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合一 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

2023-10-09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小学辜晓思

家长 2023年8期
关键词:动手数学教师思维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小学 辜晓思

在新课改指导下,数学教师须在原有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小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背诵,而是要把学生的自觉性和动手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转型期,数学教师要强化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对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动手、探索等方面的培育,从而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但以往小学数学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实践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基于教学做合一有效教学理念,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践操作,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一、动手实践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生处于发育关键时期,思想尚未成熟,创新意识比较薄弱,而小学数学比较复杂、抽象,所以,要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数学课充满兴趣,并能充分发挥其在数学学习中的潜能。

(一)促使数学知识趣味性增加

在以往小学数学课堂上,由于长时间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导致课堂学习变得索然无味,而教师又被学生的学习状态所影响,从而丧失讲课积极性。特别是在概念教学方面,由于学生对概念的了解程度较低,对抽象概念难以把握,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教学进程缓慢,教学效果不理想。实践操作活动可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够用实际行动把抽象概念具体到实际事物中去,这样既可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又可以使其将实践操作与知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理解力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思路有一些偏颇,认为学生只要掌握数学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没有必要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教师通过实践操作,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可使课本中的抽象概念在实际中呈现出来,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又能增强对理论的应用。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内容。

(三)尊重个体,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传统数学课堂中,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灌输”获得知识,而不能充分利用自身的潜能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实际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思维和协作来完成具体操作,而操作过程与结果是由学生自己去思考而得到的。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又可以促进其深入探索,增强其自主性。

(四)对学生空间概念进行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外,还需要对空间几何有一定的认识,单纯的理论教学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空间概念,要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掌握书本上的概念、运算规则、空间感等,使之转变为学生的直接感受,进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所学知识的特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几何体的构造,有效扩展其空间想象力,并加深其对有关概念、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操作准备活动始终以教师为核心

新课标下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须围绕学生进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从当前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深刻,在教学中缺少对学生个体的重新组合和整合,导致后期操作活动的设计呈现出“人格化”的趋势,使得操作活动质量与期望目标有一定距离。

(二)操作过程与教学内容联系较弱,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在操作活动中,一些教育者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上,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实践操作活动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单一的联系。长期下来,由于受到操作时间、操作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实践操作活动成为形式主义,使实践操作开展效果和效率无法得到保证,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三)小学教师素养有待完善

小学教师在学生的一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影响学生的整个人生。然而,当前师资力量不足,致使很多小学教师缺乏编制,受教育程度和专业能力的限制,数学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数学教学往往是以提高成绩为目的。这种死板的教学方式,对实践操作能力没有明确定位,甚至对学生动手能力都没有进行很好的指导。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不能进行自主思考,不能进行实践操作。

三、动手实践教学需要遵守的原则

第一,主体性原则。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的不同,维护其人格,确保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第二,现实原则。小学生年龄较小,易于接受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尽量把掌握的知识和问题转化为实践操作活动,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知识。教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方式,并引导其进行实践,把握其内涵,就可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

(一)教师在实践操作中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每次讲课前,数学教师必须制订教学目标。然后根据课程内容,分析小学数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得到优化。事实上,一门课的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决定了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要让实践操作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中,就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清晰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点进行特别讲述,学生要注意勾画或是做标记。

(二)合理选用操作方式,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时,应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从而使其思维方式发生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实践操作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了解,从而使其更好地记住和掌握各种复杂知识,增强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应注意对教学过程中各种实践操作方式进行细致规划和合理选用,以保证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可以运用恰当的方法来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其思维水平的目的。通过运用剪拼法、实验法、游戏法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学习问题,让其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经验,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教师在讲授《圆柱和圆锥》相关课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求出圆锥体积。在课堂上选择等低等高的圆锥与圆柱,做倒沙子实验,得出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采用这些方式,能够使学生对求解圆锥和圆柱体积的方法掌握得更为深入,也可以防止学生在计算圆柱或圆锥体积时计算公式出错,从而增加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对于圆锥、圆柱等的教学,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际制作,加深印象,从而提高实践操作的有效性。

(三)设计合作式探究性实践操作,增强师生互动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有三部分: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课后练习,教学过程都比较单调,在枯燥的氛围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会慢慢下降,从而影响课堂参与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把“合作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点,通过“合作探究”实践操作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操作中彼此交流、相互协作、共同进步。教师在设计合作探究教学活动时要强调学生主体参与度,鼓励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加强与别人的交流,使课堂学习更具科学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可以在新课程开始之前,提前制定学生实践操作单,并针对学生的学习重点和困难进行设计:(1)学生相互帮助,每人画一个圆。(2)讨论和沟通,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圆心、半径、直径)。(3)折叠圆纸,用刻度尺测量从圆心到边缘的距离,学会用圆规绘制圆。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实际操作中,通过画、折、剪等方法,学生对圆的认识进行了探讨。这样的实践性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投入学习中,加强交流,从而调动课堂学习氛围。

(四)延伸动手操作,实践教学的空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并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感受其实际意义。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以指导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拓展了实践操作教学空间,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例如,教师在完成《分类》一节课的教学后,可以安排学生到商店、超市做实际调研,找出商品分类规律。促使学生能够按照一定思路和规则,把自己的文具盒、书包、房间收拾好。实践证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能有效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与生活进行有效交流。

(五)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课堂上,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师要善于指导,使其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去系统地处理问题。比如,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的实践操作时,要让学生有秩序、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借此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计划、思维缜密,从而提高其数学思维水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必须使其充分利用基础知识来获取新信息,并通过不断创造来增强其应用能力。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才能使数学思维发挥到极致。

(六)适时进行实践操作指导,提升实践有效性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用教学工具进行实际操作,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吻合,能很好地激发其学习热情。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应该建立既科学又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型,并注重学生的知识建构,达到教育目标清晰、教学活动有序、教学效果逐渐提高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有目标、科学的教学和引导,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操作习惯,从而增强实践操作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实践操作目标,在开始动手之前,要经过周密的思考,给学生清晰而具体的指导,以提高教学有效性。其次,在课堂指导中要注意时间,让实践操作反映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抓住机会进行正确指导,从而避免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机械操作,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七)在进行材料准备和活动设计时以学生为中心

要消除“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必须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识规律相统一,将实践操作教学应用于实际教学,在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的同时,还要合理地调整和准备操作材料,使材料具有的认知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教师在进行“圆锥体”教学时,进行操作材料准备时应将学生的认知能力考虑在内,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选择“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为操作材料,并进行倒沙子实验,让学生理解“圆锥体积是圆柱体1/3”的概念,然后牢牢把握学生的思维问题,打破课本局限,为学生创造性操作提供足够空间。

(八)积极运用生活素材,挖掘教学资源

由于小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发育的早期阶段,其逻辑和空间思维还不够成熟,因此,在课堂上应用“实践操作”教学方式是达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就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为克服传统教育的缺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和认识规律,根据其兴趣选择具有教学价值的生活素材,以降低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抵触,为实现教学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九)激励性评价反馈,巩固动手实践成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实践操作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思维得到快速发展,而实践活动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和及时反馈。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人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强调活动的反馈和正面评价,强调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知识的获取与体验,以及在完成后的反思和总结。同时,要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与收获和他人分享,互相交流学习体会,教师要用各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将“他评”“自评”“互评”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进行总结和反思。同时,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鼓励眼神、动作等方法,以肯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了解数学的逻辑性,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动手实践习惯,使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准备大量的实践操作材料,合理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并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式实践操作活动。

猜你喜欢

动手数学教师思维
我也来动手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动手画一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