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研究

2023-10-07黄敏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8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产教融合

黄敏

摘  要:交旅融合行业新业态下,人才的培养与供给需要不断改革以适应行业变化,旅游管理职业教育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导下,如何联合交通企业与旅游企业,尤其是交旅融合典型企业,成为职业院校改革要点。文章以贵州交通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总结其经验,概括了以学—培为主的人才培训中心、产—研结合为主的协同创新中心、引领为主的交旅融合研究中心三个层面的产教融合模式以供借鉴。

关键词:交旅融合;旅游管理;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2-0056-04

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及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文件,都表明了要加速“旅游+交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专列、旅游风景道、旅游航道、自驾车房车营地、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发展,完善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1]。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快速崛起的大众旅游对交通运输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交通服务的旅游化。因此,旅游行业与交通行业的转型与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有了质的变化,对人才供给的教育主体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研究背景

(一)交旅融合行业发展背景

近几年交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全国各地已经陆续出现了一些典型的交旅融合案例,如苏州阳澄湖主题服务区主打“梦里水乡、诗画江南”理念,以“一街三园”为特色,成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在贵州以“桥梁省”为特色,打造了天空之桥复合型服务区,运营半年就成了网红打卡之地;新疆G217线独库段被评为最美旅游公路。但总体上来说交通与旅游的行业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职业教育新要求

结合教育部出台的职教二十条,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技能性、实用性;同时教育改革较之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行业起步阶段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很有必要。

同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还提出了产教深度融合,借鉴德国“双元制”等模式,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2]。在交旅融合新业态的形势下,学校与企业之间更应加强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1+1≥2”的效能,这既能解决行业转型期间的人才需求问题,同时还能共同解决行业交叉融合过程中的难点问题[1],例如懂交通的人才不懂旅游,懂旅游的人才解决不了交通方面的问题。因此通过探索机制体制创新,促进交旅融合更持续良好的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先行是基础,是解决未来交旅融合产业成熟时期专业人才供给矛盾的有效路径。

二、贵州交旅融合及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现状

贵州的土地孕育了“山的王国”“水的世界”“洞的博物馆”。2016至2019年,贵州省接待外省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额均增长30%以上,增速居全国第一。2019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跃居全国第3位,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增至11.6%。

大旅游促进大交通,大交通支撑大旅游。作为首批交通强国试点省份,贵州省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建设交通美省,旅游风景道、自驾车房车营地、低空飞行旅游、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化,无不彰显了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成为大众旅游时代的必然。贵州省交通厅更是提出以建设荔波喀斯特、铜仁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等旅游风景道以及花江特大桥(世界第一高桥)、平塘特大桥(世界最高混凝土桥塔)等“路旅融合”“桥旅融合”“山地房车”示范项目为重点,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打造“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样板,助推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具体举措。

2019年,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全国56所贵州唯一的一所“双高”院校。在学院两大国家级专业群的引领下,构建高质量融合发展的交通旅游服务专业群,服务交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打造交旅融合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高地,是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三、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一)交旅融合互通互促,校企共同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这是各院校各专业组织开展专业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和指导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3]。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校企联合共同开发、深化产教融合,更好地推进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才能更好地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引入企业的生产或服务标准,教学目标取决于岗位需求,教学任务完全按照生产服务任务进行设定,教学过程严格按照生产服务流程进行,要求教师学生模拟经理员工,进行项目化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使其高度符合企业人才市场需求。

为适应“双高”院校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極探索贵州交通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新模式,校企深度合作开展“贵州山地旅游+桥梁”“贵州山地旅游+公路服务区”贵州公路服务区文化升级改造等技术服务,依托交通旅游类企业合作单位搭建“一平台、双主体、三层次、四对接”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以校企合作为前提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交旅融合产业学院,打造培优增效、以创新发展为驱动的交旅融合协同创新中心,赋能企业行业发展,开展三阶递进式校企合作模式,助力交旅融合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

(二)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打造集全产业链为一体实训基地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即学校提供实训场地与环境,企业提供生产服务实践中新型的实训设备或者投入部分经费,在校内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完成实训项目和实践授课的环节[3]。经过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培养,学生能够近距离了解行业对技能的需求,实现教学与就业更加准确的对接与贯通。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充分调研,交旅融合产业链集产业前端旅游综合体及旅游产品设计、产业终端交通旅游服务、产业后期市场交通旅游运营管理为一体。因此校企合作需紧紧围绕产业链,共建贵州交通景观雕塑、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等。校企共建酒店实训中心、骄苑旅行社生产性实训基地,并配套3D导游实训室、前厅客房餐饮酒店服务实训室、服务礼仪等校内实训室,助力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并在此基础上组建喀斯特山地交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创新中心技术技能平台,集“教育教学、文化传承、社会服务、技术研发”为一体,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行市场化的运营与管理,以真实生产任务综合服务学生轮岗实训、顶岗实习,学生在“四阶递进式(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技能提升—创新素养培育—社会综合实践)”实训教学体系中进阶学习。

