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探索

2023-10-09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小学李洪乔

家长 2023年8期
关键词:双减教学质量情境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小学 李洪乔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研究的热点。作业设计作为小学生学习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中,教师往往采取“题海”战术,让学生不断地进行习题练习。虽然这种作业设计可以提高考生的考试成绩,但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双减”的目的是缓解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的负担,促进教育的平衡,使教育的主要阵地回到教室,教育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全面实施“双减”政策,是广大教师的责任与任务。本文在“双减”背景下,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随着我国“双减”政策的提出,降低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作业、课外培训负担,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相应调整,确保“双减”的顺利实施。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都被“新课改”所吞噬,“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主要是回归教育本质,使学生“快乐”“零负担”地学习。传统数学教学中,很多学校会增加学生作业和学习负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育在“双减”背景下,必须回归教育本质,减轻学生负担、减少作业量、减轻学习难度。同时,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上,为了使数学教学符合国家政策,避免学生学习质量下降,教师应积极思考如何改进课堂教学,特别是提高数学作业写作效率。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难度适中的作业,避免出现大量重复性的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可以巩固和吸收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一代“新型”人才。

二、“双减”的基本内容

“双减”的教育方针是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特征,数学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课堂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数学教师在“双减”政策的支持下,其作业设计已从重复的题海训练,转向了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分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探索,并结合课程知识进行讲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的作业设计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特征,“双减”后,使学生学习数学更加积极,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极大提升。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一)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学科的创新

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是对以往的教学实践进行根本性变革。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向学生“灌输”全部知识,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思路来进行学习,很少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提升,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习兴趣受到了很大影响。

(二)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和活动性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小学数学的创新意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这就需要在新时期优化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育改革质量。通过强化教学手段,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发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教育发展的目的。

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采取“引进观念,举例说明,课后操练”的方式,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讲授定理和公式,学生们听得昏昏欲睡。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许多同学在数学课上感到无聊,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二)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处于“一言堂”状态,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许多学生视教师为权威,学生根据教师的讲授来思考问题,逐步形成了对教师的强烈依赖,导致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探究和创造的能力。

(三)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差

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大多都是从教师的讲解和教材中得到信息,而不是将数学和现实联系在一起,更不会关注现实中的数学,不会考虑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教师只是将数学当作一种学习科目或是任务,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不够熟练,不能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四)作业内容、形式单调

“双减”政策下,要求数学作业既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激励功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并发展其数学思维逻辑能力,这是单纯写作业所不能达到的。由于目前的作业大多是配套的练习册、课后习题、教辅资料、教师自己编写的作业,造成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参与度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够浓厚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仍然以习题为主,计算题和应用题占据主导地位,机械重复的作业容易让小学生们产生厌倦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抄袭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口算、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都存在于小学生的家庭作业中,但并没有明显地改善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反而使他们对数学作业产生了抵触情绪,不利于教学目的的达成。

(五)不重视学生的差异性

由于任务繁重,数学教师们的设计意识越来越弱,他们只会忙于应付各种考试所造成的数学教学压力,而忽略了分层作业的编排。大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仍采用统一的习题,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差异和性格特征,而小学阶段则是学生思维变化的阶段,如果采用这种方法,会造成学生的注意力丧失,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下降。同时,由于不同的学生受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学习状况也有很大差别,而统一的作业没有按照知识的难度来进行分层,使后进生不仅不能用家庭作业来巩固知识,还会制约一部分人的学习发展,从而影响到整体的学习。

五、“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措施及方法

(一)提高数学作业质量,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双减”教育的目的在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让他们充分释放自己的本性,实现“快乐”和“零负担”的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提升作业质量是“双减”最前置的特征,教师要转变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认识,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要尽可能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数学作业题型,同时情境的创设要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们在体验到数学实用价值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丰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形式,通过多种方式来改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在预习时做一些卡通图画或者卡通视频,然后利用图画或者视频的形式向学生进行演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问题,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了解和应用基本的数学原理,而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具体和形象化,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建模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并动画演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让学生对立体几何的认识变得更清晰、更直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教具动手实验,发现圆锥形杯子的体积是圆柱形杯子体积的三分之一。

(三)改进数学作业的评价方式

《义务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巧的理解,还要注重对他们的情绪、态度的培养和发展。”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反映,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作业的正面评价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业情况的关注,甚至看到自己的一点点进步。在数学作业批改中,教师可以试着运用短语进行评分。例如,对于接受能力较弱但学习态度良好的同学,可以采取“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等温和的语调,让学生觉得特别亲切,使他们可以自信地完成作业。通过对自己和同伴作业的批改,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和主体性。教师通过筛选具有普遍特点的问题,指导学生找到最优的解法,让学生有反思、检验、请教、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反省,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地进行反省和自我认识。

(四)通过合作式作业提高协作精神

与封闭的学习环境相比,学生在集体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态度要好得多。同样,在家庭作业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从众心理,使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合理分工、配合默契地完成作业。通过小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学习小组方面,教师应将数学知识层次、数学水平进行合理分类。让学优生、学困生,内向、外向的学生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组,使他们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能够相互补充,从而在不知不觉中纠正学习上的缺陷。在小组活动中,教师要适当地安排作业内容,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能够互相沟通,明确各自的责任,使每个同学都能在一起工作。例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周末随意选取一条街道,用折线统计图表来记录交通和人流,并计算出每天的交通流量。在这项工作中,小学生们要进行分工,如统计图设计、观察、统计数据和总结报告等。通过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细化和合理分配,使他们既可以学以致用,又可以吸收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五)设计梯度作业,优化数学作业层次

在“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要将“知识难度”作为评估指标进行分层设计,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分层作业。例如,在用“速算”测验1~50 以内的加、减运算能力时,教师以“时间”“正确率”为评估指标,分别设置三个层次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来选择相应的任务。这种作业的设计,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而且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在课堂上不断突破自我。

(六)通过单元作业构建作业主题

在设计单元作业时,要把握好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运用综合设计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并有效地扩展他们的知识。例如,学习《圆》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安排下列家庭作业:

(1)利用材料制作简易圆规,并附上文字说明。

(2)利用工具测量生活中圆的周长,并通过公式算出其半径、直径。

(3)运用圆规和尺子,设计出充满“数学味”的图形,并附有设计思想。自制圆规是为了加深对圆的特性的认识,而测量试验则是让学生加深对圆的面积和周长的认识,而尺规作图则是让学生把方和圆连接起来,从中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

(七)创设情境,以“境”促学

课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创设情境,情境创设的方式是多样的,有意义的情境设置,不仅仅要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更应将数学的思想方法蕴含在情境之中,并尊重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基础,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力量。在设置情境时要注意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能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实现数学理解。比如,在讲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小明身高150 厘米,他要过一条平均水深110 厘米的河,他能安全过河吗?抛出这个问题后,容易激起学生讨论的欲望,通过对这个问题的不断思考,学生对于平均数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这样就达到了创设情境的真正目的。讲授四年级上册《平时与垂直》这一课时,教师提问:“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会有哪几种情况?”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当学生自己去操作和思考时,很容易得出结论:相交和不相交。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些学生会把画起来不相交,实际延长后会相交的情况,归为不相交,这时,教师应该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当学生陷入思考时,这才是有效的互动情境。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生动手分类—教师质疑—学生讨论—最后总结,很好地开展了互动教学,让学生融入情境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从以上各方面对“双减”中的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进行了详尽论述,并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和方法。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应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双减教学质量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