同一品种不同年份间发病程度存在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间,因光、温、水、气、肥的差异及田间管理等条件不同,其发病程度相差很大。
2 稻瘟病发生原因
2.1 品种原因
稻瘟病的流行与水稻品种的抗性关系很大[4]。近年来,玉溪市水稻种植品种以楚粳系列、云粳系列、玉粳系列为主,但一些主栽品种常年种植,自身抗病性逐渐降低,易感染稻瘟病。
2.2 气候原因
稻瘟病属于典型的气候型病害[5],气候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稻瘟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稻瘟病发生的气候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其中以温度、湿度对稻瘟病发生的影响最为严重[6]。温度在20~28 ℃、湿度大于90%,有利于水稻稻瘟病的流行。
2.3 施肥原因
大量施用氮肥易引起稻瘟病发生和流行,据田间调查,在大多数稻瘟病重发的田块,水稻的基肥和穗肥都以氮肥为主。偏施氮肥,造成稻株幼嫩或旺长,后期贪青,抽穗延迟,植株抗病力减弱,易感病。
2.4 栽培管理原因
栽插密度过大、田间通风透光差、虫害严重、未及时晒田或晒田不彻底、长期灌深水、田间积水、管理粗放及杂草丛生等[7],这些都会降低水稻植株本身抗病力,从而成为稻瘟病重发、流行的原因。
3 稻瘟病防控措施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减少田间越冬菌源为基础,选用抗稻瘟病品种为前提,通过加强栽培管理,科学防治稻瘟病,减少危害损失。
3.1 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是生产上控制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云南分为籼稻种植区和粳稻种植区,可根据种植区的具体情况,选用已审定的抗稻瘟病新品种种植。要安排多个抗病品种轮换或组合种植,防止单一品种长期或大面积种植,以免该品种失去抗病性。
3.2 推广绿色栽培
3.2.1 清洁田园
收获时清除田间的稻桩、稻草;不使用稻草作为水稻催芽、播种的覆盖物,以避免病菌的滋生与感染。播种前早翻埋稻桩、处理病稻草,减少病害初侵染源。
3.2.2 实时移栽
采取适期播栽,合理密植,及时除草,为水稻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2.3 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肥水管理,强化稻苗生长,提高植株自身免疫力。在灌水管理上,采取湿润灌溉,薄水勤灌、及时露田和晒田;在肥料使用上,坚持合理使用配方肥,有机肥、无机肥配套使用,不偏施氮肥。通过推广保健栽培,创造有利于水稻生长不利于稻瘟病发生的条件,促使水稻健壮生长,增强抵抗病虫的能力,从而抑制稻瘟病的发生。
3.3 加强测报预警
植保部门要立足预防为主,加强稻瘟病的日常监测预警,结合实际,科学指导预防与防治工作。
3.4 宣传与分类指导
通过电视、报纸、手机、网络等平台做好宣传工作,利用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进行宣传,提高农户的认识、防治水平。根据品种、播栽方式、生育期、区域及区位的不同,做好分类指导,给出针对性的防治指导意见,全面提升稻瘟病的防治水平[8]。
3.5 药剂防治
3.5.1 生物农药
可选用已正式登记的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申嗪霉素等药剂进行水稻叶瘟、穗瘟的防治;同时可选用植物诱抗剂来提高水稻的抗性。
3.5.2 化学农药
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28%三环唑·嘧菌酯悬浮剂、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325 g·L-1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等,进行水稻叶瘟、穗瘟的防治。需要注意的是三环唑药剂是预防和保护性药剂,需要在稻瘟病菌侵入前施用才能较好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