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贸易时代背景下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经济贸易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2023-10-08王庆颖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外贸职业技能

王庆颖

(常州开放大学,江苏 常州 213001)

2022年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改革攻坚的关键年,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要聚焦“提高质量、提升形象”两大任务,落实好“三个文件”,突破“五大重点”,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待转化为职教战线“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1]其中“三个文件”的其一指的是2019 年1 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逐项落实该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包括首次提出的“1+x”证书制度。“1+x”证书既是学生专业职业技能的重要证明,又是学生在校专业学习成果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学历证书的重要补充。“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伟大创新,该制度既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又体现了其社会属性,有助于学生获取可持续发展职业技能,拓展创业就业能力,从而缓解社会结构性就业矛盾。高职经济贸易类专业群各专业实践性较强,毕业生就业岗位以外贸业务为主,岗位的需求、职业技能的要求会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和外贸行业的发展变化而快速改变。疫情加速传统外贸模式不断萎缩的进程,疫情后全球贸易电商化将趋于常态化,再次推动世界贸易的变革,开创贸易新时代。新贸易时代,互联网、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大量应用于整个贸易流程,[2]新贸易时代对外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借助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东风,不断探索经济贸易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努力培养“一专多能”且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型职业外贸人才,主动迎接时代之变。

一、“1+x”证书制度对高职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对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社会需要也在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不断改变。“1+x”证书制度是基于行业产业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岗群的全新评价体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鼓励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校企共同研究制定高职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变化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3]“1+x”证书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把这项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将企业证书标准与专业群专业课程标准充分合理对接,对高职院校重新修订专业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对专业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有较强的激励作用

2019年10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对接“1+x”证书制度试点和行动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培养一批具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能力的专业教师。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和更新,由于长期高校管理机制的问题,作为传道授业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存在与社会严重脱节,其现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已经过时,而职业惰性使其懒得主动寻求各种途径提升自己。[4]以“1+x”证书制度为契机,尽快适应新制度推行带来的教学和培训方面的变革,提高自身专业职业技能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参加培训再学习势在必行。

(三)对现有学历教育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历教育课程考核方式以学校评价为主,即课程任课教师一般根据学生的课堂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做出综合考核评价,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和刻板,不能很好地体现专业课的职业特性并发现学生的职业优势,“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取得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会更加侧重于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走进职业一线,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目前国家正在探索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加快学历教育与职业证书培训学习成果转换,势必会促进现有学历教育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四)对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十多年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近年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在深度、广度和长度上未能有实质性突破。“1+x”证书制度的诞生为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注入一剂强心针,该项制度作为一根无形的纽带,把行业协会、企业和高职院校紧密联系在一起,以“1+x”证书制度为依托,行业协会、企业专家参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研讨专业建设、共同开发建设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参与实践教学、开展证书培训,在长期的接触和合作中,企业和学校能够不断加深相互了解,进而可以探寻校企合作新形式和新内容,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进程。

二、全国高职院校开设经济贸易类专业群现状及新贸易时代背景下“1+x”证书制度实施概况分析

(一)全国高职院校开设经济贸易类专业群分布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2021 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高等职业教育经济贸易类专业群主要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关务与外贸服务、国际文化贸易以及服务外包共五个专业。[5]

截至2022 年5 月31 日,全国高职(专科)院校1489 所,[6]从开设高等职业教育经济贸易类专业群高职院校数量地区分布来看,全国范围内开设经济贸易类专业群(含一种及以上专业)的高职(专科)院校共362 所,占全国高职(专科)院校总数的24.4%,主要集中在外贸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其中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四个省份的院校合计达152 所,占开设经济贸易类专业群的高职(专科)院校总数的近一半,而中西部地区开设经济贸易类专业群的高职(专科)院校数量却屈指可数,贵州、西藏以及青海三个地区甚至皆无开设经济贸易类专业群的高职(专科)院校,详见图1;从经济贸易类专业群各专业的招生院校数量分布来看,开设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科)的高等院校有333 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259所;开设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专科)的高等院校有165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36所;开设高职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专科)的高等院校有124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13所;开设高职国际文化贸易专业(专科)的高等院校有4 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3 所;开设高职服务外包专业(专科)只有一所高职专科院校,详见图2。可以看出经济贸易类专业群中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以及关务与外贸服务三个专业的需求量占绝对优势,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生院校数量最多。由于开设服务外包和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高职院校数量极少,故下文中所谈及经济贸易类专业群未来就业工作岗位仅包含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和关务及外贸服务等三个专业对应的就业工作岗位。

