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足与提升研究
2023-10-09刘敬超刘晖侯立丽
刘敬超 刘晖 侯立丽
【摘要】保定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众多宏大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统。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保护不足的现状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可能会逐渐消失,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本文对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足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探索相应的提升措施。我们分析其主要原因,包括城市发展速度过快、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以及文化价值意识的不足。并提出一系列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加强立法工作、增加保护资金投入以及加强宣传和教育。最后,本文强调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结合,通过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引起政府、社会各界和公众对于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注,并为相关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建议,以促进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和可持续发展,确保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得到永久保存和传承。
【关键词】保定;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2-0077-04
【基金项目】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足与提升研究”(课题编号:2021062)。
保定素有“京师门户”之称,是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直隶文化”的典型代表,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包括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全国保存最完整的省衙署直隶总督署、闻名全国的“莲池书院”,及曾出土国家一级文物“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的满城汉墓等都在保定,具有丰富的历史史料和文献研究资料。保定自古以来就是河北,乃至华北的经济、军事、文化重地,却成为近现代河北经济发展舞台中的配角。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和雄安新区的建设,保定城市建设近年来才迎来飞速发展,政府通过各项政策措施来保护保定历史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升保定历史文化软实力,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过度旅游开发和城市扩张也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带来了挑战和问题。
一、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保定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的不足之处
通过近几年的改造更新,保定市的城市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有属性却被忽视。作为重要组成文化特色的建筑、道路、民居等相关设施在城市前进的车轮中不断被碾压,传统特色休闲生活区随之被一步步地分解,形成零零散散的记忆碎片散落在城市之中,和其他城市的共性变多,难以突出自己的特色,制约了城市文化产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保定老城区以明清风格著称,尤其是裕华路片区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集中体现,城市在扩大之前,受城市发展空间的限制,城市中心集中,现代建筑以破坏式的方式并入到古城建筑中显得格格不入。随着城市的不断外扩,城市中心逐步外移,如何将格格不入的建筑剔除,归还古城那份本真,提升历史文化古城的文化属性,成为当前城市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政府拟定了长期保护修缮计划,不断完善修缮老城区主体建筑,健全有保定文化特色的配套设施,修复部分场景原貌和历史文化风格的重点区域。但是经济的投入和商业运用经营问题致使改善的同时又被不断消磨,改改停停,前期改造好的部分因监管不足,又被商业和违建破坏,回到最初状态。
保定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等文化资源破坏严重;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意识淡薄;保护与开发中的利益冲突等,在深层次上都可归结为历史文化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意识不足、规划不完善、管理不到位、资金不足、经营理念落后、跟不上时代需要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验证实,单纯靠政府很难解决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需要民众共同建立保护城市文化特色的思想,进行有效政策和规划管理,协调商业经营手段等一系统的措施才能共同逐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
(二)保定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不足成因
1.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压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保定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着极大的城市扩张和建设压力。大规模的城市化发展导致原有的历史文化遗址、建筑和景观面临破坏和改变的风险。由于基础设施改善、道路拓宽、城市更新等需求,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传统建筑物面临拆迁和改建的风险。这可能导致历史建筑物的原貌和文化特色受到破坏或削弱。
2.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
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导致保护工作的混乱和不完善。缺乏监管和手段,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威胁。
3.商业化和旅游开发的压力
保定市作为河北省内旅游产业和商业发展的热点,面临着商业化和旅游开发的巨大压力。这极易导致历史文化遗址和建筑物的商业利用和过度开发,造成原有风貌、环境和社区的改变。
4.文化意识和保护意识的不足
部分市民对于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和保护意义认识不足,缺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这会导致不恰当的行为,如破坏、盗窃、乱涂、乱画等对文化遗产的破坏行为无法得到有效防治。
5.资金和人力资源的短缺
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然而,缺乏投入和专业人才支持,使得保护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
6.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的不完善
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和政策的不完善也是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问题之一。缺乏明确的保护方针和规范,导致保护工作的执行和监管存在困难。
这些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城市发展需求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社会意识和观念的转变等因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公众和保护机构的共同努力,加强规划、管理、监督和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二、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标和原则
(一)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标
根据保定历史文化现有资料和现状,紧紧抓住当前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的建设热潮,保护好古城文化及建筑特色,查找其中的不足,并针对其发展弊端,协调政府、商业市场以及社会公众多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力图在目标决策层面和规划设计层面,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和保护措施。
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保定市范围内具有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的古建筑、景观和遗址,保持其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
2.传承历史文化:传承保定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历史事件、人物、民俗和传统技艺,让人们了解和珍视这段历史。
3.提高整体品质促进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的同时,通过有效规划和管理,改善古城的居住环境、城市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居住质量。
4.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保护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的传承,同时鼓励创新,使古城能够与现代社会相融合。
(二)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
综合考虑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多个因素,兼顾保护与发展的统一,避免过于偏重某一方面。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真实性,不随意创新或改变遗产的本来面貌,尊重历史和文化的积累。
2.可持续性原则
注重保护措施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效益,确保古城的保护与发展能够持续推进,并给予持久的经济收益。重视公众的参与和意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保护文化名城的决策、规划和管理,形成共识,增强社会认同感。
3.科学性原则
