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一精双推三平台”建设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2023-10-08陈一鸣
陈一鸣
【摘要】本文以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团队为例,论述构建中职学校教学创新团队“一精双推三平台”建设模式的策略:以“精进笃行”文化理念引领教学团队发展,为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指引;构建团队内多层级的互助互学培养机制,分类培养各层级中的“精英骨干”,着重培养教学名师和青年教师;着力建成制度平台、文化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有效提升中职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师团队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 一精双推三平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3-0021-04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创新及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指出要建设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推进模块化教学;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以创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360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的具体目标;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将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行动列为当前职教改革的重点任务。基于此,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立足“着力打造民族特色职业教育品牌”办学目标,积极开展教师教学团队改革创新工作。我校将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将民族传统技艺、民族体育、地域红色文化与专业教学相融合,构建实施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一精双推三平台”模式,致力打造一支服务当地产业发展、传承地方文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提高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及技术技能创新能力。
一、“一精双推三平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的提出
据统计,我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团队中没有足够的技术骨干、业务先进人员。我校现有教师172人,其中,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高达54.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人数占比为9.4%;“双师型”教师占比36.0%。虽然我校教师队伍在不断扩大且日趋年轻化,但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中缺少“领头羊”“排头兵”。另外,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知识结构与岗位需求脱节,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相对陈旧等问题,教学团队将大量时间投入传统教学中,缺乏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创新;在专业建设方面,教师团队对专业的内涵发展、生产性实训、研发型校企合作的关注不够。因此,我校急需探索适合学校发展实际,利用现有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方法。
2020年3月,我校成立了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团队以“精进笃行”理念为指引,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辐射带动教研活动的开展,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措施,如教学团队建设方案、名师工作室培育制度、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等,完善考核办法及激励机制,着力推进名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了“一精双推三平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一精”,即以“精进笃行”理念引领教师教学团队发展,为教学团队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指引。“双推”,即以标准为引领,构建多层级的互助互学培养机制,分类培养团队各层级的精英骨干,并重点抓教学名师培养和青年教师培养。“三平台”,即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团队运作的保障制度和激励制度,形成教师团队建设的制度平台;打破教研组、专业学部体制限制,鼓励教师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形成教师间交流学习、合作探究的文化平台;借助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教师团队建设的信息交流平台,由此全面带动各项教学改革工作,不断优化专业群建设所需的师资结构,推动专业群内新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二、“一精双推三平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的构建
(一)“一精”,即以“精进笃行”理念引领教学团队发展,为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指引
经过两年时间的磨合,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初步形成了“锐意进取、知行合一”的文化理念。教学创新团队立足该文化理念,致力建设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师团队,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层级导师制,将“学、行、传”有机整合形成良性循环,即团队成员相互学习、大胆践行,营造精品教学氛围,为传承团队文化不懈努力,从而全方位推进精品创造、精准管控、精准施策的“精”文化。精品创造,即对照精品课程要求建设专业课程,打造精品教学业绩;精准管控,即以精英骨干标准培养各层级团队成员,量化评比选出精英骨干;精准施策,即根据相关培养标准,持续细化成员发展过程管理,引入校外专家、行业导师,由校外专家、行业导师精准解决成员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瓶颈问题。由此,我校以“精”文化作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的行为导向,潜移默化地熏陶、带动教师成长,帮助教师团队塑造鲜明的文化品格。
(二)“双推”,即以标准为引领,构建团队内多层级的互助互学培养机制,分类培养各层级的精英骨干,着重抓教学名师培养和青年教师培养
1.科学设置团队结构
我校在组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过程中,不仅关注团队成员的年龄、职称情况,而且关注其学历、专业结构等。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共有20名成员,其中45至55岁成员2人,35岁至45岁成员8人,35岁以下成员10人;职称方面,团队中有正高级讲师1人,高级讲师7人,“双师型”教师12人,其中高级“双师型”教师2人,具备ACAA二维动画师职业资格证教师2人,具有高级网络工程师证书8人;团队引入公共基礎课程教师1人,并根据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纳入行业导师2人。在此基础上,团队以中级、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培养对象,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比例合理,大致呈“金字塔”状。团队带头人是精品课程建设的负责人,职称为正高级讲师,其教学水平和学术素养在团队成员中较高。另外,在当前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学团队在开发和建设精品课程中期需要推广课程,提高课堂参与度,因此,在课程推广期间,我校邀请其他学校的教师加入精品课程建设团队,有效促进精品课程的开发和推广。
2.团队内部运行机制
在团队内部运行中,一方面针对教学团队缺少领头羊、排头兵,青年教师占比高的问题,我校重点推进名师培育和青年教师培养,着重以标准为引领,构建团队内“教学新秀—教学骨干—教学名师”多层级的互助互学培养机制,分类培养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带头人三个层级的精英骨干。团队内通过一徒一师的形式培养青年教师,即对接教学新秀培养标准,围绕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以导师制为抓手,通过“老带新,高带低”培养青年教师;对标“磨”的能力,师徒之间围绕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开发进行各项教研活动,让青年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同时,教师可以从在线精品课程中遴选案例或成果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通过教赛融合、综合实战、组团参赛,参与“校级—市级—自治区”三级大赛体系,在比赛中提升教学能力,有效培养教学新秀。
另一方面,团队通过引入校外专家,通过同伴互助打造教学能手,努力培育名师。我校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方式,帮助教师开阔视野。如课题组引入高校学者、教材评审专家,技能比赛组引入竞赛评委等,为团队教师答疑解惑,帮助教师解决团队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我校还与广西动漫职教集团、广西喀斯特动漫公司、广西骆驼全球购公司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设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由团队中的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并聘请企业导师进校授课,实行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另外,我校立足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与民间手工艺匠人挖掘民族文化亮点,与百色芒果协会、摄影协会共建产业学院,教学团队与行业協会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项目合作,结合“1+X”考证、创新创业项目,围绕岗位标准开发了“岗、课、赛、证、创”一体化课程体系及教学资源,有效促进团队教师专业成长。