图1 全国开设贸易类专业群高职(专科)院校数量(所)及分布

图2 经济贸易类专业群各专业的招生院校数量(所)分布

图3 “1+x”证书制度下经济贸易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模块构成

(二)新贸易时代背景下经济贸易类专业群“1+x”证书制度实施概况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7]并于2019年6月首批启动了5个职业技能领域共6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工作。[8]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外贸模式也在不断创新,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模式在我国对外商品贸易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2019年末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跨境电商贸易让世界各国找到了恢复经济发展的新着力点,并将世界推向新贸易时代。根据《2021年度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总额达14.2万亿元,占整个商品进出口交易总额的36.32%。新贸易时代外贸模式变化发展带来的是岗位需求的变化发展,跨境电商业务操作岗位的需求不断增长。2020年开始,经济贸易类专业群“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试点院校展开,通过对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信息检索发现,目前,经济贸易类专业群对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已经有两类共计五家发证机构,分别对应跨境电商业务操作和国际货运代理岗位,外贸传统就业岗位尚未开展对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考证工作,详见表1。

表1 已开展培训的外贸岗位、对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发证机构

表2 外贸岗位群岗位及其对应等级

图1、图2 资料来源:根据2022 年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结果计算统计得出。

三、新贸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经济贸易类专业群“1+x”证书制度实施需要厘清的重点问题

(一)确定“x”证书的种类并保证“x”证书的权威性

1.确定“x”证书的种类

经济贸易类专业群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多属于外贸工作岗位,主要包括外贸创新岗位——跨境电商业务操作员、外贸传统萎缩岗位——外贸单证员、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以及外贸传统保留岗位——国际货运代理员、报关员、报检员。建议根据现阶段外贸工作岗位的种类来确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种类,按照各岗位所需专业知识、职业技能高低程度把同类职业技能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等级,并依次对应中职、高职和应用本科教育阶段可报考等级,详见图2。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及时增加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引导过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良性退出。学生可以结合本人兴趣、性格特点、个人职业规划等多种因素自由选择参加一种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与考核,完成培训学时并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种类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目前跨境电商业务操作岗位相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已经有四家发证机构,其中厦门优优汇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颁发的证书分别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颁发的证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交叉性,这与“互联网+”背景下国际贸易行业业态发生的巨大变化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开始将国际业务由线下转移至线上,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外贸传统岗位的需求量不断减少而以线上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外贸创新岗位的需求量呈快速上升态势。[9]然而,从目前外贸行业的发展推测,在未来可估量的时间内,外贸传统岗位依然有一定需求,不会完全被外贸新兴岗位所替代,因此,外贸传统岗位也迫切需要尽快开发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应尽可能避免同一外贸岗位对应多种具有交叉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情况。

2.保证“x”证书的权威性

证书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发证机构的数量、质量和证书的考试通过率、通用性等多方面,直接影响到证书的社会认可度。自2019年国家开始实施“1+x”证书制度至今,已经有四家机构开发了针对两种外贸岗位的四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四家机构包括一家国家级协会、两家行业领军企业和一家地方性中小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往往走在行业的最前沿,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创新的主力军,而地方性中小企业在一定区域内可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却微乎其微,而且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生存周期在三年左右,试想若通过辛苦培训和考试后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发证机构却很快倒闭了,这将给持证者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精神双重损失和打击。因此,在“1+x”证书制度大规模推广实施后,尽量遴选在外贸行业内影响力大的行业领军企业或国家级协会作为发证机构,并严格控制同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发证机构的数量以保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全国通用性,同时根据职业技能证书的等级严格控制考试通过率,以期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权威性,从而保障每一位持证者的权益。

