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患者结合团队互助学习模式对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物理治疗操作技能的影响

2023-10-09李怡迪王希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治疗学操作技能案例

李怡迪,王希瑞

(1.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医学技术系,辽宁锦州 121000;2.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千山温泉疗养:康复治疗科,辽宁鞍山 114000)

康复治疗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需要学生掌握康复治疗学理论知识,以及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和康复训练方法,故对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展开相关培训至关重要[1]。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授课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在短时间内需被动接收大量知识点,难以理解和掌握,且学生对被动式学习的积极性不高[2]。同时,传统教学方法在实训课时常会观看操作示范,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但学生不能观看自己操作过程,无法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效果不够显著[3-4]。标准化患者(SP)可在经系统化培训后,复制表现出典型案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学生提供实操演练的机会。团队互助学习模式是由团队学习小组团结互助协作,通过真实情景模拟,提高自身素质,对推动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20 年9 月要2022 年9 月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的64 名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为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对照,分析SP 结合团队互助学习模式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的64 名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专业为康复治疗学;(2)接受相关培训;(3)可正常沟通,且理解能力较佳。排除标准:(1)多次逃课者;(2)退出研究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学生分为两组,每组32 名。对照组:男9 名,女23 名;年龄20~24 岁,平均年龄(22.07±0.63)岁。观察组:男8 名,女24 名;年龄20~25 岁,平均年龄(22.19±0.73)岁。两组学生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授课教师、授课教材、课时量均相同:授课教材为第二版叶理疗学曳;课时量为理论课48 学时,实验课24 学时。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授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编写教学计划,制作PPT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疗的基本知识、理疗的分类与特点、理疗的治疗作用、理疗在临床与康复中的应用、直流电及低频电疗法、磁场疗法等,以授课教师讲解为主,并进行示范操作,之后由授课教师观察学生操作,及时给予其纠正和指导;课程结束前5 min,授课教师进行提问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1.2.2 观察组

采用SP 结合团队互助学习模式。(1)SP 招募与培训:招募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的10 名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为SP 培训对象,招募对象需具有较佳的沟通能力、理解记忆能力,且态度端正,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培训;授课教师带领招募的学生熟悉教材,±据教材选择典型案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物理治疗、脑卒中的物理治疗等,之后授课教师根据所选案例设计SP 培训方案和案例脚本,对招募的学生进行培训,内容包括SP 的作用、团队互助学习优势、病例角色扮演要求,并指导其根据案例模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培训合格后方可参加相关教学,最终选择5 名SP 培训对象入组。(2)组建团队互助学习小组:授课教师±据学生入组时的成绩、男女比例将其分为5 组,每组6~7 名,将5 名统筹的SP 培训对象平均分给5 组,每组1 名,组长实行轮换制,负责安排与分工。(3)教学设计:淤课前准备:授课教师将案例脚本分发给每组组长,组长再分发给组员,课前由团队互助学习小组的组长带领组员结合教材讨论案例,通过教材和查阅文献、书籍等方式学习腰椎间盘突出症、脑卒中的理论知识、理疗的治疗作用、理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治疗后评估方法等,初步了解所学知识,并标记疑难点,由组长将组员的疑难点进行汇总,上交给授课教师。于课中组织:授课教师±据案例脚本和学生疑难点制作PPT,在课堂中随机选择两个小组进行汇报,随后组织各小组讨论,授课教师引导提问和补充;授课教师将两个案例分给团队互助学习小组,由小组成员中的SP 培训对象扮演患者,其余组员轮流扮演康复治疗师,按照询问患者基本情况-疾病诊断-病史-功能障碍表现-治疗方案,进行案例模拟,其他组员负责全程拍摄视频。盂评价反馈:由团队互助学习小组的组长带领组员回放视频,互相分析优缺点,并询问SP 培训对象作为患者的感受,之后由授课教师评价反馈学生整体操作,指出问题。榆课后巩固:课后,学生±据授课教师的评价反馈和SP 培训对象作为患者的感受自行复习巩固,并撰写实训报告。

1.3 观察指标

(1)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与物理治疗操作技能:于培训前、培训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物理治疗操作技能两个项目,每个项目100 分,其中理论知识包括案例分析、解答题、名词解释等,评分越高,理论知识掌握越佳、物理治疗操作技能越强。(2)专业认同:培训结束后,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5]对学生进行评估,问卷包括认同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4 个维度,每个维度均为1~5 分,评分越高,专业认同感越强。(3)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培训结束后,采用我:自制的教学满意度调查表对学生进行评价,调查表包括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职业态度的影响、与病人沟通能力,每个维度20 分,共100 分,评分越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物理治疗操作技能、专业认同、满意度、年龄等为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性别等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约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与物理治疗操作技能比较

培训前,两组的理论知识、物理治疗操作技能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培训后,观察组的理论知识、物理治疗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见表1。

表1 两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与物理治疗操作技能比较[(x±s),分]

2.2 两组专业认同比较

观察组的认同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见表2。

表2 两组专业认同比较[(x±s),分]

2.3 两组对教学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职业态度的影响、与病人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见表3。

表3 两组对教学满意度比较[(x±s),分]

3 讨 论

教学与培训是培养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物理治疗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康复治疗学临床认知至关重要[6]。传统教学多采用授课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并指导学生观看示范操作,边看边练习,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到相关知识、掌握技能[7]。但该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且学生不能观看自己的操作视频,无法评价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在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教学质量方面存在局限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培训后的理论知识、物理治疗操作技能、认同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职业态度的影响、与病人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提示SP 结合团队互助学习模式在促进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其物理治疗操作技能、增强自身专业认同感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且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较高。分析原因,SP 结合团队互助学习模式通过招募SP 培训对象,由SP 培训对象扮演典型案例中的患者,再由团队互助学习小组其他组员轮流扮演康复治疗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提高其综合能力,进而保证教学质量[8-9]。采用SP 结合团队互助学习模式,课前由团队互助学习小组组长将案例脚本分发给组员,小组成员通过查找文献、书籍等多方式提前学习案例,对康复治疗学理论知识构建初步的认知,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SP 结合团队互助学习模式在课堂中组织各小组进行讨论,并由SP 培训对象扮演特定患者,学生扮演康复治疗师,通过问题情景的设置,鼓励学生自我探索,选择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其物理治疗操作技能[10]。同时,SP 结合团队互助学习模式在学生进行案例模拟过程中全程拍摄视频,并带领学生观看自身及其他学生的视频,通过评价反馈,优化其自身知识结构,及时发现已有知识结构中的错误,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与物理治疗操作技能。另外,SP 结合团队互助学习模式可通过小组之间合作、讨论、互相学习,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利于其对康复治疗学知识形成更深层更全面的理解,且该教学模式运用模拟典型案例的方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增强自身专业认同,提高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将SP 结合团队互助学习模式应用于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中的效果良好,可帮助其掌握理论知识,增强自身物理治疗操作技能,提高专业认同感,且满意度较高,可在康复治疗学的教学中推广。

猜你喜欢

治疗学操作技能案例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北京再办塔机司机操作技能竞赛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