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职业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以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2023-10-07费水蓉
费水蓉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广东 肇庆 526020)
引言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强调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用思政的价值理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产生积极影响,做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课程思政的本质是育人,是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等学校教育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关键所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下称《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落实《指导纲要》中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出的“要注重让学生‘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国家首批15 所职业本科试点学校之一,在人才培养上紧密联系产业,面向市场,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开展课程思政实践,实现创新创业类显性课程与思政教育隐性课程的有机融合,以培养更深情怀、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
一、创新创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
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指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也明确要把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开设,旨在树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020 年教育部印发《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实施课程思政,培养学生“敢闯会创”精神。创新创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内在必然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强则国运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唯有用好科学技术,依靠创新驱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回应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而开展的教育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经济使命。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文化的创新型人才,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全新的人才培养命题。大学生是最有活力的群体,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要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在实践中增加才干,成长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二)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伴随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而产生。教育部印发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厅〔2021〕1 号)明确指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面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对接新经济、新技术、新职业,培养能够解决较复杂问题,进行较复杂操作,从事科技成果或实验成果转化,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或提供中高端服务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可见,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职业本科教育定位服务产业、行业需求,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培养人才,简单来说就是强调岗位一线的应用型创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起源于职业发展的需求,本质上是实践性的,适应技术技能复杂化的要求,它要求职业人具有复合技术技能、人机的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工匠精神,该要求决定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使命。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可见,立德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做人的根本,其次才是建功立业,著书立说。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立德树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一批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改革创新精神,敢闯会创的大学生,让创新的时代精神入脑入心,要在创新创业的知识传授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引领学生自觉将自己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将创新创业青春梦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实现个人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四)培养时代新人使其成长成才的需要
时代呼唤新人、培养新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成长成才。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实现自身的创新创业理想。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更是让全国高校的有志青年关注民生,扎根中国大地,是全国上下的一堂大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参赛大学生回信中,鼓励年轻人自觉把创新创业的激情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号召,让更多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体验创业者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并为之不断努力,奋发有为。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实施现状
(一)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实施不容乐观,大多数学校存在顶层设计缺乏、制度体系不完善的现象。首先,缺乏统一的课程思政设计领导小组。创新创业课程归属存在多头领导、多部门参与执行的情况,导致课程思政在执行中责任不明,互相推诿,浮于形式。其次,课程思政实施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虽然课程思政文件明确实施小组的组成,规定由党委书记牵头,各二级学院参与试点一门课程,但缺乏后续激励和考核制度,课程思政执行效果甚微。
(二)任课教师不够重视
教师作为实施课程思政的主体,对课程思政重视程度不够。首先,创新创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够,认为课程思政跟思政课教师有关,跟其他课程教师关系不大。课堂上教师专注于创新创业知识传授,忽略价值观引领和意识培养,更欠缺创业实践联系,导致创新创业课程在大多数同学眼里如“空中楼阁”,不接地气。其次,部分教师因为自身的德育意识不足与能力有限,在教学上难以挖掘和领会相关思政资源,价值引领和传递过程也浮于表面,学生难以领会,育人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
创新创业课程存在课时少、学习难度大、体验性要求高的特点,导致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更多关注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价值观的传递。另外,课程思政实施的时间较短,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的理解不到位,挖掘不充分[1]。对于具有明显思政特征的元素内容,又由于教师个人的思政意识及能力不强,缺乏相关培训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或者一句带过,学生难以深刻理解,导致育人作用不明显。
(四)教学方式不够灵活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课程思政方式方法欠缺,部分教师把思政知识生搬硬套。如在课堂中插入时政小课堂,运用课前几分钟给学生播报时事新闻,或者突然插入名人故事,理论阐释与故事陈述衔接生硬,学生感觉突兀,教学效果收效甚微。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把课程思政的过程割裂,缺乏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式融合不够灵活,导致学生感受不到课程思政的魅力,也让老师们觉得开展课程思政是增加工作量,缺乏推进的积极性。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策略与实践
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在改革中把握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的好用、够用、顶用人才,是国家和时代赋予的重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潮,紧扣学校职业本科特色,发展和推进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新模式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
翠香树势弱,萌芽后剪口下发出几个长枝,枝芽坐果后很快封顶,因此架面稀疏。此后,继续生长枝蔓比例很低。全年只在春季形成一次明显生长高峰,说明其生长节律性(一次生长)强。如果生长过分弱,会在秋季突然全树冒芽,消耗贮藏营养(冲芽),影响次春花量。
(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实施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具有丰富的思政育人资源,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实施课程思政,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号召,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打破思政教育孤岛现象,实现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结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创新精神、理想信念、坚毅品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生力军。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背景下,为实现国家现代化提供一流的创新人才支撑,是高校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命题。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1.做好各项制度体系建设
