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网络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2023-10-09陈志涛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课赛课程体系

杨 斌,陈志涛,郭 琳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333)

1 技能型社会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含义

技能型社会,是2021 年4 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同年5 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发表《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文章指出,加快构建面向全体人民、贯穿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1]。

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2]。2021 年12月,“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系列研讨活动首场在天津举行,专家们认为:不断丰富校企合作形式,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体系,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完善“岗课赛证”制度,推动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3]。

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载体,为深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围绕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进行“岗课赛证”的一体化设计。

“岗”是行业企业的岗位,企业岗位职责、任职资格、工作内容及规范,反映了岗位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

“课”是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包含通识课、平台课、专业课程等,是培养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载体。

“赛”是国家、省市政府、组织,以及企业、学校的职业技能竞赛,是课程教学的高端展示,如第46 届世界技能大赛网络技术相关项目,有信息网络布线、网络系统管理、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络安全等。

“证”是国家、行业、企业的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涵盖了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知识、能力、素质,是课程学习的行业检验。

“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根据产业链就业岗位群的生产实际需求设计、开发课程,教学内容对接工作岗位主流生产技术和过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充分体现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的模块化教材,突出岗位素质、技能培养。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嵌入课程体系,帮助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技能竞赛项目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呈现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以竞赛引领教学发展方向,提升课程教学水平。校企组建“双师”教学团队,搭建仿真企业工作场景的教学场所,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为教练,与企业工作岗位职责考核对接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新时代能工巧匠。

“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紧贴社会素质需要和生产实际岗位需求,培养人才市场适用的毕业生,学校声誉将不断提升;学生则更容易找到合适工作,职业生涯发展受益;企事业单位能找到合适人才,助推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推进其服务、产品转型升级,将给学生、学校、社会三方带来收益。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应该紧贴国家、地区产业发展需要需求,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教学要素汇聚起来,有机融合,各方发挥自己长处,整合各方教学资源,优化培养方式,调整、更新课程内容,以培养助力产业发展的、满足需求的人才。

鉴于“岗课赛证”融合课程体系改革,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因此,开展“岗课赛证”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研究尤为重要。

2 网络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

调研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群,汇集岗位职责、要求,收集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认证标准,整理近年世界、国家、省、企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的技能竞赛案例;将岗位职责、资格证书、竞赛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体系解构,细化为知识点、技能点、素质点,融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

2.1 确立培养目标

专业基础课之后,分析学生来源、特征,据其知识技能、兴趣意愿差异,分基本层、提升层、拔尖层。对照政府、行业企业(华为、思科等)的初、中、高三级职业能力标准,以管理员证、工程师证、获奖为分级培养目标。校企协同教学,突出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分级培养,全方位、多维度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体现职业成长规律,见图1。

图1 分层培养模式

2.2 课岗融合

调研网络、通信、互联网等行业企业的“建网、用网、管网”等岗位群的岗位需求,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对接(见图2),以真岗位-真标准-真任务-真项目-真情境-真过程为指引,将岗位职责、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深度融入课程体系。

图2 学习领域、工作领域对接

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与行业龙头华为、思科、锐捷等共建网络学院、产业学院。打造“能做项目会教学”的双师团队、“真项目活知识”的精品资源,共建“真岗位真任务”的课程内容、“真情境能演示”的教学场所,以任务完成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课内教学做结合,理论的讲解结合实践操作、展示,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企业岗位实践对接;专业课程实训项目化,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培养职业素养。课外组建学生网管小组,接单网络组建、运维工程项目,为师生、企业服务,学生学习工作一体,学习课程的过程,融合工作岗位的锻炼过程。

2.3 课证融合

得益于国内外网络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职业资格认证、“1+X”证书资源丰富。政府设置的,与职称挂钩的职业资格认证,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开设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简称“软考”),网络技术相关资格证书:网络规划师、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企业设置的,如华为的HCIA、HCIP、HCIE,思科的CCNA、CCNP、CCIE 等。“软考”考试内容覆盖范围广,企业认证考试内容专业性强,在社会、行业企业都有一定的认可度,目前各类资格证书教学资源丰富。

