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教育契机的捕捉与创设

2023-10-07陕西省西安市西安高新第一幼儿园李晓利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3年9期
关键词:契机桑葚小朋友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高新第一幼儿园 李晓利 张 洋

优质的幼儿园课程,是把生活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使课程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成长和发展。生活活动是贯穿幼儿园保教活动始终的活动,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生活活动的价值并非简单局限于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它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善于捕捉生活活动中的教育契机以及在生活活动中适时创设教育契机,将生活元素巧妙地融入保教活动,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生活活动的价值,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本文以“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教育契机的捕捉与创设”为主题,着眼于日常保教活动的生活化,通过对有意创设、随机观察、适时生成课程等方式方法的分析,探讨生活活动中教育价值的发掘与利用途径,为不同于集体教学与看似无严密组织与计划的生活活动环节,提供创设和捕捉教育契机的实践参考。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主要形式

一、晨间活动

1.早接待

早接待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第一个环节。该环节蕴含了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共育等教育契机。

2.早谈话

早谈话是早餐后集体教学活动前的一个重要生活环节。在早谈话环节,教师和幼儿共同探讨天气、分享故事、播报新闻等。该环节的内容设定没有任何限制,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创造性地引导谈话内容。

二、饮食及卫生

饮食及卫生环节主要包括三餐、饮水、洗手、漱口、如厕等基本生活活动,主要蕴含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就餐礼仪、洗手方法、排队秩序等教育契机。

三、餐前活动

餐前活动除如厕、洗手等生活自理方面的内容外,教师还可以创设餐前礼仪教育、餐品播报、均衡膳食、习惯养成等教育内容。以餐品播报为例,小班由教师播报,并趣味性讲解本餐的营养价值,激发幼儿食欲,减少挑食现象,促进均衡膳食;中大班可视情况鼓励幼儿轮流播报餐品,在介绍餐品类型及营养价值的同时,帮助幼儿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体会作为餐品播报员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四、餐后散步

餐后散步环节可创设自然环境观察、园区设施观察、民间游戏、教学知识巩固等多种教育内容。

五、离园整理

离园环节的生活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衣物整理、如厕、排队离园等,教育内容更侧重于生活自理能力及秩序意识培养。

六、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

教师开展生活化的集体教学活动,应精选符合幼儿生活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理性地辨析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定位,在此基础上依据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链接幼儿的已有经验,设计和组织活动,发挥集体教学活动独特的引领发展作用,促进幼儿有效的学习和发展。

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要坚持源自生活、融合生活、回归生活,活动题材来源于生活,活动载体与幼儿生活高度融合,活动目标服务于生活。集体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有助于提升集体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在生活活动环节捕捉和创设教育契机的主要途径

幼儿园生活活动中蕴含着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与技能教育、情绪情感教育等丰富的教育元素。善于创设和捕捉教育契机的教师,总能在生活活动中发掘巨大的教育潜能。那么,在生活活动环节捕捉和创设教育契机主要有哪些途径呢?

1.有意创设

创设,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既定组织实施方式的行为。在本文中,有意创设是指在生活活动中有意创设教育契机,基于某项教育目的,借助生活活动环节,创设条件、有计划地实施教育行为的一种途径。

2.随机观察

随机,意味着无既定的目标计划与组织设想,主要是指在生活活动环节的组织过程中,观察幼儿的言行,随机干预、参与幼儿的活动,或在幼儿言行中随机发现教育契机并立即开展教育活动。

3.适时生成

生成,立足于随机观察,由某种情景引发关于一个问题的讨论,进而生成一个教育活动或一个主题活动。生成课程的灵感来源于随机观察,最初并无既定的活动计划,但在灵感的引导下生成的课程,是有计划、有明确组织方式和教育目标的教育活动。

生活活动中教育契机的捕捉与创设举例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是不断变化的,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陶行知先生认为,有生活就有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立足于生活,在生活活动环节中创设和捕捉教育契机开展有价值的教育活动的案例有很多,如种植活动、立足于生活的集体教学活动、生活活动环节随机生成的活动等。这里列举一例,以窥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及其中教育契机的把握。

案例实录:遇见桑葚

我们幼儿园里有一棵桑树,桑树上挂满了桑葚,成熟的桑葚掉落在了绿油油的草地上。午餐后,杨老师带着小朋友们自由散步,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桑树下,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毛毛:“老师,这是桑树,我的蚕宝宝最爱吃它的桑叶!”

