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博物馆课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的创造性转化

2023-10-10陈铁梅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创造性转化美术教学

【摘 要】中国美术知识体系和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课堂以独特的优势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有效途径,建设校外文化基地构建真实博物馆课堂,围绕传统文化主题构建模拟博物馆课堂,利用文化数字资源构建虚拟博物馆课堂,帮助学生选择性学习和自主建构,融入生活美学,建立文化自信,开启审美人生,继而实现大美育人。

【关键词】美术教学;博物馆课堂;中华有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45-05

【作者简介】陈铁梅,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江苏南通,226199)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在历史星河中,华夏儿女将价值观念、精神追求、文化符号、民俗民风、社会生活等,凝聚成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形态和民族意象,深沉且厚重,独特且璀璨,永久地傲立在世界的东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质,将之“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1],讲好中国故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经成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时代命题和历史课题。博物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借助它开展教学活动,可实现育人目标,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奠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瀚无垠,其中由中国美术相关知识体系和中华美学精神构建而成的审美文化,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独树一帜的中国美术知识

中国美术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中国美术史知识。从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过去,到日新月异的今天,龙飞凤舞的战国帛画、人面鱼纹的仰韶彩陶、精致华美的青铜器皿、磅礴生动的秦汉雕塑、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刻、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已入无我之境的宋元山水、波澜壮阔的红色美术……美术以丰富且直观的视觉形象成为中华文明进程的记录者、承载者和推动者。

中国美术分类知识。历经上下五千年,中华儿女逐步形成了各具形态的艺术表现类别:笔墨传情的中国画、厚重沧桑的雕塑艺术、榫卯连接的木结构建筑、宛自天开的园林、骨力追风的书法篆刻、五彩缤纷的工艺美术、寄托对美好生活无限向往的民间美术,都在表达着人们对自然生活、天地宇宙的关注、认识和理解,以及对“有意味的形式”[2]的审美文化的不懈追求。

中国美术基础知识。伴随着毛笔、墨砚、绢帛、宣纸的发明,中国美术语言呈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样貌,中锋、侧锋、逆锋等运笔遒劲有力,焦、浓、重、淡、清等墨色变化万千,胭脂红、玳瑁黄、松霜绿、秋波蓝、豆蔻紫、芡实白等色彩诗意无穷……这些样貌积攒着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智慧与灵性,喷涌出蓬勃的生命活力,成为独树一帜的中国符号和中国象征。

2.博大精深的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美学精神具有“天人合一的和谐包容理念、既入世又出世的人间情怀和营造意象的诗性写意品格”[3]等基本内涵特征,它是政治、经济、文化、哲学、艺术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中国传统美术的根基,也是中国审美观念的集中体现。因此,作为一个复杂的审美价值体系,中华美学精神亟须通过美术教育教学這一途径,带领学生加以学习、领会、传承和创新。

二、博物馆课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路径

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着浓浓的审美气息从历史中走来,它与时代背景、认知系统、社会水平、审美趣味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的当代学生产生文化碰撞。学生在不认识、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有可能产生文化断层和割裂。这时,博物馆便可以自身优势引领学生走近它、喜欢它,继而实现弘扬与传承、转化与创新。

1.学习情境:实物与实境合力共建

博物馆为美术学习提供真实且丰富的学习情境,拉近了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一是展陈的实物大多是经典之作,学生能远观近看甚至触摸。造型、色彩、材质、纹理等美术知识在实物细节中被一点一点读取,历史、科技、人文、生命、社会等诸多信息被串联后,冲破了实物本身,成为立体的知识宫殿,使学习丰满起来。二是展陈的实物、图文、影像资料,突破了教材的框定而能做到三维立体,再辅以灯光、布景,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感官系统,引发审美感知,唤醒学习兴趣。三是专业解读精准、细微,无论是说明性图示还是介绍性文字,都是专业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为学生提供了专业指导,继而为持续理解夯实基础。

2.学习活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相辅相成

博物馆展品种类、布局的多样化为美术学习提供了多样性选择。一是正式学习,即根据教学主题内容,师生以班级为单位,在博物馆里选择展品展开的学习活动;二是非正式学习,即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概览式学习或者探究性学习。前者注重引导性学习,后者注重自主性学习,两者相辅相成,促进学生喜爱并主动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

3.学习方式: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跨界融合

博物馆课堂大多通过跨界学习揭示传统文化的秘密,打通学科通道就是打通认知通道。例如,欣赏、解读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船形彩陶壶”,从美术学科角度学习,就能理解陶壶的造型设计,借物象形,两端如船形上扬,壶身装饰网纹,上端的两肩上横置两个桥形小耳,既便于提拿,又可穿绳背负,这是一件实用又美观的器皿;从科学学科角度学习,就能知晓陶壶距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反映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的制陶工艺;从地理学科角度学习,能在陶壶的取材上分析当时的自然环境;而从社会历史学科视角学习,由陶壶造型和装饰纹样,能联想到渔船、渔网、捕鱼等水上生活场景,由此了解当时社会的文明程度。跨越学科边界的赏析,才让作品展露出岁月留下的华光。