3.现有职业技能证书与“1+x”证书的有效衔接

对于市场上现有的一些影响力较广的外贸类职业技能证书,如中国国际贸易学会颁发的外贸单证员证书、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颁发的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岗位证书和中国报关协会颁发的报关水平测试证书,这些证书的发证机构在整个外贸行业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在相关外贸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与考核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如何将这些证书接入“1+x”证书制度中,并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有效整合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对于市场上现有的一些影响力不大且属于地方性质的职业技能证书,应做好清理善后工作以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二)各方协同工作,形成正向合力确保“1+x”证书制度行稳致远

1.保证“1+x”证书制度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1+x”证书的制度是国家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其实施的重要目的是提高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从而增强其就业能力。一般来说,一项职业技能证书从最初的设计试点到推广再到为社会广泛认可并接受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期间必然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各种资源,政策的朝令夕改会加深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和抱怨,因此,如何保证“1+x”证书制度得以较为长期稳定的实施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2.贯彻“1+x”证书制度的执行效力

从目前政策层面看,已经非常明确“x”证书不得与学历挂钩,即学生是否能够取得毕业证书与是否获得“x”证书无关。“1+x”证书制度最直接的受益者是职业院校经济贸易类专业群的学生,但其考证的源动力何在?仅仅凭自觉性和自我意识吗?学生缺乏源动力再加上学校没有执行力和执行合法性,[10]如何才能保证“1+x”证书制度顺利落实下去?因此,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思考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来调动“1+x”证书制度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使其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1+x”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保证“1+x”证书制度的执行效力。

3.把“1+x”证书制度的专项经费落到实处

“1+x”证书制度是一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职业教育改革措施,这项重大改革的顺利推行离不开经费的支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需做好前期调研,明确在政策执行的哪些环节、哪些项目需要使用经费,制定“1+x”证书制度经费使用具体规则,并在经费的申请、审批、划拨和使用上做好规范的监控,以保证专款专用。

4.建立并完善“1+x”证书制度监督评价机制

“1+x”证书制度的监督评价机制关系到该制度能否有效执行并达到政策制定者的预期。制定“1+x”证书制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多种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职业院校经济贸易类专业群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非体制内的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看重的是毕业生是否具有真才实学,能否快速胜任本职工作,而证书仅仅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敲门砖而已,取得多种外贸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就业者是否达到证书描述的要求还需要社会的检验。因此,如何制定有效的“1+x”证书制度监督评价机制,避免执行中可能出现的懒政和腐败行为以达到政策制定的初衷,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

四、新贸易时代背景下基于“1+x”证书制度下高职经济贸易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改革新思路和设想

(一)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和校内目标统一体——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提供有效保障和坚实后盾

在高职院校外部,“1+x”证书制度的实施需要大批行业领军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行业领军企业与知名本科高校的合作由来已久,而职业院校在获得这些优质企业资源方面困难重重,迫切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应给予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积极推动行业领军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进程。除此之外,政府还应给这些企业予以赋能,邀请其参与行业新标准制定工作中来,这些企业在培训、考核及评价从业者职业技能等级后出具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政府应赋予权威社会公信力。在高职院校内部,“1+x”证书制度的实施将会给人才培养带来巨大变革,需要学院领导、一线教师和学生同心同力才能保证该项制度得以顺利实施。首先,需要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1+x”证书制度是一项新事物,学院领导必须具有足够的魄力,勇于承担“1+x”证书制度的实施必然涉及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比如如何解决人才培养改革带来的教师抵制、学生下企业安全问题责任、合作企业违约等;其次,需要教师的大力支持。“1+x”证书制度要求教师摒弃过往陈旧经验,远离教学舒适区,积极参与培训;最后,需要学生的大力支持。“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象是高职院校的学生,“1+x”证书制度的实施虽然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但是在学习培训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需要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该项制度。

(二)建立指导纲领——将“1+x”证书制度真正融入经济贸易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中

“1+x”证书制度为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作为该项制度实施的主体应积极响应并把该项政策落到实处。学生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对象,学生往往在入学第二年开始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加深,慢慢发现专业兴趣方向并开始规划未来职业生涯,高职院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充分调研,倾听学生的心声并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业需求。高职院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也离不开“1+x”证书发证机构的全面积极参与,双方应在共同探讨的基础上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专业群教学资源建设,共同开展学生职业技能教学培训,把“1+x”证书制度的培训考核内容实质性地融入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考核中,真正实现课证融通。可以考虑制定基于“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如图1 所示,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学历证书培养基础上,可以根据自身职业兴趣选择并完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经济贸易类专业群各专业对应典型就业岗位职业技能证书的培养。