根据对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和准确评估,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和措施,确保有效保护和管理。注重保持城市环境的可读性,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标识和解说来传达古城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以这些目标和原则为指导,保护文化名城可以实现对历史、文化和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整体品质和居住环境。
(三)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
1.保定城内的建筑保护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合理控制城市扩展,加强管理。保定市古城格局特色鲜明,不同于一般中国古城的方正规矩的平面;随着城市大体量的建筑群体不断增多,相比古城传统建筑特色更加精致突显,老城区由东西南北大街交织构成,在主要的街口都有标志性的建筑作为标注建筑,形成了古城的景观轴线。保定城内古建筑、古遗址,以及革命纪念地等红色遗产的文物古迹众多,具有标志性的育德中学(留法纪念馆)、红二师、第一客栈等都依然在修缮使用。
2.保定古城风貌的景观保护
近年来,在城市大规模改造活动中,忽视了古城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没有强调对历史风貌区内建筑个体风貌特征的保护,对古城特色空间街巷环境的整体维护。应当以保护和恢复具有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的园林景观、水系等为重点,保持其原有的景观特色和生态环境。传统古城街道、胡同、生活区等有历史文化特色的部分受到了地产开发的影响,许多传统的历史痕迹不同程度地丢失和破坏。
3.历史文化资源信息档案
完善文物建筑的资源信息档案在文物保護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为此,全面普查应该被进行,以全面了解历史建筑的情况,为建立档案奠定基础。建立这样的档案将确保历史文化资源信息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有效保护和传承保定市内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对文物的深入研究和广泛保护。
此外,还要保护以传统手工艺和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建筑工艺、传统织染和制陶等,打造符合区域发展特征的文化符号。
4.提取现有古建筑形体元素,协调周边建筑风格
针对清真寺片区、裕华路、东西大街等古城区的现有建筑风格进行设计元素的凝练与提取,并将之应用在周边区域建设外立面、导示牌等设计语言中,注重古城区内新建建筑与历史的对话关系,使之与周边建筑协调统一,以保护古城风貌。
5.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协调发展机制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我们需要综合利用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加大主城区建筑的保护力度,并尊重保定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规划,及时将具有保护价值的文化遗产纳入保护规划中,这是为了保护城市历史,协调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举措,确保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永久保存。
三、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提升策略
(一)加强城市规划与统筹
保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制定长远的城市规划和文物保护规划,将历史文化名城纳入整体城市发展规划,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首先,需要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全面而系统地调查和评估,建立文物资源台账,明确每个古建筑、文物的价值和保护等级。其次,应根据不同的历史文化分区,制定具体的规划政策和保护措施,遵循“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还应加强对于违建、非法拆迁等不当行为的监管力度,确保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得以落实。
(二)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投资力度提升
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修缮需要大量的投资,但目前的投资力度仍然不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大对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投资力度。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拨款,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修缮工作。同时,还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吸引民间投资者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
强化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与支持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政府应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充分发挥其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作用。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项目,通过募捐、志愿者服务等方式筹集人力和物力资源,共同推动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参加国际会议等方式,与国外专家学者分享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提高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三)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意识,制定严格保护措施
为了解决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挑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不能仅靠行政层面的措施,还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因此,加强文物保护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首先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和支持度。同时加大教育力度,将历史文化名城的知识纳入学校的教育课程中,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并体验保定的历史文化价值。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展览,提高公众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认知。加大多种媒体平台宣传力度,推广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和保护工作,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关注度。
其次,加强规划和管理,制定完善的保护政策和标准,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监管力度,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
最后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处罚措施,严格执法,提高违法成本,对于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违法行为严惩不贷,形成法律威慑力。这包括加强市场监管,打击非法建设和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加强对文物走私和盗窃行为的打击,保护历史文化遺产的完整性;确保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得以有效实施。
(四)科学规划旅游开发
旅游业对于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过度的旅游开发也对文物保护带来一定的威胁。因此,需要对旅游开发进行科学规划,既要满足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需求,又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原貌。
首先,要制定旅游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实现旅游业与文物保护的有机结合。推动文物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建立完善的导览系统和旅游设施,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其次,要控制旅游规模,合理安排游客流量,避免过度拥挤和环境破坏。通过合理的票价和限流措施,引导游客有序参观,提高旅游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最后,要注重旅游业的质量和创新,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让游客在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中体验到独特的文化氛围和魅力。
参考文献:
[1]黎翔宇,赵冬菊.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足与提升研究[J].中国名城,2018(12):27-33.
[2]张洁.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林业经济,2018(05):150-151.
[3]苏振宇,王军.保定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教学动态,2017(06):119-120.
[4]吕宇.保定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J].基层农业科技,2019(02):97-98.
[5]赵冬丽.保定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策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04):139-143.
作者简介:
刘敬超(1982.7-),男,汉族,山东临沂人,本科,河北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刘晖(1986.4-),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硕士,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侯立丽(1979.11-),女,汉族,辽宁绥中人,本科,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