三、博物馆课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实施策略

随着文化重心由语言转向图像的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博物馆课堂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成为学生学习美术文化、提升审美素养的重要策略。

1.建设校外文化基地,构建真实博物馆课堂

这里的博物馆课堂也包括美术馆课堂,只是用博物馆课堂概之。真实博物馆课堂,顾名思义是在博物馆实地开展的教学活动,这需要两大基础支撑,一是建立校外文化基地,得到文化部门支持,获取当地博物馆资源;二是掌握博物馆展览动态,选择合适的展览或展品作为教学主题,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当本地国家二级博物馆江海博物馆举办“苏州博物馆明清文人书房用品展”时,一节《文房雅玩》的真实博物馆课堂就此展开,学生沉浸在由笔墨纸砚和书房清供构成的世界里,对中国智慧、文人审美有了真实的认识、领悟。

在品析实物整体中学习传统文化赏析方法。学生通过分组找寻展品主体,即笔墨纸砚的延伸品时,了解了书房清供的内容、内涵,并总结了从器形、材质、雕刻内容、雕刻技法等层面欣赏清供的路径,理解了这些精美的文房物品除了实用以外,也代表着书房主人的审美情趣。

在研究实物细节中领悟传统文化深厚意蕴。学生在赏析展品《竹刻镂空人物香筒》中雕刻的局部——《西厢记》“拷红”的细节时,知晓了古代文人品茗操琴,是收敛心情、修养心性、沉浸读书的必备程序和仪式,以此强调“读书是一件高雅的事情”。

在分析实景布展中感悟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学生对展览的环境进行观察,结合展出的案几以及明朝画家文震亨的专著《长物志》中的文字“壁间悬画一,书室中画惟二品,山水为上,花木次,鸟兽人物不与也”,理解了书房主人寄山水心胸、增浩然正气的胸襟与情怀,以及中华民族对追寻自我精神内核的孜孜以求。

2.围绕传统文化主题,构建模拟博物馆课堂

模拟博物馆,是指依照博物馆或美术馆的形式举办校园展览,引发学生对美术文化的持续关注和学习。例如,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剪纸文化,就可以在学校图书馆举办“走进博物馆——中西剪纸艺术展”,以模拟博物馆课堂《从剪花娘子到马蒂斯》展开中西美术文化比较研究,旨在通过赏析,帮助学生建立强大而坚定的文化自信。

在比较研究中打开文化视域。学生对剪纸大都停留在了红色、窗花、线线相连等显性认知中。没有宽广的视阈,谈何创新?!谈何文化自信?!因此,教学应围绕“打开视阈局限,从高远的文化角度审视、判断中西剪纸文化”展开。一是空间比较,研究点遴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家代表、以工细著称的剪花娘子库淑兰,以质朴著称的“东方毕加索”王桂英,西方剪纸艺术家代表选择以想象著称的安徒生、以抽象著称的马蒂斯,学生着力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以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的形式推演,领悟“艺术不分国界,剪纸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艺术爱好,但因为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等因素,他们的表现形式各具特色”。二是时间比较,比较目前发现最早的、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剪纸作品与当代剪纸,帮助学生理解剪纸在发展历程中的不同理念和表现手法。比较研究,是站在时代和文化的高度,俯视艺术的发展轨迹,也是博物馆课堂的优势所在。

在欣赏分析中理解剪纸意味。教学中重点选择造型和色彩作为研究方向,帮助学生理解库淑兰剪纸艺术造型精致、色彩绚丽背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王桂英剪纸艺术朴素豪放背后中国农民的精神气质,继而理解中国民间剪纸“大俗”与“大雅”之间的判断和转化;理解安徒生剪纸与他的童话故事之间的相依相生,马蒂斯剪纸与他的“野兽派”绘画风格追求之间的遥相呼应,继而理解西方艺术对感性表达与理性审美的思考和诠释。

模拟博物馆课堂的一大优势,就是即时性与长效性相结合,可以应时应景开展短期或长期的学习活动。模拟博物馆课堂《从剪花娘子到马蒂斯》是短期学习活动,而学校举办的“名画中的党史”系列主题展是展出时间为一个学期的中期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赏析,认识了不同时期的红色经典美术作品,重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之路,厚植家国情怀,激发报国之志。“名画中的党史”建成“中华文明学习中心”,以“美的历程”为统领,将脍炙人口的鸿篇巨制、革故鼎新的科技成果、余音绕梁的千古绝唱、精美绝伦的历史画卷等燃烧着五千年来传承不息的中华文明之火,展现在学生每天必经的长廊里。这种长期的、永久性的学习活动,激发着学生升腾起激昂奋进的民族自豪感。