收集国家、行业企业的网络技术相关的职业技能标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将初级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嵌入课程体系,中级职业资格认证内容细化为知识点、技能点,融入相关专业课程的模块中。本专业把思科CCNA 认证的网络简介、交换、路由与无线网等课程直接加入课程体系,设置为专业基础课,以思科网络学院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单元测试、模块测试,以思科的标准进行课程考试,突出企业标准参与教学评价。

企业认证课程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更新较快,目前思科CCNA 认证课程已经升级到第7 版,有利于学生学习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

2.4 课赛融合

充分利用世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等赛项,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IT 网络系统管理”等赛项、华为ICT 全球大赛等资源,解构其知识、技能体系和素质要求,融入专业课程模块,建设动画、微课、闯关游戏等元素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课前让学生主动通过网络课程资源预习,课中应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等多种教学方法,训练学生技能,通过在线测试、讨论、问答等功能,提升学习的参与度,构建学生知识结构。

课外组建兴趣小组,引导提升层学生在线自发学习课程拓展、技能竞赛教学资源,参与校企组织的竞赛辅导、集训,提供项目实战与个性化辅导,激发学生主动性,提升职业能力、素质,实现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无缝连接”,“岗课赛证”混合式教学方法见图3。

图3 “岗课赛证”混合式教学方法

3 网络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设计邀请专业委员会和行业企业参与,以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分析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充分利用“网络系统管理”赛项、1+X技能证书(网络设备安装与维护等)、职业资格证书(CCNA、CCNP、CCIE 等)资源,解构岗位、竞赛、证书所需知识点、技能点。对接职业标准,初级职业资格课程加入课程体系,其他专业课程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常见工作项目为载体,将证书、竞赛包含知识点、技能点组织起来,设计模块化、系统化课程体系。工作岗位、职业能力与课程、证书与竞赛对应关系见表1。

表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课赛证知识与能力融合表

课程设计紧扣岗位要求、工作任务和技能标准,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以常见工作项目设计由易到难的渐进式教学型工作项目,每个项目按照不同工作情境划分为若干任务,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每个项目、任务有能力、知识教学目标,也有素质教学目标,通过项目、任务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并在训练技能的过程中传授知识,使得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又学习知识,知识和技能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记忆,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养成职业素质。

课程设计突出课程思政、职业素养的养成,以及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学习,做到授人以“渔”,培养技能过硬、职业道德好、职业素养高的人才,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拓宽空间。

4 网络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开发

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开发具体学习情境下的教学型项目与任务。项目与任务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知识、技能的学习顺序,就是工作的完成顺序,方便开展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课程开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从用户需求出发,按照工作过程一步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协作,最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面向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开发过程如图4 所示。

图4 课程开发过程

课程开发注重校企合作,单项实训、模块实训、项目实训、企业见习、校园网管理及参与实际网络工程项目、顶岗实习整体设计,开发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共建实训项目库。专业课程以项目开展教学,融入证书、竞赛知识、技能要求,教室对接现场,依托工地、机房、弱电间建真情境教学基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教练,学习成果即项目作品,可检测、验证,重塑教学方法。

学生参与校园网管理及实际网络工程项目,学生员工双重身份,课堂学习知识技能,课外顶岗做工赚钱;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技能竞赛;引用顶岗、考证、竞赛等成绩,重诊教学评价,检验教学效果。

课程开发整体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注重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以学生为中心,从客户需求出发,逐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协作,最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适应现代企业运作规范,能沟通合作、可吃苦耐劳、善思考上进的素质,实现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无缝连接”。

5 小结

当前我国产业链正面向高端发展,需要更多高技能人才。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富集各类教学、实践、展示、评价资源,开展“岗课赛证”融合的综合育人模式改革,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打造技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广东省某高职院校为例,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为技能型社会背景下“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开发提供鲜活案例。

方案实施以来,该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获得国家、省级技能竞赛奖项近50 项,100 多人次,其中,2010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项目,荣获全国一等奖,2022 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网络安全赛项,获得总决赛银牌。2016 年1 人通过思科公司顶级认证“CCIE 互联网专家”考试,实现零的突破;2007 年3 人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2018 年15 网络1 班通过12 人,占参加考试人数60%,通过率较高。

2020 年,作者主持的“产教融合,因材施教: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分层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荣获2019 年广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课赛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赛”融通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