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旧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研究及启示*

2023-10-09

图书馆学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凯尔都柏林文旅

刘 婧

(中国民航大学,天津 300300)

文旅融合是指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传统旅游业升级转型的一种新型“文化+旅游”产业模式[1]。2018年3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我国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文旅融合时代的正式开启,“诗和远方”的结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机构,兼有服务教研、推广文化的职能,是推动文旅融合、开展“文化+旅游”实践的优渥土壤。

1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文旅融合相关研究概述

自“文旅融合”的理念提出后,我国图书馆界对这一课题抱以极高的研究热情。2019年在浙江、四川、江西、陕西等地召开以“文旅融合”为主题的图情系列研讨会,并涌现了不少优秀的学术成果。然而,目前针对图书馆参与“文旅融合”的研究,多以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针对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成果较为少见。据学者张新勤的调查,截至2020年12月31日,以“(图书馆or公共图书馆or高校图书馆)and(文旅融合)”为主题词检索,发表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上的有效研究成果共187篇,其中“词频>5”的22个高频关键词中,“公共图书馆”词频为90次,位居第2,仅次于“文旅融合”(频次为167次)。此外,“公共图书馆服务”“民宿图书馆”均在22个关键词高频词表中,而“高校图书馆”相关词汇却并未出现[2]。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高校图书馆or大学图书馆)and(文化旅游)”“(高校图书馆or大学图书馆)and(文旅融合)”为主题,对2001—2021年的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共得到有效文献16篇。其中,2018年之前的学术成果主要以高校图书馆对于文化旅游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为主要研究方向,如,崔荩提出西藏高校图书馆应对西藏旅游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西藏旅行资源信息网站、开发和利用高校图书馆所藏地方文献等[3]。2018年“文旅融合”的概念产生后,研究方向逐步转化为以高校图书馆为旅游资源主体,如学者柳英提出,应从研学旅行、文化旅行、观光旅行3个方向开展高校图书馆的文旅融合实践服务,将高校图书馆文化资源进一步转化为旅行资源[4]。然而这一领域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诸如文旅融合方式、文旅设施建设、资源分配等问题仍未解决。

与我国高校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相比,国外高校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实践的情况更为普遍,欧洲、美国、日本等地的高校图书馆均不乏优秀的文旅融合实践案例。其中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旧图书馆开展的文旅融合实践较为成功。该馆围绕本馆的文献、空间、历史等资源开展了极富吸引力的文旅融合实践,实现了文化、教育、旅行的完美融合。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实践,可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有效的思路和启示。

2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调查

2.1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与《凯尔经(The Book of Kells)》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于1592年在伊丽莎白一世女皇的皇家宪章授权下创建,与牛津、剑桥齐名,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国际知名学府。建校伊始,圣三一学院就极为重视书籍和文献的收藏工作,为圣三一学院图书馆的大量古籍珍本馆藏奠定了基础。1712年,爱尔兰议会拨款修建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现称“旧图书馆,The Old Library”)。该馆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图书馆之一,是爱尔兰的国宝,也是世界级的文化机构。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室图书馆,著名的长厅(Long Room)以其古希腊风格的木柱和拱形穹顶而闻名,具有极高的建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而其中所珍藏的爱尔兰古老文献达到25万册[5-6]。

旧图书馆中最珍贵的文献是公元800年成书的手抄本圣经福音书《凯尔经(The Book of Kells)》,该书语言为拉丁语,是拉丁文书法的代表作,同时,书中还绘制了大量手绘插画,是海岛艺术绘画的经典之作[7]。目前该书被收藏于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旧图书馆中,公开向世界各国游客展示。

2.2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旧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具体实践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官方主页专门制作了学院的游客专用链接,该链接中关于旧图书馆的文旅项目有两项,其一是针对《凯尔经》和旧图书馆所设计的各类游览项目及费用等详细信息,其二是面向线上用户提供的旧图书馆虚拟旅行定制服务。

2.2.1 《凯尔经》及旧图书馆游览项目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旧图书馆的实地文旅融合实践分3种。一种是个人旅行项目,面向所有有兴趣参观旧图书馆和《凯尔经》的游客开放。目的在于通过参观旧图书馆和《凯尔经》等珍贵馆藏,让更多的人了解爱尔兰的文化和历史。该项目为收费项目,针对儿童、成人、老人等不同群体费用不同。第二种是研学项目,面向中小学生开放,旧图书馆分别为中小学教师制作有关《凯尔经》内容的电子手册,在官方网站提供免费下载链接,用于研学旅行的科普和教学。在游览中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可提供研学讲解,但需提前预约。第三种是私人定制的主题活动。旧图书馆自1732年建成后,除了具备图书馆的各项功能外,也对外开放,举办各类活动并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如活动策划、餐饮、音乐欣赏等,活动参与者可在此充分感受独特的爱尔兰文化气息。各项目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旧图书馆文化旅行项目[8]