(三)构建育人平台——“1+x”证书制度下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共筑人才培养生态圈

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契机,根据试点工作要求,高职院校应整合现有校政企合作资源,[11]经济贸易类专业群以“提升学生一专多能外贸实践技能”为着眼点,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共筑人才培养生态圈,如图4 所示。基于节约资源提高效率考虑,以经济贸易类专业群为基础重构“校政企”合作平台,其中“校”指高职院校,“企”指外贸相关企业,“政”指与经济贸易类专业群就业工作岗位相关的政府机构,如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税务局等。作为人才培养生态圈的核心,“校政企”平台主要承担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合作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等功能;“校行”平台的“行”指外贸相关行业协会;“校政”平台的“政”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校行”平台和“校政”平台是人才培养生态圈的辅助平台,共同支撑着校政企平台,形成校政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三大育人平台协同运作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生态圈和谐发展。

图4 “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生态圈

(四)柔性引才、重构教学团队——打造“1+x”证书制度下混编教学团队

通常,高校基于学院、系、教研室开展教学活动,“1+x”证书制度正式实施推广后,需要有更多企业的专家参与到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柔性引才的方式引进国内外企业专家。由于经济贸易类专业群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多相通之处,专业课又有交叉,而企业专家属于稀缺资源,因此,为了提升企业专家、实践基地等校企合作资源的使用效率,可以考虑在经济贸易类专业群范围内建立以校企合作平台为依托,由企业专家和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共同组成混编教学团队,根据各团队精细化分工任务的不同,主要分成日常教学团队、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和“1+x”证书培训教学团队(见图5),充分发挥团队传帮带效应,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希望通过这支混编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以达到“打造一支团队,培养一批人才,形成示范效应,服务一方经济”的显著成效。

图5 混编教学团队的人员构成和主要工作任务

(五)重组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学分制的“1+x”证书课程体系,做好x 证书与专业课程融合

由试点院校骨干教师、外贸行业协会专家、外贸企业专家共同商讨“1+x”证书制度下高职经济贸易类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改革问题,可以设立两大课程体系,一类是“1”证书下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适用于全日制的日常教学,应以培养全日制学生的综合技能为主要目标,按照全日制人才培养方案来制定;另一类是“x”证书下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适用于外贸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应以培养外贸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根据各种外贸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要求从业者掌握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要求来制定。两类课程体系中的重复专业课,以“x”证书下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要求为准,达到X证书与专业课程融合。

(六)优化教学模式——推行双场景教学的融合渗透,线下面授和线上自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经济贸易类专业群各专业的实践性较强,为了在日常教学中营造职业氛围,使学生能提前感知未来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发现自身兴趣所在并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借助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推行专业课双场景教学的融合渗透,做到教场和职场的灵活切换,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学场和职场的联系与区别,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迁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大力开发网络教学,面向两类学员实现线下面授和线上自学的自主切换。“1”证书制度下的学习者是全日制在校生,其学习时间有充分保证,可以开展以线下面授为主,线上自学为辅的教学模式;“x”证书下的学习者除了全日制在校生外还包括社会人员,社会人员往往受到工作和家庭的制约,难以抽出大段时间参加学习培训。2019 年6 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对特殊群体可以单独编班,实行弹性学习时间和多元教学模式。[12]因此,可以对社会人员开展以线上自学为主,线下集中面授为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开发通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并大力开发网络课程,打造虚拟学习空间,从而突破物理和时空的限制,帮助两类学生充分利用空余碎片时间自主学习以增强培训效果。

五、结语

“1+x”证书制度是在新形势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1+x”证书制度更注重职业技能等级的层次性,强调职业技能水平评价和职业技能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比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更加复杂化和精细化。高职教育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要求大相径庭,该制度在执行和推广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和挑战。“1+x”证书制度为高职经济贸易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设想,为培养适应新外贸时代外贸岗位群“首岗能胜任、转岗能适应、晋岗有潜力”的外贸人才指明道路和方向,这些新的设想和理念也可以作为高职其他专业群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参考。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外贸职业技能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