杨老师:“你知道得可真多呀!桑叶确实是蚕宝宝的食物。孩子们,你们认识它的果实吗?”(说着,杨老师弯腰捡起了一颗桑葚展示给小朋友们看。)

“我知道我知道,这叫桑葚!”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回答道。

杨老师:“桑葚可以吃吗?”

豆豆:“可以吃!我在水果店里见过。”

糖糖:“可以吃!我吃过,可甜了!”

茗茗:“爷爷说桑葚还可以泡酒喝呢!”

孩子们讨论得很热烈。很显然,大部分小朋友都吃过桑葚,也有几位小朋友似乎不太确定自己有没有吃过。

杨老师:“桑葚的味道很甜美,是一种特别好吃的水果,你们想不想尝一尝?”

小朋友们表现出了极大的愿望,跳跃着喊“想”!

杨老师:“熟透的桑葚落到了草地上,我们轻轻捡起一颗,回到班里给它们洗个澡,然后品尝美味吧!小心,不要踩到地上的果实哦!不然别人就捡不着了……”

捡到果实的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快看呀,我的桑葚像一串小葡萄,太可爱啦!哈哈哈!”

“可是葡萄是紫色的,这个桑葚是黑色的!”

“不对不对,桑葚就是紫色的,不信你看!”(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捏破了桑葚,接着便流出了一些紫色的汁液,把小朋友的手指染成了紫色。)

“真的呀!可是为什么看起来是黑色的呢?”

“我的这个不是黑色也不是紫色,你看,它是红色的,像小小的提子!”

杨老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桑葚的颜色是不断变化的,越成熟就越深,我们一起看一看,大树上的桑葚都有哪些颜色吧!(绿色、红色、紫红色、黑紫色……)并且,颜色不同,味道可能也不一样哦!等会儿我们品尝的时候再去发现吧!”

孩子们都捡到了桑葚,迫不及待地要回去给它们洗个澡以快快品尝美味。

这时候,杨老师温柔地问小朋友:“你们喜欢自己的小桑葚吗?”

幼儿齐声回答:“喜欢,太喜欢啦!”

杨老师:“那我们一起亲亲它吧!哈哈哈!但是它还没洗澡,最好不要吃进嘴巴里哦……”

孩子们举起自己的小桑葚,噘起小嘴巴,认真地亲了亲自己的“小心肝”。

杨老师:“谢谢桑树!让我们品尝您美味的果实!谢谢您!”

孩子们自觉地跟随杨老师向桑树致谢:“谢谢桑树!让我们品尝您美味的果实!谢谢您!”

大家向桑树挥手说再见,高高兴兴地回班给桑葚小宝贝洗澡去喽!

品尝美味后,杨老师和小朋友们约定好——今天晚上回家查一查关于桑葚更多的知识,比如桑葚的营养、桑葚能不能多吃、《诗经》里关于桑葚的诗句等,并打算第二天来园分享这些知识。

案例评析

在一次十分平常的餐后散步时间,教师通过随机观察捕捉到了一个充满教育价值的教育契机。这个看似简单的教育活动实则包含了诸多教育元素:善于观察,丰富科学认知;分享交流,感受和同伴一起探究的快乐;不踩到地上的桑葚,为别的小朋友留下更多美味选择,渗透关心关爱他人的品质教育;感谢桑葚,潜移默化地传递感恩与礼仪教育;桑葚洗干净才能吃,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美味后继续拓展知识,保持探索的乐趣等。

生活活动本身及其中蕴含的教育元素对幼儿发展有十分有利。就幼儿园而言,生活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保障;就家庭而言,幼儿的独立性、服务意识等优良品质能够增进亲子关系;就社会而言,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劳动观念、生活态度、集体归属感等,为其未来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不断反思和探究生活活动的价值,对幼儿园课程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教师要心中有教育,在组织生活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挖掘生活活动中各领域的教育契机,将生活活动与教学、区域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教育功能;不断地创设和捕捉有价值的教育契机,更加充分地发掘生活活动环节蕴藏的巨大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契机桑葚小朋友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桑葚
用桑葚干解酒,靠谱吗
以上率下 强化担当 以文明创建为契机 助力盐改取得新成效
摘桑葚
找茬儿
又一年桑葚熟了
海边玩一夏
抓住契机全面推进医改
Let’s DIY Poster