2.2.2 旧图书馆虚拟游定制项目

除了实体空间的旅行项目外,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旧图书馆还面向全世界游客推出长厅的虚拟游定制项目。该项目每次可参与人数限制为450人,由虚拟定制游的项目管理者Anne-Marie Diffley负责带领游客进行线上游览。整个游览过程由3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由Anne-Marie Diffley对《凯尔经》进行现场讲解,游客在这一环节可充分了解《凯尔经》的历史、制作方式、艺术和历史价值;第二部分是游览旧图书馆长厅,通过镜头探索世界最大单室图书馆,观看长厅的珍贵展品,包括《凯尔经》、被印在该国国徽上的爱尔兰最古老竖琴、1916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宣言等;第三部分为现场交流环节,游客可在线与Anne-Marie Diffley互动,就游览过程中感兴趣的问题与Anne-Marie Diffley展开讨论。3个游览环节时长共计50分钟左右。

体验该文旅融合项目需要游客提前进行线上预约。由于长厅历史悠久、藏品丰富、文旅资源多样,游客的目的和需求差异较大,因此这一项目被设计为定制型文旅项目。游客在预约时除了填写预约者的姓名、参与人数、游览时间、联系方式之外,还可以选择性填写个性化需求,例如本次希望重点参观的展品、想要了解的主要历史人文信息等。旧图书馆通过这些信息,能够为每组游客量身定制参观路线和交流主题,提升文旅体验感的同时,让参与者更深入地了解爱尔兰国宝级藏品及其背后蕴藏的古老文化[9]。

3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旧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分析

3.1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旧图书馆文旅融合特色

3.1.1 嵌入本校文旅体系

与国外许多高校图书馆不同,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旧图书馆的文旅项目没有采取图书馆独立管理的模式,而是选择将文旅融合实践嵌入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其他文旅服务中,形成统一且规范的文旅融合体系。首先,从旅行信息体系情况看,《凯尔经》和旧图书馆项目的旅行信息页面在嵌入该校图书馆网站的同时,还与该校其他文旅项目整合,形成一站式校园文旅信息平台。用户在该平台上不但能获取《凯尔经》和旧图书馆的文旅信息,还可查询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博物馆、画廊、学术会议等其他文化资源的信息、位置、开放情况等[10]。其次,从旅行服务方面来看,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旧图书馆实体及虚拟空间服务都实现了统一管理,从资源讲解到活动设计乃至互动交流,都有经验丰富的专属人员负责。文旅服务设施有关信息也较为全面,住宿、餐饮、交通、停车场等都可提前在该校官网上查询并预订。最后,从项目的管理团队来看,图书馆的文旅融合实践项目并不完全由图书馆管理,而是与该校其他社交、会议或研学活动一样,采用与学校其他部门合作管理的方式。其中,馆内空间和文献资源由图书馆负责管理,而资源讲解、活动设计、文旅服务等则由其他部门负责[11]。

3.1.2 开拓文化推广渠道

在《凯尔经》与旧图书馆的文旅融合实践中,除了表1中显示的3个主要项目外,还以《凯尔经》为主题长期开展以下4项文化推广活动:(1)在线儿童卡通。这是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面向儿童用户制作的动画系列,动画主要为小朋友讲述《凯尔经》和长厅的历史知识。为了激发小朋友的兴趣,该视频设计了Seagull这一憨态可掬的海鸥形象,让孩子跟随卡通人物,共同探索和理解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旧图书馆的历史和文化。为适应多元用户需求,该动画分别制作了英语、爱尔兰语和听觉障碍专用3个不同版本,趣味性极强,寓教于乐[12]。(2)图书馆之友(Friends of the Library)。该活动主要面向《凯尔经》和旧图书馆爱好者,加入图书馆之友需要每年交付30欧元会费,会员活动十分丰富多样,例如可带一位自己的朋友参观《凯尔经》和长厅、参与旧图书馆开展的各种讲座和活动、体验爱尔兰风格传统晚餐等[13]。(3)图书馆沙龙。即时长为20分钟的系列讲座,由旧图书馆古籍保护团队分享25万册爱尔兰古籍文献的日常管理和修护过程,参与者需要通过邮件报名参与[12]。(4)《凯尔经》创意大赛。每年一次,面向儿童与成人进行原创作品征集。要求参赛者以《凯尔经》的内容、插图或历史为主题进行创作,体裁可以是绘画、诗歌或短篇小说,获奖者可赢得奖品以及旧图书馆参观的VIP服务[14]。

可以看出,旧图书馆打造的文旅融合实践项目,其着眼点并不局限于一次性的文旅体验,而是以“旅游”为媒介,与文化爱好者建立联系,开拓长期且深入的文化推广渠道,从而将本馆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广泛地传播给社会大众。