3.利用文化数字资源构建虚拟博物馆课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资源以爆炸式裂变喷涌而来。学生的学习平台和路径已经超越书籍走向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数字产品,世界各大博物馆、美术馆都建设了供读者自由欣赏的数字作品,资源种类繁多、制作精良。中国美术馆和博物馆也不例外,研发的诸多产品都呈现了中华艺术瑰宝的前世今生,是学生认识、学习传统文化的宝库。因此,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博物馆课堂,为传统文化的研习、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有趣且宽广的平台。例如,“中国十大名画”之一的《韩熙载夜宴图》赏析教学,就可借助故宫博物院出品的APP展开。

APP为学习活动提供资源支撑。课前,每一位学生的平板电脑都安装了《韩熙载夜宴图》APP。其平面与立体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图片与文字解读、音乐相结合的制作,全面而生动地演绎了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文献资料。学生以“鉴赏家”的姿态,对作品的价值、画家的艺术观、主人公的心理展开自主的、系统性的学习,感官系统被打开,眼感知图文信息,脑反馈刺激思考,口接收交流分享,手协同创意表达。这一过程充满了可感性,吸引学生沉浸其中,学习变得有目标、有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唤醒。

APP为学习活动提供功能支持。通过动画演示功能,学生从解读文本中的“偷偷”一词展开讨论,了解了这幅画卷实则是给皇帝李煜的密奏,由此理解古代画家“以画记史”的职责。通过局部闪烁功能,教师对作品上题写的“夜宴图”中的“宴”字进行追问:“顾闳中表现的是宴前,宴中,还是宴后?为什么?”由此分析宴罢聆音、击鼓伴舞、画屏小憩、玉人清吹、夜阑余兴五个场景,用屏风作了巧妙分隔,构成了既相互独立又情景相连的整体,将韩熙载和他的朋友们糅杂在清歌艳舞之中,所以这幅作品被赞誉为“中国古代情节性绘画的杰作”。当学生再次聚焦研究画家是如何表现“夜”的时候,画面中唯一的灯檠和蜡烛的作用呼之欲出——蜡烛,表明是在夜晚。用一个典型的物件来表示时间、地点等,是中国艺术以少胜多、以一当十、计白当黑的表現手法。通过APP中的局部放大、缩小功能,局部细节能被清晰呈现,学生通过对“蜡烛”局部的临摹和研究,能充分体会线条细、润、圆、劲的特点,由此明白了工整细致的画法是中国画重要的画科工笔画,以及工笔重彩的表现特征;随着APP中图片被缩小,学生能轻松将主题色红色连起来,由此发现跌宕起伏的音乐的节奏之美;再放大APP局部,又在“击鼓伴舞”貌似形散神未散的构图中,认识到了中国古代艺术高超的表现技巧,体现“音乐般的时空流转”的美妙和禅意。

APP为学习活动提供链接功能。点击文字解读、视频播放等小图标,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文学等信息就随之铺陈开来。例如,分析“灯”的“言外之意”,研讨韩熙载是一个“兼济天下”成就“大我”与“独善其身”保护“小我”的矛盾体;而皇帝李煜创作的诗词歌赋、六爻舞等文化信息,以及画面中出现的人物、家具、糕点等,都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虚拟博物馆已经成为美术教学重要的教学资源被广泛运用,让原本难以呈现的中国形式美感的特征、内涵,以直观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与学生的知识、社会、生活产生着深刻共鸣。

四、博物馆课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美育价值

1.融入生活美学,开启审美人生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学生对艺术文化的渴求日益递增,博物馆作为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学生追寻美好生活的精神家园。因此,博物馆课堂帮助学生以审美化的心境面对日常生活和周围世界,实现知识学习、生活方式与审美素养提升的互融互进,继而使镶嵌在日常生活的审美活动成为生活必需品。假以时日,学生就能拥有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能发现日常生活的亮点和暖点,积极改造生活,让生活更美好,成为生活美学家,构建起澄明神畅的审美人生。

2.实现大美育人,增强文化自信

经由博物馆课堂的学习,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够体会毛笔划过宣纸的张力,能感知墨色在水中绽放的韵味,能在一点一划、一撇一画中欣赏中国书法的优美,由此发现中国艺术透露出来的无限魅力;能够敏锐地觉察清风晓月的舒朗,欣赏南山兰菊的优雅,领悟竹林七贤的孤傲,感佩狼牙英雄的豪迈,由此获得中华美学传递出来的人格力量……这样的课堂,不再囿于技术和知识的教授,而是超越了个体需求,走向高格局、美人生,影响着学生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温润心灵,激励精神,自信担当。因此,这样的课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大美育,是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理性回应。

综上所述,博物馆课堂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和自主建构,从而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奠基,赓续中华民族之精神命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历史根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

[2]李澤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5.

[3]仲呈祥.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J].艺术百家,2014(6):1.

猜你喜欢

创造性转化美术教学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从《小小冠军梦》看传统爱国主义在儿童舞中的创造性转化
传承·扬弃·创新
中华美学精神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
接续与超越中国新闻法制传统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