(三)“三平台”,即着力建成制度平台、文化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
1.完善管理制度,健全人员管控制度、推进激励机制,形成教师团队建设的制度平台
我校通过建立健全教师团队管理制度,如规范奖惩制度等为教师相关工作提供保障,通过深入探究团队运行、监督约束等机制,建立团结协作和共同进步的运行制度;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团队运作的保障制度和激励制度。如以“精进笃行”理念为导向,以量化评比为抓手创新教学团队成员及教学团队激励机制,制订了《青年教师培养及教坛新秀评选办法》《骨干教师及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办法》《教学团队建设方案》等制度,将教学新秀评比、优秀教学团队评比与绩效分配、职称评定、岗位评任等相结合,形成了教师团队建设的制度平台。
2.形成精品课程“教—赛—研”主线活动和“社团式”支线活动,构建教师之间交流学习、合作探究的文化平台
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围绕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等进行各项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在建设精品课程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教学能力。教师从在线精品课程中遴选案例或成果参加大赛,在比赛中提升教学能力,形成以精品课程为主线的“教—赛—研”活动;同时,以兴趣爱好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不定期开展交流会,如开展职称评审标准学习会,微课制作技巧分享会、临时问题解决会等,形成“社团式”支线活动。在团队建设过程中,我校打破教研组、专业学部、校际的限制,形成互相学习、优势互补的文化氛围,搭建教师间交流学习、合作探究的文化平台。
3.借助信息化资源,创建团队建设的信息交流平台
我校借助超星学习通、智慧职教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精品课程,引导教师通过信息化平台中的教师模块做好备课工作,并反复磨课、打造精品课程,开展网络研修教研活动等;通过邀请校外教学团队共建课程平台,将教赛融合成果上传信息化教学平台,共享教研经验、分享教研成果;同时,以课程建设为主线,组织校与校之间、校企间的线上线下交流活动,构建多样化的同伴互助学习模式。我校还利用本地域百色起义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共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搭建了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与职业教育“三维”有机融合的育人平台。团队依托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地方特色菜系研发基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资源制作PPT演示文稿、短视频等,呈现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手工艺、体育项目和民歌等文化艺术,形成了民族文化传承数字化资源库信息交流平台。
三、“一精双推三平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的成效与思考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提出“面向公共基础课和量大面广的专业(技能)课,分级遴选5 000门左右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择优遴选、培育一批在线精品课程,以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共享,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内容,教学团队建设为课程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在提质培优背景下,我校以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打造专业的教学团队,解决了中职学校教师团队建设面临的资源匮乏问题,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实现精品课程和团队建设的共赢。2020至2023年,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参与教学成果项目并入选国家级教学成果遴选,获得自治区级立项课题5项,其中自治区级重点课题3项;学生累计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奖励100多人次,其中获得全国竞赛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比赛一等奖10项、二等奖34项。2022年12月,团队成员黄春芳老师被评选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经过三年努力,校企共建了4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团队成员将传统文化与二维动画制作课程相结合,编写的教材《二维动画制作》入选得“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共同建设的智慧职教在线课程获评为自治区在线精品课程;团队成员制作的民族技艺微课《扎染》获得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微课项目一等奖,《指尖上的技艺——布艺》获得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微课项目二等奖等。
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组建、发展、管理过程中,承担着精品课程的申报、建设和维护的任务。在团队组建之初,即建设精品课程期间,团队设定了“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努力建设1门以上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在共同目标驱动下,团队成员有了努力的方向,团队活动的重点落在了教学内容创新、线上课程资源建设上。团队还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视角下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实施,明确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的内容与相关要求;同时,以学生为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及教学反馈中,对二维动画制作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同步建设在线课程,并成功申报精品课程。团队基于精品课程的课题研究、教材建设、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编写了《二维动画制作》校本读本,申报了基于课程建設的课题研究,如广西职业教育改革项目“‘提质培优’引领下中职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以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教学为例”等。
在团队可持续发展阶段,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完成课程建设相关工作后,面临着解散或者重组的抉择,但团队建设的精品课程依然发挥着辐射与示范作用。对一门已经建设好的精品课程,团队需要改变本门课程的建设思路,对课程进行重新定位,也可以触类旁通建设课程群,致力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同时,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有效期的结束,并不意味教学团队及课程建设结束,团队还需继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完善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团队的协作能力。
在提质培优背景下,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中职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保障。我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有力推动了专业、课程建设良性发展,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具有显著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范式。
参考文献
[1]谭洁.基于精品课程建设平台打造高校教学团队的实践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18(1).
[2]田晶.基于在线课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8(8).
[3]潘丽云.“双高”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研究:基于基层教学组织重构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9).
[4]李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以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教学团队为例[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2).
[5]成洁,王芸.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价值聚焦与实践路径:基于共同体建设视角[J].职教论坛,2022(4).
[6]和震,刘若涵.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织形式研究:基于首批立项团队20份申报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6).
[7]王旭波,汪敏,罗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路径探索:以铁道交通运行管理教学创新团队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