3.2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旧图书馆文旅要素分析

在旅游管理学中,任何一个旅行区域的构成要素均可分为两类:资源要素与非资源要素。其中,资源要素指的是旅行地存在所必需的客体要素;非资源要素不一定是旅行地存在所必需的客体要素,但却存在于旅行区域,且或多或少对当地旅行活动起到积极或消极作用的要素[15]。从旅游管理学的角度分析,旧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中同样存在资源要素与非资源要素。根据调查,旧图书馆文旅要素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旧图书馆文旅要素分析

图2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旧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结构

首先,资源要素可归纳为核心资源、文旅设施、文旅服务3类。这3类要素是旧图书馆实现文化旅行不可或缺的,其中核心资源指的是该图书馆最具吸引力、最独特、最重要的资源,也就是该文旅项目的中心资源——《凯尔经》和长厅;文旅设施严格来说分为直接服务游客的接待设施和间接服务游客的基础设施;文旅服务则是围绕游客到访而开展的所有服务。

其次,非资源要素大致可分为游人、本校学生及教职工、校方领导与管理者3类。其中,游人是文旅活动的主体,其数量直接体现了文旅融合实践的规模和效果;本校学生及教职工则是文旅资源的共享者,从一定意义来说,文旅活动越活跃,游人所占用的资源越多,可供本校学生和教职工使用的资源就会相应减少,二者存在一定的资源竞争关系,因此对于文旅融合实践来说,本校学生和教职工属于消极要素;校方领导与管理者是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校方政策决策者,拥有开展旧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的最终决策权。可以说,校方的政策和管理策略对旧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从目前调查情况来看,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对于校园开放性文旅融合实践所持态度非常积极,不仅允许旧图书馆的文献和资源对游客开放,本校博物馆、画廊等处的文化资源均对游客开放,且导游、讲解、餐饮、住宿等文旅服务设施配备完善,对旧图书馆的文旅活动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校方政策并非一成不变,例如疫情防控期间,为防止疫情扩散,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提出文旅活动全面暂停。因此,校方政策属于文旅融合实践中的不确定要素。

3.3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旧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结构分析

旧图书馆的文旅融合实践在结构设计上可归纳为5个部分,即人文资源体系、服务接触体系、文旅活动体系、文创产品开发与销售、文化环境设计。

3.3.1 人文资源体系

从笔者的调查可以看出,旧图书馆中的珍贵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既有文献资源,也有建筑和文物等。从丰富的资源中筛选和突出本馆的核心资源,是建立文旅融合实践体系的基础,直接决定了文旅融合实践的受众群体,也对结构设计起到指向性的作用。旧图书馆选取《凯尔经》和长厅作为核心资源,将其他人文历史资源作为附属资源,奠定了该馆文旅服务、活动、文创等结构设计的主题与风格,确立了旧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以宗教、艺术和建筑为主体的价值目标。

3.3.2 服务接触体系

在文旅活动过程中,服务人员与游人的接触必不可少。尽管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读者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并不陌生,但文旅融合实践中的服务模式和对象都与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情况差异较大。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多为师生,其访问图书馆的主要目的多为查阅学术资料、借阅图书、寻求学习空间等,而文旅融合实践中的服务对象多为游人,访问图书馆的主要目的多为参观游览、开拓眼界、体验人文环境等。因此,文旅融合实践中的服务接触体系与日常读者服务侧重点明显不同。旧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的服务接触体系分为线上与线下两个层面,线上服务主要侧重文旅信息发布、票务预售、活动定制等虚拟接触服务,线下服务主要是到馆游览过程中的讲解、交流以及衣食住等。线上线下服务都与文旅融合实践密切相关,形成一个便捷、完整的文旅服务接触体系。

3.3.3 文旅活动体系

文旅活动是文旅融合实践成功与否的关键与核心,它是基于人文资源体系和服务接触体系而设计策划的,围绕人文资源体系中的核心资源展开,并延伸至其他有意义的文化活动。旧图书馆所开展的文旅活动可归纳为两个大类:一类是紧密围绕《凯尔经》和旧图书馆空间资源开展的文旅融合活动,如《凯尔经》和长厅的参观游览项目、旧图书馆研学等;另一类是以旧图书馆中的空间、资源为主体开发出的一系列文化推广活动,如图书馆沙龙、图书馆之友等。这些活动同样利用了旧图书馆的文化和空间资源,旨在与游人建立长期且稳定的联系,便于开展多次、深入的文化推广活动。可以说,旧图书馆的文旅活动体系是基于由文旅活动向文化活动延伸,将短期体验建设为长期互动的理念设计构建的。