制度体系是保障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要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顺利实施就必须做好制度建设。首先,完善管理制度。从顶层设计出发,成立创新创业课程思政领导小组,由分管创新创业工作的校领导及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教务处、团委、学生处、创新创业教研室教师及各学院相关人员担任组员,大家共同参与,协同配合,按照课程思政推进的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工作[2]。其次,完善保障制度。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创新创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物质保障,保证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各项经费到位,保证课程思政顺利实施。最后,建立课程思政考评制度。要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考评工作,设定课程思政考核标准,把课程思政开展的质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衡量标准之一,把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强弱和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高低作为教师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选派培训等的重要参考依据[3]。
2.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建设
创新创业课程要实施课程思政,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要进行整体优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做好课程设计,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教学实践,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设定思政教学目标。内容上引入创业优秀案例,让学生从优秀创业者身上学到敢于拼搏、坚持不懈、实现梦想的勇气和决心,从而树立创新创业的精神和信念。通过加大创新创业实践力度,从实践中磨炼学生的意志和抗挫折力,让学生体会创业过程的艰辛与残酷,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团结协作的意识。其次,要不断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习兴趣,以及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特点,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线上线下教学方式混合。课前学生在线上平台自学,课中教师翻转课堂,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反思,树立创新创业意识,课后自学,参与各项创新创业实践,提高创新创业技能。
3.做好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过硬、功底扎实、业务水平强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顺利进行的保障。首先,做好校内师资的培养选拔。综合创新创业学院、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师资力量,选拔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思创融合教学队伍。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挖掘创新创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培养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其次,聘任校外企业导师团队。创新创业课程区别于一般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实践性非常强,需要不断地体验与实践。要做好课程思政必然要考虑课程特点,聘请优秀毕业生、成功企业家、行业专家等做外聘导师,进入创新创业课堂。企业家给学生介绍创业实战经验,传递企业家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敢为人先、创新创造的意识;政府单位人员给学生提供法律、税务等相关知识及咨询,让学生树立诚信法律意识;风险投资者介绍风险防范和融资方法等,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懂得规避风险。
(三)“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思政实践
1.“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2.“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攻克艰难困苦。跟党学创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百年征程路,正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百年,蕴含着无穷的创业智慧。党的领导人和前辈、先烈们都是伟大的创业者,特殊年代,他们不计回报,不畏牺牲,提出想法,组建团队,不断行动,通过实践,获得了革命的成功、创业的成功。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激励每一位创业者,在激烈的竞争和环境变化中,都要坚定信念,坚持为用户服务、为用户创造幸福的初心,才能取得创业的成功,如果丧失初心,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忘记来时路,迷失方向,失去人民的信任,继而消失在创业的路上。
第二,拓宽国际视野,厚植爱国情怀。国际视野是指人们能从世界的高度了解历史和认识社会,从全球的角度认识本国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并在国际交往中持有恰当的态度与行为[4]。任何国家的创新和科技水平都需要放在国际视野才更有意义,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力,大学生应该拓宽国际视野,把个人和国家、国际联系起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每一次改革创新,都凝聚着国人的智慧和拼搏,都离不开人民为国家奉献的决心。大学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大学生们要融入时代创新的浪潮,关注国家创新发展,关心祖国未来,为民族创新,为祖国创业,为人民谋幸福。
第三,肩负社会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责任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使命呼唤新担当。使命是一个企业要实现的社会价值,拥有使命感的企业,更容易走出困境,获得更多用户认可,实现长远发展。社会担当是指要担负高于个人责任的社会义务,当代青年要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创业者要把个人置身于社会发展的时代大潮,用心尽力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如关注基层民情,投身国家乡村振兴,为乡村富裕发展添砖加瓦,大学生们要成为人人敢担当、人人善作为的新时代主旋律的建设者。
第四,树立诚信意识,坚守法律边界。诚信不仅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更是经商之魂。在创业经商过程中,诚信是第一品质,是创业者的“金质名片”,也是参与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利器。诚信对个人、对支撑一个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大学生要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树立诚信意识,坚守法律边界,依法依规做企业,不触碰法律的红线,成为仁义、大爱的创业者。
3.“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思政内容设计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紧抓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核心,根据整个教材八章的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整合思政资源,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项目驱动法、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实地调研法、游戏法等不同方法,把知识学习和实践体验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将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充分融入课程教学。
表1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
4.“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思政实施成效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得到大幅提高,课程思政如盐入汤,润物细无声,取得了良好成效。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及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获得了广大学生的认可。
学校在课程开展中强调赛教结合,课赛融通,积极把课程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结合,在大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结合不同专业特色开展各类创业实践大赛,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助农电商创业实践大赛”,市场营销专业的“娃哈哈”创业营销实践大赛,以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通过近年来的改革实践,该校组建创新创业团队2000 多个,获得国家级奖项30 多项,在第六、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相继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银奖2 项,优秀组织奖2 项。另外,学校团委推荐的“三下乡”队伍被推为全国重点团队。
四、结语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要坚守职业教育特色,面向市场,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产业升级,对接战略新兴产业。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创新型的国家需要大量创新型的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实施课程思政,正是培养大量具有坚毅品质及创新精神人才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望,推动国家和社会大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