同时教师团队依托平台服务交旅融合产业中小微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形成了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创新平台,“树文化自信,传工匠精神”。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引企入校,例如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景观雕塑生产性实训基地、酒店实训中心、交旅融合协同创新中心等。该模式为学校提供场地并建造厂房、提供水电等基础设施,企业则负责设备的采购及后续的生产经营活动[4]。在运行管理过程中采用市场化项目制管理,即企业方承接相关项目在校内进行生产,校内师生参与项目的生产与服务,学生是员工,教师是师父,生产过程也是教学过程,产教紧密融合。

二是企中办校,例如交职院同阳明文化城共建的交旅融合产业学院,主要以企业方管理为主,但是学生能参与企业的生产和培训,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掌握专业技能,实现毕业即就业。

(三)产教融合共商共培,构建校企融合命运共同体

校内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实训室为校企合作载体,校外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龙洞堡物流港置业有限公司合作,以贵阳市阳明花鸟文旅城为载体共同成立“贵州交旅融合产业学院”。阳明花鸟文旅城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教”为一体的大型城市商业文化综合体,致力于打造集“百姓休闲”“贵州客厅”“交旅融合”为一体的线上线下综合枢纽平台,重点打造文化、电商、花卉、酱酒、黔货、博物馆群、教育、会展、旅游、体育、康养等产业聚集群。为交旅融合从产业前中后端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市场环境。

因此贵州交旅融合产业学院致力于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旅游、酒店、物流、电商、艺术等专业领域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企业与学校双方都是协同育人主体,对人才的成长与培养共同负有责任。校企双方整合资源,协同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协同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协同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例如在阳明花鸟文旅城以学院名义实体入驻,完全由校内师生共同运营,企业给予一定帮扶,同时产业学院拓展社会服务,在阳明花鸟文旅城投入实训教学设备,辅助企业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链接贵州省的交通产业优势和旅游产业优势,聚焦交旅融合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命运共同体。

(四)创新发展协同攻坚,解决交旅融合技术性难题

学院与企业联合进行国家或者地方产学研项目的申请与实施,校企联合攻关。一方面引进企业方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能力,另一方面锻炼了校内师生的科研能力。提升项目服务地方经济的水平,同时也加快了学校科研成果积累,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同时,积累了实战经验且增强了自身的创新能力[5]。

学院与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心和贵州黔禧旅游文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整体引进全国知名旅游文化专家张晓松教授及其团队,成立“贵州交通文旅协同创新中心”,解决交旅融合产业发展研究、高速公路路衍经济、文创产品研发、品牌咨询推广、产业人才培训、国际交流等交旅融合产业中的难点问题、创新问题。在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同时,该平台组建中青年教师与产业导师结合的结构性师资团队,共同申报和开展交旅融合的相关科研项目研究,突破技术创新,成果共享,共生发展。学院教师通过参与项目,进一步交流与锤炼,激发学院教师的内生动力,促进教师个人成长的同时也为学生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最终通过项目的开展及市场化的运营,借助创新团队广泛的社会资源及社会影响力,提升交旅融合专业群的品牌效应,并广泛辐射至相关企业和相关院校,最终实现中特高院校及专业群的引领作用。

(五)依托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塑造贵州交通文化品牌

通过加强“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校行”“校政”的合作,成立发展研究中心,开拓“政行企校”四方联动集约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构建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密切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6]。健全我省交旅融合的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和創新链(如图2所示),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以职业教育院校为主体、以企业和行业为依托,多层次、立体化办学的交旅融合文化产业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如图3所示)。通过职教集团更好地推进路衍经济发展,创新贵州高速服务区休闲、旅游和研学运行模式,提升交旅融合人才培养质量,塑造新时代贵州特色交通文化品牌[7]。

四、结语

交旅互促互融,校企共建共享,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交旅融合特色企业及行业领军团队,走出了一条协同创新、逐步升级的育人新路,更为打造新时代多彩贵州,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交旅融合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EB/OL]. (2019-09-19).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9/19/content_5431432.html.

[2] 许玲. 落实“职教二十条”须解决两个“老大难”问题[N]. 中国建设报,2019-03-06(0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 (2019-09-1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906/t20190618_386287.html.2019-06-11.

[4] 曾九江,郑金胜. 使命与挑战:“职教20条”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2):91-96.

[5] 袁晓玲. 产教融合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 宿州学院学报,2019(03):9-11+16.

[6] 周德竹. 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路子——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实践与经验[J]. 现代职业教育,2018(14):6.

[7] 周勇,傅航. 高速公路交通与旅游融合建设思路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4):178-179.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产教融合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调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