3.3.4 文创产品开发与销售

在文旅融合实践中,文创产品是承载、传播人文资源核心精神的重要载体,好的文创产品除了在设计上需要兼具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的特点,还需要构建有效的销售渠道,将人文精神、文化价值更好地传播出去。旧图书馆的文旅融合实践中,以核心资源《凯尔经》中的文字、绘画、符号和长厅的照片、手绘为灵感来源,设计开发了笔记本、书签、书包、丝巾等极具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既蕴含旧图书馆的文化特征,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功能性。采用“线上+实体”店铺两种渠道对外销售,同时满足实地旅行者和线上虚拟游客的双重需求。

3.3.5 文旅环境设计

在以人文资源为核心的旅行设计中,环境设计是不容小觑的。高品质的文旅环境能带来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有助于加深参与者对其所展示文化资源、时代背景、社会状况等文化要素的理解。旧图书馆的长厅历史悠久,其装潢和装饰都具有传统的爱尔兰风格,每个廊柱前摆放着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作家的半身雕塑,整个空间充斥着古老欧洲学术文化的浓厚氛围。配合这种氛围,旧图书馆在一些私人订制或文旅活动中提供传统茶点、唱诗班、竖琴演奏等特色服务,为参与者营造一个兼具爱尔兰风格和浓厚学术氛围的文旅环境。

4 启示

4.1 以馆校特色为核心,线上线下同步构建

在国外高校图书馆目前开展的文旅融合实践中,以古籍善本、历史建筑为核心资源的较为常见。此外,极富现代感的艺术空间和特色资源也可成为文旅融合实践中的亮点,如日本国际教养大学中岛纪念图书馆,就是以古罗马斗兽场为灵感而设计建造的,其“图书斗兽场”的设计灵感吸引了许多社会公众到馆参观[16]。同样位于日本的多摩美术大学八王子图书馆,除了具有现代艺术特色的空间设计外,艺术影像、音乐等现代艺术作品特色馆藏也极具吸引力[17]。我国许多高校都拥有极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和学术资源,发展文旅服务时,可从本校、本馆的特色专业、特色资源出发,突出文化内核,打造具有校馆特色的文旅融合品牌。

线上虚拟游也是近年较“火”的新型旅行方式。高校图书馆可将空间资源、电子资源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游戏化等技术相结合,构建数字化文旅融合空间。通过虚拟游览和线上互动等方式,开放远程文旅融合实践服务,带领更多的参与者体验高校图书馆的学术氛围和文化资源,建立更加广泛、新颖的高校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形态。

4.2 突破校内外壁垒,多方跨界合作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文旅案例启示我们,高品质的文旅融合实践不能仅靠图书馆的一己之力,需要校内乃至校外诸多机构和部门的跨界合作与相互配合。高校图书馆在文旅融合实践中应注重与以下几个方面合作关系的建立:第一,与校方相关机构合作。校方领导和管理者的支持能为高校图书馆开展文旅服务提供软硬件保障,搭建良好的校园服务平台。第二,与当地旅游单位合作。高校图书馆的文旅融合实践作为新兴的文旅形式,是地域文旅体系当中的一环,与当地旅行社、旅游网站、旅友社交平台的沟通必不可少。与当地旅游产业的合作不但可以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还可以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保障。第三,与文创设计者的合作。文创产品是承载和传播旅行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与文创产品设计者合作,可以将文旅融合实践中的人文符号融入具有日常实用性的载体之中,既具有纪念意义,也是一种知识文化的再传播。

4.3 合理分配资源,教研与文旅并重

高校图书馆开展文旅服务必然面临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将图书馆划分为公众文化服务与教学科研服务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以历史人文气息浓厚的旧图书馆作为文旅融合实践的主要空间,其他如The Hamilton Library、The John Stearne Medical Library[18]等分馆,则作为学术研究空间,不参与文旅融合实践。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文旅融合实践时,可参考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的运营模式,合理分配本馆的各项资源,形成相对独立的文旅融合活动空间、资源体系和管理模式,在开展文旅融合实践的同时,确保高校图书馆教研支持和信息服务的中心职能。

5 结语

文旅融合实践是高校图书馆发挥资源优势、开展文化教育、传播积极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的分析可以看出,只要做好馆内资源分配,合理构建文旅融合实践结构,就能实现教育教研服务与文旅融合实践并行。我国高校图书馆可参考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的经验,确立本馆文旅资源特色,创新文化传播渠道,多方开展跨界合作,妥善划分馆内资源。在保障高校馆教育教研功能的同时,开展兼具知识性、教育性、文化性的文旅融合实践,更大程度地参与到社会教育、社会文化服务的实践中去。

猜你喜欢

凯尔都柏林文旅
都柏林的午后
爱尔兰都柏林一日游
都柏林的静默行者
都柏林的一个夏日(节选)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凯尔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凯尔温与瓦林茫哈——纪念契丹文字出土九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